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案设计 > 语文教案设计 > 《劝学》教学设计(精选13篇)

《劝学》教学设计(精选13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劝学》教学设计(精选13篇)

《劝学》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1)掌握重点文言知识,积累文言词汇。

  (2)掌握比喻论证的方法

  2、过程和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学会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显的文言文,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以及初步的研究分析能力,做到古为今用,学以致用。

  (2)掌握朗读、背诵的技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荀子的劝学,了解学习的意义态度和方法,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和良好的品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从名言名句中得到智慧的启迪。

  [教学重点]

  1、文言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注重本文比喻代议,寓议于喻及从正反两方面反复论证的特点,注意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教学难点]

  理解比喻的含义及其内在联系。

  [学情分析]

  基础版第五单元主要学习古代散文欣赏,学生通过初中对文言文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对这一类散文已并不陌生。本课运用了大量的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这些论证方法对学生学习写议论文有很大的帮助。

  [学法指导]

  学生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结合注解理解文意,把握全文的内容,并注意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方法]

  诵读法、串讲法、点拨法与讨论法相结合。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作者、作品简介,释题:

  2、正音,找出通假字;

  3、结合议论文的三要素,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并让学生找出文中采用了论证方法。

  [课时重难点]

  梳理文章结构思路,学习论证方法。

  一、课文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是否总有些困惑?整天冥思苦想,埋头看书,但是效果不佳;上课真的是认真听讲了,也觉得听懂了,但是一做题就不会了;认真努力地学习了,付出了,可考试总是成绩平平。也曾是雄心勃勃,但面对现实中的自己又总是有些无奈。

  李斯在《谏逐客书》中说:“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说的是任何渊博的知识、精深的学问,无不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这与荀子《劝学》中的一些观点不谋而合。今天,让我们走进荀子,走进他的《劝学》,希望这位睿智的思想家、教育家,能帮助我们走出困惑,给我们指明一条前行的路。

  二、学生朗读课文,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

  (一)整体感知课文:

  1、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

  2、学习的意义:提高和改变自己。

  3、学习的作用:弥补不足。

  4、学习的方法态度:积累、坚持、专一。

  (二)有关《荀子》(学生介绍,教师补充)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时人尊称为“荀卿”,后为楚兰陵令。韩非和李斯均是他的学生。他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继承了孔子学说,又能扬弃其消极成分,并批判吸收各学派的思想学说,成为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其散文说理透彻,气势雄浑,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缜密,多排比,善譬喻。《荀子》一书共32篇,其中26篇为荀子所著,末6篇或为其门人弟子所记。

  (三)题解

  《劝学》是《荀子》第一篇,“劝”是“劝勉”的意思。《劝学》论述了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四)正音

  (五)找出通假字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通“智”,智慧

  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有”通“又”再

  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生”通“性”,资质,禀赋

  4、木直中绳,以为轮。

  “”通“”,使弯曲

  三、学生再次朗读课文,并结合议论文的三要素,剖析文章结构。

  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

  论据:学习的意义(提高自己,改变自己,完善自己)

  学习的作用(拓展自己)

  论证:学习的方法和态度(注重积累,贵在坚持,用心专一)

  四、根据文章结构,把握文章的论证方法

  明确: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

  第一段:论证了学习的意义。从论证方法来看,属于比喻论证。

  第二段:是用比喻的论证方法论述学习的作用。

  第三段:运用了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且中心论点一直贯穿其中。

  四、课堂小结:

  本文论点鲜明,论证层次清晰,正反两个方面比喻的论证方法灵活生动,结构非常明了。另外本文的语句整散结合,语势铿锵有力,逻辑严密,雄辩而富有说服力。

  五、作业布置

  1、背诵课文

  2、结合课文注释,做相关练习,并对文中的文言知识进行归纳(文言实词,虚词,古今异义字,特殊文言句式)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鉴赏本文的论证艺术,分析本文的写作技巧。

  2、掌握文言知识(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

  [课时重难点]

  1、鉴赏本文的论证艺术,分析本文的写作技巧。

  2、掌握文言知识(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

  一、学生朗诵课文,回答问题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这个论点的?

  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总结: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这一中心论点,是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三个方面来论述的。

  2、本文的写作技巧是什么(即鉴赏本文的论证艺术)?

  ①大量运用比喻阐明事理,是本文第一大特点。

  ②论证方法灵活,是本文另一特点。

  ③语言特点:多用对偶,夹用排比,也是一个特点。

  二、讲解文言知识

  1、古今异义

  (1)金就砺则利

  古义:指金属制的刀剑等今义:黄金的简称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义:三次,多次今义:参加,加入

  (3)声非加疾也

  古义:强今义:疾病

  (4)假舆马者

  古义:借助,利用今义:不真实

  (5)蟹六跪而二螯

  古义:蟹脚今义:两个膝盖着地的一种姿势

  (6)用心一也

  古义:因为今义:使用

  2、词类活用

  (1)动词的使动用法:木直中绳,以为轮。

  (2)名词作状语: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3)名词用作动词: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b、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4)形容词用作动词: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3、特殊句式(学生口译,教师重点点拨翻译注意点)

  (l)判断句

  ①青,取之于蓝

  ②冰,水为之

  ③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④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⑤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固定格式

  无以至千里(“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下文“无以成江海”中“无以”同此)

  (3)定语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4、名句翻译(将名句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将之翻译出来)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译: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的,但它比蓼蓝的颜色更青;冰是由水凝结成的,但它比水更冷。

  (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译: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但是(能)达到千里之外。

  (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译:积累善行,养成良好的品德,于是精神就能达到很高的境界,智慧就能得到发展,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备了。

  (4)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译: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走个不停。

  (5)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译:所以不积累小步,(就)没有借以远达千里的(办法);不汇聚溪流,(就)没有借以成江海的(办法)。

  (6)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译: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地下水,(这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三、总结

  《劝学》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字,却形象清新、脍炙人口,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不衰。《劝学》以“劝”字统领全文,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学不可以已”的道理,堪称雄辩奇才,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文中所用的喻体几乎都是常见的、易懂的,使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某些直观、浅近的形象事物,进而连类比物,启迪思考,接受作者所说的深刻道理。所有这些,也是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四、作业布置

  1、背诵全文。

  2、填写《配套练习》相关内容。

  3、完成课本练习与思考。

《劝学》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荀子》的常识及荀子的生平及主张,劝学的意义。

  2、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的态度,联系学生的实际。

  3、注重字词运用和注释。

  【重点和难点】

  1、辨析字、词、音。注重朗诵和背诵。

  2、比喻代议和喻议及正反四方面议论的特点。

  3、了解荀子对学习的意义,作用,态度,进一步认识学习的重要性。

  【教学教法】

  师生互动法、提问法、议论法、朗读法、电教法、板书法。

  【教学步骤】

  1、导入:

  同学们,作为一位学生,应该每一个人都知道学习的重要性,那么你们知道学习的重要意义和正确的目的和态度、方法吗?知道坚持学习的重要吗?现在我们就来了解荀子的《劝学》,看看古人怎么劝人学习的。

  2、请个别学生朗读课文。

  3、重点拼音:

  木直中绳:zhòng

  虽有槁暴:gǎo pù

  以为轮:róu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cān xǐng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xū yú

  吾尝而望矣:qì

  君子生非异也:xìng

  故不积跬步:kuǐ

  骐骥一跃:qí jì

  驽马十驾:nú

  锲而舍之:qiè

  金石可镂:lòu

  蟹六跪而二螯:áo

  4、作者介绍: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时人称荀卿,又称孙卿。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主张“性恶论”认为人性本恶,即“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但是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5、听录音《劝学》。

  6、中心论点: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7、学生齐声朗读《劝学》。

  8、第一、二段重点字词翻译:

  学不可以已:停止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于:从;于:比……更

  冰,水为之:形成、凝结(动词)

  木直中绳:合乎、结合

  以为轮:以(之)为轮,把它作为

  其曲中规:弯度

  虽有槁暴:虽,即使;有,通“又”

  使之然也:这样

  金就砺则利:就,靠近;利,锋利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明,明达;行,行为;过,过错

  9、翻译一、二段:

  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却比蓝草的颜色还要青;冰,是水凝固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木材笔直,合乎墨线,(如果)它把烤弯做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即使再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经过墨线量过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聪明多智,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

  10、分论点;

  学习的意义:提高自己。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11、第三段重点字词翻译:

  吾尝终日而思矣:曾经

  吾尝而望矣:远望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见得广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招,招手;加,增加

  而闻者彰:明显,清楚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借助,借用;利:使……快;致,到达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水:游泳(名作动) 绝:横渡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生,通“性”,禀赋,资质;异:差别

  12、第三段翻译:

  我曾经整天发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登到高处招手,胳臂没有比原来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看见;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比原来加大,可是听的人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行千里,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是能游水,却可以横渡江河。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13、分论点:

  学习的作用:弥补不足。

  登高而招──见者远

  顺风而呼──闻者彰

  假舆马者──致千里

  假舟楫者──绝江河

《劝学》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的 

  一、使学生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态度的论述,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不懈”和“专心致志”的道理。 

  二、掌握积累12个文言常用实词:劝、学、青、中、疾、致、假、绝、兴、功、强、用,3个文言常用虚词:于、者、而,6个古字通假字:有(又)、暴(曝)、生(性)、()、知(智)、乎(于)。 

  三、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论证和论证方法灵活的写作特点。 

  教学设想 

  一、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抓住提示论点的关键语句和用以论述的比喻,明确本文论点和论证方法,揭示作品的思想性和写作特点。同时,落实重、难点与分析段落层次相结合,以利于学生理解论述的角度和设喻的几种形式。 

  二、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文言虚实词,先指导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结合课文语境,理解其意义和用法,然后通过课堂点拨、完成课后“思考和练习”以及熟读、背诵,切实掌握。 

  三、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注意文言实词的古字通假、古今异义、单音词和双音词等现象。 

  教时安排:

  用两课时教完。课前要求学生对照注释初读课文。第一课时,重点弄通文字,初步理解内容。第二课时,理清层次,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并研究写作特点。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介绍作者,解题; 

  2、正音正字; 

  3、理解本文的重点文言虚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4、翻译课文。     

  教学步骤  

  1、导人新课 

  从初一学过的课文《为学》导人,指出它与本文都用设喻方法,讲有关学习的道理。 

  2、简介作者:(见教参) 

  3、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 

  劝:“劝勉”的意思。 

  繁体字“”字,凡是用“力”作形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4、范读课文,学生正音正字。 

  5、指导学生处理文字词句中的疑难问题。 

  给6个通假字、12个重点文言常用实词圈点加注,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法,并理解文言常用虚词“于”、“者”、“而”的用法。学生对照注解,自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发现学生不懂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 

  6.教读: 

  第1段,提出中心论点。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已,停止,学习不可以停止,不可以放松,不可以半途而废。) 

  开门见山,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揭示了题旨。 

  第2段,阐明学习的重要意义。分三层连用比喻,证明学习的重要意义。 

  (1)青,取之于(从)蓝,而(却)青于(比)蓝;冰,水为(凝成)之,而(却)寒(冷)于(比)水。(也说明学习可以使人提高自己、改变自己。) 

  (2)木直中(合乎)绳(墨线),(烤弯)以(把……)为(作成)轮,其曲(曲度)中(合乎)规。虽有(又)槁暴(晒干),不复(再能)挺(直)者(的原因),(火烤)使之(它)然(这样)也。(说明学习可以改变人的习性,使之向好的方面发展变化。) 

  (3)故(所以)木受绳(经墨线量过)则直,金就砺(放磨石,上磨过)则利,君子博学而日(每日)参省(检查省察)乎(于)己,则知(智)明而行(行为)无过矣。(说明学习可以使人增长智慧,提高品德修养。) 

  正因为学习有这样的重要意义,所以“学不可以已”。 

  第3段:阐明学习的重要作用。这一段运用比喻,从三个侧面证明只要善于学习,善于假物,就能使人成为有才德的君子,然后得出结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吾尝(曾经)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片刻)之所学也;吾尝肢(踮起脚跟)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看得广)也。(学、思对比,强调了学习的作用;跛望与登高对比,登高的收获大。两例证明利用学习、利用外物的作用。) 

  (2)登高而招(招手),臂非加长也,而见者(看的人)远(远也看得见);顺风而呼(呼喊),声非加疾(快)也,而闻者(听的人)彰(听得更清楚)。(两例证明利用自然条件的作用。) 

