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案设计 > 语文教案设计 > 药教案(精选12篇)

药教案(精选12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药教案(精选12篇)

药教案 篇1

  一、教学目的:

  1 、了解小说所反映的辛亥革命时期的中国社会。

  2 、了解小说明、暗两条线索。

  3 、认识小说中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

  4 、深刻认识小说主题。

  二、教学重点: 小说的情节、人物和主题。

  三、教学难点: 小说主题的深刻认识。

  四、教学方法: 以导读、研讨为主,辅之以点拨、释疑。

  五、教时设想: 因时代较远,加之高一学生要真正读懂《药》相对困难,因而安排四课时。

  第一课时在初读文意的基础上着重了解时代背景,第二课时着重理清情节

  和读懂小说内容,第三课时着重分析人物形象和把握主题,第四课时着重

  研讨场面描写、景物描写及其作用,以及“设疑探微”、课后练习等内容。

  (本教案的教学问题均可制作成教学多媒体组织教学,若条件不具备也可直

  接组织教学。)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1 、了解课文内容,训练概括能力。

  2 、了解时代背景。

  一、由“单元导读”――谈介鲁迅――导入新课:

  1、 专心初读(默读)课文,获取初读感知(有条件也可让学生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观看《药》的故事片),四部分内容分别用 4-5 个字 概括: 一、老栓“买”药;二、小栓“吃”药;三、茶客谈“药”;四、华大妈上坟。

  2、 抽学生谈谈读后(或观后)的初感。交谈后 明确: 《药》是出 悲剧 (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悲在何处 (脱离群众)―― 怎样写悲的 ?( 《药》是以小说这种体裁形式表现了辛亥革命脱离群众这出深刻悲剧的)

  二、了解小说知识:

  1 、小说是一种怎样的文学体裁?

  (小说是一种完整的故事情节、具体的环境描写,以及人物形象的塑造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叙事性文学体裁。因此“情节、环境、人物”是小说的三要素。)

  2、 阅读小说有那些基本方法?(了解 背景 ――把握 主题 ――理清 情节 ――分析 人物 )

  三、了解背景(环境):

  1 、《药》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小说反映了辛亥革命时期的中国社会 现实 :封建专制,贫穷落后,民众愚昧麻木不觉悟。)

  2 、《药》哪些地方描写了民众的愚昧麻木不觉悟?

  ( 指出并明确: 如对“老栓买药”、“刑场看客”、“茶客谈药”,尤其是“二十多岁”的青年人对夏瑜狱中英勇表现的“气愤”,夏四奶奶的“羞愧”,以及两位母亲对儿子死因不理解,毫不醒悟的描写,都深刻反映了民众的愚昧麻木不觉悟,也层层深入地揭示了悲剧的最处。)

  四、布置作业: 结合课后第一题,阅读思考小说的情节是怎样展开的?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1、理清小说情节。

  2、读懂小说内容。

  一、研讨情节: 《药》是围绕明、暗两条线索展开情节的:

  明线: 老栓买药→小栓吃药→茶客议药→药的效果 (华大妈上坟)(四个场面分别写了时间、地点)

  暗线: 夏瑜被害→夏瑜(血)被吃→夏瑜被议→血的悲剧

  二、理解各部分内容:

  1、开头的时令描写勾勒出了黎明前的什么特征?

  (阴暗、凄清,还有几分恐怖――暗示当时的时代特征。)

  2、 华老栓走到街上,天气本来比屋里“冷得多”。为什么“倒觉爽快”?在这以前心情怎样?在这以后心情又怎样?

  (在“爽快”之前的心情是沉重的;在“爽快”之后的心情则是由“发冷”吃惊――

  “慌忙”、“踌躇”――精神兴奋。)

  3、 第三部分“中间开花”,贯通前后:

  a、 华老栓的两个眼眶为什么“都围着一圈黑线”?(联系(一)是因连夜买“药”所致。)

  b、 康大叔接连嚷了八个“包好”,分别包含了什么意思?(前四个标榜这人血馒头“与众不同”,因是革命者的鲜血染成;后四个是针对小栓“不住的咳嗽”而发,自我嘲弄这人血馒头治病无效。)

  c、 康大叔同茶客说了些什么?说明什么?(他讲的是夏瑜被捕的原因和在狱中的表现,说明革命者的英勇,刽子手的凶残,奸细的卑劣,群众的愚昧――点明了悲剧根源)

  4、 第四部分夏四奶奶为什么“现出些羞愧的颜色”?又为什么“瞪着眼只是发怔”?华大妈两次提出“我们还是回去罢”,各包含着怎样的意思?(总的写出两位母亲对儿子死因不理解,毫不醒悟,进一步点名了悲剧的最悲处。)

  5 、小说结尾夏瑜坟上为什么“平空”添上了一个“花环”?

  (这是为了表明有人怀念夏瑜,革命的火种并没有被扑灭,革命后继有人。这花环添

  得“平空”,但很有必要,很有深意。)

  三、布置作业: 找出课文中描写华老栓、夏瑜、康大叔等人物的文字内容,概括他们的

  性格特征,并思考小说主题。

  第三课时

  教学重点: 1、分析人物性格特征。

  2、把握小说主题。

  一、分析人物:

  a、人物形象:华 老栓: 一个既 勤劳善良 又 愚昧麻木 的劳动人民。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夏 瑜: 一个既 英勇不屈 又严重 脱离群众 的年轻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

  康大叔: 一个 凶狠贪婪 为统治阶级效劳屠杀革命者的刽子手。

  b 、人物描写: 通过对华大妈、华老栓、康大叔、夏四奶、刑场看客等描写,栩栩如生

  而又入木三分地刻画了人物群像。(六处人物描写: )

  二、明确标题含义:

  1 、小说标题有何意义?

  (明确:“药”是人血馒头。但它蘸的是一个旧民主主义革命者的鲜血,故就有了其特殊的 意义 :人血馒头医不好群众肉体上的病;资产阶级革命者的鲜血也治不了群众精神上的病――迷信、落后、愚昧、麻木、不觉悟。)

  2、 那么什么是疗治中国社会的良药?(进行一场真正由民众参加的改造旧中国的革命)

  3 、研讨“题五”: “药”(蘸有革命者鲜血的人血馒头决不是疗治人体疾病的药)

  药 (什么是治疗中国社会的良药?)

  药!(脱离群众的资产阶级革命不是治疗中国社会的良药)

  三、深刻认识主题 (补发资料《干粗活的人和双手白净的人》研讨明确):

  1、两个作品有哪些 不同点 ?(a、国别不同:一个是中国作品,一个是俄国作品;b、一个反映的是“秀才革命”与农民的问题;一个反映的是“秀才革命”与工人的问题。c、一个去买“人血馒头”治病;一个要去把绞死他的那根绳子搞到手,希望带来“好运”。)

  2、两个作品反映的主题有什么 共同点 ?(a、 两者都反映了民众的“精神病”: 迷信、落后、愚昧、麻木、不觉悟。 b 、两者都揭示了资产阶级革命 脱离群众 的弊病。 c 、夏瑜和“白手的人”都是“秀才革命”的牺牲品。)

  3 、由此可按 “人血馒头”→“药”→“药效”→“什么是真正的药?” 的过程研讨揭示 主题: 《药》通过华、夏两家的悲剧,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镇压革命和愚弄人民的反动本质,指出唤醒民众,摆脱封建社会精神毒害的重要性,启示人们去探究疗救中国病态社会的良药。

  4 、“药”也是小说的 悬念 :

  (老栓要人血馒头干什么?如此残酷而血腥的药,其药效到底如何?什么才是改造中国社会的真正良药?这一个个同“药”有关的悬念也正是该小说引人入胜、发人深省之处。)

  四、布置作业: 找出小说的场面描写、景物描写的内容,并思考其表达作用。

  第四课时

  教学重点: 1、研讨场面描写、景物描写及其作用。

  2、研讨“ 设疑探微”等内容。

  一、 研讨场面描写及其作用:

  (老栓买“药”、小栓吃“药”、茶客谈“药”四个场面,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

  二、 研讨景物描写及其作用:

  1、 华老栓去刑场途中的景物描写(渲染了夏瑜就义时沉寂而肃杀的气氛,反衬华老栓  

  “爽快”和充满希望的心情)。

  2 、华老栓刑场归来的景物描写(这是在兴奋中表现他的愚昧麻木,越兴奋越愚昧麻木)

  3 、墓地丛冢的描写(揭露反动派血腥镇压革命者的罪行)。

  4 、结尾坟地的景物描写(更是渲染了悲凉、死寂的气氛,也增强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 哀

  和母亲不知儿子死因、不理解儿子的悲哀)

  三、 设疑探微: (《药》作为名篇,还有不少内容可“设疑探微”,这对学生学习小说很有帮助。)

  1、 华老栓买“药”前有没有同华大妈合计过?何以见得?

  (合计过。可从“你就去么”、“你给我吧”简洁、含蓄而深沉的对话中而知)

  2、 华老栓为什么话少?茶客议“药”时为什么又一言不发?

  (从中更显华老栓勤劳朴实(老实憨厚)、愚昧麻木的性格特征)

  3、 小栓为什么没说话,只是咳嗽?一共咳了几次嗽?各有什么作用?

  (这也是作者的精心安排,“无言胜有言”。小栓一共咳了六次嗽:第一部分咳了二次嗽,第二部分咳了一次嗽,第三部分咳了三次嗽,不仅点明了病情的日益严重,而且是对“包好”的“药”层层深入的揭露和讽刺。)

  4、 为什么茶客中还写了一位“二十多岁的人”?他的“气愤”“恍然大悟”又说明了什么?

  (这仍是作者的精心安排:说明当时民众对革命的不理解,不单是中年、老年,而且还有青年。这也是《药》这出悲剧的最悲处的表现之一。)

  5、 《药》“画”了多少次眼睛?这对刻画人物有什么作用?

  (共画了九次之多,如对华老栓夫妇画了三次,对康大叔画了两次,对夏四四奶奶画了两次等,从中进一步体会这些人物的性格或心情。)

  四、研讨概念间的同一关系: (见教材 p76)

  五、学习交流 :谈学了《药》后的收获(谈感受最深的或提出还有什么不懂讨论解决。)。

  六、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题一至五题和“逻辑”练习 1、2题。

药教案 篇2

  知识目标:

  1.梳理明、暗线相互交织的结构,理清情节,初步理解主题。

  2.通过分析人物形象,进一步认识作品主题。

  能力目标

  1.训练学生快速阅读、梳理情节的能力。

  2.掌握通过分析多种描写手法,剖析人物,把握主题的分析方法。

  情意目标:

  引导学生认识封建统治阶级镇压革命愚弄人民的反动本质;感受鲁迅先生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深刻思考和分析。

  课时

  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熟悉课文内容,梳理情节,明确明、暗线结构对突出主题的作用。

  2.通过列出情节结构表,培养学生概括能力。

  3.初步把握文章主题。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从标题入手导入

  教师用红笔在黑板左侧写“药”

  我们在“药”的后面加“?”文中的药为何成分?用来医治何病?疗效如何?

  我们在“药”后面加“!”文中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震惊!凶残卑劣!愚蠢可悲!

  我们在“药”上加,就充满了讽刺。

  我们带着这样的疑问、感叹、讽刺来走进《药》中寻求答案。

  二、初读课文,梳理情节

  1.给10―15分钟读书,可将自己梳理情节的重点记在书旁;可将质疑之点记在书旁,待读后和同学讨论。

  2.整理自己梳理情节的思路,小组讨论补充,教师巡视,发现优秀者。

  让一优秀者展示修改后的结果。

  教师作简要板书,或出示投影片。重点:明确明线、暗线结构。

  三、从双线结构探究主题

  问: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引导学生认真读书下注释,从中获取有效信息。教师或请他生稍作补充。

  从明线――华家的悲剧,可见怎样的百姓?(愚昧!)

  从暗线――夏家的悲剧,可见怎样革命现状?(令人悲哀!)

  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作者突出了那一方面?(突出前者,可从明线安排得出。)

  假若以夏家为明线,华家为暗线合适吗?请说出依据。(不合适。以华家为立场命题,意味尤深。“药”不仅是医治疾病的药方,更是在向我们提出一个问题:病态的中国要服什么“药”?写作时为五四前夕,旧民主主义革命者已退出历史舞台,一味对他们歌颂已不再符合历史需要。

  四、小结

  回到导入的“?”“!”,“人血馒头”之药医治不了小拴的肺痨,小栓之死死于群众的迷信,夏瑜――革命者的鲜血制成的人血馒头,夏瑜之死死于群众的愚昧。迷信则容易受骗,愚昧则不辨是非,其病根同为封建制度。愚昧、痛苦的民众,悲哀、寂寞的革命者,均需一剂良药。这服药是什么?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析小说人物,揣摩细节面描写,深入体悟小说主题。

  2.帮助学生掌握通过分析多种描写手法,剖析人物,把握主题的分析方法。

  3.引导学生感受鲁迅先生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深刻思考和分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鲁迅先生对旧制度下的大众是怀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药》深刻剖露了众人物的“不幸”与“不争”的一面。华老栓和康大叔是正面描写的人物形象,写于没有正面出场,主要是通过

  刽子手和茶客的谈话来侧面描写他的行为、思想。这几个人物的分析放手给学生做,安排在后半课时。前半课时一起重点分析课文的第四节中夏四奶奶的形象。

  二、重点研读,分析人物,进一步理解主题。

  (一)精读第四节,看作者如何写夏四奶奶的?夏四奶奶形象的意义?(要求:抓住人物描写的语言,紧扣文本分析。)

  1.学生小组讨论,解疑。

  2.全班深入讨论,明确。

  要点:

  ① 前来上坟的夏四奶奶看见华大妈坐在地上看着她“便有些踌躇,惨白的脸上现出些羞愧的颜色”“踌躇”“羞愧”是因为夏瑜的死并不正常,是因为造反被砍头的。“造反”在不觉悟、不反抗、甘于命运摆布的旧时代劳动妇女看来,是有损祖宗颜面的事情,她为有造反而死的儿子“踌躇”“羞愧”。这一细微神态表明了她对儿子所作所为的不理解。在她看来,造反杀头天经地义。夏四奶奶身为革命者的母亲,仍未跳出愚昧百姓的窠臼。

  ② 夏四奶奶烧过纸锭后,见到尖圆的坟顶上出现的那圈红白的花 ,便极力寻找着花环出现的“根据”――“上的草根还没有全合”“这是不可能开花的”;那花圈“不很精神”“没有根”“不像是自己开的”;这花圈“倒也整齐”显然是有人插上去的,但“孩子不会来玩”“亲戚本家早就不来了”……她否定了种种可能,于是她得出“显点灵,要我知道”的荒谬结论。可见夏四奶奶的'迷信思想像一般百姓一样重。

  ③ 在夏四奶奶的眼中儿子是被“冤枉”,从夏四奶奶的语言“瑜儿可怜他们坑了你” 也便得知这一点。这里的“他们”指谁呢?用的是“坑”而非“杀”。在夏四奶奶的眼里,儿子是本分的,平和的,正是“他们”使儿子误入歧途。再看“他们将来总有报应,天都知道,你闭了眼睛就是了 ”。在她眼里“坑”了夏瑜的是那些引导夏瑜走上革命道路为民主共和思想而奋斗的革命者。假如夏瑜宣传民主共和的思想能深入人心并影响到母亲的话,那么母亲也就不会把怨恨的矛头指向革命者。连革命者夏瑜的母亲尚且如此不理解革命者的行动,更何况华老栓等广大民众呢?作品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严重脱离群众的弱点。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看到夏四奶奶这个普通百姓中的一员,她性格中愚昧、落后、迷信的一面。对革命的不理解构成了她慈母性格的另一面。假如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也能像无产阶级民主革命那样号召发动群众、让广大人民群众成为革命的主力军,就不会有革命者的血被吃,革命者的母亲把怨恨的矛头指向革命者的这样悲凉的现实了。

  之所以说夏四奶奶更能深刻的体现文章的主题,正是由她是革命者夏瑜的母亲这一身份决定的。

  (二)看第四段的环境描写,体会环境描写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重点品读“微风早已停息”一段,这段景物的特点,这样写的用意?

