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案设计 > 语文教案设计 > 登泰山记(通用17篇)

登泰山记(通用17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登泰山记(通用17篇)

登泰山记 篇1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积累“阴、阳、乘、烛、以、及”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并疏通文意。

  2.指导学生通过反复阅读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

  3.体会本文简明生动的语言风格。

  教学重点及难点

  1.积累相应实词、虚词。

  2.背诵全文。

  课时分配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中国版图上自古有五座大山最为有名,被称为“五岳”,它们分别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而其中的泰山又被誉为“五岳”之尊。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清代姚鼐的《登泰山记》,领悟泰山的高峻雄伟。

  二、作家作品

  (参见课文注释及教师教学用书)

  三、整体把握

  1.朗读课文,正音。

  2.默读课文,结合书下注释疏通文意。

  补充注释: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古时称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

  当其南北分者:在,正。

  乘风雪:趁,冒着。

  余始循以入:相当于“而”,表顺承。

  及既上:到。

  苍山负雪:背负。

  明烛天南:名→动,照。

  戊申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稍见云中白若数十立者:依稀看见。

  绛皓驳色:或红或白,颜色相杂。

  尽漫失:模糊缺失。

  极天云一线经:尽。

  僻不当道者:偏僻。

  3.理清思路:

  问:全文共5段,每段要点是什么?

  学生默读,讨论,明确:

  第1段:总写地理环境,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观峰的位置。

  第2段:登临泰山,重点记叙登山的艰难及到达山顶后所见景象。

  第3段:重点描写泰山日出的美丽壮观。

  第4段:人文景观。

  第5段:补记自然景观。

  四、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一、二。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大体了解了文意,把握了作者的思路。作者如何详写登山过程以及泰山日出的美景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讨论的内容。

  二、登山过程和路线。

  问:作者如何详写登山路线和经过呢?

  默读课文,分析讨论

  明确:作者先从北京到泰安,历经齐河,长清,泰山西北谷,长城。

  作者登山的路线是:南麓、中谷、中岭、天门、西谷、山巅。

  最后见到了山顶的美景:“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半山居雾若带然。”

  学生用原文复述课文。

  三、泰山日出

  问:文章是怎样描写泰山日出的?

  明确:文章通过景物变化写泰山日出,以时间为序,依次写出了日出前后景物的变化,展现了一幅泰山日出的美景。

  例如写云,日出前是“足下皆云漫,”稍后是“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然后又有“红光动摇承之”。

  写山,日出前是“白若数十立”后是“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四、文中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

  1.“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这是初登山顶时刹那间的感受,作者不说冰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背负白雪,赋予静态的青山以动态,用语新颖、传神。然后说泰山上的雪像蜡烛一样照着天南,形象生动地绘出了积雪的光彩。

  2.“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这是在山顶上远望和俯视所得到的画面,作者纵目远,夕阳照耀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画,而山腰间停留的云雾好似飘带,使人感到那种特有的宁静气息,而且设喻新奇,给人以美的享受。

  3.“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这一比喻写出了日观以西诸峰的特点,更显日观峰的雄伟,且形象生动。

  五、总结

  本文充分体现了姚鼐的散文风格,尤以泰山日出一段最为精彩,极受人们推崇。通过对其它景物的描写,来烘托所要描写的景物,这种写作手法也很值得我们借鉴。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选取一观察点,描写日出。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积累“阴、阳、乘、烛、以、及”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并疏通文意。

  2.指导学生通过反复阅读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

  3.体会本文简明生动的语言风格。

  教学重点及难点

  1.积累相应实词、虚词。

  2.背诵全文。

  课时分配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中国版图上自古有五座大山最为有名,被称为“五岳”,它们分别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而其中的泰山又被誉为“五岳”之尊。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清代姚鼐的《登泰山记》,领悟泰山的高峻雄伟。

  二、作家作品

  (参见课文注释及教师教学用书)

