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精选8篇)
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 篇1
教学目的
1.掌握我国三大平原的名称、位置、范围和主要特征;记住我国主要丘陵的名称并了解它们的分布和利用状况。
2.继续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认识和分析地形特征的能力。
3.在学习我国东部平原和丘陵地理特征的过程中,使学生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为树立“要珍惜爱护土地资源”的正确思想打下基础。
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我国三大平原的位置和特点,难点是记住我国主要丘陵的名称和分布。
教学方法 谈话法与练习法相结合。
教具 中国地形挂图、投影片(三大平原比较表,平原与丘陵的景观图)。
课时 1课时。
讲授提纲
一、三大平原
二、主要丘陵
1.分布
2.丘陵的开发利用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讲解与提问] 上节我们学习了我国的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它们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地区。如果我们从我国西部转向东部(教师指“中国地形挂图”),大家会看到哪些地形类型呢?(学生回答:平原和丘陵)今天就一起研究我国平原和丘陵的特点。
学习新教材
第四节 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板书]
一、三大平原[板书]
[提问] 教师指“中国地形图”中的东部平原部分,提出以下问题:
1.我国的平原分布在我国的第几级阶梯上,它们的平均海拔约为多少?(第三级阶梯上,在200米以下)
2.在平原上都有河流经过,这些河流又大多由我国第一、二级阶梯而来,注入大海。从这一特点你能说出平原形成的过程吧?(河流从高而下,到平原区流速减缓,泥沙沉积,逐渐形成了这些冲积平原)
3.从地图上看,我国的平原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东北、黄河和淮河流域、长江中下游地区)
[教师归纳] 我国的平原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由众多河流的泥沙沉积而成,所以地势低平。从北向南可分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下面就分别研究这三大平原的特点。
[阅读课文和地图] 教师指导学生一边阅读课文,一边识读地形图和课文插图。并且回答下列问题:
1.各平原的具体位置在哪里?范围有多大?
2.三大平原的海拔大约各是多少?它们的面积哪个最大,哪个最小?
3.三个平原各有何突出特点?
[教师小结] 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指导学生将所答内容填入下表(或投影片)中。
[展示投影片] 展示有关三大平原景观的投影片(或彩色图片),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辨认这些图片是哪个平原的景观,并且说明理由。
[提问] 引导学生观察“中国地形图”,让学生找出并回答,除三大平原外,我国还有哪些平原?(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 正像同学们回答的那样,我国除三大平原外,还有一些面积较小的平原。例如:成都平原、珠江三角洲、台西平原等等。这些平原面积虽小,但它们都是经济发达地区,也很重要。
总起来看,我国平原面积较小,约占全国总面积多少?(学生答:12%)同时平原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哪里?(学生答:在我国东部。)而且这里是我国人口、城镇最集中的地方,是我国经济发达的地区。所以我们更要珍惜和爱护这里的土地。
[过渡] 在我国东部地区除平原以外,还有哪种主要地形类型呢?(丘陵)现在我们就来看看我国的丘陵。
[读图] 教师指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出辽东丘陵、山东丘陵、江南丘陵和两广丘陵。并且让学生解译这些丘陵名称是怎样确定的。
[展示景观图片]指导学生观察各种丘陵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图。(包括丘陵上的梯田、茶园和果园,泰山和黄山的自然风景等等)
[提问]请大家根据地形图和景观图回答问题:
1.我国丘陵地区一般平均海拔约多少米?
2.人们应该怎样开发利用丘陵地区呢?
[朗读古诗] 由于东部丘陵中有很多挺拔屹立的山峰,成为风光秀丽的旅游胜地。自古被诗人所赞颂,留下了不朽的诗句。同学们可以在欣赏这些诗句的同时,进一步体会我们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下边就请同学朗颂和欣赏“泰山”和“庐山”两首诗歌。
复习巩固
1.让学生指图说出我国三大平原的位置,并且回答课本22页“想一想”中的3个问题。
2.指图说出我国主要丘陵的名称,举例说出在这些丘陵地区中的著名旅游区。
3.继续完成课本95页的填图练习。
教案分析
“主要山脉”、“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三节课的教材内容有共同的特点,即概念众多、内容繁杂,学生不易掌握。但是,本书中的这几节教案却能较好地处理各节的知识内容,并设计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有很多优点值得学习。下面只说其中的几点,供读者思考。
1.根据不同知识的性质和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有关山脉的知识,是由地名及地理分布所组成,学生掌握这些知识的过程主要靠记忆,因此,在教案中就设计了读图,填图等练习为主的教学方法,以保证学生掌握这些知识;而高原、平原等等教材,除有关高原、平原等等的名称外,主要包括各地形单元的形态特征,掌握这些知识是建立地理表象,即学习感性知识的过程,所以教案中安排了读图、观察景观图、这诗等有利于学生形成地形表象的教学方法。
2.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在教案中教师设计的方法有近十种之多,如讲授、提问、读图、观察图片、讨论问题、朗读课文欣赏诗歌、填图、填表等。这些方法的安排十分自然、有序,是紧密与教材内容、学生学习活动结合在一起的。
3.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学习。从整体看,各教案都安排了大量的学生活动,但是在同时却又感到教师无时无刻都在他们的周围。因为--出教师直接或间接指导学生学习的有效方法。例如,读图前教师要指明看什么图、如何读、读后要达到什么目的;在欣赏诗歌时,则要说明为什么欣赏诗歌等等。这样做,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保证学生按照正确的方法学习,从而真正达到“活而不乱”的地步。
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 篇2
教学目的
1.掌握我国三大平原的名称、位置、范围和主要特征;记住我国主要丘陵的名称并了解它们的分布和利用状况。
2.继续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认识和分析地形特征的能力。
3.在学习我国东部平原和丘陵地理特征的过程中,使学生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为树立“要珍惜爱护土地资源”的正确思想打下基础。
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我国三大平原的位置和特点,难点是记住我国主要丘陵的名称和分布。
教学方法 谈话法与练习法相结合。
教具 中国地形挂图、投影片(三大平原比较表,平原与丘陵的景观图)。
课时 1课时。
讲授提纲
一、三大平原
二、主要丘陵
1.分布
2.丘陵的开发利用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讲解与提问] 上节我们学习了我国的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它们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地区。如果我们从我国西部转向东部(教师指“中国地形挂图”),大家会看到哪些地形类型呢?(学生回答:平原和丘陵)今天就一起研究我国平原和丘陵的特点。
学习新教材
第四节 [板书]
一、三大平原[板书]
[提问] 教师指“中国地形图”中的东部平原部分,提出以下问题:
1.我国的平原分布在我国的第几级阶梯上,它们的平均海拔约为多少?(第三级阶梯上,在200米以下)
2.在平原上都有河流经过,这些河流又大多由我国第一、二级阶梯而来,注入大海。从这一特点你能说出平原形成的过程吧?(河流从高而下,到平原区流速减缓,泥沙沉积,逐渐形成了这些冲积平原)
3.从地图上看,我国的平原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东北、黄河和淮河流域、长江中下游地区)
[教师归纳] 我国的平原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由众多河流的泥沙沉积而成,所以地势低平。从北向南可分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下面就分别研究这三大平原的特点。
[阅读课文和地图] 教师指导学生一边阅读课文,一边识读地形图和课文插图。并且回答下列问题:
1.各平原的具体位置在哪里?范围有多大?