  重点品读“只见那乌鸦……”,为何写乌鸦飞向天空,而不是飞向夏瑜的?简述理由。

  要点: ① 作者通过风、草、声来写“静”,强调坟地四周的“静”,突出夏四奶奶见到花环后迫切期待乌鸦显灵的心情。

  她以深沉的母爱,以深沉的对儿子冤屈的积郁,以这种感情期待着乌鸦飞过来。这里的静就是在写夏瑜母亲的这样一种心情,她越是希望乌鸦动,越会感到周围静得难堪。

  ② 乌鸦飞向天空包含了鲁迅深沉的悲哀(对当时的中国民众的愚昧是怀着深深的悲哀的),愚昧的梦幻一定会破灭。

  三、学生自读,进一步体验分析人物,理解主题

  方式:小组合作分析其他人物形象。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口头作文3分钟左右。

  例如:“茶客对话(侧重民众的精神状态)”“康大叔其人”“华老栓一家”等等。

  四、布置作业

  关于《药》的人物分析//环境描写//花环的设置,从中选一写一则读书笔记。

  板书设计

  人物: 夏四奶奶―― 慈母、愚昧、落后、迷信

  华老栓――勤劳、善良、胆小、愚昧

  康大叔――凶狠、贪婪、蛮横、粗暴

  夏瑜――意志坚定、大义凛然

药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的双线结构,了解标题的含义及主题。

  2、环境描写和景物描写的作用。

  3、理解本文的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双线结构、环境。

  教学难点:标题及主题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教学时间:四课时

  预习要求:

  1、阅读课文,弄清主要情节和人物,各部分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和事件。

  2、查字典给生字注音解释词义。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本文的双线结构。

  教学步骤:

  一、导语

  鲁迅先生弃医从文后,并没有放弃医生的本职工作,他挥起犀利的大笔,给中国人开了第一副良药。这是一副什么样的药呢?今天我们就学习鲁迅先生的《药》。

  二、交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明暗交织的双线结构。

  三、学习课文

  1、介绍时代背景:

  本篇小说是以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家秋瑾被杀害的事件为背景写成的,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的社会现实。对于辛亥革命,早已作出正确的评价,一方面,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另一方面,由于领导这次革命的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没有发动群众,所以这次革命最后失败了,在这种情况下,鲁迅创作了这篇小说。

  秋瑾(1875――1907)子竞雄,别号鉴湖女侠,浙江绍兴人,辛亥革命时期中国妇女的杰出代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小说中夏瑜的名字就是根据秋瑾的名字仿造的。

  夏――秋――季节

  瑜――瑾――美玉

  2、分析本文的双线结构

  ①快速浏览课文,找出各部分所写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主要事件。

  ②归纳各部分的内容,理出文章结构线索。(附:双线结构图)

  情节华家(明线)时间地点夏家(暗线)

  ↓↓↓

  开端:老栓买药→秋天后半夜←→刑场←夏瑜就义

  ↓↓↓

  发展:小栓吃药→当天早上←→茶馆←夏瑜血被吃

  ↓↓↓

  高潮:茶客谈药→当天上午←→茶馆←茶客谈夏瑜

  ↓↓↓

  结局:华母上坟→次年清明←→坟场←瑜母上坟

  联想

  左手康右手

  与人血馒头大屠刀

  文治叔武功

  思考欺骗镇压

  华中国夏

  3、讨论

  ①夏四奶奶上坟是明写还是暗写?为什么要这样写?

  明写。说明两条线索在坟场这地方汇合。选在坟场汇合意在表明两家都有着同样的悲惨结果,两家都是受害者。

  ②是什么东西把两条线索暗中连接起来的?

  人血馒头。离开了人血馒头,两家的事就毫不相关。

  ③双线连接的人物是谁?

  康大叔。

  ④两条线索关系如何,各起什么作用?

  既是有主有从,有明有暗的,又是一个有机整体,不可分割的。明线通过华老栓买药给儿子治病,结果没治好的故事,控诉了封建统治阶级毒害人民的罪行,揭示人民群众愚昧落后的现实。暗线通过夏瑜英勇献身的故事,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残酷镇压革命的罪行,揭示辛亥革命脱离群众的致命弱点。

  ⑤作者为什么把夏家的故事作暗线安排,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A小说主要是为了表现群众的愚昧,描写“病态社会中不幸的人们,以引起疗救的注意”,故将华家的故事安排为明线;夏瑜的故事表现“革命者的悲哀”,不是全文的重点,这样安排,会使小说的主题更丰富,更深刻。

  B本文写于1919年4月,尽管新文化运动已开始,马克思主义已开始传播中国,但五四运动尚未爆发。在鲁迅的生活阅历中,对革命的一面了解不多,因此,不能把革命者夏瑜作为重点描写对象。

  ⑥作者为什么要安排一明一暗华家和夏家的故事呢,有什么深刻含义?

  A华家和夏家合称华夏,而华夏其实就是中国,因为中国古代称谓华夏;华家夏家的故事就是中国的故事。华、夏的悲惨遭遇就是当时中国社会现实的写照。

  B统治阶级对华夏实行一文一武两手。康大叔代表了统治阶级,对华家实行文治(欺骗)。对夏家实行武功(镇压)。

  4、归纳什么是双线结构

  线索是贯穿在叙事性文章或文学作品中情节发展过程的脉络。双线结构就是由两条线索贯穿全文的结构方式。本文使通过具体的事物“药”贯穿全文的,我们就叫它“物线法”。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阅读课文第一部分,体会环境描写和细节的作用。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鉴赏第一部分。

  教学步骤:

  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二、学习新课

  朗读课文第一部分,讨论下列问题:

  1、课文开头写夜景和茶馆的环境气氛,有什么含义和作用?

  ①夜景描写既交代自然环境,又交代社会环境,“月亮下去,太阳未出”是最黑暗的时候。

  ②交代作品主人公和故事发生的地点。

  ③创造悲剧气氛,阴暗、凄清。恐怖、麻木的人们象昏睡着的一样。

  2、华老栓夫妇的对话,为什么没头没脑,有什么作用?

  ①事先商量好了,行动时不必从头说起。

  ②出于忌讳,不便明说,夫妻两心中明了。

  ③故设疑问,引人入胜,产生一睹为快之效。

  3、“掏了半天”、“抖抖的装入衣袋”两句描写有何作用?

  ①说明钱来之不易,藏得十分谨慎。

  ②既是老年动作,又是内心激动的表现。

  ③表现华老栓夫妇愚昧落后的精神状态。

  4、华老栓两次“按”衣袋,含义是否相同,为什么?

  ①第一次表明华老栓对钱之珍惜,办事稳妥细心。

  ②第二次说明她谨慎机警,同时又说明社会的动乱黑暗。

  5、华老栓上街买药,作者有一段景物描写,这段描写是什么色彩,有何用?

  ①景物是又冷又静的画面,凄凉的色彩。

  ②反衬华老栓爽快的心情,进一步反映他愚昧落后的精神状态。

  6、作者两次写华老栓“吃了一惊”,各有什么含义和作用?

  一次:显示华老栓的善良性格,同时打断他的畅想曲,终于使他冷静下来,但仍不觉悟,依然等着买药,更显其愚昧落后。二次:着重表现他善良的性格,同时反映了周围环境的可怕,社会的黑暗。

  7、刑场的环境描写有什么特色和含义?

  A:勾勒阴森可怖的气氛,表现华老栓的胆小和善良。

  B:整个过程在无声中进行,场面寂静得令人窒息。

  C:这个场面是华老栓眼中所见,看的具体真切,显示他的麻木不仁,愚昧落后的思想状况。

  D:象他这样的看客不只一个,形成一个无声的海洋,革命者夏瑜便是在这无声的海洋中被吞没的,控诉了封建统治者的罪恶。

  8、写康大叔的外貌神态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夸张的手法。

  9、作者用一连串的动作写“黑的人”有什么作用?

  表现唐大叔的贪婪凶狠的特点。

  10、这部分最后一段问话有什么含义?

  A:这是个疑问句,对华的愚蠢行为暗藏贬意。

  B:借以提出问题,反衬华老栓买药后充满希望和幸福的心情,移植生命的自信心。

  三、归纳段意

  第一部分写华老栓买药在街上所见情景和买药后的高兴心情以及革命者夏瑜被害的过程。前者使正面写(明线),后者是侧面写(暗线)。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鉴赏二、三部分。

  教学步骤:

  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二、学习第二部分

  朗读课文,讨论下列问题:

  1、第一段写景与小栓的病状是什么关系,有何作用?

  ①烘托老栓夫妇对药寄以希望的高兴心情。②小栓病状与热烈的景物形成强烈的对比。从对比中揭示老栓夫妇对人血馒头的迷信,并预示了可悲的后果。

  2、小栓吃药前创造了什么氛围?

  ①老两口的对话都回避正事,煨药时叫小栓坐着,“不要到这里来”,对驼背五少爷的华避而不答,馒头里“窜出一道白气”,所有这些都创造出一种神秘的气氛,充满阴冷的色彩。②承接第一部分,继续揭示老栓夫妇愚昧落后的精神状态,烘托他们的悲凉心境。

  3、驼背五少爷此时到来,用意何在?

  茶馆来客时正常现象。这里又是个巧妙安排。有助于创造神秘的气氛,突出老栓夫妇的心境。

  三、学习第三部分

  分角色朗读,讨论下列问题:

  1、康大叔为什么连声说“包好”,有什么含义?

  康大叔是杀夏瑜的凶手,又是他买的人血馒头。他鼓吹“包好”,是为了愚弄百姓。他是害死小栓的罪魁,华夏两家的悲剧就是他一手直接造成的。

  2、夏瑜在监狱中有哪些行为?人们的反映如何?说明了什么问题?

  ①夏瑜:宣传真理,鼓动牢头造反,坚贞不屈。②人们对夏瑜的宣传不理解,也不可能接受。不仅牢头造反,连一般人也幸灾乐祸,说他疯了。从侧面反映资产阶级脱离群众的革命是不成功的。③揭示了当时人们的麻木程度之深之普遍。

  3、作者为什么三次写小栓的病状?

  作者将小栓的病状穿插在议药的过程中,目的在于:①将药与革命者联系在一起,揭露统治者的罪恶。②进一步揭示群众的愚昧麻木程度之深,预示小栓的悲惨结局。

  四、归纳:第三部分由议药到议夏瑜,夏瑜由暗转明。

  五、课堂小结

  六、思考和练习

  朗读第四部分,划出景物描写的句子。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鉴赏第四部分。

  教学步骤:

  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二、学习第四部分

  朗读第四部分,讨论下列问题

  1、华夏两家在坟场相会有什么作用?

  ①两条线索在这里交汇,两家悲剧融合在一起,情节达到高潮。

  ②不仅华老栓夫妇愚昧,就连夏瑜的母亲也不知道儿子牺牲的意义。还信迷信。进一步揭示人们落后的程度,辛亥革命脱离群众的程度之深。

  ③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2、夏瑜坟上的花圈有什么特点,作者写花圈有什么含义和作用?

  ①热烈中不乏冷意。

  ②揭示夏母的迷信思想。

  ③表明革命者后继有人,但毕竟不多,落后面之大,革命不易成功。

  3、这一部分有哪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①坟场的悲凉气氛,增强了白发老人为年轻死者上坟的悲哀。

  ②微风、枯草,表现坟场死寂、悲凉的气氛。

  ③乌鸦的描写,一是烘托凄凉、寂寞的气氛;二是借助乌鸦表现母亲不理解儿子的悲哀,揭示夏四奶奶的迷信在事实面前破产。

  4、作者为什么要创造一种阴冷恐怖的气氛?

  ①这种气氛是前三部分气氛的继续,在这里形成阴森可怕、冷意逼人的高峰。

  ②这种气氛给人以极为压抑的感觉,是悲剧的高潮。

  ③升华主题,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三、归纳:第四部分通过上坟的情节让明暗两条线索汇合,把故事推向高潮和结局。

  四、分析题目“药”的含义

  是药?――人血馒头。

  是药吗?――不是药。是愚弄、毒害百姓的鬼话。

  不是药吗?――是药。反映苦难,深挖病根,引起疗救的注意,是一剂医治社会的良药。

  作用:

  ①揭示主题。

  ②概括情节。

  ③连接线索。

  五、归纳人物形象及典型意义

  1、夏瑜: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形象。家境贫寒,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有清醒的认识。推翻清朝统治,建立“我们大家”的天下是他的斗争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意志坚定,在狱中宣传革命道理。坚持斗争,劝牢头造反,对革命矢志不渝,毫不动摇。在敌对斗争中,勇于献身,表现出大义凛然的气概。

  但是,夏瑜的斗争是悲剧性的,他的革命主张不为群众所理解,得不到群众的支持。他的牺牲也没有得到群众的同情;更可悲的是他为革命所洒的鲜血,竟成了给华小栓治病的“药”。他的死是悲凉的,从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严重脱离群众的弱点。

  2、华老栓:一个没有觉悟的劳动群众。具有善良、勤劳、俭朴的美德;又十分愚昧落后,这是封建统治者长期毒害造成的。所以作者既同情他的不幸,又批判了他的愚昧落后,“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3、康大叔:封建统治阶级镇压群众的工具,忠实的卫道士,穷凶极恶,贪得无厌得刽子手。他凶暴、残忍、贪婪、无耻,以杀人为职业,以买人血馒头为专利。对群众蛮横无理,凶恶之极,对革命极端仇视。

  4、茶客们:一帮游手好闲、麻木不仁而又空虚的小市民,浑浑噩噩,随波逐流。对统治者恐惧、讨好,低声下气;对革命者不理解,不同情,甚至仇视。他们是封建秩序不自觉地维护者,又是封建思想的受害者。

  六、课文总结

  双线结构和织锦式艺术。

  以华夏两家的故事为经线,以人物活动为纬线,结成许多情节网眼,这个网眼在作品中体现为场面描写,它就是社会的一个个窗口,各类人物在这个窗口里通过言行表现各自的性格特征。

  七、布置作业

药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从情节结构、主旨等方面探究鉴赏《药》;

  二、教学重点:

  《药》的主题思想探讨;

  三、教学难点:

  小说明暗两条线索与小说主题的交融;

  四、计划课时:

  两课时

  五、课型:

  自读课

  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指导学生阅读小说,。并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引导学生提出最关注本文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整体感悟:带着以下一些问题自读文本:

  1.明暗两条线索如何有机交融的?

