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案设计 > 生物教案设计 > 第一节 鲫鱼(精选5篇)

第一节 鲫鱼(精选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一节 鲫鱼(精选5篇)

第一节 鲫鱼 篇1

  教学目标 

  1.掌握鲫鱼与生活习性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理解鲫鱼生殖发育的特点,掌握鱼纲的主要特征。

  2.通过解剖鲫鱼,初步学会解剖鲫鱼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在实验观察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综合等能力。

  3.通过对鲫鱼形态结构等知识的学习,继续培养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生物体与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通过观察解剖鲫鱼的实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及科学精神。

  重点、难点分析

  1.鲫鱼与生活习性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点是掌握鱼纲的主要特征的基础,而这两部分知识又为学习后面各纲脊椎动物奠定了基础。同时利于学生理解鱼纲在进化上所处的位置,所以这两部分知识应确定为本节的重点。

  2.鲫鱼的呼吸器官:鳃的结构――鳃丝、鳃耙、鳃弓对学生来说,不仅陌生,而且三者之间的关系不易搞清楚。鲫鱼的气体交换的过程较为复杂且气体进出的结构不同,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所以鲫鱼鳃的结构及气体交换的过程应确定为本节难点。在鲫鱼的循环系统中,动脉与静脉、动脉血与静脉血的概念易混淆,所以这四个基本概念也应确定为本节的难点。

  3.正确地解剖鲫鱼,可使学生更好地掌握鲫鱼的形态结构及生理特点,同时为解剖其它纲的动物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而解剖鲫鱼对学生来说是第一次,他们会感到有较大的困难,不知如何下手解剖,所以解剖鲫鱼的方法不仅要作为本节的一个重点,还要作为一个难点。

  教学过程 设计

  一、本课题参考课时为2课时(最好两节课连排)

  二、第一课时

  (一)引言的设计:

  1.事先准备好放在透明鱼缸内的活鲫鱼及鲫鱼骨胳标本(或挂图),请学生观察鲫鱼及骨胳标本后,提出以下问题:①鲫鱼身体靠近背部的一节节骨构成的结构叫什么?②还有哪些动物也有像鲫鱼身体里这样的骨胳结构?③我们以前学过的动物有这样的骨胳结构吗?

  2.当学生回答出以上三个问题后,教师进行讲评并归纳学生回答的问题,指出什么是脊柱,什么叫做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明确以前学习的动物类群都属无脊椎动物,从现在开始学习的是脊椎动物,从而引出第八章课题。

  (二)新课:

  采用实验观察与教学同步的方法进行。

  1.鲫鱼

  (1)外部形态

  ①请学生分组观察事先准备好的装在鱼缸内的活鲫鱼,提出思考题:鲫鱼与水生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特点有哪些?为什么?提示学生在观察鲫鱼的外部形态时,可先侧重观察体色、体形、体表、感觉器官、运动器官等,并用手抓一下,看看有什么感觉。

  ②学生认真观察思考后,分析讨论以上的思考题。鲫鱼的体色背面深灰黑色,腹面白色,这样不易被上下敌害发现,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鲫鱼的体形侧扁,呈梭形,体表有粘液,所以用手抓时,感到粘滑,这些特点,使鲫鱼在游泳时减少阻力;身体两侧有感觉器官――侧线,侧线有感知水流和测定方向的作用,身体的运动器官为各种鳍,这些都使鱼更好地在水中游泳,完成取食、逃避敌害等生命活动。

  ③教师对学生的分析讨论进行简要小结,并作必要的补充。关于鱼的感觉器官,学生可能会答出眼、耳等,侧线不一定能看到,这时教师可组织学生一起观察侧线,把鲫鱼拿在手里,用放大镜观察侧线的位置,并仔细观察侧线鳞上的小孔,这时可让学生思考并回答,我们用肉眼看到的鱼身体两侧的侧线,实际是什么?学生能答出:鱼身体上的侧线实际是由鳞片上的小孔排列成行形成的。在了解侧线的作用之前,可先让学生观察鱼的眼及耳,并组织学生讨论:鱼的视力和听力怎样?在学生回答后,教师可以指出:鱼眼没有眼睑,是高度近视的,鱼耳只有内耳,听觉范围很小。那么鱼生活在这样比较复杂的水环境中,如何感觉外界的各种刺激呢?学生此时经思考后会答出:测线,它可以感知水流和测定方向。测线是鱼适应水生生活的一个比较重要的感觉器官。

  ④对照鲫鱼外形的挂图或投影片并参照教科书P48图Ⅲ-42,要求学生观察鲫鱼身体的分部情况,可由教师先告诉学生鳃盖后缘和肛门的确切位置,然后要求学生能正确地区分出鲫鱼的头部、躯干部和尾部,这部分知识的掌握对学生正确地解剖鲫鱼是比较重要的,同时也有助于使学生理解鲫鱼身体分部比较少,比较利于它在水中游泳,实际这也是对水生生活环境的一种适应。