2.三大平原的海拔大约各是多少?它们的面积哪个最大,哪个最小?
3.三个平原各有何突出特点?
[教师小结] 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指导学生将所答内容填入下表(或投影片)中。
[展示投影片] 展示有关三大平原景观的投影片(或彩色图片),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辨认这些图片是哪个平原的景观,并且说明理由。
[提问] 引导学生观察“中国地形图”,让学生找出并回答,除三大平原外,我国还有哪些平原?(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 正像同学们回答的那样,我国除三大平原外,还有一些面积较小的平原。例如:成都平原、珠江三角洲、台西平原等等。这些平原面积虽小,但它们都是经济发达地区,也很重要。
总起来看,我国平原面积较小,约占全国总面积多少?(学生答:12%)同时平原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哪里?(学生答:在我国东部。)而且这里是我国人口、城镇最集中的地方,是我国经济发达的地区。所以我们更要珍惜和爱护这里的土地。
[过渡] 在我国东部地区除平原以外,还有哪种主要地形类型呢?(丘陵)现在我们就来看看我国的丘陵。
[读图] 教师指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出辽东丘陵、山东丘陵、江南丘陵和两广丘陵。并且让学生解译这些丘陵名称是怎样确定的。
[展示景观图片]指导学生观察各种丘陵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图。(包括丘陵上的梯田、茶园和果园,泰山和黄山的自然风景等等)
[提问]请大家根据地形图和景观图回答问题:
1.我国丘陵地区一般平均海拔约多少米?
2.人们应该怎样开发利用丘陵地区呢?
[朗读古诗] 由于东部丘陵中有很多挺拔屹立的山峰,成为风光秀丽的旅游胜地。自古被诗人所赞颂,留下了不朽的诗句。同学们可以在欣赏这些诗句的同时,进一步体会我们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下边就请同学朗颂和欣赏“泰山”和“庐山”两首诗歌。
复习巩固
1.让学生指图说出我国三大平原的位置,并且回答课本22页“想一想”中的3个问题。
2.指图说出我国主要丘陵的名称,举例说出在这些丘陵地区中的著名旅游区。
3.继续完成课本95页的填图练习。
教案分析
“主要山脉”、“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三节课的教材内容有共同的特点,即概念众多、内容繁杂,学生不易掌握。但是,本书中的这几节教案却能较好地处理各节的知识内容,并设计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有很多优点值得学习。下面只说其中的几点,供读者思考。
1.根据不同知识的性质和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有关山脉的知识,是由地名及地理分布所组成,学生掌握这些知识的过程主要靠记忆,因此,在教案中就设计了读图,填图等练习为主的教学方法,以保证学生掌握这些知识;而高原、平原等等教材,除有关高原、平原等等的名称外,主要包括各地形单元的形态特征,掌握这些知识是建立地理表象,即学习感性知识的过程,所以教案中安排了读图、观察景观图、这诗等有利于学生形成地形表象的教学方法。
2.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在教案中教师设计的方法有近十种之多,如讲授、提问、读图、观察图片、讨论问题、朗读课文欣赏诗歌、填图、填表等。这些方法的安排十分自然、有序,是紧密与教材内容、学生学习活动结合在一起的。
3.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学习。从整体看,各教案都安排了大量的学生活动,但是在同时却又感到教师无时无刻都在他们的周围。因为教案设计出教师直接或间接指导学生学习的有效方法。例如,读图前教师要指明看什么图、如何读、读后要达到什么目的;在欣赏诗歌时,则要说明为什么欣赏诗歌等等。这样做,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保证学生按照正确的方法学习,从而真正达到“活而不乱”的地步。
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 篇3
教学目的
1.掌握我国三大平原的名称、位置、范围和主要特征;记住我国主要丘陵的名称并了解它们的分布和利用状况。
2.继续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认识和分析地形特征的能力。
3.在学习我国东部平原和丘陵地理特征的过程中,使学生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为树立“要珍惜爱护土地资源”的正确思想打下基础。
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我国三大平原的位置和特点,难点是记住我国主要丘陵的名称和分布。
教学方法 谈话法与练习法相结合。
教具 中国地形挂图、投影片(三大平原比较表,平原与丘陵的景观图)。
课时 1课时。
讲授提纲
一、三大平原
二、主要丘陵
1.分布
2.丘陵的开发利用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讲解与提问] 上节我们学习了我国的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它们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地区。如果我们从我国西部转向东部(教师指“中国地形挂图”),大家会看到哪些地形类型呢?(学生回答:平原和丘陵)今天就一起研究我国平原和丘陵的特点。
学习新教材
第四节 [板书]
一、三大平原[板书]
[提问] 教师指“中国地形图”中的东部平原部分,提出以下问题:
1.我国的平原分布在我国的第几级阶梯上,它们的平均海拔约为多少?(第三级阶梯上,在200米以下)
2.在平原上都有河流经过,这些河流又大多由我国第一、二级阶梯而来,注入大海。从这一特点你能说出平原形成的过程吧?(河流从高而下,到平原区流速减缓,泥沙沉积,逐渐形成了这些冲积平原)
3.从地图上看,我国的平原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东北、黄河和淮河流域、长江中下游地区)
[教师归纳] 我国的平原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由众多河流的泥沙沉积而成,所以地势低平。从北向南可分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下面就分别研究这三大平原的特点。
[阅读课文和地图] 教师指导学生一边阅读课文,一边识读地形图和课文插图。并且回答下列问题:
1.各平原的具体位置在哪里?范围有多大?