  三、整体把握

  1.朗读课文,正音。

  2.默读课文,结合书下注释疏通文意。

  补充注释: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古时称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

  当其南北分者:在,正。

  乘风雪:趁,冒着。

  余始循以入:相当于“而”,表顺承。

  及既上:到。

  苍山负雪:背负。

  明烛天南:名→动,照。

  戊申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稍见云中白若数十立者:依稀看见。

  绛皓驳色:或红或白,颜色相杂。

  尽漫失:模糊缺失。

  极天云一线经:尽。

  僻不当道者:偏僻。

  3.理清思路:

  问:全文共5段,每段要点是什么?

  学生默读,讨论,明确:

  第1段:总写地理环境,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观峰的位置。

  第2段:登临泰山,重点记叙登山的艰难及到达山顶后所见景象。

  第3段:重点描写泰山日出的美丽壮观。

  第4段:人文景观。

  第5段:补记自然景观。

  四、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一、二。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大体了解了文意,把握了作者的思路。作者如何详写登山过程以及泰山日出的美景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讨论的内容。

  二、登山过程和路线。

  问:作者如何详写登山路线和经过呢?

  默读课文,分析讨论

  明确:作者先从北京到泰安,历经齐河,长清,泰山西北谷,长城。

  作者登山的路线是:南麓、中谷、中岭、天门、西谷、山巅。

  最后见到了山顶的美景:“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半山居雾若带然。”

  学生用原文复述课文。

  三、泰山日出

  问:文章是怎样描写泰山日出的?

  明确:文章通过景物变化写泰山日出,以时间为序,依次写出了日出前后景物的变化,展现了一幅泰山日出的美景。

  例如写云,日出前是“足下皆云漫,”稍后是“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然后又有“红光动摇承之”。

  写山,日出前是“白若数十立”后是“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四、文中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

  1.“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这是初登山顶时刹那间的感受,作者不说冰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背负白雪,赋予静态的青山以动态,用语新颖、传神。然后说泰山上的雪像蜡烛一样照着天南,形象生动地绘出了积雪的光彩。

  2.“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这是在山顶上远望和俯视所得到的画面,作者纵目远,夕阳照耀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画,而山腰间停留的云雾好似飘带,使人感到那种特有的宁静气息,而且设喻新奇,给人以美的享受。

  3.“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这一比喻写出了日观以西诸峰的特点,更显日观峰的雄伟,且形象生动。

  五、总结

  本文充分体现了姚鼐的散文风格,尤以泰山日出一段最为精彩,极受人们推崇。通过对其它景物的描写,来烘托所要描写的景物,这种写作手法也很值得我们借鉴。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选取一观察点,描写日出。

  教学目标:

  1.鉴赏本文简练的语言。

  2.在反复诵读中了解泰山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

  教学过程和步骤:

  一、试读全文

  1.提示以下句子的音节组合:

  当其/南北分者

  与知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登

  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大风/扬积雪/击面

  稍见/云中/白若/数十立者

  极天/云/一线异色

  是日/观/道中石刻

  其远石刻/尽漫失

  至/日观/数里内/无树

  2.以下几处凡须连读以明确语意的,用底线标示:

  余始循以入

  磴几不可登

  望晚日照城郭

  极天云一线异色

  视日观以两峰或得日或否

  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

  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二、第一段导读

  1.汶水,济水怎样分流?诵读原文语句。

  “泰山之阳,……阳谷皆入济”。首先介绍泰山突兀于汶、济二水之间,山南有汶水潺潺西流,山北有济水淙淙东去,“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点出了万壑争流的壮美景观,名山傍水,分外壮观。

  2.古长城横亘于哪里?诵读原文语句。

  “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这句既点出古长城在泰山南北山谷的分界处,成为两水分界线,又写出泰山形势之险,依山筑城。

  3.怎样介绍日观峰?诵读原文语句?

