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案设计 > 地理教案设计 > 《地球仪》教案(精选3篇)

《地球仪》教案(精选3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地球仪》教案(精选3篇)

《地球仪》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有关地球的简单知识,萌发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情感。

  2、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爱护地球也就是爱护我们的家园。

  3、初步认识地球,简单了解其外形特征和运转知识,激发幼儿爱科学的情感。

  4、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5、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6、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搜集有关地球的资料。

  2、物质准备:地球仪,录像带。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引出课题。

  "不用发动日夜转,春夏秋冬按时换,一日行程八万里,满载人类千千万"。

  二、地球长什么样。

  1、观察地球仪。

  2、观看录像。

  小结:地球是圆圆的,在不停地转动,自转的同时还绕着太阳转,因为地球很大,所以感觉不到它的转动。四季的交替,昼夜的出现就是转动的结果。

  三、地球上住着谁。

  1、看录像,提问:企鹅、北极熊、熊猫、鲸鱼生长在地球的什么地方?地球上除了动物还生长着什么?

  2、让小朋友在地球仪上找出中国和其他所知国家的地理位图置,知道全世界的人都生活在地球上,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

  3、地球这么大,我们怎样才能清楚的看到地球呢?人们根据地球的样子做了个模型。叫地球仪。(出示地球仪)请幼儿在地球仪上找出我们的祖国---中国。

  你还知道哪些国家的名字呢?

  4、地球上都有什么呢?(人、动物、植物)三、保护和爱护环境。

  1、课件展示:美丽的风光图片。让幼儿了解地球地球上美丽的大自然,激发幼儿热爱地球的情感。

  2、"地球妈妈生病了"课件展示:污染环境的种种原因与现象,让幼儿了解人们乱倒垃圾,大量砍伐树木,工厂排出的废气、废水、废渣等破坏和污染了环境。

  3、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

  四、地球妈妈生病了。

  结合幼儿美术作品讲故事:有的.人把地球妈妈的头发剪掉了;有的人把地球妈妈的衣服弄脏了,扯破了;地球妈妈的身体发烧了。

  让幼儿理解树木的砍伐,水的污染,空气污染和臭氧层的破坏是地球妈妈生病的主要原因。

  五、争做地球的小医生。

  自由讨论:怎样保护地球?

  人们为了保护地球,规定每年的4月22日为地球日,让全世界的人们一起行动来保护我们的地球。

  六、活动延伸。

  把地球仪放在科学角,让幼儿在自由活动时观察、互相交流。

  活动反思:

  一、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本节教材《地球的结构》为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四节,被安排在学生学习了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和地球的运动之后,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为学习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奠定基础,难度不大。由于《地球运动》方面的知识让初入高中的学生们有一种压迫感,因此,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要求使学生初步建立空间观念,激发学生探索地理的兴趣,学会以地理视角看世界,恢复学生对学习地理学的信心。内容除了地震波等涉及物理知识稍有难度外,其余知识较为直观简单,因此我打算以学生分小组讨论、探究、展示的形式穿插,以活跃课堂,老师重点分析疑难点,在这些过程中引导学生利用有限知识探索无限的未知世界。

  1、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课堂素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习充满乐趣时,才更为有效”。所以,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在导入部分播放《冰河世纪4》的动画片,通过小松鼠在地球内部的探险,导入课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2、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集体互助。

  活动是实施课程目标的主渠道,也是地理新课程区别于传统课程的一大特色。本节课难度不大,因此学生自主学习是关键,在关于地震波的认识方面。课堂采取让学生阅读地震波的相关内容,自己了解地震波的概念、分类,并区分横波和纵波的速度、通过的介质。最后用一组习题让学生进行巩固相关问题。

  在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规律时,采取小组探讨的方式进行研究,再让小组进行展示。这样可以全方面调动学生,在分组讨论之后,可以兼顾到所有学生的激情。新课程强调的全体参与,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并不是形式上的“动”,更应是思维上的参与。集体的互动。