2.三大平原的海拔大约各是多少?它们的面积哪个最大,哪个最小?
3.三个平原各有何突出特点?
[教师小结] 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指导学生将所答内容填入下表(或投影片)中。
[展示投影片] 展示有关三大平原景观的投影片(或彩色图片),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辨认这些图片是哪个平原的景观,并且说明理由。
[提问] 引导学生观察“中国地形图”,让学生找出并回答,除三大平原外,我国还有哪些平原?(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 正像同学们回答的那样,我国除三大平原外,还有一些面积较小的平原。例如:成都平原、珠江三角洲、台西平原等等。这些平原面积虽小,但它们都是经济发达地区,也很重要。
总起来看,我国平原面积较小,约占全国总面积多少?(学生答:12%)同时平原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哪里?(学生答:在我国东部。)而且这里是我国人口、城镇最集中的地方,是我国经济发达的地区。所以我们更要珍惜和爱护这里的土地。
[过渡] 在我国东部地区除平原以外,还有哪种主要地形类型呢?(丘陵)现在我们就来看看我国的丘陵。
[读图] 教师指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出辽东丘陵、山东丘陵、江南丘陵和两广丘陵。并且让学生解译这些丘陵名称是怎样确定的。
[展示景观图片]指导学生观察各种丘陵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图。(包括丘陵上的梯田、茶园和果园,泰山和黄山的自然风景等等)
[提问]请大家根据地形图和景观图回答问题:
1.我国丘陵地区一般平均海拔约多少米?
2.人们应该怎样开发利用丘陵地区呢?
[朗读古诗] 由于东部丘陵中有很多挺拔屹立的山峰,成为风光秀丽的旅游胜地。自古被诗人所赞颂,留下了不朽的诗句。同学们可以在欣赏这些诗句的同时,进一步体会我们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下边就请同学朗颂和欣赏“泰山”和“庐山”两首诗歌。
复习巩固
1.让学生指图说出我国三大平原的位置,并且回答课本22页“想一想”中的3个问题。
2.指图说出我国主要丘陵的名称,举例说出在这些丘陵地区中的著名旅游区。
3.继续完成课本95页的填图练习。
教案分析
“主要山脉”、“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三节课的教材内容有共同的特点,即概念众多、内容繁杂,学生不易掌握。但是,本书中的这几节教案却能较好地处理各节的知识内容,并设计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有很多优点值得学习。下面只说其中的几点,供读者思考。
1.根据不同知识的性质和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有关山脉的知识,是由地名及地理分布所组成,学生掌握这些知识的过程主要靠记忆,因此,在教案中就设计了读图,填图等练习为主的教学方法,以保证学生掌握这些知识;而高原、平原等等教材,除有关高原、平原等等的名称外,主要包括各地形单元的形态特征,掌握这些知识是建立地理表象,即学习感性知识的过程,所以教案中安排了读图、观察景观图、这诗等有利于学生形成地形表象的教学方法。
2.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在教案中教师设计的方法有近十种之多,如讲授、提问、读图、观察图片、讨论问题、朗读课文欣赏诗歌、填图、填表等。这些方法的安排十分自然、有序,是紧密与教材内容、学生学习活动结合在一起的。
3.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学习。从整体看,各教案都安排了大量的学生活动,但是在同时却又感到教师无时无刻都在他们的周围。因为教案设计出教师直接或间接指导学生学习的有效方法。例如,读图前教师要指明看什么图、如何读、读后要达到什么目的;在欣赏诗歌时,则要说明为什么欣赏诗歌等等。这样做,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保证学生按照正确的方法学习,从而真正达到“活而不乱”的地步。
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 篇4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三大平原的位置、范围和主要特征,初步了解我国主要丘陵的位置。
2.进一步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教育。
3.进一步培养学生查阅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分析运用中国地形图的能力。
【教学重点】
三大平原的位置及主要特征
【教具准备】
1.中国地形图(分层色挂图)。
2.用投影胶片或小黑板绘制的三大平原比较表(见下表)。
【教学课时】
本节教学安排1课时(四年制可安排1.5课时)。第一课时讲完“三大平原”,后面半个课时讲完“主要丘陵”。
【教学方法】
比较法讲述及讨论法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挂好“中国地形”挂图
[提问] 我国东部属于地势的第三阶梯。这里以什么地形为主?(学生回答,教师肯定)
[板书] 第四节 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
(讲授新课)
[指图讲述]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滚滚东流的江河携带泥沙在东部沉积,形成了一条依山连海、纵贯南北的冲积平原带。这个平原带自北而南大致可分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三部分。
[板书] 一、三大平原
[提问] 请同学们观察“中国地形图”,并对照课文图3・17,说出东北平原的西、北、东三面分别是什么山脉,南临什么海,包括哪些省区,由哪三个部分组成。(由2―3个学生回答,教师纠正、补充)
[指图讲述] 东北平原上,辽河向南流,松花江向北流,可见平原中部存在着一条隆起的分水岭高地。
[阅读] 学生阅读“东北平原”一段课文。
[提问] 请一位同学介绍东北平原特征。(学生回答,教师归纳,点出“面积最大”、“黑土”、“海拔200米以下”、“低地积水成沼泽”等特征。)
[板书] 1.东北平原――面积最大 黑土肥沃
[提问] 请同学们观察“中国地形图”和课文中的图3・18,说出华北平原北面、南面、西面、东面分别是什么山、河、海。(学生回答,教师补充、纠正)
[提问] 华北平原为什么又称“黄淮海平原”呢?(学生回答)
[讲述] 黄河是塑造华北平原的主力。历史上,黄河曾北夺海河河道,从天津入海;南夺淮河河道,从江苏省北部入海,使得华北平原从河北省一直连绵到江苏省境内。今天,在黄河入海处,从黄土高原携带来的泥沙仍在不断地将黄河三角洲向海上推进,平均每年推进2.5千米。
[提问]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说出华北平原的特征。(学生回答,教师归纳,点出“海拔比东北平原低,多在50米以下”,“地势平坦”、“一望无际”等)
[板书] 2.华北平原――又称黄淮海平原 地势平坦
[提问] 请同学们读“中国地形图”和课本图3・20,说出:长江中下游平原西起______,东至______,主要由______的泥沙冲积而成。与东北平原相比,它不够______,与华北平原相比,它不成______。(学生回答,教师纠正)