  明确:明线是围绕华小栓的病而展开的“买药――吃药――谈药――药无效”

  暗线是夏瑜的命运。其中两线的交织是由华小栓的病牵引的,直接联系的地方是第三节“谈药”和第四节“上坟”。

  2.试分析并讨论文中革命者夏瑜、华老栓夫妇、驼背五少爷、康大叔、红眼睛阿义、花白胡子、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夏四奶奶、夏三爷等人物形象,他们有些什么共性和个性?请为他们分类。并分别说明作者在塑造这些人物形象是采用了哪些手法?

  明确:悲哀的孤独者夏瑜;愚昧的慈心父母:华老栓夫妇、夏四奶奶;愚昧的茶馆谈客:驼背五少爷、花白胡子、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冷漠残忍的迫害者:夏三爷、康大叔、红眼睛阿义。

  动作描写:华老栓夫妇“买药”时掏钱的动作;和刽子手交易的过程……

  心理描写:华老栓买药的路上和回来的路上(对比分析)……

  3.小说许多地方都有非常出色的环境描写,请找出具有代表性的几处,并探讨他们在文中的作用。

  (1)自然环境描写:

  第一部分第一段:“乌蓝的天”“青白的光”;

  明确:清冷、阴森的环境为下文奠定了阴沉的环境氛围。

  最后一段:“太阳也出来了;在他面前,显出一条大道,直到他家中,后面也照见丁字街头破匾上‘古□亭口’这四个暗淡的金字”。

  明确:参见注释④,对比,老栓治好小栓的“希望”是光明的,可“希望”对于革命者来说却是前途的“暗淡”。

  第四部分,“微风早已停息了,……铁铸一般站着”

  明确:悲凉、死寂的氛围衬托了革命者的悲哀和孤寂。

  (2)社会环境描写:第三部分,茶客“谈药”透露出的信息:

  茶馆是个小社会,茶馆里的茶客对革命不理解,愤慨甚至仇视革命!他们的麻木冷漠的精神状态是当时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

  补充拓展: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经历,“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呐喊・自序》

  4.写作背景:写对秋瑾等辛亥革命烈士命运的思考。

  5.主题探究:文后“思考与练习”提出了四个主旨,请选择出你认为切合文意的主旨。

  明确:群众的愚昧落后,暴露国民性的弱点。

  参考资料:“《药》写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或者说,因群众的渔民而来的革命者的悲哀;更直接说,革命者为愚昧的群众奋斗而牺牲了,愚昧的群众并不知道这牺牲为的是谁,却还要因了愚昧的见解,以为这牺牲可以享用,增加群众中的某一私人的福利。”

  ―――孙伏园谈《药》(李宗英张梦阳编《六十年来鲁迅研究论文选》中国社科,P186)

  (二)感受鉴赏

  1.夏瑜坟头花环

  明确:(1)作者加上的暖意:“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在《明天》里也不叙单四嫂子竟没有做到梦见儿子的梦,因为那时的主将是不主张消极的。”――《呐喊・自序》

  (2)客观作用:对夏四奶奶的迷信思想做了回复,“瑜儿有灵”的想法否定,更加确认群众的愚昧。

  2.文末的乌鸦

  明确:没有象征意义,实为渲染环境。

  (三)探究发现:“药”的意蕴

  从两个层次看:其一,“药”贯穿始终,是小说的情节线索;

  其二,贯穿着作者对中国社会国民性的思考,革命者的鲜血被他所谋福利的群众当作治病的良药。他的死从始至终都得不到群众的理解:他被自己的长辈夏三爷出卖,换取二十五两白银;在牢狱中对前来敲诈的狱卒宣讲革命道义时被狠打;被砍头时,鲜血被人用来交易作为治痨病的药;死后成为群众在茶馆闲谈的谈料,被人一致认为是“疯子”;过了很久,到母亲来上坟时还不理解孩子的死因,迷信的认为是“被冤枉”了。当然,鲁迅先生并没有因此对当时中国社会提出疗救的药方,作者的目的在于: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四)拓展延伸:阅读《孔乙己》、《阿Q正传》加深对作者提出的“国民性”的思考。

  《呐喊》集自《狂人日记》提出“礼教吃人”,《孔乙己》提出“科举害人”,但比科举害害的是孔乙己周围的人编织的“无爱的”密网:嘲弄、讽刺、冷漠;《阿Q正传》“精神胜利法”是对国民性思考的总结。

药教案 篇5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如华老栓、夏瑜、康大叔等。

  2.引导学生研究性分析小说的主题。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抽查三位同学,朗诵分别以《华老栓一家》《夏瑜的故事》《康大叔其人》为题改写的故事。

  二、学生四人一小组,讨论分析小说的主要人物形象

  学生自由发言,然后明确:华老栓是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底层的贫苦人民的形象。他具有勤劳、善良、俭朴的本质,又有着在长期封建统治下所形成的愚昧、落后、麻木的一面。用人血馒头治病,本是一种荒唐可笑的迷信传说,然而他却信以为真,为了买到它来为儿子小栓治痨病,他便不顾深秋黎明后的寒冷,走在黑沉沉的街口“倒觉爽快”,少年似的“跨步格外高远”。当他交出了辛苦积蓄起来的几个钱,在恐惧和屈辱里得到人血馒头往家走时,竟然激动得“仿佛抱着一个十世单传的婴儿,别的事情,都已置之度外了”。由此可见,华老栓的愚昧无知达到了令人颤栗的程度。

  作品中的夏瑜未露一面,作者全从侧面措笔。他出身贫寒,生活困苦,但敢于造封建统治的反,具有革命热忱和顽强斗志,即使被投入监狱,也丝毫没有丧失信心,在狱中继续坚持斗争,宣传“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甚至就义前还要“劝牢头造反”。当阿义打了他,他反而说阿义“可怜”,对其愚昧深表哀痛。最后终于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作者在对血腥屠杀革命者的反动统治表示强烈抗议及对革命志士英勇斗争、不怕牺牲的高尚品质表示赞扬的同时,更深刻地表达了革命者的牺牲是多么寂寞、多么可悲啊!

  作品中的康大叔是封建统治阶级的爪牙,是一个十足的刽子手。进茶馆时,他是突然“闯”进来的,而且进门便“嚷”,显得粗野无礼,目中无人;他的穿着打扮,是披着布衫,“散”着纽扣,腰带胡乱“捆”在腰间,流氓相十足;讲到小栓的病,他说,“这样的人血馒头,什么痨病都包好!”丝毫不顾及别人对“痨病”的忌讳,丑恶卑劣,毫无人性。

  三、研究性阅读

  研究课题:关于小说《药》的主题

  研究方法:1.阅览室查阅相关资料。2.在网上搜索查阅相关资料。

  切入角度:1.从分析写作背景入手。2.从分析小说的双线结构入手。3.从分析人物形象入手。

  研究形式:分小组讨论并形成观点,然后自由发言。

  研究成果:

  学生甲:小说主题表现亲子之爱和革命者的悲哀。华老栓和华大妈都将整个的心放在小栓的身上,放在小栓的病上。不惜“一包洋钱”买来“人血馒头”,并神秘地烧制,这足见出老栓夫妇爱儿子的心专到怎样程度。革命者的血也只是为群众增加了微乎其微的“福利”,他们是寂寞的,难以得到愚昧群众的理解和同情。

  学生乙:小说的主题在于反映革命者脱离群众的弱点,批判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小说通过用人血馒头治病的故事,在揭露反动统治阶级残酷镇压革命的罪行,热情赞扬夏瑜大义凛然的革命精神的同时,着重对辛亥革命不发动群众和不依靠群众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对贫苦群众在长期的封建统治下所形成的严重的精神痼疾,表示了深切的悲愤,提出了只有唤起群众的觉悟,才能进行彻底的社会革命这一重大问题。

  学生丙:小说的主题在于表现群众的愚昧落后,暴露国民性的弱点。

  学生丁:小说的主题在于歌颂革命先烈的牺牲精神,号召人民不要让烈士的鲜血白流。

  学生戊:鲁迅对友人说过:“《药》描写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或者说,因群众的愚昧而来的革命者的悲哀;更直接说,革命者为愚昧的群众奋斗而牺牲了,愚昧的群众并不知道这牺牲为的是谁,却还要因为愚昧的见解,以为这牺牲可以享用,增加群众中的某一私人的福利。”(孙伏园《鲁迅先生二三事•〈药〉》)鲁迅还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人们中,意思是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因此小说的主题可表述为:描写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或者因群众的愚昧带来的革命者的悲哀;革命者为群众而牺牲了,群众却因为愚昧而吃革命者的血。

  学生己:小说《药》直接表现了鲁迅“弃医从文”的主旨。这从小说的艺术结构中可以看出。小说取自生活的素材主要是:仙台学医时看到的关于许多中国人在“鉴赏”日本军人杀害同胞的幻灯片;秋瑾被杀;关于人血馒头治痨病的传统迷信。鲁迅把三者糅合在一起加以艺术概括,设计了一个“城里杀了犯人,还有一个生痨病的人,用馒头蘸血舐”(《狂人日记》)的故事。这故事本身就表现了国民的冷漠冷酷和愚昧麻木。因为作品述及的革命者是辛亥革命家,势必要以辛亥革命作为大背景。而且小说的结构,以华老栓买革命者的血为主线,并正面描写刑场上麻木不仁的人们“鉴赏”屠杀革命者的场面,无疑是为了突出主题。由此可以说,《药》从“死者的悲凉和生者的麻木”中表现人们的麻木不仁和冷漠冷酷,表明了鲁迅“弃医从文”的宗旨:革命的“第一要著”是要改变“愚弱的国民”的精神。

  学生讨论后,教师点拨。

  明确:甲生说的“表现亲子之爱”是错的。这是只看表面现象,没看到问题的本质。表现“革命者的悲哀”是对的。乙生的说法,可以说在客观上,“揭露革命者脱离群众的弱点”。至于“批判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不合作品实际和作者当时的思想状况。丙生说法对,但只讲了一个方面。丁生说法也对,但只讲了次要方面。戊生的说法相对客观而全面。学生己的观点很有新意,且言之有理,应当鼓励。

  四、学生思考并讨论

  小说以“药”为题,有何作用?

  明确:作用如下:第一,概括情节。小说围绕“药”展开情节:买药―吃药―谈药―吃药后的结果。第二,连接线索。作为“药”的人血馒头,连接了华、夏两家的故事,使明暗两条线索互相连接。第三,揭示主题。落后、麻木的群众享用的革命者的鲜血,不是医治病苦的良药;革命者严重脱离群众的革命,不能疗救中国社会;要医治群众的痛苦,疗救中国社会,必须启发群众觉悟,动员群众起来革命,这才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一剂良药。

  五、布置作业

  认真阅读小说的语言、行动及环境描写,体味其妙处。

药教案 篇6

  教学目的:

  1、领会《药》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2、通过课文了解情节与人物性格的关系。 

  3、通过课文学习分析情节结构(特别是双线结构)和归纳主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

  1、了解本文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 

  2、理清本文的情节结构。 

  教学时数:三教时 备 注

  教学过程 : 

  第一教时 

  一、导入  新课 

  今天我们开始学习第五单元。本单元是小说单元,也是本期学习的第二个小说单元。第五单元的单元要求是:小说的情节和主题。下面请同学们翻开课本265页把“小说的情节和主题”浏览一遍。要求画出:1.情节的定义;2.情节包括几个部分;3.阅读小说时对情节要注意的三个“是否”;4.主题的定义;5.分析主题时要考察的三要素和两要点(教师巡堂,检查学生是否画对)。下面我们将以这些知识来指导我们阅读分析《药》

  教师板书课题、作者并释题:“药”是用来干什么的?(医治人们病苦,疗救社会)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小说的思想内容是否能回答这个问题(留下悬念,待学完本文后讨论)。 

  二、指导预习 

  学生阅读“预习提示”,教师提问并归纳“提示”要点。 

  三、研习新课 

  一、初读课文,了解小说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 

  要求: 

  (1)请把能体现小说时代背景和社会政治情况的有关人物服饰、语言、环境描写的文句勾画出来。 

  教师巡堂点拨,逐步缩小范围(尤其是环境描写方面的),引导学生把“思考和练习”一的1―4句画出即可。 

  (2)讨论:作者通过上述描写,反映了怎样一个典型环境?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本文反映的是清末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一方面是清政府对革命者的残酷镇压;另方面是革命者绝不会因遭受挫折而消沉。(完成“思考和练习”一) 

  四、二读课文,理清本文的情节结构

  “所谓情节,就是小说中用以表现主题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学生第二遍阅读课文时要求准备: 

  (1)讲述《药》所包含的两个故事,要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发展变化与结局交待清楚,要给小说的四个部分各拟一个小标题。 

  (2)讨论:《药》的情节包括几个部分;比较两个故事叙述方法上的区别。 

  (3)讨论:小说两条线索是怎样连接、交织、融合在一起的。 

  在以上讲述和讨论过程中,教师订正、筛选学生的语言,板书小说明、暗并行的双线结构图),同时完成“思考和练习”三第一部分。 

  板书依次出现的顺序应是:1.华家的故事情节;2.夏家的故事情节;3.两个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4.明、暗线;5.两条线索的连接、交织、融合的地点。主题暂不板书,待分析完人物后再归纳。

  五、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领会《药》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2、通过课文了解情节与人物性格的关系。 

  3、通过课文学习分析情节结构(特别是双线结构)和归纳主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

  1、了解本文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 

  2、理清本文的情节结构。 

  教学要点 

  分析人物形象的性格。 

  小说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主题的。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药》的“情节的设计是否有力地表现了人物性格”。

  教学过程 :

  一、华老栓(《药》的主人公) 

  1.华老栓的身分与社会地位是怎样的? 

  一个没有觉悟的劳动群众,经济困难(如,“满幅补钉的夹被”见215 页),地位低下(如,“两个眼眶,都围着一圈黑线”还要对客人“笑嘻嘻的”)。 

  2.华老栓有哪些性格特征? 