  ⑤学生已经了解了鲫鱼的运动器官是鳍,各种鳍在鱼游泳时到底起什么作用呢?可以提出以下问题供学生思考:你用什么方法能证明不同鳍的作用?当学生答出可通过剪掉不同鳍后,观察鱼在水里的游泳情况来了解时,应组织学生具体来做这个实验,若所教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好,最好让学生自己来设计这个实验,选出设计较好的方案大家一起做。若所教学生学习基础较差,可以告诉学生实验的方法步骤让学生来做,具体可参照P48小实验。甲缸、乙缸内放入的是有不同鳍的鱼,丙缸内放入的鱼是未剪掉鳍的。让学生注意三个鱼缸中鱼游泳的姿态和速度有何不同,思考以下3个问题:a.胸鳍、腹鳍和尾鳍在鱼游泳时起什么作用?b.在本实验中设计丙缸有何意义?c.鱼体产生前进的动力主要靠什么?学生通过实验,认真观察思考后能答出:鲫鱼的胸鳍和腹鳍有保持鱼体平衡的作用,尾鳍能保持鱼体前进的方向,它游泳的动力主要靠尾部、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当然离不开各种鱼鳍的协调作用。本实验中设置丙缸的目的是作为对照实验,在科学实验中一般都要有对照实验,这样才能保证实验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完整性。通过对鱼鳍的了解,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鱼适于水中生活、能快速游泳离不开各种鳍的协调作用。

  ⑥教师小结鲫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特点,当然适于水中生活还有结构和生理上的特点,从而导入  下一个要学习的内容。

  (2)结构和生理

  这部分知识可利用鲫鱼的分层剪贴图或解剖鲫鱼的录像组织学生边解剖、边观察、边讨论。

  ①鱼的呼吸

  先组织学生进行一组观察实验,然后进行讨论,最后教师再作补充讲解。

  [观察]鱼的呼吸运动

  仔细观察鱼缸中的小鱼(如金鱼),在其生活过程中口与鳃盖不断进行着有节律的交替启闭,从而使水从口流入口腔,再由鳃孔流出。

  问题:口与鳃盖交替启闭有什么意义?

  为了看清水流的方向,可以在靠近鱼的口前方滴几滴墨汁(注意不可滴得太多),然后仔细观察墨汁从哪流出来。

  问题:鱼的呼吸器官是什么?

  [观察]鱼鳃的结构

  可结合演示挂图或录像,指导学生观察鳃的结构。材料可选用新鲜的鱼鳃或用鲫鱼进行实验,把鲫鱼左侧的鳃盖剪去,取下一片鳃,先看看颜色,再对照书的图或录像,辨认鳃弓、鳃耙、鳃丝。然后取一根鳃丝制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其结构特点,讨论问题:鱼是如何通过鳃来完成气体交换的?

  在学生讨论后,教师可用以下简单的图示小结鲫鱼鳃部气体交换的过程。

  ②消化系统

  a.关于鲫鱼的食性,要使学生了解它是杂食性鱼,为学习后面淡水鱼的混合放养奠定基础。

  b.关于鲫鱼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部分的教学,可利用分层剪贴图或有关的录像带,带领同学用正确的方法解剖鲫鱼。先把它左侧体壁取下,露出内脏,找到消化管后,从前到后观察消化系统的各个部分。重点观察:口腔内的咽喉齿、肠、肛门、肝胰脏、胆囊,并组织学生简要讨论一下各部分的功能,最后由教师小结该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并强调鲫鱼消化系统的结构比较简单;胃肠没有明显的区分,肝脏和胰腺没有明显的区分等,表明鱼类是低等的脊椎动物。

  三、第二课时

  ③循环系统

  a.心脏

  [观察实验]

  鲫鱼的心脏由一心房一心室组成,可结合解剖鲫鱼的实验组织学生观察心脏的颜色组成(或跳动情况)。结合分层剪贴图或P49图Ⅲ-43辨认心脏的组成,心室在前面,心房在后面。并观察与心脏相连的血管。

  b.动脉与静脉

  在观察时注意辨认与心房和心室分别相连的血管,在此基础上指出什么是动脉,什么是静脉。对照图解进一步指出什么是毛细血管。这样,由心脏和血管构成了循环系统,血液在这密闭的管道里不停地循环流动。

  [观察]金鱼尾鳍血液循环的情况

  组织学生将金鱼的头部(特别是鳃部)和躯干部用潮湿的纱布包裹住,露出尾鳍,放在载玻片(或带小孔的小木板)上用显微镜观察,辨认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b.动脉血与静脉血

  结合鲫鱼血液循环示意图,先提出两个问题供学生思考讨论:

  (a)当血液流经鳃处的毛细血管后,血液中的气体成分有何变化?