[提问] 阅读课文,说出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特征。(学生回答,教师除点清“地势更低”、“三角洲海拔10米以下”外,还要向学生说明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著名的“水乡”和“鱼米之乡”)
[板书] 3.长江中下游平原――“水乡”“鱼米之乡”’
[展示表格] 挂出绘有“三大平原比较表”的小黑板。
[填表] 请三位同学分别填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有关内容。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比较表中三大平原的“位置和范围”、“主要河流”、“主要特点”。
[讲述] 我国除三大平原外,还有一些零星分布的小平原,如四川盆地中的成都平原、广东珠江三角洲,中国台湾西部平原等。平原地面平坦,土壤肥沃,是我国主要的农业区,也是我国人口稠密、城镇集中、经济繁荣的地区。但我国平原面积仅占全国总面积的12%,而且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
[承转] 我国的丘陵也集中分布在东部地区。
[板书] 二、主要丘陵
[读图] 阅读中国地形图、看看我国东部由北向南有哪些主要的丘陵。
[指图讲述] 我国丘陵在东部地区分布广泛。自北而南主要有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辽东丘陵主要分布在辽东半岛上,山东丘陵主要分布在山东半岛上,东南丘陵则分布在长江以南、雪峰山以东的广大地区。它包括江南丘陵(长江以南、南岭以北)、闽浙丘陵(武夷山以东)和两广丘陵(南岭以南的两广地区)。
[板书] 1.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讲述] 我国东部丘陵大多起伏和缓,海拔多在200―500米之间,现在大多已被人们辟为梯田、果园,或栽培经济林木。但在广大的丘陵地区,也有少数挺拔峻峭的山峰,海拔超过1000米,耸立在平原、低丘之上,成为著名的风景旅游区。
[提问] 请介绍你所知道的东部丘陵区中的旅游名山。(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板书] 2.著名风景旅游区――泰山、黄山、庐山、“桂林山水”。
[古诗欣赏] 首先让学生朗诵课文中形容泰山和庐山的著名古诗。然后教师讲解。“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摘自杜甫的《望岳》。因杜甫未登泰山,故题为《望岳》。杜甫在《望岳》一诗中沤歌了泰山的伟大气势。课文所摘诗句的意思是:将来一定要登上泰山最高峰,看一看众山在相形之下如何渺小。形容庐山的古诗是苏东坡所作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写出了庐山峰峦重叠、变化多姿的景色。“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思是,因为身在山中,只能看到眼前局部的山景,而看不到庐山的真面貌。人们常以此来比喻“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哲理。最后,教师带领学生再朗诵一遍古诗。
[总结] 通过以上几节的学习,大家更加具体地认识了祖国大地上的壮丽山)川。在我国多种多样的地形中,有世界最雄伟的山脉―喜马拉雅山;世界最高峰一珠穆朗玛峰;世界最高的高原―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世界黄土分布最广、最深厚的黄土高原,有地势低平、宜于耕作的三大平原,有利于发展多种经济的广大山区。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在这块土地上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把中华大地妆扮得多姿多彩。今后,我们将把祖国江山建设得更加辉煌灿烂。
(布置作业)
1.完成本节课文后的选做复习题。
2.在填充图册上做填图练习。
【板书设计】
第四节 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
一、三大平原
1.东北平原――面积最大 黑土肥沃
2.华北平原――又称“黄淮海平原”地势平坦
3.长江中下游平原――“水乡”“鱼米之乡”
二、主要丘陵
1.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2.著名风景旅游区――泰山、黄山、庐山、“桂林山水”
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 篇5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三大平原的位置、范围和主要特征,初步了解我国主要丘陵的位置。
2.进一步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教育。
3.进一步培养学生查阅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分析运用中国地形图的能力。
【教学重点】
三大平原的位置及主要特征
【教具准备】
1.中国地形图(分层色挂图)。
2.用投影胶片或小黑板绘制的三大平原比较表(见下表)。
【教学课时】
本节教学安排1课时(四年制可安排1.5课时)。第一课时讲完“三大平原”,后面半个课时讲完“主要丘陵”。
【教学方法】
比较法讲述及讨论法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挂好“中国地形”挂图
[提问] 我国东部属于地势的第三阶梯。这里以什么地形为主?(学生回答,教师肯定)
[板书] 第四节 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
(讲授新课)
[指图讲述]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滚滚东流的江河携带泥沙在东部沉积,形成了一条依山连海、纵贯南北的冲积平原带。这个平原带自北而南大致可分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三部分。
[板书] 一、三大平原
[提问] 请同学们观察“中国地形图”,并对照课文图3・17,说出东北平原的西、北、东三面分别是什么山脉,南临什么海,包括哪些省区,由哪三个部分组成。(由2―3个学生回答,教师纠正、补充)
[指图讲述] 东北平原上,辽河向南流,松花江向北流,可见平原中部存在着一条隆起的分水岭高地。
[阅读] 学生阅读“东北平原”一段课文。
[提问] 请一位同学介绍东北平原特征。(学生回答,教师归纳,点出“面积最大”、“黑土”、“海拔200米以下”、“低地积水成沼泽”等特征。)
[板书] 1.东北平原――面积最大 黑土肥沃
[提问] 请同学们观察“中国地形图”和课文中的图3・18,说出华北平原北面、南面、西面、东面分别是什么山、河、海。(学生回答,教师补充、纠正)
[提问] 华北平原为什么又称“黄淮海平原”呢?(学生回答)
[讲述] 黄河是塑造华北平原的主力。历史上,黄河曾北夺海河河道,从天津入海;南夺淮河河道,从江苏省北部入海,使得华北平原从河北省一直连绵到江苏省境内。今天,在黄河入海处,从黄土高原携带来的泥沙仍在不断地将黄河三角洲向海上推进,平均每年推进2.5千米。
