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案设计 > 语文教案设计 > 灯下漫笔教案(精选2篇)

灯下漫笔教案(精选2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灯下漫笔教案(精选2篇)

灯下漫笔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 

  1 、了解杂文的特点 

  2 、体会文章冷静的理性分析中包含的强烈的激愤之情 

  3 、学习鉴赏情理交融的表现手法 

  课时安排: 2 课时 

  第一课时 

  导入  课文 

  由鲁迅先生的散文诗《秋夜》入笔,文中对枣树枝干的描绘说出,想到散文诗意境美,今天我们学习最能体现鲁迅写作风格的杂文之一《灯下漫笔》 

  二、杂文 

  杂文:是散文的一种,五四运动以来杂文十分流行。其特点是借事抒情,夹叙夹议,意味隽永。 

  三、背景 

  这篇文章写于 1925 年春末。当时,中国社会新旧斗争十分尖锐,一方面,中国几千年的旧文化、旧制度、旧传统层层因袭,到这时,已经是黑暗、反动、腐朽无比。它像一个巨大无比的毒瘤,长久地机身在国民的身上,禁锢着国民的身心,使国民畏惧而且麻木;另一方面,少数先驱者已经从黑暗中醒来,他们已开始大声疾呼,唤醒“铁屋子”尼沉睡的人们,并开始荷戟奋战,要“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 

  四、整体感受 

  学生诵读课文 

  要求 1 、扫除字词障碍 

  2 、文中哪些语句让你深省、激动、有所感动。找出来 

  (一)字词 

  嗜好 shi      兑现 dui     曷丧  he   编纂  zuan    夏桀 jie 

  (二)词 

  降格以求:降低标准来寻求办法 

  乱离人:战乱时代流离失所的人 

  厘定:整理制度 

  法祥:最初发生 

  (三) 

  找出文中你欣赏、感动、深省、体会主旨的语句 

  1 、第四节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 

  第五节假如有一种暴力,“将人不当人”, .............. 究竟一等于牛马了。 

  第七节中国的百姓是中立的,战时连自己 ........... 只求他决定他们怎样跑。 

  第十节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第十二节百姓是一遇到莫名其妙的战争,稍富的迁进租界, ........ 暂不至于想做奴隶而不得。 

  (四)感情基调 

  明确批判矛头如下 

  两方面:思考中国历史,抨击封建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 

  国民性问题,奴性人格,奴才传统 

  小结:鲁迅的杂文,包含了强烈的爱憎感情,全文的感情基调以怒和怜为主,愤怒,讽刺,批判,同情融为一体。 

  板书设计  

  中国历史――――封建专制主义――――怒 

  国民性问题――――奴性人格――――怜 

  (五)作业  

  1 、品味文中语句 

  2 、课课练 1-5 题 

  第二课时 

  一、整体感知 

  (一)主题思想 

  由上节课大家找出的语句入手,明确批判矛头入手分析 

  中国历史 

  1 、专制暴政下,中国封建社会只有两个时代 

  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分析前一时代,是天下大乱的时代 

  后一时代,是天下暂时太平的时代 

  2 、中国社会,就在这“一乱一治”中因循反复,老百姓则在这两种时代中挣扎浮沉。 

  “乱”时,官兵到,强盗到,百姓被掠杀 

  “政”时,百姓服役纳粮,盼望这样的奴隶生活不被剥夺。 

  3 、这一结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如此偏激,却又如此深刻,你不得不惊叹。 

  国民性问题 

  文中句:“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 

  老百姓:国民的奴性人格和奴才传统 

  国民逆来顺受,甘于为奴的传统 

  (二)鉴赏要点 

  1 、直写事实,由小及大。 

  直写事实:将生活小事,人物精神,特点突出,再引发联想,揭示实质; 

  由小及大:本来是一些不被人看见或不被人注意的东西,被他一放大,便有了艺术的力量。 

  钞票折价兑换现银――――――中国历史、国民性问题――――――深刻的思想 

  2 、披情入理,情理交融 

  A 将议论与叙述、描写、抒情结为一体。 

  第六节叙述      第七节议论带抒情          第八、九节叙述带议论 

  B 议论以作者的感情为内在动力 

  C 语言富有力度,体现在用词上 

  蔡松坡先生溜出北京 

  历来所闻的就不过是这一个小玩艺 

  中国的百姓是中立的 

  二、练习 

  思考和练习二 

  1 、“极容易”说明中国“乱”是长期的,“治”是短暂的。因此老百姓常常“想做奴隶而不得”;他们把做奴隶当作一种奢望,甚至是一种享受,一旦哪一位统治者满足了这一令人感到悲哀的要求,他们自然就“万分欢喜”了。 

  2 、“这一小玩艺”是指“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也指后文所说的强盗官兵反复争夺天下,历史总是陷入“一乱一治”的循环怪圈中,老百姓总是在“奴隶”和“下于奴隶”两种命运之间反复挣扎。 

  5 、“第三样时代”是指一个走出了“一乱一治”的循环怪圈,从而迈向民主与自由的时代;是一个老百姓告别“做奴隶而不得的”和“暂时做稳了奴隶”而成为社会主义的时代。总之“第三样时代”是一个全新的时代。 

  三、作业 :完成课课练 6-17 题 

  [1]