  (b)当血液从背部的大动脉流经体内各组织处毛细血管后,血液中的气体成分又有什么变化?

  在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后,教师作归纳性小结,引出动脉血和静脉血的概念。为加深学生对动脉、静脉、动脉血、静脉血等概念的理解,此时再结合血液循环图解,让学生分析,图解中哪些血管是动脉?哪些是静脉?哪些血管里流动着动脉血?哪些血管里是静脉血?(特别提醒大家注意,入鳃动脉里是什么血?动脉里流动着的血一定是动脉血吗?)也可以印制鲫鱼血液循环图解,让学生用红色和蓝色笔在图中填画以表示动脉血和静脉血,并组织学生相互检查,看看是否填对。

  c.血液循环途径

  在完成上述教学活动后,可以请学生总结一下鲫鱼的血液循环的途径,并用图解表示:

  最后教师小结指出,鲫鱼的循环系统是由心脏和血管组成,心脏分为一心房、一心室,循环途径只有一条,这决定了它是脊椎动物中低等的类群。

  卿鱼的血液循环运输的二氧化碳通过鳃排出体外。各器官产生的废物主要通过排泄系统排出体外,由此导入  下一个内容。(废物主要通过哪个系统排出,可以直接问学生。)

  ①排泄系统

  组织学生观察鲫鱼体腔背侧的一对红色的肾脏,让学生想一想,当血液流经肾脏时,血里的废物经过肾脏形成什么?学生能答出是尿,尿液最后经尿殖孔排出体外。

  关于鲫鱼体内的鳔,可以放在此处让学生了解,也可以放在呼吸系统之后讲。在体腔背部找到鳔,讨论:鳔的作用是什么?学生讨论后回答:鳔内充满气体,它能调节身体的比重,在鳍的协调作用下,能使鱼停留在不同的水层。显然鱼鳔这一结构是与鱼水生生活环境相适应的。

  鲫鱼除了在外部形态、结构生理方面表现出与水生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外,在生殖发育方面也表现出了与水生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3)生殖和发育

  首先使学生了解鲫鱼是雌雄异体的动物。然后组织学生分别观察雄鲫鱼和雌鲫鱼的生殖系统的组成,特别是精巢和卵巢要从颜色和形状上加以区别,注意让学生观察成熟的卵巢中卵粒情况,并要求学生思考:a.鲫鱼的生殖方式是什么?b.鲫鱼与水生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生殖特点是什么?学生经思考、讨论后回答:雄鲫鱼精子成熟后,经过输精管,从尿殖孔排入水中;雌鲫鱼卵成熟后,经输卵管从尿殖孔排出,精子和卵在水中结合,完成受精作用。与水中受精这一特点相适应,精子和卵细胞产生的数量都比较大。所以鲫鱼在水中完成受精及精子、卵细胞产生的数量多都是它在生殖方面与水生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教师从鲫鱼的形态、结构、生理、生殖发育的各个方面小结它与水生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然后引导学生结合前边学过的知识及常见的金鱼、鲤鱼等归纳出鱼纲的主要特征。

  2.鱼纲的主要特征

  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大多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心脏有一心房一心室。

  (三)复习巩固:

  1.将活鱼从水池中取出,不久它便会死亡,为什么?

  2.将煮沸的自来水放凉之后,马上给鱼换水,鱼将如何?

  建议以上述两个问题作为对本节所学知识的一个复习巩固。

  【板书设计 】

  第八章 鱼纲

  无脊椎动物(无脊柱),脊椎动物(有脊柱)

  一、鲫鱼

  1.生活环境:池塘、湖泊等。

  2.外部形态:体色、体形、身体分部、侧线、鳍。

  3.结构和生理:

  ①消化系统:食性(杂食)、咽喉齿、肝胰脏。

  ②呼吸系统:鳃。

  ③循环系统:

  b途径:一条。

  ④排泄系统:

  ⑤鱼鳔:

  4.生殖和发育:水中受精。

  二、鱼纲的主要特征:

  水生生活;体表大都有鳞片;鳃呼吸;鳍游泳;心脏有一心房一心室。

第一节 鲫鱼 篇2

  教学目的

  1.知识方面

  (1)理解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2)理解鱼的生殖发育特点。

  (3)掌握鱼类的主要特征。

  2.能力方面

  通过观察鱼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的主要结构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3.思想情感方面

  通过观察鱼的外部形态和主要内部结构的实验,渗透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1.通过学生观察鲫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特点和生理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因为修订后的大纲把着眼点放在培养学生能力上,所以本节课把以上内容列为重点。

  2.鱼类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 

  1.学会对鲫鱼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的观察方法,因为学生对实验结果的观察、记录、整理和报告方法是较难掌握的。