[提问]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说出华北平原的特征。(学生回答,教师归纳,点出“海拔比东北平原低,多在50米以下”,“地势平坦”、“一望无际”等)
[板书] 2.华北平原――又称黄淮海平原 地势平坦
[提问] 请同学们读“中国地形图”和课本图3・20,说出:长江中下游平原西起______,东至______,主要由______的泥沙冲积而成。与东北平原相比,它不够______,与华北平原相比,它不成______。(学生回答,教师纠正)
[提问] 阅读课文,说出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特征。(学生回答,教师除点清“地势更低”、“三角洲海拔10米以下”外,还要向学生说明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著名的“水乡”和“鱼米之乡”)
[板书] 3.长江中下游平原――“水乡”“鱼米之乡”’
[展示表格] 挂出绘有“三大平原比较表”的小黑板。
[填表] 请三位同学分别填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有关内容。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比较表中三大平原的“位置和范围”、“主要河流”、“主要特点”。
[讲述] 我国除三大平原外,还有一些零星分布的小平原,如四川盆地中的成都平原、广东珠江三角洲,中国台湾西部平原等。平原地面平坦,土壤肥沃,是我国主要的农业区,也是我国人口稠密、城镇集中、经济繁荣的地区。但我国平原面积仅占全国总面积的12%,而且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
[承转] 我国的丘陵也集中分布在东部地区。
[板书] 二、主要丘陵
[读图] 阅读中国地形图、看看我国东部由北向南有哪些主要的丘陵。
[指图讲述] 我国丘陵在东部地区分布广泛。自北而南主要有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辽东丘陵主要分布在辽东半岛上,山东丘陵主要分布在山东半岛上,东南丘陵则分布在长江以南、雪峰山以东的广大地区。它包括江南丘陵(长江以南、南岭以北)、闽浙丘陵(武夷山以东)和两广丘陵(南岭以南的两广地区)。
[板书] 1.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讲述] 我国东部丘陵大多起伏和缓,海拔多在200―500米之间,现在大多已被人们辟为梯田、果园,或栽培经济林木。但在广大的丘陵地区,也有少数挺拔峻峭的山峰,海拔超过1000米,耸立在平原、低丘之上,成为著名的风景旅游区。
[提问] 请介绍你所知道的东部丘陵区中的旅游名山。(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板书] 2.著名风景旅游区――泰山、黄山、庐山、“桂林山水”。
[古诗欣赏] 首先让学生朗诵课文中形容泰山和庐山的著名古诗。然后教师讲解。“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摘自杜甫的《望岳》。因杜甫未登泰山,故题为《望岳》。杜甫在《望岳》一诗中沤歌了泰山的伟大气势。课文所摘诗句的意思是:将来一定要登上泰山最高峰,看一看众山在相形之下如何渺小。形容庐山的古诗是苏东坡所作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写出了庐山峰峦重叠、变化多姿的景色。“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思是,因为身在山中,只能看到眼前局部的山景,而看不到庐山的真面貌。人们常以此来比喻“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哲理。最后,教师带领学生再朗诵一遍古诗。
[总结] 通过以上几节的学习,大家更加具体地认识了祖国大地上的壮丽山)川。在我国多种多样的地形中,有世界最雄伟的山脉―喜马拉雅山;世界最高峰一珠穆朗玛峰;世界最高的高原―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世界黄土分布最广、最深厚的黄土高原,有地势低平、宜于耕作的三大平原,有利于发展多种经济的广大山区。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在这块土地上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把中华大地妆扮得多姿多彩。今后,我们将把祖国江山建设得更加辉煌灿烂。
(布置作业)
1.完成本节课文后的选做复习题。
2.在填充图册上做填图练习。
【板书设计】
第四节 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
一、三大平原
1.东北平原――面积最大 黑土肥沃
2.华北平原――又称“黄淮海平原”地势平坦
3.长江中下游平原――“水乡”“鱼米之乡”
二、主要丘陵
1.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2.著名风景旅游区――泰山、黄山、庐山、“桂林山水”
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 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读图,使学生记住三大平原和三大丘陵的位置、名称。
2.通过分析三大平原的分布和主要待点,使学生认识平原是我国主要的农业区,渗透因地制宜的观点,认识到我们应该保护耕地,爱惜粮食。
教学重点
三大平原的分布及特点。
教学难点
三大平原的成因。
教学媒体
中国地形图(挂图),三级阶梯及主要河流空白图,课本插图、彩图,中国土地利用类型(投影片),丘陵地区景观幻灯片。
教学过程
【复习填图】请同学们在发的空白图中填写我国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界线处的四条山脉的名称。
【引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的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它们主要分布在我国地势的哪级阶梯呢?
学生答:第一、二级阶梯。
【教师指图提问】我国第三级阶梯上又分布有哪些地形类型呢?
学生答:平原和丘陵。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国的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
【板书】第四节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
一、三大平原分布和特点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这三大平原的名称,请同学们看地图册。它们是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东北平原、首都北京所在的华北平原、长江流域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它们依山连海,是一条纵贯我国南北的冲积平原带。
【读图观察】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看“东北平原示意图”。请同学在黑板前指挂图说明东北平原的位置、范围。
学生指图回答。
【指导读图】我们继续看这幅图。东北平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约35万平方千米。它是由哪几个小平原组成的?