  在地球外部的圈层分析时,仍然采取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后通过一个习题,加深相关内容的巩固。

  3、习题巩固是关键。

  相关的重点、难点知识讲解完毕后,我都会设计一个经典例题,以此来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并进行当堂的补充与调整,要使课堂效率保持到最好。

  二、教学中的不足。

  1、注意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给予形成性评价,更加关注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注意学生读图、析图能力的培养。

  3、加强自身处理课堂突发问题的应变能力

《地球仪》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让地球,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了解地球的基本特征。

  教学准备:

  可绘地球仪1个、白板、笔。

  教学过程:

  1、组建团队、成员分工(如小组长、器材师、发言人)

  出示地球仪。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地球仪有什么变化?

  幼:他在不停的转动。

  地球是一个适宜人类、动物、植物生活的地方,它是宇宙八大行星中唯一适合人类和生物生存、繁衍的星球。

  出示“太阳系八大行星模具”模板,看一看,认一认。

  你们知道吗?我们生活的地球就是太阳系的一颗小行星,它是第五大行星。

  宇宙是一个无限大的空间,它没有边际,你们想到神秘的宇宙中去探索吗?现在你们就要好好学习。

  2、讨论:为什么在地球上会有白天、黑夜?

  地球它每天都在不停地公转,它是在围绕着太阳在不停的转动。太阳找到的地方就是白天,找不到的地方就是黑夜。

  3、分组操作

  涂一涂

  用白板笔涂出地球上我们中国的形状,(雄鸡)。

  看一看

  观察中国的版图的边上邻国的形状及邻国的国名。(蒙古、韩国、朝鲜、俄罗斯等国)

  小结:地球是一个适宜人类、生物繁衍生存的星球,它是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之一,它的特殊就是它是唯一一个有适宜人类及生物存在的氧气、水、和适宜的温度。他是一个唯一一个有生命存在的行星。

《地球仪》教案 篇3

  【教学内容分析】

  地球仪中经线、纬线和经度、纬度这部分内容,往往是教的时候学生很明白,一转眼就又糊涂了,归根结底是因为没有形成空间观念,又缺乏一定量的习题练习和讲解。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充分利用地球仪和经纬仪以及地图加强学生的空间感受,并辅以一定的练习,让学生在大脑中形成立体的空间地球仪,随时可以提取。

  【教学目标】

  1.利用地球仪了解基本构造

  2.观察地球仪,认识经线纬线及其特点,能快速找到特殊经线和纬线

  3.观察经度和纬度的分布规律,形成数字地球的观念

  4.练习并熟练掌握读某一地点经纬度和根据经纬度寻找某地

  【课程标准要求】

  ●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

  【教学用具】

  地球仪,有关地图和地理课件,经纬仪,学生一人一个地球仪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方法】观察讨论练习法

  第一节课:认识地球仪和地球仪上的经纬线,初步认识经纬度的划分

  第二节课:熟悉经纬网

  【教学过程】

  地球是个球体,可对于生活在地球上的我们来说,地球太大了,为了研究的方便,人们制作了地球的模型,这就是地球仪。

  活动一:展示地球卫星照片,学生对比手中地球仪,小组讨论总结二者的异同。

  总结:

  1.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

  2.地球上的地理事物被化作一定的地理符号(图例)标注在地球仪上,且有文字说明。

  3.地球仪上有地轴,可以使地球仪转动,但地球上没有。

  4.地球仪上有经纬线,但地球上却没有。

  根据学生的汇报发言,老师适当总结并简单加以说明。

  活动二:在地球仪上找到地轴、北极点、南极点、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北极圈、南极圈、本初子午线、国际日期变更线等事物,认识到地轴是倾斜的(可以穿插关于地球仪笑话的讲解,但要简单说明地理原理)。