  2.动脉与静脉的概念,动脉血与静脉血的概念。

  因为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动脉、动脉血、静脉、静脉血等概念,因此应该让他们学的扎实,为以后学习其它脊椎动物循环系统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把容易混淆的动脉、静脉、动脉血、静脉血等概念认识清楚。

  教具准备

  鲫鱼骨骼的标本、活鲫鱼(或其他的鱼)、剖开体壁的鲫鱼或鲫鱼内部结构模型、有关内容的多媒体软件、鲫鱼的内部结构剪贴图。

  课时安排

  2课时(2课时最好连排)。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1.教学过程 设计思路:

  实验趣导

  →

  观察鲫鱼内部结构的实验操作

  →

  归纳总结出鱼类的主要特征

  2.教学过程 说明:

  (1)观察鲫鱼的循环系统

  心脏

  可结合观察解剖开体壁的鲫鱼或鲫鱼的内部结构模型的实验,或多媒体软件,组织学生观察心脏的颜色及组成。鲫鱼的心脏体积很小,位于体腔最前端,即最后一对鳃弓的后下方。

  注意把静脉窦与心房分开,心房在前,静脉窦在后。把心室和动脉球分开,心室浅红色,壁厚,而动脉球是白色的,心室在前面,心房在后面,并观察与心脏相连的血管。

  动脉与静脉

  动脉与静脉、动脉血与静脉血既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本节课的难点。为此教师在讲此课前,可根据鲫鱼的循环系统图解作一个抽拉式幻灯片(制作方法:在心脏和血管里画斜杠,斜杠画的要细、密、同时流动脉血的位置画红杠,流静脉血的位置画蓝杠,这是幻灯片的上面一篇,下面一篇用电脑激光打印机又细又密的画竖杠。这样幻灯片上下一抽拉即可明显看出血液在心脏和血管里流动的方向。)

  教师在上课时可演示此幻灯片,引导学生以心脏为中心看血流方向,然后让学生根据动脉、静脉的概念,到幻灯片上去找动脉、静脉的位置,并说出依据,或者用多媒体软件让学生以心脏为中心看血流方向,找出动脉与静脉。教师做适当的点拨,以后其他脊椎动物的血管也按此理区分。

  关于动脉血、静脉血的概念,学生容易混淆,往往误认动脉血管里流的一定是动脉血,静脉血管里流的一定是静脉血,教师应纠正他们的错误认识,帮助他们明确认识,动脉血、静脉血的区别是根据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氧的多少和血液的颜色而定的(不宜联系养料和废物的多少),然后让学生根据此依据在鲫鱼的血液循环图上标出动脉血、静脉血,并说出自己标出各部位流动脉血和静脉血的依据。

  让学生分析鲫鱼的心脏里流几种血(为学生学习两栖动物的血液循环打基础),依据是什么(心脏一心室一心房,一条血液循环路线)。

  讲课时可理论联系实际安排学生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情况(用湿纱布或湿棉花把小鱼包起来,注意不要伤害小鱼的生命,把鱼放在载玻片上或培养皿里,把尾鳍移动到物镜下观察)。

  ②观察鲫鱼的排泄系统

  可直接问学生鲫鱼血液里的废物如何排除体外?然后组织学生观察鲫鱼体腔背侧的一对红色的肾脏,让学生分析得出结论:血液流经肾脏时血液里的废物形成了尿,尿液最后经尿殖孔排出体外。

  让学生分析总结出鲫鱼除了外部形态。结构和生理方面与水中生活相适应外,在生殖发育方面也表现出了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鱼类的主要特征

  教师提示:学生实验组从鲫鱼的形态结构和生殖发育小结鲫鱼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特点。然后引导学生结合前面所学过的知识及常见的金鱼、鲤鱼等归纳出鱼类的主要特征。

  让学生自我总结:你认为本节课应理解的重点是什么?你在学习本节课内容时难以理解的问题是什么?通过这种方式实施合作教学,创造和谐、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建立新型平等的师生关系,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板书设计 

  第七章 鱼类

  第一节 鲫鱼

  (4)循环系统

  组成:心脏、血管

  途径:一条血液循环路线

  心房 心室

  鳃部毛细血管

  背部大动脉

  体内毛细血管

  静脉

  (5)排泄系统

第一节 鲫鱼 篇3

  教学目的

  1.知识方面

  (1)理解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2)理解鱼的生殖发育特点。

  (3)掌握鱼类的主要特征。

  2.能力方面

  通过观察鱼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的主要结构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3.思想情感方面

  通过观察鱼的外部形态和主要内部结构的实验,渗透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1.通过学生观察鲫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特点和生理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因为修订后的大纲把着眼点放在培养学生能力上,所以本节课把以上内容列为重点。