学生读图回答,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
【启发提问】它们的名称有何含义?
学生讨论、回答:三江平原是由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松花江所携带泥沙冲积而成的,松嫩平原是由松花江和嫩江携带的泥沙冲积而成的,辽河平原主要是由辽河所携带泥沙冲积而成的。
【教师总结】我国东部平原多是河流所携带的泥沙不断堆积而成的,在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的地势低洼处常形成沼泽地,请同学们看彩图14。东北平原分布有肥沃的黑土。据测算,黑土的养分比华北平原的褐土要高3~5倍。在沼泽地若能采取排水措施.它可变为良好的耕地、牧场。我国在此已建成了一批机械化农场。昔日“光长野草不长粮”的“北大荒”已变为富饶的“北大仓”,小麦、大豆、甜菜的产量一直居全国第一位。
【巩固填图】请同学在空白图中填写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嫩江及辽河的名称,在东北平原填写东北平原的特征――辽阔、肥沃。
【转折】我们刚才提到的华北平原是我国第二大平原,面积约30万平方千米,请同学们看课本插图,到黑板前指图说明华北平原的位置和范围。
学生指图回答。
【启发提问】华北平原为什么又叫黄淮海平原?
学生讨论、回答。
【提问】塑造华北平原的主力又是哪条河流呢?
学生回答:黄河,其次有淮河、海河。
【教师总结】黄河的含沙量为世界各大河之冠,请同学们读课本第五章、第三节的“读一读”,“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可以知道黄河是塑造华北平原的主力。还有海河的支流永定河、潮白河,它们共同冲积成华北平原。平原大部地区的沉积物的厚度可达上千米。
【提问】那么华北平原的地表形态又有什么特征呢?请同学们参看彩图18。
学生讨论回答:一望无际、非常平坦。
【教师补充资料】华北平原大部分地面坡度约1:4000,如果坐在行驶在平原的火车上看日出,就会发现一轮红日从一望无际的麦田尽头升出了地平线。
【巩固填图】请同学们在空白图中准确填写华北平原及特征,并把海河、黄河、淮河的名称填在图上。
【教师指图】我国的第三大平原是……?
学生回答。
长江中下游平原面积约20万平方千米,较前面两个平原都小。别看它稍小,它却是工农业发达、人口众多的繁荣地区。
长江中下游平原部分,先请同学阅读课文,讨论后回答问题。
现在请同学阅读课本第34页“(三)长江中下游平原”课文及图3.19、图3.20及彩图15。看完后,讨论投影片中问题。
【出示投影】长江中下游平原图。
【提问】①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范围?
②在图3.19中,长江中下游平原范围内有哪些河湖?
③长江中下游平原是如何形成的?
④长江中下游平原有何特点?
学生讨论后回答。
请学生指挂图回答问题①。
【老师问】它北起?淮河
它南至?洞庭湖南部地区
学生指挂图回答问题②:长江、汉江、赣江、湘江、洞庭湖、鄙阳湖、太湖的名称。
学生回答问题③:长江及其支流的泥沙冲积而成。
学生回答问题④:地势低平,河渠如网。
【启发思考】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东北平原有何区别?
学生讨论回答:①地势更低,②河湖更多;③纬度位置更低,更热。
【出示投影】
【教师讲解】长江中下游平原以水田为主,水稻是主要的粮食作物,华北、东北平原以旱田为主,小麦是主要粮食作物。
长江中下游平原具有丰富的水热资源、广裹的平川沃土、众多的河流湖泊,地上水稻、油菜,水中鱼、虾、蟹、藕,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巩固练习】请同学们在空白图中填写长江中下游平原,并填注:汉江、长江、湘江、赣江及洞庭湖、鄱阳湖、太湖的名称。
【启发思考】请同学们完成本节的“想一想”。
学生回答。
“想一想”1.东北平原(地势坦荡)中部有一条稍稍隆起的分水岭高地,有些低地积水成沼泽。
“想一想”2.华北平原是由黄、淮、海三条河流共同冲积而成。
“想一想”3.长江中下游平原河汉纵横交错,湖荡星罗棋布。农业生产是种稻、养鱼为主。
【引导读图】请同学们看地图册,我国除三大平原外,还有哪些面积较小的平原。
学生看图、回答。
【教师总结】我国是一个山地多、平原少的国家,平原面积仅占国土面积的1/10。我们应当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现有耕地,积极开垦荒地,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为人们提供更为充足、丰富的农产品。
【转折】同学们在读图过程中一定发现还有一种地形――丘陵。
【板书】二、主要丘陵
【读图观察】请同学们看课本第35页图3.21及彩图12,在丘陵地区是如何发展农业生产的?
