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
(第18讲 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考纲要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 [知识讲解]一、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概念:陆地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水文
土壤
生物(植被)
气候
地貌
陆地环境各组成要素之间关系图示
表现 各要素作为整体的一部分都发展变化着。 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参看教材p88第二段、第三段:陆地环境整体性的事例。二、地域分异①结果:陆地不同地区,由于纬度和海陆位置不同,热量、水分组合不同,植被和土壤类型发生变化,形成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陆地上不可能存在任何两个自然状况完全相同的区域。②分异规律
分异规律
形成基础
影响因素
分布规律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热量
太阳辐射纬线延伸,纬度更替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水分
海陆分布经线延伸,经度更替,中纬度明显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水热状况
海拔高度从山麓到山顶更替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在低纬度与高纬度地区表现明显;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在中纬度地区表现明显;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在低纬度的高山地带表现明显。山地垂直地带分布与向阳坡的关系,雪线高度与迎风坡降水的关系:垂直自然带(高山植物区)的一般规律:①相对高度愈大,纬度位置愈低的山地,自然带数量愈多。②山麓的自然带与山地所在地的水平自然带(基带)一致,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更替与纬度地带性相似。③同一自然带阳坡的分布高度一般比阴坡高。④积雪冰川带下限(即雪线)高度副热带地区最高,纬度高则雪线低;迎风坡低于背风坡;阴坡低于阳坡。a、南半球中高纬地区 b、北半球中高纬地区 c、雪线与降水迎风坡迎风坡ns基带sn基带非地带性分布现象:陆地环境因海陆分布、地形起伏等影响具有非地带性分布现象。如:a、地带性自然带的缺失:南半球无亚寒针叶林带和苔原带。b、地带性分布环境的斑状景观:荒漠中的绿洲。c、使地带性分布发生改变: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是温带森林景观,东面为巴塔哥尼亚沙漠;非洲赤道穿过的东非高原没有形成热带雨林却形成了热带草原。d、地带性自然带空间分布范围受到非地带性因素的限制而发生改变:北美西部和南美西部沿海地区的自然带分布都紧逼海岸的狭长形态。③自然带的特点
陆地自然带
气候类型
典型植被
典型动物
典型土壤
热带雨林带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
猩猩,河马
砖红壤
热带季雨林带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雨林
象,孔雀
砖红壤性红壤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草原
长颈鹿,羚羊
燥红土
热带荒漠带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荒漠
袋鼠,沙漠狐
荒漠土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阿尔卑斯山羊
褐土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猕猴,灵猫
红壤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季风和海洋性气候
温带草原
松鼠,黑熊
棕壤,褐土
温带草原带
温带大陆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