  说明:在使用地球仪过程中,教师用大地球仪演示,学生采用组长负责制,互助合作,照顾到所有同学。

  活动三: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手中地球仪,根据老师屏幕展示的表格提示,比较经线纬线的不同和经纬度的分布规律。

  纬线和纬度

  经线和经度

  形状

  长度

  指示方向

  0度线

  度数范围

  度数分布规律

  特殊线

  划分半球

  说明:这是课程的重头戏,教师要做好指导工作,引导学生总结规律并记录下来,在实施过程中还要辅以一定的练习:从时间安排上讲,可以先让学生读图填表,老师第二节课总结,也可以老师先指导,学生回去填表完成。

  1.形状:一条线的范围,指导学生看度数,一个数据是一条线,经线看起来也是一个圈,但是是由两条相对应的经线才组成的!所谓相对应,可以让学生看能够组成圆圈的那两条经线的度数规律:度数之和=180,东西相反。

  2.指示方向:很多人到成人后也分不清经纬线方向,就是因为学的时候没有实地观察,可以教给学生记忆小技巧(不科学,只是为了记忆):经天纬地,经要到天上必须是竖着的,纬地,地是平的,横着的!所谓纬地就是围地,围着地的当然是横的!一个小典故:蒋介石有2个儿子,一个叫蒋经国,一个叫蒋纬国,经纬代表天地,经天纬地,老蒋的志向可见一斑!

  3.线条长短:经线等长,纬线不等长;规律:赤道最长,度数越大,纬线越短;同纬度的纬线等长。

  4.0度规定:纬度0度天然划分;经度通过国际会议,以经过当时强国英国首都伦敦格林威治天文台的经线为0度(可见强国说话分量大)。

  5.度数范围:经线环绕地球一圈,一个圆是360度,东西经分别180度;纬线从南极点到北极点,为180度,分南北纬各90度。

  6.度数分布规律:引导学生最后总结出如下判断规律:向东数值变大的是东经,向西数值变大的是西经,向南数值变大的是南纬,向北数值变大的是北纬。

  (这里安排一定的练习)

  7.特殊线条:经线:本初子午线、西经20度经线(图上一般没有),东经160度线、180度经线、国际日期变更线;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8.划分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天然界线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读图看中国主要位于哪个半球,美国呢?澳大利亚呢?让学生找图练习,可以增加他们成就感,以缓解前面的疲劳)。

  东西半球的划分:首先明确,必须是两条相对应经线才可以把地球分为东西两个半球,其次要明确,任意一组相对应经线都可以成为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最后确定会议通过结果:西经20度、东经160度这一组相对应经线,成为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又是英国说了算!)

  找图练习:从东西半球来看:中国位于东西半球的哪个半球?(让学生进一步明确西经20度以东到东经160度以西为东半球范围,另外一半为西半球范围,这是多数学生学习过后最茫然的地方!)美国又在哪个半球?英国呢?你感兴趣的国家呢?

  小结表格:

  纬线(纬度)

  经线(经度)

  形状

  圆

  半圆,两条相对应经线组成一个圆

  长度

  1.赤道最长,极点最短为0,度数越大,纬线越短;同纬度的纬线等长

  等长

  指示方向

  东西方向(横向)

  南北方向(纵向)

  0度线

  赤道

  本初子午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

  度数范围

  0~90(南北纬)

  0~180(东西经)

  度数分布规律

  北纬:向北越来越大

  南纬:向南越来越大

  东经:向东越来越大

  西经:向西越来越大

  特殊线

  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本初子午线、西经20度经线、东经160度线、180度经线、国际日期变更线

  划分半球

  赤道以北为北半球

  赤道以南为南半球

  西经20度以东,东经160度以西为东半球,西经20度以西,东经160度以东为西半球,

  【教学后记和反思】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教学中充分利用地球仪这个直观教具和小组学习的组织方法,通过活动的形式变难为易,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掌握重点,解决难点!效果很好,细节上还需要把握,课堂秩序也需要维持好!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地球仪》教案(精选3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