  2.鱼类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 

  1.学会对鲫鱼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的观察方法,因为学生对实验结果的观察、记录、整理和报告方法是较难掌握的。

  2.动脉与静脉的概念,动脉血与静脉血的概念。

  因为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动脉、动脉血、静脉、静脉血等概念,因此应该让他们学的扎实,为以后学习其它脊椎动物循环系统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把容易混淆的动脉、静脉、动脉血、静脉血等概念认识清楚。

  教具准备

  鲫鱼骨骼的标本、活鲫鱼(或其他的鱼)、剖开体壁的鲫鱼或鲫鱼内部结构模型、有关内容的多媒体软件、鲫鱼的内部结构剪贴图。

  课时安排

  2课时(2课时最好连排)。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1.教学过程 设计思路:

  实验趣导

  →

  观察鲫鱼内部结构的实验操作

  →

  归纳总结出鱼类的主要特征

  2.教学过程 说明:

  (1)观察鲫鱼的循环系统

  心脏

  可结合观察解剖开体壁的鲫鱼或鲫鱼的内部结构模型的实验,或多媒体软件,组织学生观察心脏的颜色及组成。鲫鱼的心脏体积很小,位于体腔最前端,即最后一对鳃弓的后下方。

  注意把静脉窦与心房分开,心房在前,静脉窦在后。把心室和动脉球分开,心室浅红色,壁厚,而动脉球是白色的,心室在前面,心房在后面,并观察与心脏相连的血管。

  动脉与静脉

  动脉与静脉、动脉血与静脉血既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本节课的难点。为此教师在讲此课前,可根据鲫鱼的循环系统图解作一个抽拉式幻灯片(制作方法:在心脏和血管里画斜杠,斜杠画的要细、密、同时流动脉血的位置画红杠,流静脉血的位置画蓝杠,这是幻灯片的上面一篇,下面一篇用电脑激光打印机又细又密的画竖杠。这样幻灯片上下一抽拉即可明显看出血液在心脏和血管里流动的方向。)

  教师在上课时可演示此幻灯片,引导学生以心脏为中心看血流方向,然后让学生根据动脉、静脉的概念,到幻灯片上去找动脉、静脉的位置,并说出依据,或者用多媒体软件让学生以心脏为中心看血流方向,找出动脉与静脉。教师做适当的点拨,以后其他脊椎动物的血管也按此理区分。

  关于动脉血、静脉血的概念,学生容易混淆,往往误认动脉血管里流的一定是动脉血,静脉血管里流的一定是静脉血,教师应纠正他们的错误认识,帮助他们明确认识,动脉血、静脉血的区别是根据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氧的多少和血液的颜色而定的(不宜联系养料和废物的多少),然后让学生根据此依据在鲫鱼的血液循环图上标出动脉血、静脉血,并说出自己标出各部位流动脉血和静脉血的依据。

  让学生分析鲫鱼的心脏里流几种血(为学生学习两栖动物的血液循环打基础),依据是什么(心脏一心室一心房,一条血液循环路线)。

  讲课时可理论联系实际安排学生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情况(用湿纱布或湿棉花把小鱼包起来,注意不要伤害小鱼的生命,把鱼放在载玻片上或培养皿里,把尾鳍移动到物镜下观察)。

  ②观察鲫鱼的排泄系统

  可直接问学生鲫鱼血液里的废物如何排除体外?然后组织学生观察鲫鱼体腔背侧的一对红色的肾脏,让学生分析得出结论:血液流经肾脏时血液里的废物形成了尿,尿液最后经尿殖孔排出体外。

  让学生分析总结出鲫鱼除了外部形态。结构和生理方面与水中生活相适应外,在生殖发育方面也表现出了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鱼类的主要特征

  教师提示:学生实验组从鲫鱼的形态结构和生殖发育小结鲫鱼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特点。然后引导学生结合前面所学过的知识及常见的金鱼、鲤鱼等归纳出鱼类的主要特征。

  让学生自我总结:你认为本节课应理解的重点是什么?你在学习本节课内容时难以理解的问题是什么?通过这种方式实施合作教学,创造和谐、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建立新型平等的师生关系,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板书设计 

  第七章 鱼类

  第一节 鲫鱼

  (4)循环系统

  组成:心脏、血管

  途径:一条血液循环路线

  心房 心室

  鳃部毛细血管

  背部大动脉

  体内毛细血管

  静脉

  (5)排泄系统

第一节 鲫鱼 篇4

  教学目的

  1.知识方面

  (1)理解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2)理解鱼的生殖发育特点。

  (3)掌握鱼类的主要特征。

  2.能力方面

  通过观察鱼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的主要结构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3.思想情感方面

  通过观察鱼的外部形态和主要内部结构的实验,渗透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1.通过学生观察鲫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特点和生理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因为修订后的大纲把着眼点放在培养学生能力上,所以本节课把以上内容列为重点。