  愚昧、落后。他爱子心切,深信人血馒头能够治儿子的病,他能为买到这种药深感“爽快”(如,对他“……觉……变……得……有……”这些充满信心的神情描写。完成“思考和练习”四、2),感到“幸福”(如,对他“……别的事情,都已置之度外了……”的心理描写。完成“思考和练习”四、3),他只关心儿子,对革命不关心更不理解,不知他儿子吃的人血馒头正是革命者的鲜血( “……那红的还是一点一点的往下滴”)。这又表现了他麻木、无知。但他又和一切劳动者一样,具有勤劳、善良、俭朴的品格(见:高潮部分对老栓的外貌、动作的直接描写和侧面描写;开端部分有关对老栓的动作描写;如,“老栓接了”显得庄重,“抖抖的装”显得激动,“按了两下”显出小心瑾慎,这些都联系着他内心活动显现着性格;再如,“吃一惊”不但写出场面的可怕,并显现了老栓的胆怯,“按一按”写出了老栓的钱来得不易和对钱的珍惜,以及对儿子医病的渴盼,“摸出洋钱,抖抖的想交”写出了他对钱珍惜及惊惧神态,又“不敢拿他的东西”更体现了他的胆怯与善良及其矛盾心情),应当说这些才是他性格的主要方面。 

  3.作者对他的态度怎样? 

  可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来概括。既同情他的不幸,又批判他的愚昧落后;他的愚昧落后是封建统治者长期统治造成的。 

  二、夏瑜(《药》的主人公) 

  分析之前,教师可介绍一些夏瑜这个人物形象的背景材料(, “关于秋瑾烈士被害和《药》的创作”以及补充资料 “关于《药》的素材”)并适当讲解一些生活原型与艺术典型的关系。分析夏瑜时应紧扣课文进行分析。 

  夏瑜在作品中没有出场,作者主要是通过刽子手和茶客的谈话来侧面描写他的行为思想。 

  1.夏瑜的身分、家境和对革命的认识是怎样的? 

  夏瑜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家境贫寒,对革命矢志不渝,具有革命者英勇无畏、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和为革命而献身的精神(见高潮部分)。 

  2.作者对他的态度怎样? 

  既赞扬其精神,也形象地指出他的斗争的悲剧性;即,他的主张、行动、牺牲未能赢得群众的理解、支持、同情;但他的牺牲并非毫无影响。(参见高潮和结局部分) 

  三、康大叔 

  1.他的身分与社会地位是怎样的? 

  是封建统治阶级统治和镇压群众的工具,是直接杀害夏瑜的凶手,但还不是罪魁祸首。他对群众蛮横凶恶;对革命极端仇视。是个穷凶极恶贪得无厌的刽子手。(其间可联系人们对他的“笑”和“敬”的后面隐藏着“怕”来分析,适时完成“思考和练习”二) 

  2.康大叔有哪些性格特征? 

  他凶暴、残忍、贪婪、无耻(课文关于对他的语言、装束、动作描写,尤其是那些动词的使用来分析,如:嚷、抢、扯、裹、塞、抓、担、捏、哼――表现了他的凶狠、贪婪;闯、披、散、捆、嚷――表现了他的蛮横、凶暴。并通过对作者选词的推敲,同时完成了“思考和练习”五) 

  作者以鲜明的爱憎描写了以上三个人物,也可说是三类人物的典型;即,资产阶级革命者、人民群众和封建统治阶级的爪牙,情节的设计有力地表现了人物性格。至于对一帮茶客的分析,教师可参看教参。华大妈的性格与华老栓有相似处,这里从略;夏四奶奶的性格,可在讲授课文《夜》时再联系着谈。

  四、后记

  第三教时

  教学目的:

  1、领会《药》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2、通过课文了解情节与人物性格的关系。 

  3、通过课文学习分析情节结构(特别是双线结构)和归纳主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

  1、归纳《药》的主题。 

  2、联系《药》的情节初步理解阅读小说时要注意的情节设计的后两个“是否”。

  教学过程 :

  教师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两节课的授课内容后,布置学生讨论以下四个讨论题。 

  一、《药》的主题

  在学生分析小说主题时,教师应按单元知识向学生提出:“首先要从人物、情节、环境出发,进行认真的考察。”“其次,还得了解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和作家创作小说的动机。” 

  在讨论时学生可能提出多种见解,教师也不妨将教参“补充资料”的五种提法出示(见教参),以引起学生讨论。我们的意思是赞成课文“预习提示”的见解,因为其中注意到了作者的创作动机。《药》的主题可作以下 概括: 

  小说通过描写华、夏两家的悲剧,控诉了封建制度的罪恶,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镇压革命和愚弄人民的反动本质;更重要的是,它通过“药”这一发人深省的事件,表现了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作品反映了当时残酷的现实,意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二、根据本文主题,谈谈你是怎么理解作品把夏瑜的英勇献身作为暗线来安排?这样写,对表现主题有什么好处?(完成“思考和练习”三要求回答的 部分答案见教参) 

  三、《药》的标题有什么作用? 

  揭示主题。(见教参)讨论这个问题时,教师应照应起始课释题时留下的悬念来作结。 

  四、情节

  单元知识短文中指出:“阅读小说时,要注意情节的设计是否有力地表现了人物性格,情节的发展是否由人物性格的内在力量所推动,人物的行动和行动方式是否由其独特性格决定的。”联系《药》的情节发展谈谈你的一点看法。 

  这些问题的回答应当说都是肯定的。第一个“是否”由于在分析人物时学生已有较多的感性认识,这里讨论可着重讨论后两个“是否”。教师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以课文第四部分(结局)为例来研究,一方面易于达到目的,另方面也可加深这部分思想内容的理解。根据讨论情况,教师可适时提出启发性的问题。 

  (1)第四部分(结局)为什么会出现华大妈、夏四奶奶上坟这个情节 ?为什么在夏瑜的坟头上会出现花环这一细节? 

  由于小栓的病未能对症下药,死是必然的。两位母亲在“这一年的清明”要去上坟,正是母亲对亲子之爱驱使;至于坟头上要出现花环,不但是为了展示华大妈和夏四奶奶的愚昧不理解,更重要的是革命者夏瑜的思想行为并非毫无影响的必然显现。因此说华大妈、夏四奶奶上坟以及夏瑜坟头上的花环这一情节和细节的出现,都是由人物性格的力量推动的。学生只要谈得出或理解到这些,可说对情节的发展与人物性格的关系有了初步的理解。 

  (2)为什么夏四奶奶上坟时,见华大妈坐在地上看她,便有些“踌躇”,脸上出现“羞愧”? 

  因为,一方面她不理解她儿子的行为是革命的,另方面她又怀念被清政府杀害的儿子,但又怕人发现,她的表情,正是她这种内心隐秘的矛盾心理的反映(完成“思考和练习”四、4)学生只要能谈得出或理解到这些,就是对人物的行动和行动方式是由其独特性格决定的有了初步理解。 

  五、布置作业 

  每小组选出一名对戏剧创作较有兴趣的学生执笔,用《药》的第三部分(高潮)内容为材料,以《茶馆人物谱》为题,将该部分改为独幕剧

  六、后记

  [1]

药教案 篇7

  一、教学目标 

  (一)认识封建统治阶级镇压革命和愚弄人民的反动本质;理解小说以“药”为题的深刻含义以及对连接线索的作用。

  (二)学习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从而深刻揭示小说主题的写作方法。

  (三)掌握课文在结构上的特点。

  二、难点、重点分析

  (一)如何分析小说《药》的结构?

  分析:了解结构特点是理解人物和概括主题的基础。《药》的结构形式比较复杂,根据该篇的特点采用以下方法:

  (1)分清场面,理清故事情节。因为情节是由不同的场面组成的,随着场面的转换,情节才能随之展开。《药》分五个场面:第一个场面,时间是“秋天的后半夜,地点是茶馆,人物是华老栓、华大妈。第二个场面,时间是拂晓前,地点是丁字街头的刑场,主要人物是华老栓、康大叔。两个场面写的是一个事件――买药。第三个场面,时间在天亮以后,地点是茶馆,人物是华老栓、华大妈、驼背五少爷,事件是吃药。第四个场面,时间是下午,地点是茶馆,人物是康大叔、华老栓、花白胡子等,事件是谈药。第五个场面,时间是第二年清明早晨,地点是坟场,人物是华小栓的母亲和夏瑜的母亲,事件是她们分别祭奠去世的儿子。可见,本文的情节可分为故事的发生(第一、二个场面)、发展(第三个场面)、高潮(第四个场面)、结局(第五个场面)。

  (2)理出情节线索,了解小说整体结构。

  线索,对小说的结构有重大作用。小说的一系列发展着的事件,情节中的一个一个场面,均是由情节线索贯穿起来的。《药》则是采用双线结构的组织材料,从愚昧落后的群众和革命者两个侧面来表现主题的。

  明暗线结构正是本文的结构特点。《药》的主要情节由明、暗两条线构成,华家的故事是明线,夏家的故事是暗线,从而构成了这样的结构图:

  故事情节

  地点

  结构

  明  线

  暗  线

  开端

  茶馆刑场

  老栓买“药”

  夏瑜就义

  发展

  茶  馆

  小栓吃“药”

  夏瑜的血被吃

  高潮

  茶  馆

  茶客谈“药”

  夏瑜被捕及狱中斗争情况

  结局

  坟  场

  华大妈上坟

  夏四奶上坟汇合

  由上图所见,双线连的物是人血馒头,而双线连接的人则是康大叔。

  (二)如何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是理解小说主题的关键所在。主要从两方面:

  (1)分析人物的肖像、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

  作为小说中的人物,不可能将以上描写面面俱到,可抓住作者重点刻画的主要人物来分析。如,《药》中的主要人物有:华老栓、夏瑜和康大叔。对华老栓这一人物,作者主要通过他的行动和心理活动描写来反映其性格特点。

  如:他拿钱时“抖抖地装入衣袋,又在外面按了两下”的动作,以及到刑场时“按一按”衣袋的动作说明了钱来之不易,自己十分谨慎。可是他却把希望寄托在这人血馒头里,可见其愚昧落后的特点。这是从人物的动作描写来看。

  另外,老栓在买“药”的途中“倒觉的爽快,仿佛一旦变了少年;得了神通,有给人生命的本领似的”和拿到人血馒头后“仿佛抱着一个十世单传的婴儿”的心理描写,写出了他对人血馒头寄予的希望。这里的心理活动描写,则进一步突出了他的愚昧落后的性格。

  对康大叔这一反面人物的心理描写,作者由主要借助于外貌:“浑身黑色”、“玄色布”、“玄色腰带”、“满脸横肉”以及“嚷”着,说出的话,“撮着”人血馒头塞与老栓等一系列动作,表现了他的凶狠、残暴、贪婪无耻的特征。

  特别是在抓过老栓递给的洋钱时,一个“捏”字,就刻画了这个人是老刽子手,不用数,不用看,一捏就知道多少钱的特点。这一动作描写,将人物写活了。

  而对夏瑜这一正面形象的刻画,则主要通过刽子手和茶客的谈话来侧面描写他对革命矢志不移,具有革命者英勇无畏、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和为革命而献身的精神。

  (2)分析环境描写。

  环境是人物活动和故事发生发展的场所,特定的人物总是在特定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所以对小说环境描写的分析,也是理解人物形象的一个重要方面。

  例如,本文第一部分“华老栓买‘药’”中对刑场环境的描写,创造了阴森恐怖的气氛,表现了华老栓胆小善良的性格,也写出了老栓和一堆看客愚昧麻木的特点。

  (三)如何分析《药》的主题?

  1.通过了解故事情节,把握小说的主题。《药》的第一部分“华老栓买‘药’”的情节,通过老栓取钱、刑场所见和买人血馒头;可以看到老栓的愚昧落后;而“小栓吃‘药’”一节,可以进一步加深对老栓愚昧的认识,也在暗示小栓将死于愚昧;在第三部分“茶馆谈‘药’”中通过人物的谈“药”的情节,可以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是在刻画康大叔的丑恶形象和夏瑜的革命精神。最后一部分华、夏两家的人上坟,则可以进一步加深对主题的认识。

  特别是情节发展到高潮部分,则更是分析作品主题的主要部分。在《药》中的“茶馆谈‘药’”一部分,借助于侧面描写歌颂了夏瑜大义凛然、为革命献身的精神,揭露了封建阶级的鹰犬康大叔、夏三爷、红眼睛阿义的丑恶形象。从而深刻反映了文章的主题。

  可见,本文的主题是作者通过描写华、夏两家的悲剧,控诉了封建制度的罪恶,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镇压革命和愚弄人民的反动本质,表现了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药教案 篇8

  小说《药》创作于1919年4月,同年5月在《新青年》上发表,后被收入鲁迅小说集《呐喊》。

  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清政府腐败无能,对外投降卖国,对内残酷统治,在思想上愚弄百姓,人民群众生灵涂炭,在黑暗中挣扎。20世纪初,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但几千年封建统治,广大民众思想上麻木、愚昧,民主革命的思想得不到响应,革命屡屡失败。现实的触目惊心,使鲁迅陷入失望和痛苦。他深刻地剖析了中国社会的种种弊端,积极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他深知,“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革命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正是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鲁迅创作了《药》这篇小说。

  小说以茶馆主人华老栓买人血馒头为儿子小栓治病的故事为题材,意在揭示封建制度下人民受统治阶级麻痹毒害而陷入愚昧和无知,革命者为了解放民众而献出生命,民众不但不理解他,反而还吃他的血。小说深刻揭示了民众的麻木不仁,以及资产阶级革命者的悲哀。

  学习这篇小说,要把握它的结构,分析主要人物形象,在此基础上领悟它的主题,另外还要注意品味凝练、含蓄的语言。

  小说以“药”为线索,讲述了华、夏两家的故事,安排了明、暗两条线索。明线:老栓买“药”→小栓吃“药”→茶客谈“药”→华大妈上坟;暗线:夏瑜就义→夏瑜血被吃→茶客谈夏瑜→夏四奶奶上坟。两线连接、交织,控诉了封建统治阶级毒害人民、残酷镇压革命者的罪行,在热情讴歌革命者英勇斗争的同时,揭示了群众愚昧、落后的现实。一般来说,小说的主题具有模糊性和多义性。关于《药》的主题,历来有不同的看法。如果仅用一元主题来分析,忽视学生的多元思考,那是不可取的。因此,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在真正把握小说的基础上能获得艺术上的享受。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及作品的写作意图,理解小说揭示病态社会、引起疗救注意的题旨。

  2.学习小说用双线索组织材料、深化主题的方法。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通过分析情节结构、人物形象理解作品主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

  学习鲁迅先生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情怀和拯救国民愚昧麻木灵魂的勇气。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从分析背景、情节入手赏析作品主题。

  2.学习小说用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3.欣赏环境描写,品析自然环境描写营造出的氛围及其在表现小说主题上所起的作用。

  ●教学难点

  1.欣赏小说的主题、人物描写技巧和结构。

  2.领悟小说结尾的环境描写的作用以及“乌鸦”的深刻含意。

  3.领会作者为夏瑜坟上平添一个花环的用意。

  ●教学方法

  1.朗读法。如分角色朗读,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2.研究性学习法。如对小说的主题及“花环”“乌鸦”的深刻含意的理解,教师应力求让学生研讨,自己只作相应点拨。

  ●教具准备

  多媒体投影及播放格调悲哀低沉的相关音乐。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介绍作品的相关背景。

  2.把握作品的情节及双线结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辛亥革命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然而我们想想,无数志士仁人抛头颅洒热血最终又换来了什么?民族依旧黑暗,国民依旧愚昧。多么可悲呀!一个人病了,有医生给开药吃,方可痊愈。一个民族“病”了,又有谁来开这个药方,开什么“药”呢?请让我们拜读鲁迅先生的又一透视国民灵魂的名作――《药》!