学生回答。
【提问】课本中提到的丘陵地区的果园、经济林木具体是指什么呢?大家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回答:山东和辽宁有苹果、梨,浙江有蜜桔,南方还有茶叶、竹子等。
【出示景观投影片】①茶园②竹林③桂林山水④泰山
【板书总结】1.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2.利用及发展:梯田、果园、经济林木、风景区、
【结合实际,培养兴趣】若有家长到过“北大荒”插队劳动,下节课请你讲一讲家长看到的“北大荒”及其变化。
板书设计
一、三大平原分布和特点
二、主要丘陵
1.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2.利用及发展:梯田、果园、经济林木、风景区
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 篇7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三大平原的位置、范围和主要特征,初步了解我国主要丘陵的位置。
2.进一步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教育。
3.进一步培养学生查阅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分析运用中国地形图的能力。
【教学重点】
三大平原的位置及主要特征
【教具准备】
1.中国地形图(分层色挂图)。
2.用投影胶片或小黑板绘制的三大平原比较表(见下表)。
【教学课时】
本节教学安排1课时(四年制可安排1.5课时)。第一课时讲完“三大平原”,后面半个课时讲完“主要丘陵”。
【教学方法】
比较法讲述及讨论法
【教学过程 】
(新课引入)挂好“中国地形”挂图
[提问] 我国东部属于地势的第三阶梯。这里以什么地形为主?(学生回答,教师肯定)
[板书]
(讲授新课)
[指图讲述]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滚滚东流的江河携带泥沙在东部沉积,形成了一条依山连海、纵贯南北的冲积平原带。这个平原带自北而南大致可分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三部分。
[板书] 一、三大平原
[提问] 请同学们观察“中国地形图”,并对照课文图3・17,说出东北平原的西、北、东三面分别是什么山脉,南临什么海,包括哪些省区,由哪三个部分组成。(由2―3个学生回答,教师纠正、补充)
[指图讲述] 东北平原上,辽河向南流,松花江向北流,可见平原中部存在着一条隆起的分水岭高地。
[阅读] 学生阅读“东北平原”一段课文。
[提问] 请一位同学介绍东北平原特征。(学生回答,教师归纳,点出“面积最大”、“黑土”、“海拔200米以下”、“低地积水成沼泽”等特征。)
[板书] 1.东北平原――面积最大 黑土肥沃
[提问] 请同学们观察“中国地形图”和课文中的图3・18,说出华北平原北面、南面、西面、东面分别是什么山、河、海。(学生回答,教师补充、纠正)
[提问] 华北平原为什么又称“黄淮海平原”呢?(学生回答)
[讲述] 黄河是塑造华北平原的主力。历史上,黄河曾北夺海河河道,从天津入海;南夺淮河河道,从江苏省北部入海,使得华北平原从河北省一直连绵到江苏省境内。今天,在黄河入海处,从黄土高原携带来的泥沙仍在不断地将黄河三角洲向海上推进,平均每年推进2.5千米。
[提问]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说出华北平原的特征。(学生回答,教师归纳,点出“海拔比东北平原低,多在50米以下”,“地势平坦”、“一望无际”等)
[板书] 2.华北平原――又称黄淮海平原 地势平坦
[提问] 请同学们读“中国地形图”和课本图3・20,说出:长江中下游平原西起______,东至______,主要由______的泥沙冲积而成。与东北平原相比,它不够______,与华北平原相比,它不成______。(学生回答,教师纠正)
[提问] 阅读课文,说出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特征。(学生回答,教师除点清“地势更低”、“三角洲海拔10米以下”外,还要向学生说明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著名的“水乡”和“鱼米之乡”)
[板书] 3.长江中下游平原――“水乡”“鱼米之乡”’
[展示表格] 挂出绘有“三大平原比较表”的小黑板。
[填表] 请三位同学分别填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有关内容。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比较表中三大平原的“位置和范围”、“主要河流”、“主要特点”。
[讲述] 我国除三大平原外,还有一些零星分布的小平原,如四川盆地中的成都平原、广东珠江三角洲,中国台湾西部平原等。平原地面平坦,土壤肥沃,是我国主要的农业区,也是我国人口稠密、城镇集中、经济繁荣的地区。但我国平原面积仅占全国总面积的12%,而且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
[承转] 我国的丘陵也集中分布在东部地区。
[板书] 二、主要丘陵
[读图] 阅读中国地形图、看看我国东部由北向南有哪些主要的丘陵。
[指图讲述] 我国丘陵在东部地区分布广泛。自北而南主要有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辽东丘陵主要分布在辽东半岛上,山东丘陵主要分布在山东半岛上,东南丘陵则分布在长江以南、雪峰山以东的广大地区。它包括江南丘陵(长江以南、南岭以北)、闽浙丘陵(武夷山以东)和两广丘陵(南岭以南的两广地区)。
[板书] 1.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讲述] 我国东部丘陵大多起伏和缓,海拔多在200―500米之间,现在大多已被人们辟为梯田、果园,或栽培经济林木。但在广大的丘陵地区,也有少数挺拔峻峭的山峰,海拔超过1000米,耸立在平原、低丘之上,成为著名的风景旅游区。
[提问] 请介绍你所知道的东部丘陵区中的旅游名山。(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板书] 2.著名风景旅游区――泰山、黄山、庐山、“桂林山水”。
[古诗欣赏] 首先让学生朗诵课文中形容泰山和庐山的著名古诗。然后教师讲解。“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摘自杜甫的《望岳》。因杜甫未登泰山,故题为《望岳》。杜甫在《望岳》一诗中沤歌了泰山的伟大气势。课文所摘诗句的意思是:将来一定要登上泰山最高峰,看一看众山在相形之下如何渺小。形容庐山的古诗是苏东坡所作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写出了庐山峰峦重叠、变化多姿的景色。“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思是,因为身在山中,只能看到眼前局部的山景,而看不到庐山的真面貌。人们常以此来比喻“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哲理。最后,教师带领学生再朗诵一遍古诗。
[总结] 通过以上几节的学习,大家更加具体地认识了祖国大地上的壮丽山)川。在我国多种多样的地形中,有世界最雄伟的山脉―喜马拉雅山;世界最高峰一珠穆朗玛峰;世界最高的高原―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世界黄土分布最广、最深厚的黄土高原,有地势低平、宜于耕作的三大平原,有利于发展多种经济的广大山区。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在这块土地上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把中华大地妆扮得多姿多彩。今后,我们将把祖国江山建设得更加辉煌灿烂。
(布置作业 )
1.完成本节课文后的选做复习题。
2.在填充图册上做填图练习。