  2.鱼类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 

  1.学会对鲫鱼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的观察方法,因为学生对实验结果的观察、记录、整理和报告方法是较难掌握的。

  2.动脉与静脉的概念,动脉血与静脉血的概念。

  因为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动脉、动脉血、静脉、静脉血等概念,因此应该让他们学的扎实,为以后学习其它脊椎动物循环系统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把容易混淆的动脉、静脉、动脉血、静脉血等概念认识清楚。

  教具准备

  鲫鱼骨骼的标本、活鲫鱼(或其他的鱼)、剖开体壁的鲫鱼或鲫鱼内部结构模型、有关内容的多媒体软件、鲫鱼的内部结构剪贴图。

  课时安排

  2课时(2课时最好连排)。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教学过程 设计思路(采用实验观察操作与教学同步的方法):

  学生观察活鲫鱼

  →

  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置疑导入  本节内容

  →

  观察鱼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的实验操作

  →

  师生共同分析鱼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2.教学过程 说明:

  以实物演示为情境,让学生观察鲫鱼的骨骼,提出问题:以前学过的动物有这样的骨骼结构吗?从而导入  本章引言,无脊椎动物(无脊柱),脊椎动物(有脊柱)。

  (1)鲫鱼外部形态的观察:

  教师可让每个学生观察(一两分钟)摆在各实验小组面前的活鲫鱼,或教师用多媒体软件放鲫鱼在水中游动的图像让学生观察,然后让学生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结合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教师可诱导学生分析讨论观察到的鲫鱼外部形态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特点,关于体色、体形、鳞片的作用,学生容易理解。鳍的作用,教师可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对比实验,在一个鱼缸里放三条鱼,一条剪去尾鳍,一条剪去胸鳍和腹鳍,一条正常的鱼,观察三种情况鲫鱼的运动有何不同。通过这样的比较学生就会自然理解鱼适于水中生活,并能快速游泳离不开各种鳍的协调作用。

  关于侧线是感觉器官,学生一般不了解,教师可组织学生用放大镜仔细观察鳞片上的小孔,这时教师要有意识的设疑:我们用肉眼看到的鱼体两侧鳞片上排列成行的小孔是什么?学生会答出是侧线。接着教师提出:鱼生活在复杂的环境中,如何感觉外界刺激呢?学生积极思考分析答出侧线的作用。

  (2)结构和生理:(边观察边分析总结)

  ①观察鲫鱼的呼吸系统

  可让学生用解剖针从鱼的口穿入,从腮盖后缘的鳃孔穿出。再用解剖针试探鱼的鼻孔是否与口腔相通,接着观察鲫鱼不断的让水从口流入,再从鳃孔流出,口与鳃盖交替开放和闭合,同时提出问题水是怎样从鱼的口进入经过鳃进行呼吸的?养鱼时为什么再给鱼换水之前应先把自来水存放一段时间再换入鱼缸?若将煮沸的自来水放凉之后马上给鱼换水,鱼将如何?让各实验小组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进行讨论。引起学生深入研究问题的兴趣。

  关于鲫鱼鳃的结构可用多媒体软件或挂图及取走体壁的鱼的内脏模型指导学生观察或取一片新鲜鳃先看一看颜色,再辨认鳃耙、鳃丝、鳃弓。同时观察时把实物同结构图联系起来,然后取一根鳃丝在显微镜下(或微型投影仪)让学生观察,看到鳃丝中的毛细血管是鲜红的,让学生分析讨论鲫鱼是怎样用鳃来完成气体交换的,再想一想鳃丝、鳃弓、鳃耙的作用是什么?(鳃弓支持作用,鳃耙过滤食物和沙粒,在鳃丝里进行气体交换)让学生图示小结鲫鱼鳃部气体交换的过程:

  溶解氧较多的水→口→鳃丝中的毛细血管→鳃孔→将二氧化碳排到水中。

  注意:学生可能提出这样的问题,是否鱼全部用鳃呼吸,教师可将其布置为课后问题,让学生观察泥鳅、黄鳝、鳗鲡的呼吸(泥鳅用肠辅助呼吸,黄鳝是喉表皮辅助呼吸,鳗鲡是皮助辅助呼吸,鱼的鼻孔无呼吸作用),这样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

  ②观察鲫鱼的生殖系统

  这一观察程序让学生来设计,教师指着取走体壁的鲫鱼,让学生设计观察顺序,有的学生可能设计先观察消化系统,有的学生可能设计先观察生殖系统。教师可让设计先观察生殖系统的学生讲出要先观察生殖系统的理由。(生殖系统往往遮盖了消化系统)教师予以肯定。然后让学生观察分析报告结果,有的学生观察到的可能是卵粒;有的学生观察到的可能是浓乳状的精液,这时可让实验组之间互相交换,从而让学生从生殖系统的结构上区分。明确鲫鱼是雌雄异体的动物,水中受精。