  二、解题

  出示投影:背景介绍

  《药》写于1919年4月25日,发表于1919年5月《新青年》第六卷第5号上。以19xx年资产阶级革命家秋瑾被害事件为背景,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的社会现实。

  自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对外勾结帝国主义,投降卖国;对内加强反动统治,残酷镇压革命运动,另一方面又在思想上愚弄和麻痹人民,使人民任其宰割,穷苦大众处于极端的悲苦之中。

  20世纪初,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兴起了,19xx年前后“光复会”“同盟会”等革命团体相继成立。从19xx年江西萍乡县和湖南浏阳县一带的矿工、农民起义,到19xx年震动全国的广州起义,资产阶级革命者进行过无数次的武装革命,但是由于中国几千年封建统治使广大民众在思想上麻木、愚昧、不觉醒,民主革命得不到响应,革命总是陷于失败。“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们不惮于前驱。”(《呐喊•自序》)秋瑾烈士的被害,鲁迅更感到“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的必要,鲁迅正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创作了《药》。

  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播放录像《药》的剪辑,然后学生听课文朗诵。

  2.学生快速浏览全文,然后抽查两位同学抓住主要情节复述课文。

  3.提问:小说主要写了哪两个家庭的事?主要写了哪些人物?

  明确:小说主要写了华、夏两家的事,主要刻画华老栓、华大妈、夏瑜、夏四奶奶、康大叔、驼背五少爷等人物形象。

  4.提问:围绕华家,情节是如何发展的?

  学生思考后指定一学生简述。明确:围绕华家,小说主要写了如下几个情节:一个秋天的后半夜,华老栓到刑场买“药”当天早上,小栓在茶馆吃“药”当天上午,茶客在华家茶馆谈“药”第二年清明,华大妈为小栓上坟。

  5.提问:围绕夏家,情节又是如何发展的?

  明确:围绕夏家,小说安排了如下情节:夏瑜在刑场就义夏瑜的血在茶馆被吃茶客在茶馆谈夏瑜夏四奶奶上坟。

  6.提问:华家故事和夏家故事各沿一条线索发展,它们有何特点,两条线索发生关联的事物是什么?在小说中两条线索交织的地点在哪里?

  明确:小说《药》有一明一暗两条线索,明线是华家故事,暗线是夏家故事。使两条线索发生关联的事物是“药”,即人血馒头。两条线索交织的地点从前至后分别为“刑场”“茶馆”“坟场”。

  四、具体研习课文

  1.学生思考:以华家为代表的民众与以夏瑜为代表的革命者本该是什么关系?小说中他们的关系如何?

  明确:民众与革命者本是水乳交融关系,革命者应唤醒民众的觉悟,带领他们革命,民众应支持革命者的革命行为。但小说中他们之间的关系却是水火不相容。华老栓愚蠢地相信人血馒头能治痨病,居然让孩子把革命者的鲜血当“药”吃,可见对革命者冷漠无情,相反对刽子手康大叔却毕恭毕敬。茶馆里的一伙人对革命者宣传革命,“感到气愤”;对革命者挨牢头的打,幸灾乐祸;对革命者叹息牢头不觉悟,纷纷胡说“疯了”。革命者被杀害,人们“潮水一般”地去看热闹。这些都充分说明群众毫无觉悟、麻木不仁,对革命者毫不理解。革命者忧国忘家,却被族人告发;在狱中仍然宣传革命,却招来一阵毒打;在刑场被杀,只招来一帮“看客”;鲜血还被别人当“药”吃。他的母亲上坟,还感到“羞愧”,也不理解他为之牺牲的革命大业。可见他是多么寂寞,多么悲哀。

  2.提问:小说的明、暗线索结构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明确:小说主要是为了表现“群众的愚昧”,所以安排为明线;夏瑜的英勇献身表现了“革命者的悲哀”,不是全文内容的重点,所以安排为暗线。明暗二线交织、融合,说明因群众的愚昧带来革命者的悲哀。这样安排明暗线索,使小说主题的内涵更丰富、更深刻,使读者在体会到明线所揭示的明显的主题思想之外,还能进一步思索其深层的寓意。

  五、布置作业

  1.以《华老栓一家》《夏瑜的故事》《康大叔其人》(三个任选一个)为题改写一则故事。

  2.反复朗读课文,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并思考小说的主题。

药教案 篇9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的双线结构,了解标题的含义及主题。

  2、环境描写和景物描写的作用。

  3、理解本文的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双线结构、环境。

  教学难点 :标题及主题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教学时间:四课时

  预习要求:

  1、阅读课文,弄清主要情节和人物,各部分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和事件。

  2、查字典给生字注音解释词义。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本文的双线结构。

  教学步骤 :

  一、导语 

  鲁迅先生弃医从文后,并没有放弃医生的本职工作,他挥起犀利的大笔,给中国人开了第一副良药。这是一副什么样的药呢?今天我们就学习鲁迅先生的《药》。

  二、交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明暗交织的双线结构。

  三、学习课文

  1、介绍时代背景:

  本篇小说是以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家秋瑾被杀害的事件为背景写成的,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的社会现实。对于辛亥革命,早已作出正确的评价,一方面,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另一方面,由于领导这次革命的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没有发动群众,所以这次革命最后失败了,在这种情况下,鲁迅创作了这篇小说。

  秋瑾(1875――1907)子竞雄,别号鉴湖女侠,浙江绍兴人,辛亥革命时期中国妇女的杰出代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小说中夏瑜的名字就是根据秋瑾的名字仿造的。

  夏――秋――季节

  瑜――瑾――美玉

  2、分析本文的双线结构

  ①快速浏览课文,找出各部分所写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主要事件。

  ②归纳各部分的内容,理出文章结构线索。(附:双线结构图)

  情节  华 家(明线)  时 间  地点 夏家(暗线)

  ↓              ↓                  ↓      

  开端:老栓买药→秋天后半夜←→刑场←夏瑜就义 

  ↓              ↓                  ↓      

  发展:小栓吃药→当天早上←→茶馆←夏瑜血被吃  

  ↓              ↓                  ↓      

  高潮:茶客谈药→当天上午←→茶馆←茶客谈夏瑜  

  ↓              ↓                  ↓      

  结局:华母上坟→次年清明←→坟场←瑜母上坟   

  联想

  左   手      康         右手 

  与     人血馒头     大         屠刀

  文   治      叔         武功

  思考   欺   骗                 镇压

  华       中国      夏

  3、讨论

  ①夏四奶奶上坟是明写还是暗写?为什么要这样写?

  明写。说明两条线索在坟场这地方汇合。选在坟场汇合意在表明两家都有着同样的悲惨结果,两家都是受害者。

  ②是什么东西把两条线索暗中连接起来的?

  人血馒头。离开了人血馒头,两家的事就毫不相关。

  ③双线连接的人物是谁?

  康大叔。

  ④两条线索关系如何,各起什么作用?

  既是有主有从,有明有暗的,又是一个有机整体,不可分割的。明线通过华老栓买药给儿子治病,结果没治好的故事,控诉了封建统治阶级毒害人民的罪行,揭示人民群众愚昧落后的现实。暗线通过夏瑜英勇献身的故事,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残酷镇压革命的罪行,揭示辛亥革命脱离群众的致命弱点。

  ⑤作者为什么把夏家的故事作暗线安排,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A小说主要是为了表现群众的愚昧,描写“病态社会中不幸的人们,以引起疗救的注意”,故将华家的故事安排为明线;夏瑜的故事表现“革命者的悲哀”,不是全文的重点,这样安排,会使小说的主题更丰富,更深刻。

  B本文写于1919年4月,尽管新文化运动已开始,马克思主义已开始传播中国,但五四运动尚未爆发。在鲁迅的生活阅历中,对革命的一面了解不多,因此,不能把革命者夏瑜作为重点描写对象。

  ⑥作者为什么要安排一明一暗华家和夏家的故事呢,有什么深刻含义?

  A华家和夏家合称华夏,而华夏其实就是中国,因为中国古代称谓华夏;华家夏家的故事就是中国的故事。华、夏的悲惨遭遇就是当时中国社会现实的写照。

  B统治阶级对华夏实行一文一武两手。康大叔代表了统治阶级,对华家实行文治(欺骗)。对夏家实行武功(镇压)。

  4、归纳什么是双线结构

  线索是贯穿在叙事性文章或文学作品中情节发展过程的脉络。双线结构就是由两条线索贯穿全文的结构方式。本文使通过具体的事物“药”贯穿全文的,我们就叫它“物线法”。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阅读课文第一部分,体会环境描写和细节的作用。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鉴赏第一部分。

  教学步骤 :

  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二、学习新课

  朗读课文第一部分,讨论下列问题:

  1、课文开头写夜景和茶馆的环境气氛,有什么含义和作用?

  ①夜景描写既交代自然环境,又交代社会环境,“月亮下去,太阳未出”是最黑暗的时候。②交代作品主人公和故事发生的地点。③创造悲剧气氛,阴暗、凄清。恐怖、麻木的人们象昏睡着的一样。

  2、华老栓夫妇的对话,为什么没头没脑,有什么作用?

  ①事先商量好了,行动时不必从头说起。②出于忌讳,不便明说,夫妻两心中明了。③故设疑问,引人入胜,产生一睹为快之效。

  3、“掏了半天”、“抖抖的装入衣袋”两句描写有何作用?

  ①说明钱来之不易,藏得十分谨慎。②既是老年动作,又是内心激动的表现。③表现华老栓夫妇愚昧落后的精神状态。

  4、华老栓两次“按”衣袋,含义是否相同,为什么?

  ①第一次表明华老栓对钱之珍惜,办事稳妥细心。②第二次说明她谨慎机警,同时又说明社会的动乱黑暗。

  5、华老栓上街买药,作者有一段景物描写,这段描写是什么色彩,有何用?

  ①景物是又冷又静的画面,凄凉的色彩。②反衬华老栓爽快的心情,进一步反映他愚昧落后的精神状态。

  6、作者两次写华老栓“吃了一惊”,各有什么含义和作用?

  一次:显示华老栓的善良性格,同时打断他的畅想曲,终于使他冷静下来,但仍不觉悟,依然等着买药,更显其愚昧落后。二次:着重表现他善良的性格,同时反映了周围环境的可怕,社会的黑暗。

  7、刑场的环境描写有什么特色和含义?

  A:勾勒阴森可怖的气氛,表现华老栓的胆小和善良。

  B:整个过程在无声中进行,场面寂静得令人窒息。

  C:这个场面是华老栓眼中所见,看的具体真切,显示他的麻木不仁,愚昧落后的思想状况。

  D:象他这样的看客不只一个,形成一个无声的海洋,革命者夏瑜便是在这无声的海洋中被吞没的,控诉了封建统治者的罪恶。

  8、写康大叔的外貌神态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夸张的手法。

  9、作者用一连串的动作写“黑的人”有什么作用?

  表现唐大叔的贪婪凶狠的特点。

  10、这部分最后一段问话有什么含义?

  A:这是个疑问句,对华的愚蠢行为暗藏贬意。B:借以提出问题,反衬华老栓买药后充满希望和幸福的心情,移植生命的自信心。

  三、归纳段意

  第一部分写华老栓买药在街上所见情景和买药后的高兴心情以及革命者夏瑜被害的过程。前者使正面写(明线),后者是侧面写(暗线)。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鉴赏二、三部分。

  教学步骤 :

  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二、学习第二部分

  朗读课文,讨论下列问题:

  1、第一段写景与小栓的病状是什么关系,有何作用?

  ①烘托老栓夫妇对药寄以希望的高兴心情。②小栓病状与热烈的景物形成强烈的对比。从对比中揭示老栓夫妇对人血馒头的迷信,并预示了可悲的后果。

  2、小栓吃药前创造了什么氛围?

  ①老两口的对话都回避正事,煨药时叫小栓坐着 ,“不要到这里来”,对驼背五少爷的华避而不答,馒头里“窜出一道白气”,所有这些都创造出一种神秘的气氛,充满阴冷的色彩。②承接第一部分,继续揭示老栓夫妇愚昧落后的精神状态,烘托他们的悲凉心境。

  3、驼背五少爷此时到来,用意何在?

  茶馆来客时正常现象。这里又是个巧妙安排。有助于创造神秘的气氛,突出老栓夫妇的心境。

  三、学习第三部分

  分角色朗读,讨论下列问题:

  1、康大叔为什么连声说“包好”,有什么含义?

  康大叔是杀夏瑜的凶手,又是他买的人血馒头。他鼓吹“包好”,是为了愚弄百姓。他是害死小栓的罪魁,华夏两家的悲剧就是他一手直接造成的。

  2、夏瑜在监狱中有哪些行为?人们的反映如何?说明了什么问题?

  ①夏瑜:宣传真理,鼓动牢头造反,坚贞不屈。②人们对夏瑜的宣传不理解,也不可能接受。不仅牢头造反,连一般人也幸灾乐祸,说他疯了。从侧面反映资产阶级脱离群众的革命是不成功的。③揭示了当时人们的麻木程度之深之普遍。

  3、作者为什么三次写小栓的病状?

  作者将小栓的病状穿插在议药的过程中,目的在于:①将药与革命者联系在一起,揭露统治者的罪恶。②进一步揭示群众的愚昧麻木程度之深,预示小栓的悲惨结局。

  四、归纳:第三部分由议药到议夏瑜,夏瑜由暗转明。

  五、课堂小结

  六、思考和练习

  朗读第四部分,划出景物描写的句子。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鉴赏第四部分。

  教学步骤 :

  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二、学习第四部分

  朗读第四部分,讨论下列问题

  1、华夏两家在坟场相会有什么作用?

  ①两条线索在这里交汇,两家悲剧融合在一起,情节达到高潮。②不仅华老栓夫妇愚昧,就连夏瑜的母亲也不知道儿子牺牲的意义。还信迷信。进一步揭示人们落后的程度,辛亥革命脱离群众的程度之深。③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2、夏瑜坟上的花圈有什么特点,作者写花圈有什么含义和作用?

  ①热烈中不乏冷意.。②揭示夏母的迷信思想。③表明革命者后继有人,但毕竟不多,落后面之大,革命不易成功。

  3、这一部分有哪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①坟场的悲凉气氛,增强了白发老人为年轻死者上坟的悲哀。②微风、枯草,表现坟场死寂、悲凉的气氛。③乌鸦的描写,一是烘托凄凉、寂寞的气氛;二是借助乌鸦表现母亲不理解儿子的悲哀,揭示夏四奶奶的迷信在事实面前破产。

  4、作者为什么要创造一种阴冷恐怖的气氛?