  (3)假(借助)舆马者(的人),非利足(快脚)也,而致(达到)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善游)也,而绝(横渡)江河。(两例证明利用工具的作用。) 

  (4)君子生(性)非异也,善假(利用)于(对)物(外物)也。 

  连用比喻,得出结论:那些有才德的君子,生来本性与普通人没有什么两样(生非异也),只是由于他善于利用学得的知识和本领,善于利用处界条件弥补自身的不足,不断提高自己,所以才成为君子的。     

  正因为学习有这样重要的作用,所以“学不可以已”,不可放松。 

  第4段,阐明学习应持的方法和态度。这一段也分三层,论述学习必须不断积累、坚持不懈、专心致志。 

  (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于此);积水成渊(深潭),蛟龙生焉;积善成德(形成良好的品德),而神明自得(自然获得),圣心(圣人思想)备(也就具备)焉。(积土积水两喻,从正面强调学习要靠积累,并引出结论:圣人是靠“积善成德’’培养了“圣心”。) 

  故(所以)不积跬(半步)步,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跬步、小流两喻,又从反面强调了积累。正反对比,阐明学习必须不断积累。) 

  (2)骐骥(骏马)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劣马)十驾(拉车走十天),功在不舍。锲(刻)而舍(放弃)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雕刻)。(骐骥与驽马对比,朽木与金石对比,从反正两面论证学习取决于后天努力,要靠坚持不懈。) 

  (3)蚓(蚯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泥)土,下饮黄泉(地下泉水),用心一(专一)也。蟹六跪(腿)而二螯(蟹钳),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居住存身)者,用心躁(浮躁不专)也。(蚓蟹对比,从正反两面论证学习要专心致志。) 

  全段由强调“积”,到论证“不舍”,最后归结到“用心一”。层层递进,表明学习的方法和应有的态度。进一步证明“学不可以已”,不可松散,不可半途而废。 

  7.巩固:学生自读课文,自行口译,要能字句落实。学生提问不明白的问题,教师解答。     

  8.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完成书后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论述中心的三个角度 

  2、写作特点。 

  教学步骤  

  1、检查: 

  (1)学生口头回答词义,教师讲释小结。 

  青,取之于篮,而青于蓝。(于,介词。前者引进动作的处所,作“从”讲;后者引进比较对象,作“比”讲。)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于,介词,引进动作对象,作“对”、“向”讲。)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者,代词。组成名词的“者字结构”,作“的人”讲。)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者,助词,表停顿,并提示下文要说的原因。) 

  知明而行无过矣。(而,连词,表并列,可不译。) 

  吾尝终日而思矣。(而,连词,表修饰,可译作“地”。) 

  假舆马者,非利是也,而致千里。 (而,连词,表转折,相当于“却”、“可是”。)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而,连词,表顺承,相当于“就”、“于是”。) 

  虽有(又)槁暴(曝),不复挺者(通假字) 

  君子生(性)非异也    (通假字) 

  则知(智)明而行无过矣    (通假字)  

  (2)背诵课文:教师指名让学生分别背诵24段,讲评记分。 

  2、总结: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教师总结。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这个论点的? 

  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总结: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就是学习不可以停止,不可以放松,不可以半途而废。这一中心论点,是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三个方面来论述的。 

  课文一开头提出“学不可以已”这一论点后,接着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在第二段中,学习可以使人“知明而行无过”,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三段,学习使本性与一般人没有差别的人成为君子,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作用,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四段,学习应持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的方法和态度,半途停止是不会学好的,只有“学而不已’’才能成功,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 

  (2)本文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后小结:

  ①大量运用比喻阐明事理,是本第一大特点。比喻能使抽象道理明白具体,深入浅出,使人易于了解和接受,提高表达效果。第二段用了五个比喻,说明学习的重要意义;第三段用了五个比喻,说明学习的作用;第四段用了十个比喻,说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些比喻有的用同类事物相衬托,如:“登高而招”与“顺风而呼”,“假舆马”与“假舟楫”,“积土成山”与“积水成渊”;有的用相反情况相对比,如“骐骥一跃”与“驽马―卜驾”,“朽木不折”与“金石可镂”等。比喻说理明白透彻,深入具体,使人信服。     

  ②论证方法灵活,是本文另一特点。全文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分段论证。每段说明一个问题。第二、三段是先行论证,最后归结论点;第四段则把论点贯穿于论证之中。论证中有时先正后反,有时先反后正。灵活而有变化,使论辩生动有力。 

  ③语言特点:多用对偶,夹用排比,也是一个特点。排比句使文章气势充沛,说理流畅。本文中排比句与大量对偶句穿插使用,使文章既整齐对仗、节奏和谐,又参差错落、变化流畅,反映了苟文议论透辟、笔势雄健的特点。 

  3.布置作业 : 

  (1)作文(任选一题) 

  谈学习 

  试论“锲而不舍” 

  (2)预习《秋水》。

《劝学》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明确学习的重要性并理解荀子所提出的学习态度及方法。

  2、学习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设喻方法。

  教学重点:

  分析荀子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论证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导入英国著名哲学家、思想家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推动着人类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那么,获取知识的途径是什么?就是学习。学习是人的一种本能,但是如何把这种无意识的本能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大幅度地提高学习效率,获取更多的知识呢。这一点,古人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两千多年前,荀子在他所做的《劝学》中就精辟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学习要掌握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上节课文言知识(幻灯片)

  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对这篇文章中的文言知识进行了归纳总结。你们都掌握了吗?

  你们掌握的怎么样,我考一考就知道了。下面我们来进行一场有奖抢答赛。老师会在幻灯片上显示我们上节课所学的一些重点的文言知识,

  二、整体把握

  这篇文言文是一篇议论性散文,那么它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作者是怎么劝的?

  第一段,论述学习的意义,如何论证?

  又怎么劝?

  第二段,论述了学习的作用,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可见学习既有意义又有作用,咱学不学?

  怎么学呢?

  看来同学们都很会学习,荀子也为我们提出了一些学习方法,我们一起来借鉴一下,看他的学习方法能不能对我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齐备第三段,思考荀子提出了哪些学习方法或学习态度。

  以上荀子所提出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对你们有没有什么启示?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能够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但一定要坚持专一,善于积累。

  四、小结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就让我们带着这种学习态度走进高三,圆大学梦。竞赛式抢答。

  明确:学不可以已。

  第一段,论述学习的意义:

  “青取之于蓝。寒于水”比喻说明学习可以提高自己。

  “木直中绳。其曲中规”说明学习可以改变自己。

  “故木受绳则直。则利”说明外力可以改变事物进一步引出“君子博学。行无过矣”总结上述观点,进一步说明学习对人的重要意义。

  第二段,论述学习的作用:比喻论证

  “吾尝。闻者彰”说明学习可以弥补不足。

  “假舆。绝江河”说明学习可以提高能力。

  “君子。物也”总结说明学习对人的作用。

  生答:“学”

  (提问学生有哪些学习方法)

  齐背第三段,

  思考回答

  学习要善于积累(从哪里看出来的)“积土成山。故江海”(怎样理解这句话)

  正反比喻学生理解,师引导。

  学习要坚持(从哪里看出来)

  “骐。可镂”理解分析。

  正反比喻学习态度要专一

  “蚓。躁也”理解分析

  生回答,各抒己见

  作业:

  1、做拓展卷

  2、写一篇小文章。

  要求:用一个寓言故事;用五个以日常生活的事例作喻体的比喻。

《劝学》教学设计 篇5

  教学要求与目标:

  1.学习设喻论证的方法和“对举”的行文方式。

  2.了解荀况关于学习意义和学习态度的论述。

  教学重点、难点:

  1.识记重点文言实词、虚词。

  2.理解论述的角度和设喻的几种形式。

  3.熟练背诵课文。

  教学方法:

  本文的可读性很强,易于成诵,宜采用诵读教法。诵读要多次进行,一次比一次要求更高:开始照课本朗读,要求字音无误,节奏鲜明,读得顺畅;继此再读,要求在粗知大意的基础上能大体成诵;最后,经过分析、思考,要求领悟文章的基本内容,达到熟练地背诵全文。这种诵读式的教学,跟先前书塾的死记硬背是有着实质上的区别的。

  为了使诵读收到实效,首先要善于根据课文内容和写法上的一些特点,启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自觉诵读的要求;其次,在诵读练习过程中发现难点时,要指示学生运用各种记忆的因素去解决它们,毫不动摇地要坚持做到当堂成诵;最后,教师要给学生示范背诵,必要时还可以逐句地领读。

  诵读练习可以分段、分层地进行,但最后一定要连贯地背诵全文。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以检查预习方式统摄全文;作者简介;诵读第1,2段。

  第二课时:诵读第3段;总结全文。

  第三课时(前半课时):连贯背诵全文。(注:后半课时用于预习《师说》。)

  预习安排

  1.将下列各字的拼音写在课文中该字下面:

  (rou)虽又(you)槁(gǎo)暴(pu)砺(li)参(cān)省(xǐng)乎己知(zhi)明(qi)生(xing)非异也跬(kuǐ)骥(ji)驽(nu)锲(qie)镂(lou)螯(ao)

  2.朗读全文至少二遍。

  3.从课文中找出几句话作为你学习上的格言,抄在笔记本上,加以体会。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情况。

  1、友情提醒字词读音

  (rou)虽又(you)槁(gǎo)暴(pu)砺(li)参(cān)省(xǐng)乎己知(zhi)明(qi)生(xing)非异也跬(kuǐ)骥(ji)驽(nu)锲(qie)镂(lou)螯(ao)

  2、指名读

  3、齐读

  二、作者简介。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时人尊称为荀卿,后因避汉宣帝刘询的讳而改称孙卿。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在齐国稷下(今山东临淄西北)任祭酒(官名);后去楚国,春申君用他为兰陵(今山东枣庄市东南)令,晚年定居该地,从事著述。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著有《荀子》,现存32篇。

  荀子在哲学上对古代唯物主义有所发展,他反对天命、鬼神迷信之说,提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的著名论断,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强调天是物质的天,是没有意志的,人能认识天,就可以“制天命而用之”。他反对儒家的先验论,认为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首先要通过感觉器官和外界事物的接触。

  在教育问题上,他和孟轲的性善说相反,认为人性生来是“恶”的,“其善者伪也”,要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才可以为善,重视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

  三、诵读第1段,并理解积累

  1、诵读

  先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学生试划,教师纠正):

  学/不可以已/使之然也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让学生解释下列词语:

  已――于(1)――于(2)――于(3)――以为――有――暴――

  停止从比比以之为又曝

  日――四个“而”

  每日,名词做状语而1,2却;而3并且;而4而且

  “木受绳”二句──把省略的意思找出来。(“受绳而后锯之”“就砺而磨”──都是不言而喻的,故可省。)

  2、解决疑难

  3、学生练习翻译

  4、试背诵

  先自读两遍,再由教师领读一遍(师生都不看书),然后检查试背,发现难点,指出关键在于要理清文理。

  5、文理分析。

  第一步:找观点

  提问:这段话中哪句子是表述作者观点的?(起句和结句。)

  第二步:弄清设喻的内涵

  提问:这段话中的设喻可分几组?(分三组:①“青,取之于蓝……而寒于水”;②“木直中绳……使之然也”,③“故木受绳……则利”。)

  追问:这三组设喻从总体上看,说明什么道理?(学习可以改变一个人,使之聪明贤惠――学习的意义)

  6、熟练地诵读这一段。

  7、学生齐背一遍

  四、诵读第2段,并理解积累

  1.指名读

  先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要求注意某一节拍之中有些字之间有极短暂的停顿(用“・”表示)。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知/须臾・之所学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齐读

  3、学生解释词语:

  而1――而2――而3――而4――而5――而6――而7――而8

  而1,2同,“地”修饰关系;而3,5同,“然后”顺承关系;而4,6,7,8同“却”转折关系

  “彰”──就是“明”的意思。

  “利足”──现在也有这种构词方式,如“快手”(干事情快)。利足,就是跑得快。

  “致”──表示动作结果,课本注为“达到”是正确的。

  “能水”──能,擅长;水,名词活用为动词,游水。

  4、解决疑难

  5、学生练习翻译

  6、学生先齐读,后试背诵

  7、文理分析。

  教师提问:本段有哪些设喻,先一一列举出来。

  (①“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②“登高而招”则“见者远”;③“顺风而呼”则“闻者彰”;④“假舆马”可“致千里”;⑤“假舟楫”可“绝江河”。)

  追问:这些设喻各有什么作用?

