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案设计 > 地理教案设计 > 必修上册 2.2《大气的热力状况》教学设计

必修上册 2.2《大气的热力状况》教学设计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必修上册 2.2《大气的热力状况》教学设计

课    题

大气的热力状况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散射、反射

2.理解大气的保温效应(短波辐射、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

3.分析理解全球热量平衡原理

教学重点

大气的保温效应(削弱作用、保温作用)

教学难点

理解大气对地面的保温效应

教学方法、学法

教学程序

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地球被一层厚厚的大气包围,垂直高度可达―3000千米,这层大气被称为“地球的外衣”。作为“外衣”它究竟起什么作用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大气的热力状况

一、引言:地球上许许多多与人类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的大气现象,都与大气的热力作用相关,那么大气的热量──能源来源于哪里?──太阳辐射。

以“地球的外衣”引入

(出示课件1)太阳辐射的波长范围。回答:

1.a、b、c分别表示什么?a紫外区  b可见光区  c红外区

2.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哪个部分?b、c。

(出示课件2)

3.图中红色代表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它仅占到达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47%,为什么?原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1.吸收作用(出示课件3讲解)

平流层中臭氧吸收波长较短的紫外线

了解太阳辐射的波长范围

为以下的学习打基础

教学程序

教学方法、学法

对流层中水汽、二氧化碳吸收波长较长的红外线

可见光吸收很少,大部分可透过大气射到地面上来。

由此可见,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很少,因此,太阳辐射并非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

2.反射作用(出示课件4讲解)

参与大气成分:云层和颗粒较大的尘埃

特点:无选择性

实例: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会太高

3.散射作用(出示课件5)

参与的大气成分:空气分子和微小尘埃

特点:有选择性(波长越短,越容易被散射)例:①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

方向:四面八方

特点:有选择性(波长越短,越容易被散射)。例:①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②当空气质点为颗粒较大的尘埃、雾粒、小水滴时,散射无选择性,各波段同时被散射,天空呈现灰白色(阴雨天)。③“日落黄昏十里路”。④树阴下,教室里仍能看清东西,凡是阳光不能直接照射的地方,仍是明亮的,皆因大气的散射作用。

小结(见课件5,以表格形式出现)

4.削弱作用的差异性:不同纬度不同

削弱作用与纬度的关系:(课件6)

纬度高―太阳高度角小―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长―被削弱的辐射多

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短―被削弱的辐射少

这就是太阳辐射由低纬度向两极递减的原因之一。

(二)大气的保温效应:(7)

阅读“大气的保温效应”,回答下列问题:

1.地面辐射为什么是长波辐射?

举与散射现象有关的实例说明

举实例说明

看课件了解

学生自读回答

教学程序

教学方法、学法

2.为什么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

3.大气逆辐射有什么作用?

4.为什么大气具有保温效应?

小结:

1.实验得知,温度越高,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越短。反之越长。所以,相对太阳短辐射来说,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

2.对流层大气中的h2o、co2吸收红外长波辐射能力很强,因此,地面放出的长波辐射除极少一部分透过大气返回宇宙空间外,绝大部分(75%~95%)都被对流层大气中的h2o、co2等吸收,使大气增温。所以,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海拨越高,气温越低,热带高山会有积雪等现象。地面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2页,当前第11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必修上册 2.2《大气的热力状况》教学设计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