  ①这种气氛是前三部分气氛的继续,在这里形成阴森可怕、冷意逼人的高峰。②这种气氛给人以极为压抑的感觉,是悲剧的高潮。③升华主题,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三、归纳:第四部分通过上坟的情节让明暗两条线索汇合,把故事推向高潮和结局。

  四、分析题目“药”的含义

  是药?――人血馒头。

  是药吗?――不是药。是愚弄、毒害百姓的鬼话。

  不是药吗?――是药。反映苦难,深挖病根,引起疗救的注意,是一剂医治社会的良药。

  作用:①揭示主题。②概括情节。③连接线索。

  五、归纳人物形象及典型意义

  1、夏瑜: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形象。家境贫寒,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有清醒的认识。推翻清朝统治,建立“我们大家”的天下是他的斗争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意志坚定,在狱中宣传革命道理。坚持斗争,劝牢头造反,对革命矢志不渝,毫不动摇。在敌对斗争中,勇于献身,表现出大义凛然的气概。

  但是,夏瑜的斗争是悲剧性的,他的革命主张不为群众所理解,得不到群众的支持。他的牺牲也没有得到群众的同情;更可悲的是他为革命所洒的鲜血,竟成了给华小栓治病的“药”。他的死是悲凉的,从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严重脱离群众的弱点。

  2、 华老栓:一个没有觉悟的劳动群众。具有善良、勤劳、俭朴的美德;又十分愚昧落后,这是封建统治者长期毒害造成的。所以作者既同情他的不幸,又批判了他的愚昧落后,“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3、康大叔:封建统治阶级镇压群众的工具,忠实的卫道士,穷凶极恶,贪得无厌得刽子手。他凶暴、残忍、贪婪、无耻,以杀人为职业,以买人血馒头为专利。对群众蛮横无理,凶恶之极,对革命极端仇视。

  4、茶客们:一帮游手好闲、麻木不仁而又空虚的小市民,浑浑噩噩,随波逐流。对统治者恐惧、讨好,低声下气;对革命者不理解,不同情,甚至仇视。他们是封建秩序不自觉地维护者,又是封建思想的受害者。

  六、课文总结

  双线结构和织锦式艺术。

  以华夏两家的故事为经线,以人物活动为纬线,结成许多情节网眼,这个网眼在作品中体现为场面描写,它就是社会的一个个窗口,各类人物在这个窗口里通过言行表现各自的性格特征。

  [1]

药教案 篇10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1.欣赏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分析其言行所反映的人物心理。

  2.欣赏小说的环境描写,品析自然环境描写营造出的氛围及其在表现主题上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欣赏小说的肖像描写

  出示投影:

  “喂!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突然闯进了一个满脸横肉的人,披一件玄色布衫,散着纽扣,用很宽的玄色腰带,胡乱捆在腰间。……

  明确:康大叔的肖像描写可算最为精彩。“浑身黑色的人”“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满脸横肉”“披一件玄色布衫,散着纽扣,用很宽的玄色腰带,胡乱捆在腰间”。只这几笔,就勾勒出一个凶残、蛮横的刽子手形象。

  二、欣赏小说的行动描写

  学生看投影内容,思考:文中加点字的表达效果。

  出示投影:

  (1)华大妈在枕头底下掏了半天,掏出一包洋钱,交给老栓,老栓接了,抖抖的装入衣袋,又在外面按了两下……

  (2)老栓慌忙摸出洋钱,抖抖的想交给他,却又不敢去接他的东西。那人便焦急起来,嚷道,“怕什么?怎的不拿!”老栓还踌躇着;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嘴里哼着说,“这老东西……”

  明确:(1)中“掏”“抖抖的”“按了两下”,充分表现了华老栓夫妇的贫困,他们的洋钱多么来之不易。(2)中写康大叔把人血馒头交给华老栓,一连用了六个动词“抢”“扯”“裹”“塞”“抓”“捏”,生动地刻画了刽子手的贪婪、凶恶和华老栓的胆小、老实。

  三、欣赏小说的对话描写

  分角色朗读课文――从“包好,包好!”至“驼背五少爷点着头说”。并思考:这段对话描写体现了康大叔、驼背五少爷、花白胡子、二十多岁的人怎样的性格特征和对革命者夏瑜怎样的态度。

  明确:这段对话描写,用个性化的语言写出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康大叔凶残、盛气凌人、极端仇视革命;驼背五少爷趋炎附势、幸灾乐祸、反对革命;花白胡子低声下气,不理解革命;二十多岁的人麻木无知,不理解革命。

  四、欣赏小说的环境描写

  1.分析以下描写反映了怎样的时代和社会环境。

  出示投影:

  (1)没有多久,又见几个兵,在那边走动;衣服前后的一个大白圆圈,远地里也看得清楚,走过前面的,并且看出号衣上暗红色的镶边。

  (2)他说,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

  (3)路的左边,都埋着死刑和瘐毙的人,……已埋到层层叠叠,宛然阔人家里祝寿时候的馒头。

  明确:(1)号衣上“前后的一个大白圆圈”是清朝士兵衣饰的特点,作者通过衣饰描写,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是在清末。(2)通过人物语言交代社会背景,说明这是清朝末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3)运用比喻手法描写坟地环境,层层叠叠的坟冢,表现了清政府对革命者的残酷镇压和阶级压迫。

  2.让学生找出小说中的自然环境描写的段落,说说它的作用。

  出示投影:

  (1)“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街上黑沉沉的一无所有,只有一条灰白的路,看得分明。……有时也遇到几只狗,可是一只也没有叫。”

  (2)微风早已停息了;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一丝发抖的声音,在空气中愈颤愈细,细到没有,周围便都是死一般静。两人站在枯草丛里,仰面看那乌鸦;那乌鸦也在笔直的树枝间,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

  学生自由发言,经教师点拨后明确:(1)中短短几句,用“乌蓝”的天、“青白”的光、“灰白”的路勾勒出黎明前最黑暗时刻的突出特征:阴暗、沉寂、凄清,带有几分恐怖,渲染了夏瑜就义时冷峭、肃杀、悲凉的气氛,也暗示了清末这一极其黑暗的时代特征。(2)段是一段十分精彩的景物描写,整段文字,突出写了一个“静”字,先写微风和青草,从侧面烘托,再用心里的感觉“一丝发抖的声音”以反衬这个字,最后写乌鸦“铁铸一般站着”,以“静止”单调的画面烘托这个字,以突出夏瑜母亲迫切期待乌鸦会飞上坟顶以释心头之疑(显灵)的一种心情。她越希望乌鸦动,越会感到周围静得难受;同时,不仅增添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哀气氛,而且也与全篇的背景、环境以及表现的主题协调一致。

  五、探究性阅读

  课题一:鲁迅在夏瑜的坟上加了一个花环,怎样理解?有何积极意义?

  教师出示有关资料:鲁迅曾在《〈呐喊〉自序》中说:“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勇士,使他不惮于前驱。……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因为那时的主将是不主张消极的。至于自己,也并不愿将自以为苦的寂寞,再来传染给也如我那年青时候似的正做着好梦的青年。”他又进一步解释说:“为达到这希冀,是必须与前驱者取同一的步调的,我于是删削些黑暗,装点些欢容,使作品比较地显出若干亮色。”

  明确:作者写到夏瑜的坟头有一个花圈。从小说所塑造的人物看,似乎找不到一个会送花圈的人;从当时的习俗看,送花圈之俗还未兴起。作者突出地写了这“凭空”添上去的花圈,是寓了一种寄托,表示革命后继有人,尽管黑夜漫漫,革命仍后继有人,革命者仍在怀念他,革命绝不会因遭受挫折而消沉,革命的火种还没有,也不会被扑灭,这就点明了唤起民众的主题。再者华大妈看到儿子坟上没有花圈,心里便感到一种不足和空虚,她自然不会深一层地想,为什么夏瑜死后会得到这样一种非常的礼遇。而夏四奶奶并不认识花圈,她根本也不知道花圈所蕴的深意,反而以为这是屈死的儿子要显冤,这就使夏瑜的悲剧意义显得更为深刻。

  课题二:如何解读“在笔直的树枝间,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的“乌鸦”的寓意。

  学生分组讨论,可能有如下观点:

  观点一:“乌鸦象征着革命者的战斗雄姿,象征着革命者的海阔天空的远大前程”,甚至说“乌鸦”这个词,本身“就是一个武器”“革命者潜伏的时候,就像乌鸦笔直立在树枝间,缩着头,可是‘铁铸一般站着’”,最后,它箭也似的飞去,“汇聚着鲁迅对于革命者雄姿的仰慕和神往”“透露着他对于革命远大前程的无穷渴望”。甚至可说:“夏瑜已经死了,又没有第二个人物或青年可以寄托,因此,鲁迅对于革命的渴望情绪,只有反映在乌鸦身上了。”

  观点二:“乌鸦”是黑暗势力的象征,或云“它的破空而去”“正表示黑暗的消失”;或云“乌鸦之所以不敢飞上坟头,正因为有革命的同情者和继起者所奉献的花圈在那儿;它之退避,正暗示着革命前途否极泰来”。

  观点三:认为“乌鸦”和坟场上的枯草、寒风、层层叠叠的荒冢……,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凄凉的气氛。

  观点四:以为“‘乌鸦’固然与其他景物共同构成了坟场悲凉的气氛,但这并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乌鸦的出现和飞逝,是作者用‘曲笔’告诉读者花环来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艺术手法”,“作者写‘乌鸦’远飞而去,否定了‘显灵说’,用‘曲笔’含蓄而有力地说明了花环的来历,颂扬烈士革命精神,显示革命事业后继有人”。

  教师针对以上见解,可作如下点拨:

  上面所说的第一、二种见解,固然相反,但也有共同点:都把“乌鸦”认作象征力量。第一种说法,把“乌鸦”作为革命的象征,然而鲁迅已经“平空添上”了“花环”,为什么又“平空添上”“乌鸦”,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地重复了一个细节?这样做,岂是鲁迅似的大手笔所为?第二种说法,“乌鸦”因见花环而“不敢飞上坟头”,还因此“退避”远处,那简直是“神鸦”了,未免太神秘费解了。

  第四种说法以为,作者用“乌鸦”的描写来否定“显灵说”,是可取的。鲁迅作此小说,还在“五四”运动之前,迷信神鬼还相当普遍,他惟恐读者误信小说里真的在写夏瑜死为鬼雄,于是用乌鸦的描写来否定“显灵说”,让读者思考花环的来历,这种分析大约不悖于作者命意。然而我们并不以为这是“主要的”,“主要的”还在于写坟场的气氛,如第三种意见所示。小说的结尾,并不专在写夏瑜的坟,它同时又写了华小栓的坟,并不专写夏四奶奶上坟,还写了华大妈上坟。夏瑜因从事旧民主主义革命而被杀害,他的血被制成了人血馒头,不觉悟的人们用它来治病,结果怎样呢?也就是说“药”效如何呢?鲜血被制成人血馒头的革命者和以人血馒头为“药”的病人,化成了相邻而又相隔(隔一条小路)的土馒头。此情此境,多么凄惨悲凉!两个老妇人在坟地相见,都在寻求慰藉,又都落空了。她俩对于儿子的死,都迷惑不解。正在这时,“铁铸一般”躲在枝上的“乌鸦”大叫一声向远处飞去,这是沉寂中的孤单的音响,更显出周围“死一般静”。环境描写衬出了两位老妇人心情上的空幻,由此反射,也显示出小栓仍不免于夭折,夏瑜的牺牲也未能唤起周围群众的觉醒,作为“药”效而呈现的,是坟场上的两个相邻又相隔的土馒头。“乌鸦”的细节,主要的艺术意义,该是在全篇的色调上,再添一层阴冷。

  六、总结全文

  教师出示投影:

  根据你对全文的理解,用“药”造句。

  (1)药!                  (2)“药”                    (3)药?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点拨并总结:作品中烈士的血竟成了治疗痨病的药!多么令人震惊,多么悲惨啊!可见,脱离群众的革命多么可悲,它对病态社会来说只能是一剂无益而荒唐的“药”,那么,究竟什么是疗救病态社会的药?鲁迅先生以其深邃的目光洞察国民愚昧的灵魂,以其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情怀为麻木已久的国民苦苦寻求着一剂良方。

  七、布置作业

  1.根据夏瑜和红眼睛阿义的不同身份和思想性格,试写他们在牢中的一段对话,二百字左右。

  2.鲁迅的许多作品中都写到过看客观看杀人,试阅读这些作品,以《鲁迅作品中的看客现象》为题作一研究。

  ●板书设计

  ●延伸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桥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变大了。像泼。像倒。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疯狂地奔出来,势不可挡。

  工地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向南跑。但,两尺多高的洪水已经开始在路面上跳舞。人们又疯了似的折了回来。

  东西没有路。只有北面那座窄窄的木桥。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

  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不久就要退休的老汉。

  老汉清瘦的脸上流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像一座山。

  人们停住脚,望着老汉。

  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有人说道:“这不是拍电影。”

  老汉冷冷的:“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

  竟没人再喊,一百多人很快排成队伍,依次从老汉身边跑上木桥。

  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老汉顺手从队伍里拖出一个小伙子,骂道:“你他妈的还是个党员吗?你最后一个走!”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小伙子狠狠地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一边。

  队伍秩序井然。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终于,只剩下他和那小伙子。

  小伙子竟来推他:“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地塌了。小伙子被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但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白茫茫的世界。

  五天以后,洪水退了。

  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

  她来祭奠两个人。

  她的丈夫和她的儿子。

  (选自《北京晚报》1992年12月25日)

  1.为什么说老汉“像一座山”?相似点是什么?(不超过20字。)

  2.“这不是拍电影。”这句话的弦外之音是什么?(不超过20字。)

  3.本文最突出的句式特点是什么?用这种句式的作用是为了突出什么?

  4.这篇小小说表现了“老汉”这个共产党员的什么高贵品质?(不超过30字。)

  参考答案:

  1.老汉值得依赖,像山一样可靠。

  2.是嘲讽社会上存在的形式主义歪风。

  3.多用短句,为了突出紧张的气氛。

  4.在生死考验的紧急关头,表现出一个老党员先人后己、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

药教案 篇11

  教学目的

  1.认识封建统治阶级镇压革命和愚弄人民的反动本质;理解小说以“药”为题的深刻含义以及对连接线索的作用。

  2.学习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从而深刻揭示小说主题的写作方法。

  3.掌握课文在结构上的特点。

  教学设想

  1.《药》反映了辛亥革命时期中国社会现实的一个侧面。可先让学生回忆高一必修课本《中国近代现代历史讲座》中的有关内容,并介绍鲁迅写这篇小说时的思想状况,使学生懂得当时鲁迅是一位在黑暗中探索的战士,虽然还未找到济世的良方,但正视社会种种弊端,始终在积极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作者创作的目的在于“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2.在学生了解社会背景的基础上,可从标题《药》入手,展开情节,让学生理清全文思路又由浅入深地认识当时残酷的社会现实。

  3.讲读课文,重点放在让学生理解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上,进而让学生思考造成这种悲剧的社会原因,但不要脱离鲁迅当时思想和写作的意图,而对“药”的含义随意加以引伸发挥。

  4.选择描写人物的典型句段,让学生朗读、思考,并通过比较,让学生理解人物的不同类型及不同的描写方法。

  5.小说共四节,第一、三节是重点;第二节主要起过渡作用,可从简从略:第四节主要抓气氛渲染,不必过分用力。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理解社会背景和《药》的含义。

  2.注音释词。

  3.明暗两条线的构成。

  教学过程 

  一、预习指导。

  1.读课文前,结合“预习提示”的内容,教师介绍作品的时代背景(辛亥革命前夕)和作者的写作背景(“五四”运动前夕)。

  1907年,光复会成员徐锡麟刺杀安徽巡抚恩铭,事败被捕,恩铭的亲兵残酷地挖出徐的心肝炒食。不久,光复会的另一成员秋瑾被捕杀于绍兴城内“古轩亭口”。鲁迅就是以秋瑾被杀害的事件为背景,写了这篇小说《药》。

  辛亥革命爆发,曾使鲁迅振奋,烈士的鲜血激起了他的强烈义愤。辛亥革命后,清朝的封建统治虽然被推翻了,但革命的资产阶级却未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鲁迅在失望和痛苦之中,深刻剖析中国社会种种弊端,积极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鲁迅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中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这话有二层意思:一是小说写的人物多是“不幸的人们”(包括民众和革命者),二是写作目的在于“揭出病苦”(包括写出民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当时鲁迅对革命的对象、任务、途径等问题,还不能作出马克思主义的回答,所以只是“引起人们疗救”而已。

  2.在学生通读课文后,要求学生完成以下思考和练习题。

  A题目中的“药”是指什么?这药用来治什么病?它是怎么来的?这是否“包好”的药?为什么?