  (①用来说明“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强调学习的重要性。②承上句“登高”一语,作解释,说明“登高”的效果。③与“登高”一喻对举,说明“顺风”的效果。④⑤的作用亦与此相同。)

  小结:①喻属起句;②③④⑤喻属结句。

  主导问:起句和结句是怎样的关系?(“学”是前提条件,“善假于物”是结果――能利用自然可谓善,能创造可用之物,则是善之善者。)

  请归纳本段大意:学习了才能善假于物――学习的作用。

  8、熟练地背诵这一段。

  9、作业:看读本中的文言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背诵1、2段

  二、指名翻译1、2段

  三、诵读第3段,并理解积累

  1.、指名读

  先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

  蚓/无・爪牙之利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2、齐读

  3、学生解释词语:

  “兴焉”“生焉”“备焉”的“焉”――或注为“于是”,兼词,即一字兼两词

  “无以”――可与“河曲智叟无以应”作比较。这里是“没有办法”的意思。

  注意:而致千里――无以至千里,加线字有什么区别?(达到;到)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句式有何特点?(定语后置)

  “上”“下”――名词做状语

  “跃”“驾”――动词活用为名词(跳一次的路程,走一天的路程)

  4、解决疑难

  5、学生翻译

  6、划分层次,然后练习背诵。

  第一层(首句,以句号为标志,下同)说明积善而后圣心备的道理。

  第二层(第2―4句)从正反两面设喻说明积累的必要性。

  第三层(最后两句)从正反两面说明用心专一才能积累的道理。

  提示学生:此段较长,可按上述层次,一层一层地练习背诵,最后连贯地背诵全段。

  7、概括本段主旨后,熟练地背诵这一段。

  主旨是:学习知识必须有“锲而不舍”的精神,不断地积累;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用心专一――学习的态度

  四、总结全文。

  1.思想内容。

  总结方式:先列出各段的论点(分论点);再分析这些论点跟“学不可以已”这句话(中心论点)的关系,指出分论点就是中心论点的论据,最后列表说明。

  学不可以已(中心论点)

  “不已”才能“知明而行无过”――不停止的学习,才能具有人生的意义(分论点之一)

  “不已”才能“善假于物”――不停止的学习,才能变得聪明智慧(分论点之二)

  学而不已,方能积累――不停止的学习,需要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分论点之三)

  教师点拨:作者在本文中所论述的观点,跟他的“性恶”说是分不开的。因为“性恶”,所以需要改造,改造后即可为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就说明了这一点。改造的方法就是进行教育,“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说明教育可以改造人,使人为善。这种教育改造,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所以又说“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2.设喻的运用。

  教师说明:严格地说,通常所谓“比喻论证”是不确切的,比喻是一种修辞技巧,常用来说明事物的状态、大小、色泽等等;设喻则是一种说明事理的方法,用于论证,应称为“设喻论证”。

  学生讨论:(1)从本文看,运用设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2)本文在设喻的运用上有哪些特点?

  小结要点:

  设喻的基本原则是“以其所知,喻其所不知”,也就是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来说明深刻的道理。

  本文的设喻有两大特点:一是方式灵活,有时从一个方面用同类事物并列设喻以加强效果,如“青,取之于蓝……而寒于水”;有时从正反两面设喻说明同一道理,如“骐骥一跃……功在不舍”。二是用一连串的设喻,而内容逐步加深,如“登高而高……而绝江河”。

  2.对举的运用。

  说明:对举是一种行文方式,就是将有关的两个事物(包括同类事物和相反事物)同时举出,其句子构造也相同或大体相同。

  让学生举例(同类事物对举,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等;相反事物对举,如“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蚓无爪牙之利……用心躁也”。)

  讨论对举的作用。教师要说明一下:上述对举句组又都是设喻,那是就其目的(说明事理)来说的,而讨论对举的作用则应从行文方式看,要想想如此行文有什么好处。(读起来节奏整齐划一,铿锵有力;以同类事物对举可以丰富内容,加深印象;以相反事物对举,可以使读者对问题获得全面的认识。)

  五、作业。

  1.连贯地诵读这篇课文。2.完成课后练习。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背诵。

  方式:全班齐背一遍;听教师背诵一遍,指出背错的地方(故意弄错,至多三处);学生互查。

  二、检查完成练习情况。(过程略,只附答案)

  第一题(详见上文)

  第二题:1.包括“于”的三种用法:①相当于“从”,如“取之于蓝”的“于”;②表示比较,如“青于蓝”的“于”;③表示动作方向,如“善假于物”的“于”。2.包括“者”的两种用法:①相当于“……的人”,如“假舟楫者”的“者”;②指代结果,以示将有所解释,如“不复挺者”的“者”。3.包括“而”的四种作用:①并列(“知明而行无过”);②表修饰(“终日而思”);③表转折(“而致千里”);④表顺接(“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第三题:1.依次是(5)(4)(1)(3)(2)。2.依次是(3)(4)(2)(1)。3.依次是(1)(4)(3)(6)(7)。4.依次是(2)(4)(5)(3)(1)。5.依次是(1qing)(2qing)(5qiǎng)(4qing)(6qiǎng)第四题(略)

《劝学》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 掌握和积累“中”“参”“知”等文言字词,理清文章的论证结构

  2 学习本文比喻论证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理解文意,学习比喻论证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荀子的“性善论”导入,提出荀子如何劝学的问题。

  二、整体感知

  1、听读课文(在听的过程中,同学们可以跟着录音默读这篇课文,注意字词的读音,朗读的节奏和停顿)

  齐读课文,完成研讨与练习三

  教师出示文言字词,进行归纳和总结。

  2、理清论证思路

  解决导入时提出的问题:荀子是如何劝学

  学生讨论明确本文的论证思路

  三、品读语言,学习论证法

  荀子在论述的过程中采用了大量的比喻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教师以第二段为范例指导学生掌握比喻论证的方法

  学生分组讨论第三、四段相对应的比喻,并阐述其说明和学习相关的道理(从文本中找出相关语句朗读翻译,再进行阐述)

  教师小结

  四、拓展训练:你认为荀子的观点过时了吗?

  五、作业:

  1 背诵全文

  2运用比喻论证法写一组句子阐述一个道理

  《劝学》教学反思

  《劝学》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荀子的一篇议论性散文。自流传以来广泛的受到大家的喜爱和推崇,是人们了解先秦文化、儒家思想重要材料,是人们激励自己、不断提高的力量源泉。在中学课本中,它是激励学生奋发努力、勤奋学习的一篇力作。因此在授课前做了认真的准备,制定了详尽的教学目标。

  在知识方面:让学生了解荀子基本的“人性恶”的观点,提出问题荀子是如何劝世间人学习的,疏通文句,整理积累重要的实、虚词的意义与用法,、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等;、学习本文严密的谋篇布局特色;学习比喻论证的方法。

  这节课我很重视古诗的朗读,让学生听范读 正音,理解大意,划分节奏,全班集体朗读解决字词,自由读找出比喻论证的句子,最后熟读成诵。通过这节古诗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于古诗的朗读津津乐道,很有兴致,这无疑对学生今后的诗歌学习以及朗读都是一个良好的开始!

  在能力方面:培养学生能据已学、据课注、据语境准确解读文句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自主与合作相结合探究问题能力等等。

  在情感方面,在合作探究中让学生体会和谐合作、双赢进步的成就感,激发主动、自觉学习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明白学习之于教养和人生的.重要性、学习的基本方法和良好的习惯。

  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收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但也有不足,比如课堂的节奏偏慢,课堂掌控能力不强,在后面讲比喻论证的时候,讲的较浅不够深入。通过这次参加课堂教学大赛,自己学到了不少东西,也知道自己还有很多可以提升的空间,自己也将在今后的教学道路上,不段努力,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劝学》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的

  1.学习设喻论证的方法和“对举”的行文方式。

  2.了解荀况关于学习意义和学习态度的论述。

  教学设想

  1.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荀子《劝学》篇全文共15节(有的选本是14节),这篇课文节选了其中的第1、3两节和第6节前半部分,是全篇的精华所在,都应视为教学重点──这是从内容方面来说的。从学习文言文的角度来说,则应以探究词义为重点。

  教学难点 是第1段。这一段是全文的总纲,其起句“学不可以已”似易而难,因为全篇论述皆发源于此;其结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明确地表示了作者反对儒家“生而知之”这一先验论的立场,要联系荀子的基本哲学思想才能获得比较透彻的理解。本段中的设喻有的是并列关系,有的是层递关系,也要善于区分。

  2.教学方法。

  本文的可读性很强,易于成诵,宜采用诵读教法。诵读要多次进行,一次比一次要求更高:开始照课本朗读,要求字音无误,节奏鲜明,读得顺畅;继此再读,要求在粗知大意的基础上能大体成诵;最后,经过分析、思考,要求领悟文章的基本内容,达到熟练地背诵全文。这种诵读式的教学,跟先前书塾的死记硬背是有着实质上的区别的。

  为了使诵读收到实效,首先要善于根据课文内容和写法上的一些特点,启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自觉诵读的要求;其次,在诵读练习过程中发现难点时,要指示学生运用各种记忆的因素去解决它们,毫不动摇地要坚持做到当堂成诵;最后,教师要给学生示范背诵,必要时还可以逐句地领读。

  诵读练习可以分段、分层地进行,但最后一定要连贯地背诵全文。

  3.课时安排。

  本课用2.5课时理解课文,教学生诵读。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课时:以检查预习方式统摄全文;作者简介;诵读第1段。

  第二课时:诵读第2、3段;总结全文。

  第三课时(前半课时):连贯背诵全文。(注:后半课时用于预习《师说》。)

  预习安排

  1.将下列各字的拼音写在课文中该字下面:

  (ru ) 虽又(yu) 槁(gǎo)暴(p) 砺(l) 参(cān)省 (xǐng)乎己 知(zh)明 (q) 生(xng)非异也 跬(kuǐ) 骥(j) 驽(n) 锲(qi) 镂(lu) 螯(o)

  2.朗读全文至少二遍。

  3.从课文中找出几句话作为你学习上的格言,抄在笔记本上,加以体会。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情况。

  1.叫学生说说自己抄下了哪些句子。

  (主要的句子有:“学不可以已。”“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提问:秦以前还没有“对偶句”的概念,但先秦著作中已经出现了许多跟对偶句相似的句组,有些甚至算得上是对偶句,试从这篇课文里找出几个例子来。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提示学生:掌握这些句组的特点,可以帮助我们记诵这些课文。

  3.正音,然后齐读全文。

  4.提问:

  (1)古时候我国有“嫦娥奔月”的故事,这只是一种幻想,而现在人们利用飞船却真的可以登上月球。请你从课文中找一句话来概括这种情况。(“善假于物”。)追问:宇宙飞船的发明,是现代科学进步的结果,也是学习的结果。在上古时代,人们也是有发明创造的,课文中有没有提到这一点?(“舆马”“舟楫”都是人的发明创造,说明人是“善假于物”的。)

  (2)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今日记一事,明日悟一理,久而成学。”这说的是学习的道理。在这篇课文中有哪些话讲的也是这个道理?(“积土成山……金石可镂”。)

  追问:这段话的关键是哪个字?(“积”)

  提示:学习必须日积月累,才能有成。我们在初一时学过《乐羊子妻》,文中将学习比喻成什么?(“织布”)要积累就必须用心专一。

  二、作者简介。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时人尊称为荀卿,后因避汉宣帝刘询的讳而改称孙卿。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在齐国稷下(今山东临淄西北)任祭酒(官名);后去楚国,春申君用他为兰陵(今山东枣庄市东南)令,晚年定居该地,从事著述。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著有《荀子》,现存32篇。

  荀子在哲学上对古代唯物主义有所发展,他反对天命、鬼神迷信之说,提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的著名论断,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强调天是物质的天,是没有意志的,人能认识天,就可以“制天命而用之”。他反对儒家的先验论,认为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首先要通过感觉器官和外界事物的接触。在教育问题上,他和孟轲的性善说相反,认为人性生来是“恶”的,“其善者伪也”,要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才可以为善,重视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

  三、诵读第1段。

  1.诵读的准备。

  先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学生试划,教师纠正):

  学/不可以已 /使之然也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提示〕画“・”的虚词要轻读;加横线的虚词可读出延长音。

  让学生解释下列词语:

  “已”──在现代语中有没有相同用法?请举例。(奔腾不已,不能自已)

  “以为”──跟“自以为得之矣”(《石钟山记》)中的“以为”用法是否相同?(不同。“自以为”是自己认为之意;此句中的“以为”是“以之为”(用它做成)”的省文。)

  “虽”──这个“虽”跟下面两句话中哪一个“虽”字的用法相同:①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不同)②虽大风浪不能鸣也。(相同)

  “木受绳”二句──把省略的意思找出来。(“受绳而后锯之”“就砺而磨”──都是不言而喻的,故可省。)

  2.学生练习背诵。

  先自读两遍,再由教师领读一遍(师生都不看书),然后检查试背,发现难点,指出关键在于要理清文理。

  3.文理分析。

  第一步:找观点

  提问:这段话中哪些句子是表述作者观点的?(起句和结句。)

  追问:开头说:“学不可以已”,下面接着有一连串的设喻,这些设喻是证明这个观点的吗?(不是直接证明这个观点,而是用来证明结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这个观点的。)

  再追问:既然如此,起句和结句所表述的观点又是怎样的关系呢?(后者用来证明前者──因为“博学而日参乎己”有“知明而行无过”的功效,所以“学不可以已”。)

  补充问:在“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这句话中,哪些字眼表示了“不可以已”的意思?(“博”──要“博”则“不可以已”;“日”──每天,亦“不已”之意。)

  第二步:弄清设喻的内涵

  提问:这段话中的设喻可分几组?(分三组:①“青,取之于蓝……而寒于水”;②“木直中绳……使之然也”,③“故木受绳……则利”。)

  追问:这三组设喻从总体上看,都是为了论证“君子博学……行无过矣”这一论点的。既然如此,是否可以认为这是简单的重复?(不是,因为三者的角度不同。)

  再追问:它们的角度不同表现在什么地方?①是将前后不同的状态和性质加以对照,说明后者高于前者,用来比喻人们(经过学习,其思想、道德的境界高于学习之前,智力发达程度也高于学习之前。②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既经改变,则不会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性质上去,用“”来比喻学习可以改造人这一重大作用。③“受绳则直”“就砺则利”所强调的是改造的结果,照应下文“知明而行无过”;被省略的“锯”“磨”二字,都表示持续的动作,又包含了“不可以已”的意思。可见这一组设喻是前两组设喻的总括,由此顺理成章地引出作者的观点。)

  最后板书此段文理示意图,帮助学生记诵。

  4.熟练地诵读这一段。

  学生参照上面的示意图齐背一遍,先自查、互查,后由教师检查。

  四、留作业 。

  1.诵读第1段,强化记忆。

  2.朗读第2、3段,并思考下列问题:

  ①第2段没有现成的句子可用来概括本段的基本观点,试自行概括。

  ②第3段有哪些设喻用于说明学问依靠积累?哪些设喻用于说明学习要“用心专一”?

  ③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有哪些分论点?分论点和中心论点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

  背诵第一段,试背第2、3段。

  二、诵读第2段。

  1.诵读的准备。

  先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要求注意某一节拍之中有些字之间有极短暂的停顿(用“・”表示)。

  吾/尝・终日・ 而思矣,不知/须臾・之所学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后解释词语:

  “终日而思”和“而望”──属于“对举”,结构相同,“而”表示修饰关系。用现代语表述,依次为“整天地想”和“踮起脚跟向远处看”,前者加“地”,后者不加。

  “彰”──就是“明”的意思。从“彡”,从“章”,“章”亦声,光彩夺目之意。

  “利足”──现在也有这种构词方式,如“快手”(干事情快)。利足,就是跑得快。

  “致”──或以为同“至”,非是。“致”与“绝”对应,都表示动作结果,课本注为“达到”是正确的。

  “能水”──今南方亦有“会水”一词,指游泳而言。

  2.学生练习背诵。方式同前。

  3.文理分析。

  教师提问:本段有哪些设喻,先一一列举出来。

  (①“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②“登高而招”则“见者远”;③“顺风而呼”则“闻者彰”;④“假舆马”可“致千里”;⑤“假舟楫”可“绝江河”。)

  追问:这些设喻各有什么作用?

  (①用来说明“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强调学习的重要性。②承上句“登 高”一语,作解释,说明“登高”的效果。③与“登高”一喻对举,说明“顺风”的效果。④⑤的作用亦与此相同。)

  再追问:结句中“善假于物”是指上文哪些语句说的?(“登高而招”“顺风而呼”“舟楫”“舆马”。)它们是不是简单的重复?所假之物的性质是否相同?(不是。②③中所假之物“高(山)”“风”,都是自然物;④⑤中所假之物“舆马”“舟楫”,是人的发明创造之物,二者有层次高低之分。)

  小结:①喻属起句;②③④⑤喻属结句。

  主导问:起句和结句是怎样的关系?(“学”是前提条件,“善假于物”是结果――能利用自然可谓善,能创造可用之物,则是善之善者。)

  请归纳本段大意:能学习才能善假于物(板书)。

  4.熟练地背诵这一段。

  方式同前。提示学生注意作者行文方式:“登高”“顺风”中已含有“假物”之意,但未明白点出“假”字;至“舆马”“舟楫”二喻,才明白点出;最后再说“善假于物”,给人的印象就深了。了解这种行文方式也可以帮助我们记诵。

  三、诵读第3段。

  1.诵读的准备。

  先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

  蚓/无・爪牙之利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后解释下列词语:

  “兴焉”“生焉”“备焉”的“焉”――或注为“于是”,亦通。虚词也可以活解,只要于文意无害。

  “无以”――可与“河曲智叟无以应”作比较。这里是“没有办法”的意思。

  2.划分层次,然后练习背诵。

  第一层(首句,以句号为标志,下同)说明积善而后圣心备的道理。

  第二层(第2―4句)从正反两面设喻说明积累的必要性。

  第三层(最后两句)从正反两面说明用心专一才能积累的道理。

  提示学生:此段较长,可按上述层次,一层一层地练习背诵,最后连贯地背诵全段。

  3.概括本段主旨后,熟练地背诵这一段。

  主旨是:学习知识必须有“锲而不舍”的精神,不断地积累;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用心专一。

  四、总结全文。

  1.思想内容。

  总结方式:先列出各段的论点(分论点);再分析这些论点跟“学不可以已”这句话(中心论点)的关系,指出分论点就是中心论点的论据,最后列表说明。

  学不可以已(中心论点)

  “不已”才能“知明而行无过”――意义(分论点之一)

  “不已”才能“善假于物”――意义(分论点之二)

  学而不已,方能积累,即“锲而不舍”――态度(分论点之三)

  教师点拨:作者在本文中所论述的观点,跟他的“性恶”说是分不开的。因为“性恶”,所以需要改造,改造后即可为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就说明了这一点。改造的方法就是进行教育,“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说明教育可以改造人,使人为善。这种教育改造,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所以又说“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2.设喻的运用。

  教师说明:严格地说,通常所谓“比喻论证”是不确切的,比喻是一种修辞技巧,常用来说明事物的状态、大小、色泽等等;设喻则是一种说明事理的方法,用于论证,应称为“设喻论证”。

  学生讨论:(1)从本文看,运用设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2)本文在设喻的运用上有哪些特点?

  小结要点:

  设喻的基本原则是“以其所知,喻其所不知”,也就是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来说明深刻的道理。(附带说说,寓言也是设喻的一种,上学期已学过,如“循表夜涉”“刻舟求剑”等,同样也有深入浅出的效果。)

  本文的设喻有两大特点:一是方式灵活,有时从一个方面用同类事物并列设喻以加强效果,如“青,取之于蓝……而寒于水”;有时从正反两面设喻说明同一道理,如“骐骥一跃……功在不舍”。二是用一连串的设喻,而内容逐步加深,如“登高而高……而绝江河”。

  3.对举的运用。

  说明:对举是一种行文方式,就是将有关的两个事物(包括同类事物和相反事物)同时举出,其句子构造也相同或大体相同。

  让学生举例(同类事物对举,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等;相反事物对举,如“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蚓无爪牙之利……用心躁也”。)

  讨论对举的作用。教师要说明一下:上述对举句组又都是设喻,那是就其目的(说明事理)来说的,而讨论对举的作用则应从行文方式看,要想想如此行文有什么好处。(读起来节奏整齐划一,铿锵有力;以同类事物对举可以丰富内容,加深印象;以相反事物对举,可以使读者对问题获得全面的认识。)

  五、留作业 。

  1.连贯地诵读这篇课文。

  2.完成课后练习。

  3.下面是一个作文题,想想该怎么做。

  谈“善假于物”――荀子《劝学》读后

  第三课时(前半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背诵。

  方式:全班齐背一遍;听教师背诵一遍,指出背错的地方(故意弄错,至多三处);学生互查。

  二、检查完成练习情况。(过程略,只附答案)

  第一题(详见上文)

  第二题:1.包括“于”的三种用法:①相当于“从”,如“取之于蓝”的“于”;②表示比较,如“青于蓝”的“于”;③表示动作方向,如“善假于物”的“于”。2.包括“者”的两种用法:①相当于“……的人”,如“假舟楫者”的“者”;②指代结果,以示将有所解释,如“不复挺者”的“者”。3.包括“而”的四种作用:①并列(“知明而行无过”);②表修饰(“终日而思”);③表转折(“而致千里”);④表顺接(“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第三题:1.依次是(5)(4)(1)(3)(2)。2.依次是(3)(4)(2)(1)。3.依次是(1)(4)(3)(6)(7)。 4.依次是(2)(4)(5)(3)(1)。 5.依次是(1qing)(2qing)(5qiǎng)(4qing)(6qiǎng)

  第四题(略)

  三、学生就上述作文题谈谈自己的想法。

  指导要点如下:

  1.荀子提出“善假于物”这一命题是非常可贵的。原始人的一大标志就是学会了制造劳动工具。人类社会是随着劳动工具的改善而不断进步的。

  2.因此,人之所以“善假于物”,主要是来自劳动生产的实践经验,其次才是学习。

  3.在现代,“善假于物”离不开科学实验。

《劝学》教学设计 篇8

  【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积累文本中的重点实词、掌握几个虚词的用法。

  二、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探讨浅显文言文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善于探究的良好思维习惯。

  三、 情感目标:认识学习对提高个人修养的重要意义,并在学习过程中践行“积累”“恒心”“专注”的优秀求学品质。

  【教学重点】

  文言词语的积累,比喻的含义和内在联系。

  【教学难点】

  理解比喻的含义和内在联系,使文中论述的道理深入学生内心并使之身体力行。

  【教具、学具准备】

  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一,中学生《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教学设想】

  本文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专题“获得教养的途径”中的第一篇,所以本文的教学紧紧围绕这个专题展开。同时,《劝学》也是学生进入高中学习后接触到的第一篇文言文,积累文言知识,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课文语句章法是教学设计中所考虑的另一重点。所采用的教学方式以指引学生乐于亲近文言文为原则,以探究、合作为途径,所以生生合作,师生互动,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是这篇教学设计的主导思想。

  【教学过程】

  预习提纲:

  1、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

  2、 把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记在预习笔记上。

  第一课时

  导语设计:每个人都渴望成为一个有知识的人,每个人都渴望成为一个有修养的人。那么获取知识的途径是什么?提高修养的途径又是什么呢?答案有一个,就是学习。其实,学会学习也是一种学习,优秀的学习品质本身就是一种修养。相信两千多年前荀子所作的《劝学》会对我们学会学习和培养我们的学习品质从而提高我们的学习修养有所启发。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篇流传千古的佳作。

  荀子简介:

  1、 学生读注释。

  2、 教师补充:荀子,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国、秦国、楚国,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学生。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提出了“人性本恶”的观点,但强调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性中的“恶”,因此,他特别重视人的学习,重视教育的作用。

  课文赏析:

  一、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教师范读,提示学生注意老师发音、重读、断句。

  2、 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把握朗读节奏。

  3、三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教师适时点拨,对学生读得精彩的地方要及时鼓励(可以带头鼓掌),以营造一种感情朗读的氛围。

  二、 小组合作,解决疑难:

  1、 学生根据预习笔记,把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在小组内合作解决。

  2、 教师在课堂巡回,可适当参与到小组讨论中去,对小组内争论不定的问题给以解答。但要注意在解答时以引导、点拨为主,不宜直接明确“答案”,以免影响学生讨论的积极性。

  三、 师生合作,答疑解惑:

  每组可由一名代表提出小组内未解决的问题,教师给予解答或让其它小组同学给予解答,教师在学生解答时要注意是否需要补充、拓展或强调。

  四、 边读边译,字句落实:

  经过上面的环节,学生已经扫清了字、词、句理解上的障碍,为巩固效果,增强整体把握课文能力,要求学生边小声读边在心中翻译。(翻译的过程也是对所学知识运用、巩固的过程)

  五、 布置作业:

  1、 背诵课文

  2、 比较“于”“焉”在文中不同语句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3、 找出文中使用“而”的句子并根据它的意义和用法归类。

  第二课时

  一、 检查作业:

  1、 教师出示几个重点、难点的句子,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教师选择的文句要能反映课文中的重点文言现象。

  2、 检查对虚词“于”“焉”“而”等的掌握情况,并指导学生通过中学生《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了解“而”“焉”的其它用法。教师此时注意适时讲解、点拨。

  二、 师生共同研习课文:

  (一)、研习第一段

  1、学生齐读第一段。

  2、教师明确本段第一句话“君子曰:学不可以已”是本文的中心论点。

  3、教师出示问题:找出本段中论述到的事物及其关系,其所含喻义是什么?