  鲫鱼的发育过程,让学生观察图后进行总结。

  注意:观察鱼的内部结构时要与其内部结构图联系起来观察。

  ③观察鲫鱼的消化系统

  关于鲫鱼的食性,让学生自学了解它是杂食性鱼。为学习后面淡水鱼的混合放养奠定基础。

  关于鲫鱼的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部分的教学,可用取走体壁的鲫鱼或利用多媒体软件。鲫鱼内部结构分层剪贴图或剖开体壁的鲫鱼模型,教师揭示观察方法:找到消化管后,从前到后观察消化系统的各个部分。

  注意着重观察口腔内的咽喉齿着生在第五对鳃弓上,没有胃,肠直接与食道相连,胰混存于肝组织中,位于盘绕的肠之间,合称肝胰脏。并让学生阅读后简要回答消化管、消化腺各部分的功能。这种方法是将教学内容设定在特定的情境中,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

  感,并能随着情境的变化边观察、边思考、边分析、边概括,进而有所知、有所得、有所悟,把对知识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认识。

  ④观察卿鱼的鳔

  在体腔背部找到鳔,让学生观察鳔分为前后两室,在后室腹面的前方发出一条细长的鳔管,向前开口于食管的背方。然后让学生讨论分析鳔的作用是什么?使学生明确鳔的作用,鳔的这一结构是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

  板书设计 

  第七章 鱼类

  脊椎动物(有脊柱)无脊椎动物(无脊柱)

  第一节 鲫鱼

  一、生活环境:池塘、湖泊等。

  二、外部形态:

  体形梭形、体色黑灰色

  背鳍 尾鳍 腹鳍

  臀鳍 胸鳍 侧线

  三、结构和生理

  (1)呼吸系统:

  鳃

  鳃耙 鳃弓鳃丝:鳃丝是主要部分

  (2)生殖系统

  雌雄异体,水中受精

  (3)消化系统

  食性:杂食

  组成:咽喉齿、肠、肛门、肝胰脏、胆囊

  (4)鳔

第一节 鲫鱼 篇5

  教学目的

  1.知识方面

  (1)理解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2)理解鱼的生殖发育特点。

  (3)掌握鱼类的主要特征。

  2.能力方面

  通过观察鱼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的主要结构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3.思想情感方面

  通过观察鱼的外部形态和主要内部结构的实验,渗透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1.通过学生观察鲫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特点和生理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因为修订后的大纲把着眼点放在培养学生能力上,所以本节课把以上内容列为重点。

  2.鱼类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 

  1.学会对鲫鱼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的观察方法,因为学生对实验结果的观察、记录、整理和报告方法是较难掌握的。

  2.动脉与静脉的概念,动脉血与静脉血的概念。

  因为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动脉、动脉血、静脉、静脉血等概念,因此应该让他们学的扎实,为以后学习其它脊椎动物循环系统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把容易混淆的动脉、静脉、动脉血、静脉血等概念认识清楚。

  教具准备

  鲫鱼骨骼的标本、活鲫鱼(或其他的鱼)、剖开体壁的鲫鱼或鲫鱼内部结构模型、有关内容的多媒体软件、鲫鱼的内部结构剪贴图。

  课时安排

  2课时(2课时最好连排)。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教学过程 设计思路(采用实验观察操作与教学同步的方法):

  学生观察活鲫鱼

  →

  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置疑导入  本节内容

  →

  观察鱼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的实验操作

  →

  师生共同分析鱼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2.教学过程 说明:

  以实物演示为情境,让学生观察鲫鱼的骨骼,提出问题:以前学过的动物有这样的骨骼结构吗?从而导入  本章引言,无脊椎动物(无脊柱),脊椎动物(有脊柱)。

  (1)鲫鱼外部形态的观察:

  教师可让每个学生观察(一两分钟)摆在各实验小组面前的活鲫鱼,或教师用多媒体软件放鲫鱼在水中游动的图像让学生观察,然后让学生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结合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教师可诱导学生分析讨论观察到的鲫鱼外部形态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特点,关于体色、体形、鳞片的作用,学生容易理解。鳍的作用,教师可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对比实验,在一个鱼缸里放三条鱼,一条剪去尾鳍,一条剪去胸鳍和腹鳍,一条正常的鱼,观察三种情况鲫鱼的运动有何不同。通过这样的比较学生就会自然理解鱼适于水中生活,并能快速游泳离不开各种鳍的协调作用。

  关于侧线是感觉器官,学生一般不了解,教师可组织学生用放大镜仔细观察鳞片上的小孔,这时教师要有意识的设疑:我们用肉眼看到的鱼体两侧鳞片上排列成行的小孔是什么?学生会答出是侧线。接着教师提出:鱼生活在复杂的环境中,如何感觉外界刺激呢?学生积极思考分析答出侧线的作用。