  B小说是怎样围绕“药”而展开情节?

  C小说写了哪几个主要人物?按社会关系给人们分类。

  D给以下字注意:

  檐( ) 腻( ) 撮( )

  簇( ) 怔( ) 滞( )

  攫( ) ( ) ( )

  蹩( ) 拗( ) 瘐( )

  冢( ) 竦( )

  E.查字词典,解释文中应掌握词语。

  二、检查作业 ,教师订正。

  1.标题“药”:指人血馒头。血是被害革命者夏瑜的鲜血,给华小栓治痨病用。这不是“包好”的良药。为什么不是良药,可以从三方面看:华老栓愚昧无知,受骗上当;刽子手以此骗人钱财;小栓病死。

  2.小说围绕“药”展开情节,买药――吃药――谈药――吃药的结果。

  3.人物:

  4.注音:

  yán nì cuō cù zhèng zhì

  jué xī sū bié ǎo y

  zhǒng sǒng

  5.释词:

  攫取:掠夺。攫,抓。 踌躇:犹豫。

  饱绽:饱满得要破裂。绽,裂开。

  宛然:仿佛;逼真地。

  跄跄踉踉:走路不稳的样子。也作“踉踉跄跄”。

  煞(是难看):极;很。

  玄色:墨色。

  搭:一般写作“搭讪”。为了跟人接近或把尴尬的局面敷衍过去而找话说。这里是后一种意思。

  乖角儿:机灵人。这里指善于看风使舵的人。

  板滞:呆板,停止不动。

  竦然:惊惧的样子。竦,通“悚”。

  三、指名学生口头叙述华夏两家悲剧故事的梗概。要求主要情节不遗漏,时、地、人、事交代清楚,并说清两家之间关系,口述时间不超过3分钟。教师订正:

  故事发生在辛亥革命时期的一家茶馆。小茶馆业主华老栓的儿子小栓患了痨病,他到刑场买人血馒头给儿子治病。刽子手康大叔,用烈士夏瑜的鲜血沾在馒头上卖给华老栓。小栓当天早上吃了人血馒头,而第二年就死了。夏瑜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他家贫寒。参加革命后因夏三爷告密而被捕。在狱中他坚贞不屈,坚持宣传革命道理,甚至劝“牢头造反”,终于在敌人屠刀下英勇就义。想不到他的鲜血却被刽子手卖给华老栓为儿子治病。小栓和夏瑜死后,却被埋在穷人的坟地里。这就是华、夏两家悲剧。

  四、提问:两家故事就有两条线索,这两条线索是怎样交织在一起的?

  明确:小说两条线索交织的关键是买人血馒头,馒头上血的献出者和买去治病的服用者发生了关系,这就把素不相识的两家自然地联络起来。小说的情节的发展是在四个相对集中的场景中进行的,两条线索也就是在这些场面中交织的。在刑场上,由夏瑜被害、老栓买药而将两线连接,这是情节的开端;在老栓家,由小栓服下夏瑜的血而将两线交织,这是情节的发展;在茶馆里,由茶馆谈药并谈夏瑜而将两线汇集,这是情节的高潮;在坟场上,由华大妈与夏四奶奶同时为儿子上坟而将两线融合,这是情节的结局

  教师边评讲,订正,边板书:

  药(人血馒头)

  五、讨论:这篇小说如果不采用明线和暗线相交织方法来安排情节,可以不可以?比如,能否只用单线,或两条都用明线?请说出理由来。教师提示:

  1.用单线有两种情况,一是只写华家的遭遇。这虽然也能构成小说,但主题难以深入开掘,恐怕无法超越“反迷信”“反愚昧”的高度。二是只写夏家的悲剧,并把暗线变为明线,这当然也能构成小说,但主题难以深化或有可能使主题散而不集中。况且鲁迅写小说的时代,旧民主主义革命者已退出了历史舞台,一味对他们进行歌颂已不再符合历史的需要了。

  2.如果小说都用两条明线展开,那么时空难以处理,情节容易零散而不集中,从而导致头绪紊乱。

  3.这篇小说用明暗线索展开情节,不仅头绪清楚,而且开掘出了深刻的主题。这个主题深刻在于,把家庭悲剧跟重大社会问题紧紧联系起来,使人们不仅深刻认识到“病态”社会的不幸人们“不幸”在哪里,而且激起人们去思索如何“疗救”这个病态社会。

  六、提问:小说以“药”为题,是否还有哪些深意?明确:“药”是表层意思是人血馒头不是治痨病之“药”,它是使人早日丧生的迷信之药。但它的深层意思还在于让人们思索如何去探索济世良方。题目语带双关,小栓得了痨病服错药而致死了,“病态”的社会要服什么“药”才有“疗救”希望呢?民众是愚昧的、痛苦的,革命者是悲哀的、寂寞的,真是“路漫漫其修远兮”,人们需“上下以求索”。

  七、追问:同学们学过近代史和现代史,请说说马克思主义和济世良方该是什么?明确:革命者不能脱离群众,只有唤醒愚昧群众的觉悟,才能取得革命胜利。

  八、讨论:环境,是人物生存的空间,人物活动都离不开特定情境。试举例说明小说中的环境描写的特点以及对表达主题的作用。

  提示:《药》中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十分清晰传神,带有鲜明时代特点,它对作品典型环境的形成与主题思想的揭示起了重要作用。

  1.时代特点例:描写茶馆――点油灯,用洋钱,茶客无所事事。描写刑场――“士兵衣服前后有个大白圈”、“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的看客;描写坟地――摆出菜化过纸,等等。(交代清末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特定社会背景,社会习俗,或表现广大群众的愚昧和麻木)。

  2.景物特点例:小说开头写“乌蓝”的天、“青白”的光、“灰白”的路(气氛阳森幽暗,基调冷峭深沉);华老栓得到人血馒头后,作品写到“太阳也出来了;在他面前,显出一条大道,直到他家中”(反衬出华家幻想的破灭);最后一节坟场描写,写天气“分外寒冷”,枯草“支支直立”,声音“愈颤愈细,细到没有”,乌鸦“铁铸般站着”,等等(烘托夏四奶奶与华大妈无比沉痛与悲凉心情,这些无不引起读者共鸣)。

  九:布置作业 。

  1.完成课后〔思考和练习〕一、三。

  2.想一想,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谁?是夏瑜,还是华老栓?

  3.小说塑造人物运用了哪些手段?其中哪种手段最突出?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1.理解各类人物形象对表达主题的作用。

  2.分析各种人物描写手段。

  教学过程 

  一、指名学生回答课后思考和练习一中的1、2、3题。教师评讲,订正:

  士兵号衣上“前后的一个大白圆圈”,这交代了社会背景在清代,因为它是当时士兵服装的特点。“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夏瑜这句话进一步交代社会背景是清末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因为它是当时辛亥革命者最主要的政治主张。坟地的描写,反映出当时残酷社会现实:人民饥疾成灾,革命者被血腥镇压,死者甚众。

  二、讨论:这篇小说是否有主人公?为什么?

  提示:这篇小说描写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对主人公是谁将有多种理解:或认为华老栓是主角,因为描写他的笔墨最多,刻画得相当丰满厚实,而且他贯穿故事始终;或认为夏瑜是主角,因为他的悲剧最能体现作品主题;有的认为华、夏两者都是主角,因为本文明暗两线交织在一起写,互为依存,离开任何方都会大大削弱主题,有的认为本篇小说没有主角,写的是群像,只是借一群不同类型的典型人物来体现主题的。

  相比之下,最后一种观点比较符合本文的实际。因为本文不仅写华、夏两家的悲剧,控诉了封建制度的罪恶,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镇压革命和愚弄人民的反动本质,更重要的是,它是通过描写为推翻封建制度而英勇就义的革命者的鲜血竟成了贫民为儿子治病的“药”这一发人深思的事件,表现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小说中任何一个人物(那怕是用墨最多的主要人物),都很难单独达到体现这一主题的目的。

  三、提问:鲁迅创作爱憎分明,请根据作者对笔下人物的不同感情和态度,给这篇小说中的人物分类。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悲哀的革命者:夏瑜

  愚昧而麻木的群众:华家夫妇、看客、茶客(二十多岁的人、花白胡子,驼背五少爷)、夏四奶奶。

  丑恶的爪牙、帮凶:康大叔、夏三爷、红眼睛阿义等。

  四、引导学生理解以华老栓为主的形象。

  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第一、二部分。

  提示:第一部分由几个小层次构成――开头写阴暗的气氛,接着写老栓接过华大妈洋钱上路买“药”,再写到刑场买“药”的情景,最后写他怀着希望回家。朗读时,各小层次之间应有稍长停顿,以示区别。这大部分对话不多,但朗读时应注意区别陈述、疑问、感叹三种语气。凡中间有破折号的,上下不能紧接着读。

  2.提问:第一部分,多次写到“洋钱”,请分别指出,并说明这些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从以下细节描写(尤其是黑体字词语),可看出华老栓是属于贫 穷的劳动者。他家的一点洋钱来之不易,是血汗积攒来的。为了儿子治病,他只好从“枕头底下”拿出来。但带钱郑重其事,深恐掉失。

  A华大妈从枕头底下掏了半天,掏出一包洋钱交给老栓。

  B老栓接了,抖抖的装入衣袋,又在外面按了两下

  C按了按,硬硬的还在。

  D老栓慌忙摸出洋钱,抖抖的交给他。

  3.提问:作者普通劳动者,华老栓具有性格最本质的一面――勤劳而善良。要求学生从第一、二部分中指出描写这方面内容的文句。

  提示:他疼爱儿子,为了给儿子治病,不惜拿出长期辛勤积攒而舍不得花的钱。到了买“药”刑场,他却“吃了一惊”,不敢走近,退到一家铺子屋檐下“发冷”。在他眼里,看杀头的闲人像“鬼似的”,当刽子手递给他想要买的良“药”――人血馒头时,他却不敢去接。这些都说明他的性格是善良的。

  4.讨论:在第二部分写华老栓回到家,他的女人,从灶下“急急走出睁着眼睛嘴唇有些发抖。”问:“得了么?”当将煎人血馒头时,又写小栓的母亲慌忙说:“小栓――你坐着,不要到这里来。”这样描写华大妈,有什么作用?

  明确:描写华大妈的神态和语言,是为了表现母亲爱子心切,深怕买不到被认为医痨病“包好”的“药”。因为能否买到直接关系到儿子的生死。当知道这“药”已得到后,在未煎烤前,又怕儿子看了血淋淋的馒头不敢吃,所以不让儿子过去。

  5.提问:华老栓是当时社会一部分没有觉悟的劳动群众的代表,作者写他,主要是突出他性格的另一面――十分愚昧、麻木。要求学生概括口述这种性格特点主要表现在哪里。

  明确:这主要表现在他用人血馒头给儿子治病这件事上。他对刽子手骗人的话深信不疑,为有机会买到这种“药”而感到“爽快”、“幸福”;买到“药”后,他无比兴奋,小心地煎“药”,充满希望地看儿子吃“药”。他关心的只是儿子的痨病,完全不理解什么是革命,对革命者的死无动于衷,对刽子手毕恭毕敬。这些都表现他愚昧到麻木不仁程度。

  6.要求学生在文中划出华老栓爱子心切,而显得十分愚昧的有关心理描写句子。

  A天气比屋子里冷得多了;老栓倒觉爽快,仿佛一旦变了少年,得了神通,有给人生命的本领似的,跨步格外高远。而且路也愈走愈分明,天也愈走愈亮了。

  B他的精神,现在只在一个包上,仿佛抱着一个十世单传的婴儿,别的事情,都已置之度外了。他现在要将这包里的新的生命,移植到他家里,收获许多幸福。

  C他的旁边,一面立着他的父亲,一面立着他的母亲,两人的眼光,都仿佛要在他身里注进什么又要取出什么似的。

  7.讨论:华老栓既是不觉悟劳动群众的代表,那只写他的愚昧和麻木,而不写其他人,能否反映出当时群众的精神面貌?

  提示:华老栓虽然是小说中重要人物,他那悲剧性的愚昧具有典型性。但群众的愚昧和麻木,根深蒂固,成为社会严重问题,单写华老栓还不够,还应该写华大妈、看客、茶客、夏四奶奶等人物,即既有老的,又有年轻的;既有整天碌碌操劳的,又有无所事事的,这样才能深刻而广泛地揭示出本文的主题。

  8.要求学生指出其他群众的愚昧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

  明确:夏瑜宣传革命道理,“二十多岁的人”听了《感到气愤》;夏瑜挨牢头的打,驼背五少爷和花白胡子感到“高兴”;夏瑜说阿义“可怜”,茶客们却说他“疯了”;夏瑜被杀害,人们“潮一般”去赶看热闹;甚至烈士的母亲也不理解自己的女儿为什么而牺牲。她不感到光荣,竟然感到“羞愧”,等等。

  9.教师进而指出:鲁迅写华老栓等人物,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既 同情他们的处境和悲惨的遭遇,又批判他们的愚昧落后。而他们的愚昧,是封建统治阶级长期实行愚民政策所造成的,因此作者揭出他们的“病苦”,也就有力控诉了封建统治阶级愚弄人民的罪恶。

  四、引导学生理解康大叔形象。

  1.提问:康大叔这个人物是在什么场合出现的?文中怎样指称他?为什么不始终用“康大叔”称呼他?我们怎么知道他是刽子手?