  蓝←———胜于——青(取之于蓝)

  提高自己

  水←———寒于——冰(水为之)

  直木——————→轮

  木———受绳———→直 改变自己

  金———就砺———→利

  结论:事物经过加工可以提高自己,改变自己。

  喻义:人通过学习可以提高自己,改变自己。

  注※:1、在分析所论事物的关系和特点时,教师注意提示学生用文本中的词句加以表述。

  2、“结论”和“喻义”由学生去总结、揭示,老师只作适当点拨。

  (二)、研习第二段

  1、学生齐读课文

  2、教师出示问题:找出本段中五组对应关系,用文中的语句概括其共同特点,其中喻义是什么?

  而望——————→登高博见

  登高招——————→见者远

  顺风呼——————→闻者彰

  假于马——————→致千里

  假舟楫——————→绝江河

  共性:“善假于物”。

  结论:善假于物,可以弥补不足,达到目标。

  喻义:人通过学习可以弥补自己的不足。

  注※:教师提示学生回顾荀子思想,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但强调后天的学习和后

  天的环境、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从而提高自己成为君子乃至圣人的修养,所以荀子特别重视学习的作用。

  3、 教师引申: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具备一些有利条件又面临许多不利条件 ,每个学生都应该利用和创造有利条件,努力克服不足,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修养。(在此,教师也可以设置成问题的形式,让学生自由发言,交流感受和心得)

  (三)、研习第三段

  1、学生齐读课文。

  2、教师出示问题:荀子在本段中强调了哪些优秀学习品质,除了运用比喻论证外还采用了什么样的说理方法?

  明确:学生不难得出本段中强调的三种优秀品质——积累、恒心、专注,以及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3、拓展延伸:积累、恒心、专注,是一个人学有所成的三种关键品质,我们在

  平常的学习生活中要不断培养和增强自己的这种品质。教师在此处设置“缺点曝光台”和“优点展示厅”两个栏目,针对这三种学习品质,鼓励学生勇敢说出自己的不足,也大方说出自己做的比较好的方面,进而激励学生不断增强认识自我、反思自我、完善自我的勇气和信心,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修养。

  (四)、学生总结,教师引导,归纳本文写作特点。

  1、大量运用贴近生活的比喻阐明事理。(释理通俗,形象鲜明)

  2、运用正反对比论证。(观点突出,说理深刻)

  3、结构采用“总—分”式。(纲举目张,条理清晰)

  三、 布置作业:(二选一)

  1、结合自己体会,采用“总—分”形式就“积累”“恒心”“专注”谈谈你的感受和认识,可三者联系起来谈,也可就其中一点发表见解。写在周记本上,600字左右。

  2、学习是提高人身修养的重要途径,学习修养是人身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学生的你通过本文的学习受到哪些启发?请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感想于周记本上。

《劝学》教学设计 篇9

  授课

  时间

  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第   节

  课题

  《荀子・劝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态度的论述。

  过程与方法1.学习比喻、对比论证方法,提高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2.掌握绝、强、假、望等多义词,积累通假字,三个文言虚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确认识学习重要性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

  教学

  重点

  1.比喻的含义和内在联系。2.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

  难点

  掌握全文比喻代议,寓议于喻及从正反两方面反复论证的特点。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重点内容:学情分析、教法设计、学法指导、分类推进措施)

  一、检查背诵学生齐背一遍,再抽查两名学生独立背诵。二、师生共同研习第4段1.学生齐读第4段。                      2.请学生列出本段的词语提纲,并用图示法展示本段的推理过程。[教学要点]师生共同研习第4段,背诵第4段;归纳总结本文的写作特点;进行探究性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分类归纳文言知识,小结全文。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重点内容:学情分析、教法设计、学法指导、分类推进措施)

  3.借助词语提纲、思路推理图示,学生按图索骥,尝试背诵。

  4.学生齐背第4段。

  三、分析归纳本文的写作特点

  学生从文中选择相关句子作答。要求学生在朗读中反复体会。四、探究性阅读训练

  教师提示应重点掌握的词语:①跬②镂③一④焉⑤至。对“至”作重点分析:下面两个句子中的“至”和“致”有何区别?①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②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至”在《说文解字》中本义是“鸟飞从高下至地也”,引申为“及,达到”,①句强调指出自身积累“跬步”达到的结果,用“至”突出了第4段的中心。“致”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送诣也,送而必至其处也。”含有“使……达到”的意思,②句强调“善假于物”的重要作用,用“致”恰当地表达了语意。

  提问:本文作为一篇议论文,写作特点是什么?

  ①比喻说理,形象透彻;

  ②正反对比论证,灵活而富于变化;③气势充沛,说理流畅,多用对偶、排比句式。1.提问:荀子主张“学不可以已”,这个“学”当然指“学习”,但是他到底“劝”人们学习什么呢?教师否定,点拨并引申:课文中,荀子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从上句的“故”字看,这是荀子通过一组比喻得出的结论。从这一点看,荀子劝学是“劝”人们首先要学习做人。另外,“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德,圣心备焉”这一句同样着眼于品德的养成。在荀子看来,学习可以改造人恶的本性,可以提高人的品德修养。所以,学习的对象是明确的,也就是品德的学习。《劝学》中未选入本文的语句有“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这些语句也可以证明荀子劝勉人们学习就是让人们完善自己,最终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历史和现实无数的事实证明,只有立德才能立人,只有尚德才能治国。时至今日,先贤的宏声巨音仍回响在现代都市和乡村的上空,引领着人们求美、求善。以德治国,公民道德规范的实施不正印证了这一点吗?刘海洋伤熊事件确实值得我们深思,让我们深刻地领悟到现代教育的些许缺憾。

  当然,荀子讲学习要积累、坚持、专一的方法和态度,对我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也具有启发意义和指导作用。

  2. 提问:有人说,《劝学》是篇具有浓厚人文特色的文章,从开篇到结尾始终把“人”放在重要的位置上进行论述,“人”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重点内容:学情分析、教法设计、学法指导、分类推进措施)

  五、活动与探究实质上是本文反复咏唱的主旋律,透过文字,我们可以发现文中写了哪些人呢?学生明确:“君子”“吾”。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知明而行无过”“善假于物”;吾“尝终日而思” “而望”,知道“不如须臾之所学”“登高之博见”,知道“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的效果,是“知假物”的人。但“吾”比“君子”低一个境界。教师适当引申: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主张用教育来陶冶,用礼法来约束,才能抑“恶”扬“善”,避“恶”就“善”,所以文中向我们展示了两种不同境界的人,突出学习的重要性。3.请把“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之事者,无赫赫之功”两句插到本文各自最适合的段落中去,并简要说明理由。教师略作解释:冥冥:精诚专一,埋头苦干。昭昭:明显的样子。:同“冥冥”。赫赫:显著盛大的样子。“蓬生麻中”点出外部环境,与“善假于物”的“物”是合拍的,而且《劝学》第3段论述“善假于物”的作用,故应放在第3段末尾。第4段中的“积”“锲而不舍”“用心一也”同“”相呼应,故第2句应放在第4段段尾。应从词语的照应关系来着手解答问题。这样分析,把课文内容的理解上升到哲理美的层次,让学生接受美的熏陶。1、以“我的求学故事”为题演讲学习课文之后,要求同学们畅谈自己对学习的认识,谈谈自己的求学经历,交流学习的方法、经验及感受。通过彼此交流,相互借鉴,同学们逐步树立应对困难、超越自我的坚定信念。如有的同学力主“学海无涯乐作舟”一字之变,对学习的主动需求已充分展现;有的同学针对“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谈身处优越的家庭条件和较好的学习环境,应学会利用一切有利条件专心学习,发展自我。当然,也有个别同学倾吐求学的苦衷,如“学习,想说爱你不容易”,只要发诸真情,就应该肯定,并作正确引导。 教师也可积极参预该项活动,针对“学,不可以已”这一中心论点,谈其时代意义,提倡终身学习,并结合自己的求学经历现身说法,学生所受教益颇多。

  2、挑战荀子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这与孔子主张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也,人皆见之;及其更也,人皆仰之”是否矛盾? 同学的看法是:我们追求完美,但我们更渴求真实。②“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是否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相同,都强调学习与思考应紧密结合,二者不可偏废。同学的看法是:“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强调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重点内容:学情分析、教法设计、学法指导、分类推进措施)

  六、课堂小结

  七、布置作业

  的是向他人请教,善假于物,句意应为“我曾经整天地苦思冥想,比不上短时间向他人请教的收获大。”③“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强调坚持的重要性,但是否有些绝对?④《劝学》中有这样的文字:“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强调环境对于成功的重要意义,即“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真的那么重要吗?

  ⑤荀子主张学习的态度,一言以蔽之,即“勤奋”“刻苦”,难道仅有此学习路径就畅通无阻了吗?学习方法岂可轻视?本文是先秦时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荀子的一篇名作,连用20个比喻,反复论证学习的意义、作用。妙语连篇,具有激荡人心的力量,不愧是语言大师。春秋战国五霸七雄迭起,诸子百家活跃于政坛、文坛,不但留下了他们光耀千古的思想理论,也同时留下了他们语言艺术的名篇精萃。同学们要发扬好学不倦的精神,把视野投向古今中外,从大千世界中吸收丰富的营养滋润自己。在学生的背诵声中结束全文。1.结合荀子的《劝学》,写一篇读后感,题目是:学贵有恒――读《荀子・劝学》有感。

  2.完成课后思考练习三。板书设计教学后记参考板书课  文  赏  析《荀子》在说理方面取得的成就,达到了先秦时期的高度。但就《荀子》三十二篇文章来看,富有文学价值的不多,惟独《荀子》的开篇之作《劝学》运用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形象生动具体地论述了学习的目的、意义、态度和方法,勉励人们努力学习,很有说服力和感染力。荀子借君子之言立论,劝导人们“学不可以已”。作者提出论点后,没有抽象地说理,而是连用五个比喻作为论据,作了形象的论证。“青于蓝”“寒于水”两个比喻,从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进入胜境为例,说明学习是无止境的,人们应该活到老,学到老,不断地用人类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也说明了只要不停顿地学习就可以后来居上。而后又用“以为轮”“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三个比喻,从事物经过加工打磨可以改变原来的特征发挥其作用,说明经过学习可以改变习性。为了劝勉人们重视学习,作者用“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的亲身体会继续说明学习的重要性,又用“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的感受引出了一连串比喻,具体论述了学习的作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利用自然界事物的经验总结;“假舆马”“假舟楫”是人们利用改造了的事物得到了“致千里”“绝江河”这样的好效果,这些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学习应该利用外物,学习可以使人提高能力。那么,应该怎样学习呢?作者又运用大量比喻作了具体形象的论述。首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两个比喻引出“积善成德”,正面说明学习的过程是由少到多,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后又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说明在学习过程中不能拒绝做小事情。接着以“骐骥”“驽马”为喻比较说明客观条件再好,也未必能成为学习好的决定因素,关键在于主观努力;条件虽差,如果主观上能做到刻苦学习,持之以恒,则最终必能达到目的。这里作者特别提倡“锲而不舍”的精神,并且又引喻说理。“朽木”这个比喻指出在学习中一曝十寒,没有恒心之弊;“金石”这个比喻指出坚持不懈之功。这四个比喻对照论述了学习贵在“锲而不舍”。文章最后用蚓、蟹设喻,对照论述了学习不能满足于一知半解、学无专精。由此可见,作者善于驾驭形象,大量运用确切的比喻,把深奥抽象的道理说得深入浅出,通达晓畅,具体生动,发人深省。更值得注意的是,作者运用比喻灵活多样,恰到好处。阐述观点,论证道理,有的从正面设喻,有的从反面设喻;有的单独设喻,有的连续设喻;有的同类并列,有的正反对照;有的只设喻而把道理隐含其中,有的先设喻再引出要说的道理,总之,铺锦列绣,无所不用。因此文中用喻虽多,却无板滞生硬的感觉,相反,随着用喻的连续转换和充分展开,形成整齐而又富于变化的句式,使文章显得错落有致,生气勃勃。