灯下漫笔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课堂上读散文,多从文章学的角度去读,从文章内容到表现手法,从“形散”到“神不散”。高尔基说,文学即人学能否从“读懂鲁迅”的角度去读,去认识鲁迅作为伟大思想家、革命家的一面,更多地发挥文章在人文方面的影响力,正是本设计首先考虑的问题。另一方面,以学生对鲁迅、对中国历史的认知为基础,发挥教师激疑、助学、点拨的作用,培养学生归纳、分析、比较、想象的能力,也是本教学设计意图之一。

  ◆设计提要

  本设计分三步走:1、鲁迅对社会问题的审视力度。(从兑银换钞这一生活事件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2、鲁迅的历史观。(鲁迅对人类历史的看法与历代史料编纂者有何重大分歧?)3、鲁迅所关心的是什么?(联系有关材料对比阅读,悟出主题)这三个问题由浅入深安排。主要方式是讨论式和笔记式相结合。

  ◆设计实施

  1、鲁迅对社会问题的审视力度。

  讨论:《灯下漫笔》一文是从一件什么事起笔的?用二三百字简要概括。

  明确:文中开篇所写的是一件不大不小的日常生活事件。老百姓相信国家银行而将银元换成钞票,又因政局不稳要将钞票转换银元而不得,听说暗中有了行情又赶去兑现,即使打了折扣也在所不惜。

  点拨:本文以人们习以为常的生活现象作为思考的起点,并以此作导火索,引爆一番激烈的议论说理。

  讨论:为什么这件事能成为导火索?怎么会从这件事“忽然想到”中国的老百姓“极易变成奴隶”?

  点拨:可以从文章的第一部分中去找答案。从这一生活现象中鲁迅观察到国民性的弱点,(细读第3段)文中对老百姓的经济生活遭到的折腾作了速写。

  明确:老百姓在时局的变化中,在得失的更迭中寻求一份自我安慰,这种心态与阿Q如出一辙。鲁迅入木三分的目光扫视过生活的层面,透视民众的病态心理,进而触及产生这种病态人生的社会背景──“极易变成奴隶”的时代。正是因为鲁迅对民众、对社会极其热切的关注,所以,并不引起平常人太多注意的生活现象,却能触动鲁迅的敏感神经,引起他的切肤之痛与振臂疾呼。

  板书:鲁迅的眼力――生活事件――人性 社会 时代

  (注:这一步既有助于学生掌握全文内容结构,又有助于了解鲁迅。)

  2、鲁迅的历史观

  讨论:鲁迅对历史的看法持什么态度?与历代史料编纂者和封建知识分子有哪些重大分歧?讨论时注意抓信以下词语:第6段:恭读、审察......高超、所谓......一流、咱们向来就很好。

  第10段:发祥、发达、中兴、好题目、好意诚然是可感。

  明确:鲁迅主张把人类历史定位于两种定义:(板书)

  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激疑:(1)这两种时代中老百姓的命运如何?

  想做奴隶而不得 等于牛马的价格

  暂时做稳了奴隶 奴隶(是人而非人)

  (2)这两种时代的共同点是什么?

  老百姓失去了做人的权利和自由。

  3、比较阅读

  (材料一)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材料二)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材料三)为了有更多的抨击黑暗的阵地,鲁迅于1925年4月创办了《莽原》周刊,作为《京报》的副刊发行。鲁迅深深感到文坛上“最缺少的是‘文明批评’和‘社会批评’”,“想由此引起新的一种批评者来,虽在割去敝舌之后,也还有人说话,继续撕去旧社会的假面”。(《两地书?一七》)鲁迅自己起了带头作用,他发表在《莽原》上的杂文,就都有着很深刻的见解,可以说是“社会批评”的杰作。

  鲁迅还控诉和鞭挞了“中国的精神文明”。“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就是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繁琐的条款,因此它“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大小无数的人肉的筵宴,即从有文明以来一直排到现在,人们就在这会场中吃人,被吃,以凶人的愚妄的欢呼, 将悲惨的弱者的呼号遮掩”。“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坏这厨房,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在鲁迅这愤怒的呼号中,革命民主主义者的思想得到了更为猛烈的发挥。他在写《灯下漫笔》之前的1925年4月,曾写过一篇《〈苏俄文艺论战〉前记》,显示出他已经开始理解马克思列宁主义了,正是吸收了这种新的思想,他的战斗精神才变得更高昂起来。

  (摘自林非、刘再复著《鲁迅传》)

  思考与讨论:鲁迅的小说、散文我们已学过不少,综观他的作品,尤其注意将这篇《灯下漫笔》和上述材料作综合分析,看鲁迅始终关注的热点话题是什么。同时可将鲁迅对国民悲苦命运的同情与古代志士仁人对老百姓的同情作比较,看有什么不同之处。

  明确:鲁迅的许多作品都描写下层劳动人民的悲苦命运,刻画他们饱受贫困折磨的形象,剖析他们的内心世界,并深刨造成这种悲惨命运的社会根源和历史根源,唤起人们关注。与历代志士仁人的同情心相比,鲁迅的同情心更显得深刻、彻底,他不是停留在一般同情的层面上,而是寄希望于青年人的奋斗“扫荡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坏这厨房”,“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彻底改变奴隶的命运。鲁迅的同情心出自对人民和整个民族命运的关心,同时蕴藏着对黑暗社会的强烈反抗精神。这正是一个革命家、思想家深沉、独到、彻底之处。

  [1]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灯下漫笔教案(精选2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