【板书设计 】
一、三大平原
1.东北平原――面积最大 黑土肥沃
2.华北平原――又称“黄淮海平原”地势平坦
3.长江中下游平原――“水乡”“鱼米之乡”
二、主要丘陵
1.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2.著名风景旅游区――泰山、黄山、庐山、“桂林山水”
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 篇8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三大平原的位置、范围和主要特征,初步了解我国主要丘陵的位置。
2.进一步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教育。
3.进一步培养学生查阅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分析运用中国地形图的能力。
【教学重点】
三大平原的位置及主要特征
【教具准备】
1.中国地形图(分层色挂图)。
2.用投影胶片或小黑板绘制的三大平原比较表(见下表)。
【教学课时】
本节教学安排1课时(四年制可安排1.5课时)。第一课时讲完“三大平原”,后面半个课时讲完“主要丘陵”。
【教学方法】
比较法讲述及讨论法
【教学过程 】
(新课引入)挂好“中国地形”挂图
[提问] 我国东部属于地势的第三阶梯。这里以什么地形为主?(学生回答,教师肯定)
[板书]
(讲授新课)
[指图讲述]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滚滚东流的江河携带泥沙在东部沉积,形成了一条依山连海、纵贯南北的冲积平原带。这个平原带自北而南大致可分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三部分。
[板书] 一、三大平原
[提问] 请同学们观察“中国地形图”,并对照课文图3・17,说出东北平原的西、北、东三面分别是什么山脉,南临什么海,包括哪些省区,由哪三个部分组成。(由2―3个学生回答,教师纠正、补充)
[指图讲述] 东北平原上,辽河向南流,松花江向北流,可见平原中部存在着一条隆起的分水岭高地。
[阅读] 学生阅读“东北平原”一段课文。
[提问] 请一位同学介绍东北平原特征。(学生回答,教师归纳,点出“面积最大”、“黑土”、“海拔200米以下”、“低地积水成沼泽”等特征。)
[板书] 1.东北平原――面积最大 黑土肥沃
[提问] 请同学们观察“中国地形图”和课文中的图3・18,说出华北平原北面、南面、西面、东面分别是什么山、河、海。(学生回答,教师补充、纠正)
[提问] 华北平原为什么又称“黄淮海平原”呢?(学生回答)
[讲述] 黄河是塑造华北平原的主力。历史上,黄河曾北夺海河河道,从天津入海;南夺淮河河道,从江苏省北部入海,使得华北平原从河北省一直连绵到江苏省境内。今天,在黄河入海处,从黄土高原携带来的泥沙仍在不断地将黄河三角洲向海上推进,平均每年推进2.5千米。
[提问]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说出华北平原的特征。(学生回答,教师归纳,点出“海拔比东北平原低,多在50米以下”,“地势平坦”、“一望无际”等)
[板书] 2.华北平原――又称黄淮海平原 地势平坦
[提问] 请同学们读“中国地形图”和课本图3・20,说出:长江中下游平原西起______,东至______,主要由______的泥沙冲积而成。与东北平原相比,它不够______,与华北平原相比,它不成______。(学生回答,教师纠正)
[提问] 阅读课文,说出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特征。(学生回答,教师除点清“地势更低”、“三角洲海拔10米以下”外,还要向学生说明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著名的“水乡”和“鱼米之乡”)
[板书] 3.长江中下游平原――“水乡”“鱼米之乡”’
[展示表格] 挂出绘有“三大平原比较表”的小黑板。
[填表] 请三位同学分别填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有关内容。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比较表中三大平原的“位置和范围”、“主要河流”、“主要特点”。
[讲述] 我国除三大平原外,还有一些零星分布的小平原,如四川盆地中的成都平原、广东珠江三角洲,中国台湾西部平原等。平原地面平坦,土壤肥沃,是我国主要的农业区,也是我国人口稠密、城镇集中、经济繁荣的地区。但我国平原面积仅占全国总面积的12%,而且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
[承转] 我国的丘陵也集中分布在东部地区。
[板书] 二、主要丘陵
[读图] 阅读中国地形图、看看我国东部由北向南有哪些主要的丘陵。
[指图讲述] 我国丘陵在东部地区分布广泛。自北而南主要有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辽东丘陵主要分布在辽东半岛上,山东丘陵主要分布在山东半岛上,东南丘陵则分布在长江以南、雪峰山以东的广大地区。它包括江南丘陵(长江以南、南岭以北)、闽浙丘陵(武夷山以东)和两广丘陵(南岭以南的两广地区)。
[板书] 1.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讲述] 我国东部丘陵大多起伏和缓,海拔多在200―500米之间,现在大多已被人们辟为梯田、果园,或栽培经济林木。但在广大的丘陵地区,也有少数挺拔峻峭的山峰,海拔超过1000米,耸立在平原、低丘之上,成为著名的风景旅游区。
[提问] 请介绍你所知道的东部丘陵区中的旅游名山。(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板书] 2.著名风景旅游区――泰山、黄山、庐山、“桂林山水”。
[古诗欣赏] 首先让学生朗诵课文中形容泰山和庐山的著名古诗。然后教师讲解。“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摘自杜甫的《望岳》。因杜甫未登泰山,故题为《望岳》。杜甫在《望岳》一诗中沤歌了泰山的伟大气势。课文所摘诗句的意思是:将来一定要登上泰山最高峰,看一看众山在相形之下如何渺小。形容庐山的古诗是苏东坡所作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写出了庐山峰峦重叠、变化多姿的景色。“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思是,因为身在山中,只能看到眼前局部的山景,而看不到庐山的真面貌。人们常以此来比喻“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哲理。最后,教师带领学生再朗诵一遍古诗。
[总结] 通过以上几节的学习,大家更加具体地认识了祖国大地上的壮丽山)川。在我国多种多样的地形中,有世界最雄伟的山脉―喜马拉雅山;世界最高峰一珠穆朗玛峰;世界最高的高原―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世界黄土分布最广、最深厚的黄土高原,有地势低平、宜于耕作的三大平原,有利于发展多种经济的广大山区。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在这块土地上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把中华大地妆扮得多姿多彩。今后,我们将把祖国江山建设得更加辉煌灿烂。
(布置作业 )
1.完成本节课文后的选做复习题。
2.在填充图册上做填图练习。
【板书设计 】
一、三大平原
1.东北平原――面积最大 黑土肥沃
2.华北平原――又称“黄淮海平原”地势平坦
3.长江中下游平原――“水乡”“鱼米之乡”
二、主要丘陵
1.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2.著名风景旅游区――泰山、黄山、庐山、“桂林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