  教学问题集锦

  解决问题措施及实践结果

  问题原因分析

《劝学》教学设计 篇10

  一、教学要求

  1. 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和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坚持不懈的道理。

  2. 了解本文比喻论证的写法。

  3. 掌握、积累“劝、学、青、中、疾、致、假、绝、兴、功、强、用”12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习“于、者、而”3个文言常用虚词;学习、复习课文中其他文言虚实词;熟记“有(又)、暴(曝)、生(性)、()、知(智)、乎(于)”等古今字和通假字。

  4. 学习荀子用辨证的方法使文章的道理说得透彻浅显却又有气势充沛有说服力。

  二、教学重点 探究词义,学习比喻等论证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第1段。这一段是全文的总纲,其起句“学不可以已”似易而难,因为全篇论述皆发源于此;其结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明确地表示了作者反对儒家“生而知之”这一先验论的立场,要联系荀子的基本哲学思想才能获得比较透彻的理解。本段中的设喻有的是并列关系,有的是层递关系,也要善于区分。

  四、课型 新授课

  五、教学方法 诵读教法

  六、教学设想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提示本单元教学目标 和本文教学目的;介绍作者、解题;正字正音;理解本文的重点文言虚实词的意义和用法;试译难句。

  教学过程 

  一、提示本单元教学目标 和本文教学目的。

  二、预习检查。

  三、导入  新课。

  从初一学过的课文《为学》导入  ,指出它与本文都用设喻方法,讲有关学习的道理。

  四、作者介绍(结合注释①)。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五、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一个“劝”字,问道: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学生往往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劝告”。教者趁此在“劝”字后加上一个“学”,再问:“劝”是什么意思?学生才会领悟:原来它还有“劝勉”的意思。这在心理学上叫做给学生建立“注意中心”。接着就讲:“劝”的繁体字“”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声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六、指导学生处理课文字词句中的疑难问题。

  1.对照注释,借助字典,正字正音

  第一组:通假字

  (1)róu通 有yòu通又 知 zhì是“智”的古字 暴pù是“曝”的古字(通假字与本字同音;含音相近)

  (2)乎hū通于(古音声母韵母相同)

  (3)生xìng通性(古音声母韵母相同)

  第二组:其他易写错读错字

  中 zhòng 砺lì 参 cān 省 xǐng qì 臾 yú

  螯áo

  2.给本课12个重点文言常用实词圈画加注,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法。

  3.复习初中知识,综合“思考和练习”二,学生自己理解文言常用虚词“于”、“者”、“而”的用法:

  4.学生试译难句,教师点拨指正。

  (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君子”是一个合成双音词。“可以”在古汉语中是两个单音词,相当于现代汉语“可以、用它”的意思。在本文具体语境中“以”已失去介词的作用,只协调音节。因此,这两个词中只有“可”有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可以”差不多;它还表示情理上应当如此,可译为“应该”。全句译为:有学问有修养的人说,学习是不应该(可以、能够)停止的。

  (2)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句中两个“中”作动词,“符合”的意思。“绳”指木工取直用的墨线,这个词的意义现在已扩大,泛指各种绳索。“”和“为”是两个动词,“”通“”,指古代用火熨木使之弯曲的一种方法,现作“揉”,解释“使……弯曲”。“为”,做成。“以”在两个动词之间表明它后边的行为是它前边行为的目的或结果,作连词用,译作“而”。全句译为:(一块)木材直得合乎(木匠拉直的)墨线,假如使它弯曲而成为车轮,它的孤度(就可以)符合圆规(画的圆圈)。

  (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句中“神明”即“神灵”;“圣心”指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自得”不是现代汉语中的合成双音词,“自”是自然,“得”是通;“而”是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这句译为:积累善行养成美德,因而能自通于神明,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也就具备了。

  (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句中“舟楫”是合成双音词,偏义复词,联系上下文,偏指舟。“水”,名词用如动词,“游泳”。“绝”是会意字,从“纟”,从“刀”,从“卩”(象人形),意思是人用刀横断丝织品,“绝江河”很像横断水流,所以“绝”引申为“横渡”。“江河”古人专指长江、黄河,现在的词义扩大了,泛指一切江、河。全句译为: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能游泳,但是能横渡江河。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句中两个“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爪牙”在本文中是两个单音词,它们的本义是爪子、牙齿。后来形成褒义的比喻义:帮手、武士;现代又转为贬义的比喻义:帮凶、走狗,词义的感情色彩有了变化。“强”读qiáng,坚硬的意思。“上”、“下”方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黄泉”是特殊的单纯双音词。“用心”不是合成双音词,“用”是引介原因的介词,译作“由于、因为”、“心”是“心思”的意思。“一”,作动词,专一的意思。全句译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硬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地下水,(这是)由于心思专一(的缘故)。

  5.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听读,指出字音、语气读错的地方。

  七、布置作业 。

  .认真阅读注释,正确理解课文中的通假字、重点文言常用虚实词和难懂的句子。熟读课文。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每组比喻的意义和内在联系;论述中心的三个角度;设喻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二、研读课文。

  围绕三个问题讨论:

  第一题: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

  第二题:本文的每组比喻包含什么意思?各组比喻之间在意义上有什么内在联系?

  第三题:本文设喻有什么特点?

  由学生分段试译,试讲,教师重点点拨。

  1.讨论课文段落层次:

  本文第一句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接着围绕这个中心论点分三段从三个不同角度进行论述:

  第一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第一个比喻“青”出于蓝,不能认为它的意思是比喻学生超过老师。这是它作为成语后新产生的意思。本文中这个比喻和“冰寒于水”,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直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这样,三个比喻分了两层意思。作者在这基础上,用“故”归纳上文,又用了“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比喻作为事例,进而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后面两个比喻并列说明:肯下功夫,必见成效。它们是对后面推论的有力衬托。综上所述,本段是从总论学习的重要性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第二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开头作者用“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先来阐说,接着就用“揉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这个比喻,形象说明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习产生显著效果。为了把道理说得更透辟,作者顺势而下,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四个比喻,从见、闻、陆、水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处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最后由此得出结论,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习。综上所述,本段是从学习的重要作用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

  第三段作者用了十个比喻。作者先用两个比喻,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习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接着又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这是本段第一个层次,说明学习要积累。下面就分两层说明如何做到积累。作者用四个比喻正反对照:先用“骐骥”、“驽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又用“锲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这是本段第二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就要坚持不懈。最后一个层次,作者用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照,说明做到积累还要专一。后面两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的两点保证,两者缺一不可。综上所述,作者在本段中又分三个层次,是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2. 学习讨论本文比喻论证的方法:

  本文是阐述学习道理的议论文,通篇设喻,使所讲道理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既有说服力又有感染力。本文的设喻特点:

  (1)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如说明“学不可以已”之理,作者用了人们生活中常见的靛青色的提取,车轮的制造以及水寒冷而成冰等事例为喻加以说明,充分表达了“学不可以已”而必须有所造就的道理。这样化深奥为浅近,由感性到理性,令人心悦诚服。

  (2)设喻方式多样:①正面设喻,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木为轮”、“金就砺则利”等从正面阐明学习的重要性。②正反设喻,如“蚓”和“蟹”、“骐骥”和“驽马”、“锲而舍之”和“锲而不舍”,通过正反对照把所要说明的道理说得更具体明白。③反复设喻,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连用几个不同的比喻,使读者加深对道理的理解。

  (3)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十分灵活:①有的是将道理隐含于比喻之中,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锲而舍之”、“锲而不舍”。②有的先设喻,后引出道理,如第二段,作者先连用五个比喻,后引出“善假于物也”的道理。③有的先设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第三段第一层,作者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水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进一步论证。

  三、布置作业 。

  1.书面作业 :完成课后全部“练习”,并当堂讨论。

  2.背诵全文。

  教学后记

《劝学》教学设计 篇11

  教学目的

  一、使学生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态度的论述,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不懈”和“专心致志”的道理。

  二、掌握积累12个文言常用实词:劝、学、青、中、疾、致、假、绝、兴、功、强、用,3个文言常用虚词:于、者、而,6个古字通假字:有(又)、暴(曝)、生(性)、()、知(智)、乎(于)。

  三、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论证和论证方法灵活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第一、三两自然段的教学。

  2、难点:以生动、通俗的比喻为论据。

  教学设想

  一、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抓住提示论点的关键语句和用以论述的比喻,明确本文论点和论证方法,揭示作品的思想性和写作特点。同时,落实重、难点与分析段落层次相结合,以利于学生理解论述的角度和设喻的几种形式。

  二、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文言虚实词,先指导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结合课文语境,理解其意义和用法,然后通过课堂点拨、完成课后“思考和练习”以及熟读、背诵,切实掌握。

  三、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注意文言实词的古字通假、古今异义、单音词和双音词等现象。

  教时安排:用两课时教完。课前要求学生对照注释初读课文。第一课时,重点弄通文字,初步理解内容。第二课时,理清层次,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并研究写作特点。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介绍作者,解题;

  2.正音正字;

  3.理解本文的重点文言虚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4.翻译课文。

  一、导入:

  1、新课导入:同学们,也许我们有的同学不能真正理解学习的重要性;也许我们有的同学整天或冥思苦想,或埋头看书,但效果不佳,因而苦愁没有一个好的学习方法。今天我们学习荀子的《劝学》,它将告诉我们学习的意义和作用,告诉我们学习的方法和应有的态度。希望大家能有所借鉴。

  2、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山东兰陵。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3.解题:《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劝:“劝勉”的意思。繁体字“”字,凡是用“力”作形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二、读文

  1、师范读课文。

  2、生自由朗读,扫清字音障碍。

  3、生齐读课文,师点拨指导。

  4、生借助注释工具书梳理课文。

  三、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第1段,提出中心论点。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已,停止,学习不可以停止,不可以放松,不可以半途而废。)

  开门见山,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揭示了题旨。

  第2段,阐明学习的重要意义。分三层连用比喻,证明学习的重要意义。

  (1)青,取之于(从)蓝,而(却)青于(比)蓝;冰,水为(凝成)之,而(却)寒(冷)于(比)水。(也说明学习可以使人提高自己、改变自己。)

  (2)木直中(合乎)绳(墨线),(烤弯)以(把……)为(作成)轮,其曲(曲度)中(合乎)规。虽有(又)槁暴(晒干),不复(再能)挺(直)者(的原因),(火烤)使之(它)然(这样)也。(说明学习可以改变人的习性,使之向好的方面发展变化。)

  (3)故(所以)木受绳(经墨线量过)则直,金就砺(放磨石,上磨过)则利,君子博学而日(每日)参省(检查省察)乎(于)己,则知(智)明而行(行为)无过矣。(说明学习可以使人增长智慧,提高品德修养。)

  正因为学习有这样的重要意义,所以“学不可以已”。

  第3段:阐明学习的重要作用。这一段运用比喻,从三个侧面证明只要善于学习,善于假物,就能使人成为有才德的君子,然后得出结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吾尝(曾经)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片刻)之所学也;吾尝肢(踮起脚跟)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看得广)也。(学、思对比,强调了学习的作用;跛望与登高对比,登高的收获大。两例证明利用学习、利用外物的作用。)

  (2)登高而招(招手),臂非加长也,而见者(看的人)远(远也看得见);顺风而呼(呼喊),声非加疾(快)也,而闻者(听的人)彰(听得更清楚)。(两例证明利用自然条件的作用。)

  (3)假(借助)舆马者(的人),非利足(快脚)也,而致(达到)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善游)也,而绝(横渡)江河。(两例证明利用工具的作用。)