  明确:他第一次出现是在刑场。夏瑜被杀后,他突然出现在老栓面前;第二次出现是在茶馆。当茶客谈话时,他突然闯进来。文中先后用“黑的人”“横肉的人”指称他,到以后通过跟华大妈对话,才知道他是康大叔。作者之所以那样指称他,不仅是为了突出人物外貌特征,更主要体现对他憎恶之情。文中并没有交代他是刽子手,但我们可以从课文注释和小说具体描写看出来。注释指出,旧时民间迷信,认为人血可以医治肺结核病,处决犯人时,有人向刽子手买蘸过人血的馒头治病。而刑场写的就是钱血交易,所以可推知其人就是刽子手。此外,更可以从描写中看出来。他贪婪、阴险、狠毒、卑鄙,是封建统治者十足的爪牙,帮凶。

  2.要求学生用一、二句话概述康大叔的恶行。

  提示:口述应包括这些内容――替主人杀害革命者,公开宣扬革命有罪、告密有功,殴打革命者合理;诈骗群众,把革命者鲜血当“药”高价出卖;宣扬人血馒头是治病的良药。

  3.教师进而指出:康大叔这人尚且是封建统治阶级的爪牙,便恶行累累,可想其主人将多么凶残狡诈!

  4.提问:康大叔这个人物不仅写得十分传神,而且饱含了作者辛辣的讽刺意味,使人读后久久难忘。请说说,作者塑造这个人物,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段?

  明确:主要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这三种手段。

  5.要求学生把肖像描写和动作描写的最精彩文句,指出来,并说明为什么精彩。

  提示:肖像描写之所以精彩在于,能抓住最富有特色的神态,容貌与服饰,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人物性格特点。如写“浑身黑色的人”“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其凶神恶煞的形象跃然纸上。又如写“满脸横肉的人”“披一件玄色布衫,散着钮扣,用很宽的玄色腰带,胡乱捆在腰间”,其流氓的形象呼之欲出。

  动作描写的之所以精彩在于,能准确而形象地描绘出人物在特定情景中各种性格化的行为。如:写卖人血馒头时,用“摊着”,“撮着”两个动词准确地画出其人凶狠而贪婪;用“嚷”、“抢”、“扯”、“裹”“塞”等动词,极其准确地写出其人对老栓粗野态度和不耐烦心情;用“抓过”、“捏一捏”,写出其人接钱、数钱熟练动作和丑恶、凶残的灵魂。写进茶馆时,用“闯”、“嚷”两个字,准确表现其人目中无人的粗野行径,等等。

  五、引导学生理解夏瑜形象。

  1.提问:作者描写夏瑜跟描写华老栓、康大叔有什么不同?

  明确:写夏瑜,是用间接方法,即其人没有正面出场,而是通过康大叔的谈话从侧面反映出他是怎样的一个人。而后者都是用直接描写方法。

  2.追问:一般说来,间接描写的形象不如直接描写的形象鲜明,因为它不具有直观的可感性,不通过读者想象或联想,形象往往不清晰。但夏瑜这个人物却令人久久难忘,这是为什么?请说出理由来。

  提示:这是因为夏瑜是个值得同情而发人深思的悲剧性人物。他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者,具有强烈民主思想和坚强的革命意志。在革命遭受挫折,自己被清朝反动统治者投入监狱时,仍然坚持斗争,宣传革命道理,主张“大清天下是我们大家的”。并极力“劝牢头造反”,最后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夏瑜反对清朝封建统治的斗争,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时广大人民的利益。但他的最大悲剧就在于,他的革命道理并没有被群众所理解,他的革命行为也没有得到人们的同情和支持。他的牺牲,只是给母亲带来悲哀和羞愧,给华老栓提供了一味假药,给看客“鉴赏”了一次杀人的“盛举”,给茶客们增添了无聊的谈资,给刽子手一份诈骗钱财的资本。夏瑜这个悲剧性人物激起人们种种思索:革命者的惨痛的历史教训是什么?怎样疗救这个病态深重的社会?怎样唤醒民众?

  3.提问:在康大叔跟茶客对话中,说到夏瑜“还说可怜可怜哩”,以后又冷笑花白胡子说,“看他神气,是说阿义可怜哩!”。怎样理解夏瑜“可怜可怜”的说法。

  明确:“可怜”是指可怜牢头阿义如此不觉悟。夏瑜为了达到“大清天下是我们大家的”政治目的,劝阿义也参加造反,阿义却打他。他不但没有丝毫恐惧和胆怯,反而觉得阿义不觉悟,很可怜,这说明他忧虑深沉,胸怀十分宽广。

  六、作业 。

  1.完成课后〔思考和练习〕二、四、五。

  2.预习《基础知识・小说的情节和主题》。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1.学习《基础知识・小说的情节和主题》。

  2.掌握分析小说主题的一般方法。

  3.归纳《药》的主题。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订正“思考和练习”二、五。

  1.明确题二作答的要点:这段细节描写,表面上是写老栓夫妇的动作和神态,可实际是从侧面写康大叔。因为康大叔是封建爪牙,帮凶,他体现着封建统治者意志和秩序,所以他们 当康大叔说话时,都要“笑嘻嘻的听”,“恭恭敬敬的听”。更因为康大叔为华小栓提供了人血馒头,华大妈格外感激,所以要“加上一个橄榄”,以示格外敬重。但这“笑”和“敬”的背后却隐藏着“怕”。

  [1] [2] 下一页  

药教案 篇12

  教学目的

  一、领会《药》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二、通过课文了解情节与人物性格的关系。

  三、通过课文学习分析情节结构(特别是双线结构)和归纳主题的方法。

  教学时数    三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一、了解本文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

  二、理清本文的情节结构。

  导入  新课

  今天我们开始学习第五单元。本单元是小说单元,也是本期学习的第二个小说单元。第五单元的单元要求是:小说的情节和主题。下面请同学们翻开课本265页把“小说的情节和主题”浏览一遍。要求画出:1.情节的定义;2.情节包括几个部分;3.阅读小说时对情节要注意的三个“是否”;4.主题的定义;5.分析主题时要考察的三要素和两要点(教师巡堂,检查学生是否画对)。下面我们将以这些知识来指导我们阅读分析《药》。

  教师板书课题、作者并释题:“药”是用来干什么的?(医治人们病苦,疗救社会)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小说的思想内容是否能回答这个问题(留下悬念,待学完本文后讨论)。

  指导预习

  学生阅读“预习提示”,教师提问并归纳“提示”要点。

  研习新课

  一、初读课文,了解小说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

  要求:

  (1)请把能体现小说时代背景和社会政治情况的有关人物服饰、语言、环境描写的文句勾画出来。

  教师巡堂点拨,逐步缩小范围(尤其是环境描写方面的),引导学生把“思考和练习”一的1―4句画出即可。

  (2)讨论:作者通过上述描写,反映了怎样一个典型环境?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本文反映的是清末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一方面是清政府对革命者的残酷镇压;另方面是革命者绝不会因遭受挫折而消沉。(完成“思考和练习”一)

  二、二读课文,理清本文的情节结构。

  “所谓情节,就是小说中用以表现主题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学生第二遍阅读课文时要求准备:

  (1)讲述《药》所包含的两个故事,要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发展变化与结局交待清楚,要给小说的四个部分各拟一个小标题。

  (2)讨论:《药》的情节包括几个部分;比较两个故事叙述方法上的区别。

  (3)讨论:小说两条线索是怎样连接、交织、融合在一起的。

  在以上讲述和讨论过程中,教师订正、筛选学生的语言,板书小说明、暗并行的双线结构图(见人教社“教参”第139页),同时完成“思考和练习”三第一部分。

  板书依次出现的顺序应是:1.华家的故事情节;2.夏家的故事情节;3.两个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4.明、暗线;5.两条线索的连接、交织、融合的地点。主题暂不板书,待分析完人物后再归纳。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分析人物形象的性格。

  小说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主题的。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药》的“情节的设计是否有力地表现了人物性格”。

  华老栓(《药》的主人公)

  1.华老栓的身分与社会地位是怎样的?

  一个没有觉悟的劳动群众,经济困难(如,“满幅补钉的夹被”见215 页),地位低下(如,“两个眼眶,都围着一圈黑线”还要对客人“笑嘻嘻的”)。

  2.华老栓有哪些性格特征?

  愚昧、落后。他爱子心切,深信人血馒头能够治儿子的病,他能为买到这种药深感“爽快”(如,211页对他“……觉……变……得……有……”这些充满信心的神情描写。完成“思考和练习”四、2),感到“幸福”(如,213页对他“……别的事情,都已置之度外了……”的心理描写。完成“思考和练习”四、3),他只关心儿子,对革命不关心更不理解,不知他儿子吃的人血馒头正是革命者的鲜血(见212页“……那红的还是一点一点的往下滴”)。这又表现了他麻木、无知。但他又和一切劳动者一样,具有勤劳、善良、俭朴的品格(见:高潮部分215页―216页对老栓的外貌、动作的直接描写和侧面描写;开端部分210页―212页有关对老栓的动作描写;如,“老栓接了”显得庄重,“抖抖的装”显得激动,“按了两下”显出小心瑾慎,这些都联系着他内心活动显现着性格;再如,“吃一惊”不但写出场面的可怕,并显现了老栓的胆怯,“按一按”写出了老栓的钱来得不易和对钱的珍惜,以及对儿子医病的渴盼,“摸出洋钱,抖抖的想交”写出了他对钱珍惜及惊惧神态,又“不敢拿他的东西”更体现了他的胆怯与善良及其矛盾心情),应当说这些才是他性格的主要方面。

  3.作者对他的态度怎样?

  可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来概括。既同情他的不幸,又批判他的愚昧落后;他的愚昧落后是封建统治者长期统治造成的。

  夏俞(《药》的主人公)

  分析之前,教师可介绍一些夏瑜这个人物形象的背景材料(见人教社1991年1月第1版高中第三册教参第146―148页,补充资料四“关于秋瑾烈士被害和《药》的创作”以及补充资料五“关于《药》的素材”)并适当讲解一些生活原型与艺术典型的关系。分析夏瑜时应紧扣课文进行分析。

  夏瑜在作品中没有出场,作者主要是通过刽子手和茶客的谈话来侧面描写他的行为思想。

  1.夏瑜的身分、家境和对革命的认识是怎样的?

  夏瑜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家境贫寒,对革命矢志不渝,具有革命者英勇无畏、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和为革命而献身的精神(见高潮部分217―218页)。

  2.作者对他的态度怎样?

  既赞扬其精神,也形象地指出他的斗争的悲剧性;即,他的主张、行动、牺牲未能赢得群众的理解、支持、同情;但他的牺牲并非毫无影响。(参见高潮和结局部分)

  康大叔

  1.他的身分与社会地位是怎样的?

  是封建统治阶级统治和镇压群众的工具,是直接杀害夏瑜的凶手,但还不是罪魁祸首。他对群众蛮横凶恶;对革命极端仇视。是个穷凶极恶贪得无厌的刽子手。(其间可联系人们对他的“笑”和“敬”的后面隐藏着“怕”来分析,适时完成“思考和练习”二)

  2.康大叔有哪些性格特征?

  他凶暴、残忍、贪婪、无耻(可用212页和215页关于对他的语言、装束、动作描写,尤其是那些动词的使用来分析,如:嚷、抢、扯、裹、塞、抓、担、捏、哼――表现了他的凶狠、贪婪;闯、披、散、捆、嚷――表现了他的蛮横、凶暴。并通过对作者选词的推敲,同时完成了“思考和练习”五)

  作者以鲜明的爱憎描写了以上三个人物,也可说是三类人物的典型;即,资产阶级革命者、人民群众和封建统治阶级的爪牙,情节的设计有力地表现了人物性格。至于对一帮茶客的分析,教师可参看教参141页。华大妈的性格与华老栓有相似处,这里从略;夏四奶奶的性格,可在讲授课文《夜》时再联系着谈。

  第三教时

  教学要点

  一、归纳《药》的主题。

  二、联系《药》的情节初步理解阅读小说时要注意的情节设计的后两个“是否”。

  教师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两节课的授课内容后,布置学生讨论以下四个讨论题。

  1.《药》的主题是什么?

  在学生分析小说主题时,教师应按单元知识向学生提出:“首先要从人物、情节、环境出发,进行认真的考察。”“其次,还得了解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和作家创作小说的动机。”

  在讨论时学生可能提出多种见解,教师也不妨将教参“补充资料”的五种提法出示(见教参144页),以引起学生讨论。我们的意思是赞成课文“预习提示”的见解,因为其中注意到了作者的创作动机。《药》的主题可作以下 概括:

  小说通过描写华、夏两家的悲剧,控诉了封建制度的罪恶,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镇压革命和愚弄人民的反动本质;更重要的是,它通过“药”这一发人深省的事件,表现了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作品反映了当时残酷的现实,意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2.根据本文主题,谈谈你是怎么理解作品把夏瑜的英勇献身作为暗线来安排?这样写,对表现主题有什么好处?(完成“思考和练习”三要求回答的  部分答案见教参143页)

  3.《药》的标题有什么作用?

  揭示主题。(见教参138页)讨论这个问题时,教师应照应起始课释题时留下的悬念来作结。

  4.单元知识短文中指出:“阅读小说时,要注意情节的设计是否有力地表现了人物性格,情节的发展是否由人物性格的内在力量所推动,人物的行动和行动方式是否由其独特性格决定的。”联系《药》的情节发展谈谈你的一点看法。

  这些问题的回答应当说都是肯定的。第一个“是否”由于在分析人物时学生已有较多的感性认识,这里讨论可着重讨论后两个“是否”。教师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以课文第四部分(结局)为例来研究,一方面易于达到目的,另方面也可加深这部分思想内容的理解。根据讨论情况,教师可适时提出启发性的问题。

  (1)第四部分(结局)为什么会出现华大妈、夏四奶奶上坟这个情节 ?为什么在夏瑜的坟头上会出现花环这一细节?

  由于小栓的病未能对症下药,死是必然的。两位母亲在“这一年的清明”要去上坟,正是母亲对亲子之爱驱使;至于坟头上要出现花环,不但是为了展示华大妈和夏四奶奶的愚昧不理解,更重要的是革命者夏瑜的思想行为并非毫无影响的必然显现。因此说华大妈、夏四奶奶上坟以及夏瑜坟头上的花环这一情节和细节的出现,都是由人物性格的力量推动的。学生只要谈得出或理解到这些,可说对情节的发展与人物性格的关系有了初步的理解。

  (2)为什么夏四奶奶上坟时,见华大妈坐在地上看她,便有些“踌躇”,脸上出现“羞愧”?

  因为,一方面她不理解她儿子的行为是革命的,另方面她又怀念被清政府杀害的儿子,但又怕人发现,她的表情,正是她这种内心隐秘的矛盾心理的反映(完成“思考和练习”四、4)学生只要能谈得出或理解到这些,就是对人物的行动和行动方式是由其独特性格决定的有了初步理解。

  布置作业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每小组选出一名对戏剧创作较有兴趣的学生执笔,用《药》的第三部分(高潮)内容为材料,以《茶馆人物谱》为题,将该部分改为独幕剧(课外“思考和练习”六的要求可纳入其中),然后集体修改,利用课外活动时间作汇报演出(各组演出时间不超过15分钟)

  [1]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药教案(精选12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