  (2)结构和生理:(边观察边分析总结)

  ①观察鲫鱼的呼吸系统

  可让学生用解剖针从鱼的口穿入,从腮盖后缘的鳃孔穿出。再用解剖针试探鱼的鼻孔是否与口腔相通,接着观察鲫鱼不断的让水从口流入,再从鳃孔流出,口与鳃盖交替开放和闭合,同时提出问题水是怎样从鱼的口进入经过鳃进行呼吸的?养鱼时为什么再给鱼换水之前应先把自来水存放一段时间再换入鱼缸?若将煮沸的自来水放凉之后马上给鱼换水,鱼将如何?让各实验小组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进行讨论。引起学生深入研究问题的兴趣。

  关于鲫鱼鳃的结构可用多媒体软件或挂图及取走体壁的鱼的内脏模型指导学生观察或取一片新鲜鳃先看一看颜色,再辨认鳃耙、鳃丝、鳃弓。同时观察时把实物同结构图联系起来,然后取一根鳃丝在显微镜下(或微型投影仪)让学生观察,看到鳃丝中的毛细血管是鲜红的,让学生分析讨论鲫鱼是怎样用鳃来完成气体交换的,再想一想鳃丝、鳃弓、鳃耙的作用是什么?(鳃弓支持作用,鳃耙过滤食物和沙粒,在鳃丝里进行气体交换)让学生图示小结鲫鱼鳃部气体交换的过程:

  溶解氧较多的水→口→鳃丝中的毛细血管→鳃孔→将二氧化碳排到水中。

  注意:学生可能提出这样的问题,是否鱼全部用鳃呼吸,教师可将其布置为课后问题,让学生观察泥鳅、黄鳝、鳗鲡的呼吸(泥鳅用肠辅助呼吸,黄鳝是喉表皮辅助呼吸,鳗鲡是皮助辅助呼吸,鱼的鼻孔无呼吸作用),这样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

  ②观察鲫鱼的生殖系统

  这一观察程序让学生来设计,教师指着取走体壁的鲫鱼,让学生设计观察顺序,有的学生可能设计先观察消化系统,有的学生可能设计先观察生殖系统。教师可让设计先观察生殖系统的学生讲出要先观察生殖系统的理由。(生殖系统往往遮盖了消化系统)教师予以肯定。然后让学生观察分析报告结果,有的学生观察到的可能是卵粒;有的学生观察到的可能是浓乳状的精液,这时可让实验组之间互相交换,从而让学生从生殖系统的结构上区分。明确鲫鱼是雌雄异体的动物,水中受精。

  鲫鱼的发育过程,让学生观察图后进行总结。

  注意:观察鱼的内部结构时要与其内部结构图联系起来观察。

  ③观察鲫鱼的消化系统

  关于鲫鱼的食性,让学生自学了解它是杂食性鱼。为学习后面淡水鱼的混合放养奠定基础。

  关于鲫鱼的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部分的教学,可用取走体壁的鲫鱼或利用多媒体软件。鲫鱼内部结构分层剪贴图或剖开体壁的鲫鱼模型,教师揭示观察方法:找到消化管后,从前到后观察消化系统的各个部分。

  注意着重观察口腔内的咽喉齿着生在第五对鳃弓上,没有胃,肠直接与食道相连,胰混存于肝组织中,位于盘绕的肠之间,合称肝胰脏。并让学生阅读后简要回答消化管、消化腺各部分的功能。这种方法是将教学内容设定在特定的情境中,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

  感,并能随着情境的变化边观察、边思考、边分析、边概括,进而有所知、有所得、有所悟,把对知识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认识。

  ④观察卿鱼的鳔

  在体腔背部找到鳔,让学生观察鳔分为前后两室,在后室腹面的前方发出一条细长的鳔管,向前开口于食管的背方。然后让学生讨论分析鳔的作用是什么?使学生明确鳔的作用,鳔的这一结构是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

  板书设计 

  第七章 鱼类

  脊椎动物(有脊柱)无脊椎动物(无脊柱)

  第一节 鲫鱼

  一、生活环境:池塘、湖泊等。

  二、外部形态:

  体形梭形、体色黑灰色

  背鳍 尾鳍 腹鳍

  臀鳍 胸鳍 侧线

  三、结构和生理

  (1)呼吸系统:

  鳃

  鳃耙 鳃弓鳃丝:鳃丝是主要部分

  (2)生殖系统

  雌雄异体,水中受精

  (3)消化系统

  食性:杂食

  组成:咽喉齿、肠、肛门、肝胰脏、胆囊

  (4)鳔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第一节 鲫鱼(精选5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