  (4)君子生(性)非异也,善假(利用)于(对)物(外物)也。

  连用比喻,得出结论:那些有才德的君子,生来本性与普通人没有什么两样(生非异也),只是由于他善于利用学得的知识和本领,善于利用处界条件弥补自身的不足,不断提高自己,所以才成为君子的。

  正因为学习有这样重要的作用,所以“学不可以已”,不可放松。

  第4段,阐明学习应持的方法和态度。这一段也分三层,论述学习必须不断积累、坚持不懈、专心致志。

  (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于此);积水成渊(深潭),蛟龙生焉;积善成德(形成良好的品德),而神明自得(自然获得),圣心(圣人思想)备(也就具备)焉。(积土积水两喻,从正面强调学习要靠积累,并引出结论:圣人是靠“积善成德’’培养了“圣心”。)

  故(所以)不积跬(半步)步,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跬步、小流两喻,又从反面强调了积累。正反对比,阐明学习必须不断积累。)

  (2)骐骥(骏马)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劣马)十驾(拉车走十天),功在不舍。锲(刻)而舍(放弃)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雕刻)。(骐骥与驽马对比,朽木与金石对比,从反正两面论证学习取决于后天努力,要靠坚持不懈。)

  (3)蚓(蚯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泥)土,下饮黄泉(地下泉水),用心一(专一)也。蟹六跪(腿)而二螯(蟹钳),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居住存身)者,用心躁(浮躁不专)也。(蚓蟹对比,从正反两面论证学习要专心致志。)

  全段由强调“积”,到论证“不舍”,最后归结到“用心一”。层层递进,表明学习的方法和应有的态度。进一步证明“学不可以已”,不可松散,不可半途而废。

  6、老师引导学生归纳知识点。

  青,取之于篮,而青于蓝。(于,介词。前者引进动作的处所,作“从”讲;后者引进比较对象,作“比”讲。)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于,介词,引进动作对象,作“对”、“向”讲。)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者,代词。组成名词的“者字结构”,作“的人”讲。)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者,助词,表停顿,并提示下文要说的原因。)

  知明而行无过矣。(而,连词,表并列,可不译。)

  吾尝终日而思矣。(而,连词,表修饰,可译作“地”。)

  假舆马者,非利是也,而致千里。(而,连词,表转折,相当于“却”、“可是”。)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而,连词,表顺承,相当于“就”、“于是”。)

  虽有(又)槁暴(曝),不复挺者(通假字)

  君子生(性)非异也(通假字)

  则知(智)明而行无过矣(通假字)

  7、学生讨论,老师引导归纳文章写作特色。

  ①大量运用比喻阐明事理,是本第一大特点。比喻能使抽象道理明白具体,深入浅出,使人易于了解和接受,提高表达效果。第二段用了五个比喻,说明学习的重要意义;第三段用了五个比喻,说明学习的作用;第四段用了十个比喻,说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些比喻有的用同类事物相衬托,如:“登高而招”与“顺风而呼”,“假舆马”与“假舟楫”,“积土成山”与“积水成渊”;有的用相反情况相对比,如“骐骥一跃”与“驽马―卜驾”,“朽木不折”与“金石可镂”等。比喻说理明白透彻,深入具体,使人信服。

  ②论证方法灵活,是本文另一特点。全文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分段论证。每段说明一个问题。第二、三段是先行论证,最后归结论点;第四段则把论点贯穿于论证之中。论证中有时先正后反,有时先反后正。灵活而有变化,使论辩生动有力。

  ③语言特点:多用对偶,夹用排比,也是一个特点。排比句使文章气势充沛,说理流畅。本文中排比句与大量对偶句穿插使用,使文章既整齐对仗、节奏和谐,又参差错落、变化流畅,反映了苟文议论透辟、笔势雄健的特点

  2.简介作者:(见教参)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论述中心的三个角度2.写作特点。

  教学步骤

  1.检查:

  (1)学生口头回答词义,教师讲释小结。

  青,取之于篮,而青于蓝。(于,介词。前者引进动作的处所,作“从”讲;后者引进比较对象,作“比”讲。)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介词,引进动作对象,作“对”、“向”讲。)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者,代词。组成名词的“者字结构”,作“的人”讲。)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者,助词,表停顿,并提示下文要说的原因。)

  知明而行无过矣。(连词,表并列,可不译。)

  吾尝终日而思矣。(连词,表修饰,可译作“地”。)

  假舆马者,非利是也,而致千里。

  (连词,表转折,相当于“却”、“可是”。)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连词,表顺承,相当于“就”、“于是”。)

  虽有(又)槁暴(曝),不复挺者(通假字)

  君子生(性)非异也(通假字)

  则知(智)明而行无过矣(通假字)

  (2)背诵课文:教师指名让学生分别背诵24段,讲评记分。

  2.总结: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教师总结。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这个论点的?

  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总结: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就是学习不可以停止,不可以放松,不可以半途而废。这一中心论点,是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三个方面来论述的。

  课文一开头提出“学不可以已”这一论点后,接着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在第二段中,学习可以使人“知明而行无过”,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三段,学习使本性与一般人没有差别的人成为君子,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作用,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四段,学习应持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的方法和态度,半途停止是不会学好的,只有“学而不已’’才能成功,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

  (2)本文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后小结:

  ①大量运用比喻阐明事理,是本第一大特点。比喻能使抽象道理明白具体,深入浅出,使人易于了解和接受,提高表达效果。第二段用了五个比喻,说明学习的重要意义;第三段用了五个比喻,说明学习的作用;第四段用了十个比喻,说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些比喻有的用同类事物相衬托,如:“登高而招”与“顺风而呼”,“假舆马”与“假舟楫”,“积土成山”与“积水成渊”;有的用相反情况相对比,如“骐骥一跃”与“驽马―卜驾”,“朽木不折”与“金石可镂”等。比喻说理明白透彻,深入具体,使人信服。

  ②论证方法灵活,是本文另一特点。全文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分段论证。每段说明一个问题。第二、三段是先行论证,最后归结论点;第四段则把论点贯穿于论证之中。论证中有时先正后反,有时先反后正。灵活而有变化,使论辩生动有力。

  ③语言特点:多用对偶,夹用排比,也是一个特点。排比句使文章气势充沛,说理流畅。本文中排比句与大量对偶句穿插使用,使文章既整齐对仗、节奏和谐,又参差错落、变化流畅,反映了苟文议论透辟、笔势雄健的特点。

  3、课外延伸:

  (二)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10―13题(15分)

  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暗疏①之,亦不甚失。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②饮酒者游。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矣,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故虽有勤劳之苦,而常废于善忘。

  嗟夫!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比读《齐史》,见孙搴答邢词曰:“我精骑三千,足抵君羸卒数万。”心善其说,因取“经”“传”“子”“史”之可为文用者,得若干条,勒③为若干卷,题曰《精骑集》云。

  噫!少而不勤,无知之何矣。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

  高邮秦观《秦观劝学》

  注释:①暗疏:默写。②滑稽:诙谐善辩。指行为放荡、玩世不恭的酗酒者。③勒:编。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一见辄能诵②然负此自放

  ③足抵君羸卒数万。④心善其说

  1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2分)

  A.旬朔之间何陋之有?(《陋室铭》)

  B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

  C.因取”经””传””子””史”之可为文用者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核舟记》)

  D.庶几以此补之。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口技》)

  12.将下列语句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故虽有勤劳之苦,而常废于善忘。

  译文: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

  译文:

  (3)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

  译文:

  13.本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请结合具体文字说明。(3分)

  答案:

  10.就、凭借、疲惫的、以……为善(认为……好)(各1分)

  11.B(2分)

  12.所以即使有勤奋刻苦的辛劳,却常常荒废在善忘。(2分)课内翻译略

  13.秦观在这篇短文中叙述了他自己年轻时凭借记性好不勤奋苦读,以至后来常因善忘而毁坏学业的情况。告诉我们要趁大好时光,勤奋学习,有所成就,而不应终日玩耍荒废学业。(3分,结合内容分析1分,道理解说准确2分)

  译文

  我年轻时读书,看一遍就能背诵,默写它,也不会有多大的错误。依仗这样的本事就放任自流,喜欢和巧言善辩、喝酒的人交往,一个月,没有几天在看书。所以,即使有很强的记忆力,也常常荒废在不勤奋上。

  近几年来,非常勤奋,后悔以前的所作所为;然而聪明已经耗尽,大概不如以前的十分之二,每看一件事,心中反复推敲几遍,合上书还是感到茫然不知,就又不知道了。所以即使有勤奋刻苦的辛劳,却常常荒废在善忘,嗨!损害我的学业的,常常是这两种情况。最近读《齐史》,看到孙曩答邢词中有这样的句子:“我精骑三千,足敌君羸卒数万。”

  心中赞同喜欢这个说法,于是摘取了“经”、“传”、“子”、“史”中在写文章时可以用到的语句,摘录几千条,编为几卷,取名为《精骑集》。

  啊!年轻时不勤奋,无可奈何啊。成年后善忘,差不多可以用这个来补救吧。

  注释

  1本段文字选自北宋婉约派词人秦观的《精骑集序》。秦观,字少游,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苏门四学士”之一。

  2辄:常常。

  3诵:记诵,记熟。

  4暗疏:默写。

  5负:依仗。

  6自放:放,放纵。即放纵自流。

  7滑稽:诙谐善辩。指行为放荡、玩世不恭的酗酒者。

  8旬朔:古时十日为一旬,泛指较长的时间。旬,十天。朔,农历的每月初一,也指一个月。

  9把卷:看书。

  10比:近,近来。

  11惩艾(yì):惩:戒止、警戒;艾读yì。即惩治过错,警戒将来。

  12殆:大概、恐怕。

  13曩时:昔日。

  14十一二:十分之一二。

  15必寻绎数终:寻绎:思考。数终:多遍,多次。从头到尾翻阅数次。

  16辄:总是,就。

  17省:懂得、明了,此处指记住。。

  18善忘:健忘。

  19孙搴答邢:北齐的大将。

  20精骑:精锐的骑兵。

  21赢卒:疲弱的士兵。

  22经:儒家经典,如《论语》、《孟子》、《周易》等。

  23传:人物转记作品。

  24子:诸子百家。

  25勒:编。庶几:差不多。

  26题:写上

  27庶几:差不多。

  4.布置作业:

  (1)作文(任选一题)谈学习试论“锲而不舍”

  (2)预习《师说》

《劝学》教学设计 篇12

  教学目标 : 

  一、掌握、积累文言词语

  1、掌握“劝、学、青、中、疾、致、假、绝、兴、功、强、用”12个文言常用实词;

  2、学习“于、者、而”3个文言常用虚词;学习、复习课文中其他文言虚实词;

  3、熟记“有(又)、暴(曝)、生(性)、()、知(智)、乎(于)”等古今字和通假字。

  二、借鉴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和学习态度的论述。  

  三、理解从三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方法。 

  四、学习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设喻方法。 

  教学设想: 

  一、抓住文眼,确定教学重点。中心论点是本文的文眼,它分三个分论点从三个角度论述、体现本文的思想性和逻辑性,这是本文的教学难点 ;比喻的含义和内在联系以及比喻论证,这是本文的教学重点。抓住提示论点的关键语句和用以论证的比喻,不仅可以明确本文论点和论证方法,揭示作品的思想性和写作特点,而且一些文言词句的重要问题也可迎刃而解。 

  二、本文的教学难点 和教学重点,与分析段落层次相结合,以利于学生理解论述的角度和设喻的几种形式。 

  三、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文言虚实词,先指导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结合课文语境,理解其意义和用法,然后通过课堂点拨、课后“思考和练习”、补充练习以及熟读、背诵等反复训练,才能切实掌握。 

  四、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注意文言实词的古字通假、古今异义、单音词和双音词等现象。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一、提示本单元教学目标 和本文教学目的; 

  二、介绍作者、解题; 

  三、正字正音; 

  四、理解本文的重点文言虚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五、试译难句。 

  教学过程  

  一、提示本单元教学目标 和本文教学目的。 

  二、预习检查。 

  三、导入  新课。 

  从初一学过的课文《为学》导入  ,指出它与本文都用设喻方法,讲有关学习的道理。 

  四、作者介绍(结合注释①)。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山东兰陵。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五、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一个“劝”字,问道: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学生往往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劝告”。教者趁此在“劝”字后加上一个“学”,再问:“劝”是什么意思?学生才会领悟:原来它还有“劝勉”的意思。这在心理学上叫做给学生建立“注意中心”。接着就讲:“劝”的繁体字“勤”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声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六、指导学生处理课文字词句中的疑难问题。 

  1.对照注释,借助字典,正字正音 

  第一组:通假字 

  (l)有yòu通又  知zhì是“智”的古字   暴pù已是“曝”的古字

  (通假字与本字同音;含音相近) 

  (2)乎hū通于(古音声母韵母相同) 

  (3)生xìng通性(古音声母韵母相同) 

  第二组:其他易写错读错字 

  中zhōng   砺lì    参cān 省xíng    qì    臾yú    螯áo 

  2.给本课12个重点文言常用实词圈画加注,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法。 

  3.复习初中知识,综合“思考和练习”二,学生自己理解文言常用虚词“于”、“者”、“而”的用法: 

  虚词: 而   温故而 知新 

  于   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 介词:从 青取之于蓝 

  苛政猛于虎                介词:比 而青于蓝 

  告之于帝    介词:向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者  有蒋氏者, 特殊指示代词,组成名词性结构,表示“……的人或事物”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表示略作停顿,并提示下面要说明原因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而君将哀而生之乎      连词:并列关系 知明而行无过矣 

  潭西南而望           连词:修饰关系 吾尝终日而思矣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连词:转折关系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连词:顺接关系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矣 

  4.学生试译难句,教师点拨指正。 

  (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君子”是一个合成双音词。“可以”在古汉语中是两个单音词,相当于现代汉语“可以、用它”的意思。在本文具体语境中,“以”已失去介词的作用,只协调音节。因此,这两个词中只有“可”有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可以”差不多;它还表示情理上应当如此,可译为“应该”。全句译为:有学问有修养的人说,学习是不应该(可以、能够)停止的。 

  (2)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句中两个“中”作动词,“符合”的意思。“绳”指木工取直用的墨线,这个词的意义现在已扩大,泛指各种绳索。“”和“为”是两个动词,“”通“”,指古代用火熨木使之弯曲的一种方法,现作“揉”,解释“使……弯曲”。“为”,做成。“以”在两个动词之间表明它后边的行为是它前边行为的目的或结果,作连词用,译作“而”。全句译为:(一块)木材直得合乎(木匠拉直的)墨线,假如使它弯曲而成为车轮,它的孤度(就可以)符合圆规(画的圆圈)。 

  (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句中“神明”即“神灵”;“圣心”指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自得”不是现代汉语中的合成双音词,“自”是自然,“得”是通;“而”是表示困果关系的连词。这句译为:积累善行养成美德,因而能自通于神明,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也就具备了。 

  (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句中“舟揖”是合成双音词,偏义复词,联系上下文,偏指舟。“水”,名词用如动词,“游泳”。“绝”是会意字,从“纟”,从“刀”,从“卩”(象人形),意思是人用刀横断丝织品,“绝江河”很像横断水流,所以“绝”引申为“横渡”。“江河”古人专指长江、黄河,现在的词义扩大了,泛指一切江、河。全句译为: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能游泳,但是能横渡江河。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句中两个“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爪牙”在本文中是两个单音词,它们的本义是爪子、牙齿。后来形成褒义的比喻义:帮手、武士;现代又转为贬义的比喻义:帮凶、走狗,词义的感情色彩有了变化。“强”读qiáng,坚硬的意思。“上”、“下”方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黄泉”是特殊的单纯双音词。“用心”不是合成双音词,“用”是引介原因的介词,译作“由于、因为”、“心”是“心思”的意思。“一”,作动词,专一的意思。全句泽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硬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地下水,(这是)由于心思专一(的缘故)。 

  5.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听读,指出字音、语气读错的地方。 

  七、布置作业 。 

  1.认真阅读注释,正确理解课文中的通假字、重点文言常用虚实词和难懂的句子。 

  2.书面作业 :“思考和练习”二、三、四。 

  3.熟读课文。 

  4.初步自析课文,思考题: 

  (1)课文的三段各是从什么角度论述的? 

  (2)课文的每组比喻包含什么意思?它们之间在意义上有什么内在联系?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一、每组比喻的意义和内在联系; 

  二、论述中心的三个角度; 

  三、设喻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二、研读课文。 

  围绕三个问题讨论: 

  第一题: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 

  第二:题:本文的每组比喻包含什么意思?各组比喻之间在意义上育什么内在联系? 

  第三题:本文设喻有什么特点? 

  由学生分段试译,试讲,教师重点点拨。 

  1.结合课文段落层次分析,讨论第一、二题: 

  本文第一句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接着围绕这个中心论点分三段从三个不同角度进行论述: 

  第一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第一个比喻“青出于蓝”,不能认为它的意思是比喻学生超过老师。这是它作为成语后新产生的意思。本文中这个比喻和“冰寒于水”,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直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这样,三个比喻分了两层意思。作者在这基础上,用“故”归纳上文,又用厂“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比喻作为事例,进而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后面两个比喻并列说明:肯下功夫。必见成效。它们是对后面推论的有力衬托。综上所述,本段是从总论学习的重要性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第二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开头作者用“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听学”光来阐说,接着就用“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这个比喻.形象说明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习产生显著效果。为了把道理说得更透辟,作者顺势而下,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四个比喻,从见、闻、陆、水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最后由此得出结论,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习。综上所述,本段是从学习的重要作用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 

  第三段作者用了十个比喻。作者先用两个比喻,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习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接着又用“不积跌步”、“不积小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这是本段第一个层次,说明学习要积累。下面就分两层说明如何做到积累。作者用四个比喻正反对照:先用“骐骥”、“驽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又用“锲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这是本段第二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就要坚持不懈。最后一个层次,作者用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照,说明做到积累还要专一。后面两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的两点保证,两者缺一不可。综上所述,作者在本段中又分三个层次,是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2.讨论第三题: 

  本文是阐述学习道理的议论文,通篇设喻,使所讲道理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既有说眼力又有感染力。本文的设喻特点: 

  (1)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如说明“学不可以已”之理,作者用了人们生活中常见的靛青色的提取,车轮的制造以及水寒冷而成冰等事例为喻加以说明,充分表达了“学不可以已”而必须有所造就的道理。这样化深奥为浅近,由感性到理性,令人心悦诚服。 

  (2)设喻方式多样:①正面设喻,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木为轮”、“金就砺则利”等从正面阐明学习的重要性。②正反设喻,如“蚓”和“蟹”、“骐骥”和“驽马”、“锲而舍之”和“锲而不舍”,通过正反对照把所要说明的道理说得更具体明白。③反复设喻,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连用几个不同的比喻,使读者加深对道理的理解。 

  (3)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十分灵活:①有的是将道理隐含于比喻之中,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锲而舍之”、“锲而不舍”。②有的先设喻,后引出道理,如第二段,作者先连用五个比喻,后引出“善假于物也”的道理。③有的先设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第三段第一层,作者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水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进一步论证。 

  三、布置作业 。 

  1.书面作业 :“思考和练习”一;补充练习。 

  2背诵全文。 

  3.预习《师说》: 

  (l)认真阅读注释,运用工具书,初步理解课文中的词句。 

  (2)认真阅读“预习提示”,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和对比的论证方法。 

  (3)说说本文的教学目的是什么?(参看“预习提示”、“思考和练习”、《文言常用实词表》) 

  补充练习 

  一、在括号里写出通假字的读音,并指出它们与本字的读音有怎样的关系: 

  1.知(        )明而行无过 

  2君子生(         )非异也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         )己 

  4.虽有(          )槁暴(           ),不复挺者 

  二、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古今词义,并说明这些词义在现代汉语中有什么变化: 

  1.故木受绳则直 

  2.金就硕则利 

  3.蟹六跪而二鳌 

  4.蚓无爪牙之利 

  三、说明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1.木直中绳 

  2.而绝江河 

  3.非利足也 

  4.上食埃土 

  四、填写本文不同设喻方法的例句: 

  l正反对照的形式,如 

  2.反复形式,如 

  3.先用比喻,再引出道理,如 

  4单说比喻,不提论断,使道理隐含其中,如 

  5.先设喻引出道理,再用另外的比喻作进一步论证,如 

  五、比较《为学》和《劝学》两篇课文,它们设喻方法有什么不同? 

  六、作文《“善假物”小议》;《赞“锲而不舍”》 

  要求:1.两题中任选一题;2写出提纲; 

  3.用设喻方法;4.字数400左右。 

  附一、补充练习参考答案: 

  一、1.zhì同音2.xìng韵母相同3.hū 声母相同4.yòu、pù同音 

  二、1.墨线,泛指所有绳索;扩大2.金属制品,黄金;缩小3.蟹腿,跪下;转移4.爪子和牙齿,帮凶、走狗;感情色彩变化 

  三、1.符合,动词2.横渡,动词3.便捷形容词(使动用法)4.向上;作状语 

  四、略

《劝学》教学设计 篇13

  【教学目标】

  1、认识“学不可以已”的道理和“终身学习”的重要意义。

  2、掌握文言词语“绝”、“强”、“假”、“望”、“闻”的意义和用法。

  3、学习比喻论证的方法,体会荀子文章的风格。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绝”等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难点】

  如何结合时代的需要,使学生认识“终身学习”的重要意义。

  【教学方法】

  四读法。(自己总结的。)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内容与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师导入新课,简介荀子

  1、荀子的思想:

  ⑴ “天人相分”,自然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

  ⑵ “制天命而用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⑶ 性恶论。人性本恶,所以需要学习和教化。

  ⑷ “礼”是治国之本。

  2、作品风格:是学者之文,朴素、深厚、缜密,多用排比和比喻。

  二、通读全文,概括大意(一读。)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正音。

  注意如下字的读音:

  中(zhòng)   智(zhì)   躁(zào)   有(yòu)(其它参见教材注释。)

  2、学生结合注释,通读全文,概括文章大意:

  明确:学不可以已。

  (意思对即可。)

  3、学生分小组笔译课文最后一段,注意语言准确;教师巡回指导。

  4、教师检查,组织全班同学交流笔译的情况,重点指导如下句子的翻译:

  ⑴ 无以……:没有用来……的方法;

  ⑵ 筋骨之强:强健的筋骨。(倒装句式。)

  ⑶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向上;下,向下。(名词作状语。)

  三、完成课后练习,重点学习文言词语

  1、学生做练习二,掌握“绝”、“强”、“假”、“望”、“闻”的用法。

  2、教师检查完成情况;

  3、学生查阅《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王力主编,商务印书馆),增加义项和例句。注意:“绝”的义项比较多。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教师指名学生背诵“绝”、“强”、“假”、“望”、“闻”等词语的义项和课文中的例句。

  二、细读课文,理清思路(二读。)

  1、学生自读全文,理出作者的写作思路。

  2、教师检查,全班交流。(各组先推荐一人上黑板,还可以由其他同学不断完善,直到满意。)

  参考思路:

  学不可以已──智明行无过──常人成君子──积累、持恒、专一

  (中心)  (意义)  (作用)  (方法)

  三、研读课文(重点是最后一段),分析讨论(三读。)

  1、学生自读课文,找出比喻论证的语段和句子,对比喻进行分类、归纳。(学生可以自己确定分类标准)

  2、讨论比喻论证的作用、效果。

  3、教师总结,明确本文比喻巧而理至。

  第三课时一、审读课文,评价创新(四读。)

  1、教师引导:本文有哪些知识性错误,有哪些地方可以进一步完善,请指出来。

  2、学生审读课文,找出不足的地方。

  3、师生交流审读结果。

  参考:

  ⑴ 知识性错误,如“蟹六跪而二螯”,(应是“八跪”;一说正确)“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自己建筑巢穴,不用蛇鳝之穴)。

  ⑵ 在论证方面,只是从自我的角度来论证。本文只谈了“学不可以已”的两点作用,即提高自己,弥补不足。还可以从社会发展趋势和需要的角度来谈。

  二、联系实际,拓展运用

  1、以《新“劝学”》为题,列提纲,分组发言。要求进一步充实荀子的论证。

  2、教师补充“终身学习”的有关内容,学生讨论“终身学习”的重大意义。

  补充:“终身教育看来是进入21世纪的一把钥匙。它超越了启蒙教育和继续教育之间的传统区别。它响应迅速变革之世界的挑战……”。“要把终身教育放在社会的中心位置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第8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丛书 教育科学出版社)

  【板书设计】

  劝学

  《荀子》

  智明行无过

  常人成君子

  学不可以已 终身学习

  积累、持恒、专一

  (社会、时代的需要)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劝学》教学设计(精选13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