  “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以古长城作为参照物,写日观峰,既点明泰山最高点,也为这次泰山之行树起了一块指路牌。

  4.小结:这幅泰山地理概貌图,犹如电影的远景镜头,又如绘画中的鸟瞰图面。作者系用由“面”(两水)到线(古长城)再到点(日观峰)的写法,为后文的叙述设下伏笔。

  5.诵读。要求层次分明,字音清晰。前两句重音在“阳”“阴”“阳谷”“阴谷”上;后两句,前句轻读,后句重读。

  三、第二段导读

  1.由三人分读第二段,并全段由几幅画组成?

  2.为第一层内容拟标题:旅游路线图?/p>

  3.划出自京师至泰安的有关动词,品味其作用。

  “乘”,好像风雪随作者驾驭,比“冒”“顶”多一份生动。“乘风雪”乃全文点睛之笔,作者悄悄埋下一条贯穿全文的伏线,为登山之难,览之豪兴创造了条件。

  “历”“穿”“越”“至”,一气读来感到作者不辞漫长的旅途和行程的艰辛,正顶着风雪由远而近,快速行进,以归返自然,纵情登山揽胜。其游兴之豪,向往之切溢于言表。

  4.为第二层内容拟标题:登临泰山图。

  5.划出自山麓至山顶的途径,品读登山之险。

  作者从南麓出发,取道泰安城下的中谷,半道经由中岭,复循西谷,到达山顶,重点表现一个“登”字。作者好像一个导游,引导我们一道攀登,突出“险”字。“成如容易却艰辛”,山高达四十五里,石级竟七千有余,从中岭到山巅,有不少山崖像门户一样挡着山路,人们称之为“天门”,峰峦险峻,雾重冰坚,攀行何其艰难,正如作者在《岁除与子颖登日峰观日出作歌》一诗中所写:“坚冰登滑澄如脂”“攀空险才到顶”,登山充满苦趣,但乐趣亦在其中。

  6.为第三层内容拟出标题:晚清文照图

  7.登山固然艰难,但登上极顶,那陡然呈现的泰山气象万千的景色,又激动着姚鼐的

  作者用落日、青山,流水,白雪,城郭组成一幅其妙无比的泰山夕照图,尺幅千里呼之欲出。你能把这幅瑰丽的风景画描述出来吗?学生自由朗读,描述画面。

  提示:

  座座青苍的山峰,身披皑皑的白雪,通明的银光照亮了南天,苍山与白雪相互衬托,雪光与日光交相辉映,凭高俯瞰,远处古老的泰安城郭恬静地沐浴着夕阳余辉,汶水和徂徕山相依拥抱,宛如自然天成的山水图画,环绕山间的云雾宛如轻柔的腰带在飘荡,朦朦胧胧,恍恍惚惚,似动非动,别具风味。当我们和作者一起沉浸在这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的审美氛围之中时,我们又禁不住问姚鼐,你说是画,又像哪一幅?作者没有回答,因为这群山的青色,积雪的白色,夕阳的余辉构成的场景只存在于每一个人想象的画面上。而这一明朗而开阔的画面,又正是自然景物使作者心花怒放的形象概括

  8.你认为这幅风景画中哪些词语用得精妙?

  苍山负雪:不言冰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背负着雪,承受着大自然撒下的雪景,由被动变为主动,赋静态的青山以人的动态,表现了冰雪之盛,使人想象到苍山宛如一位富有强大生命力的巨人,匍伏在那里,背上披着一层厚厚的银装,多么富有神韵。

  明烛天南:“烛”是一种光化反应。雨天的晴日,直射雪山,而雪山又把所吸收的光能反射天南,绘出积雪映照南面天空的夺目光彩,呈现出雪光与日光争辉的奇景。

  半山居雾:一个“居”字,不仅把动态的物写成静态,使人感受到那种特有的静谧气息,而且增强了山间云雾缭绕不绝的高峻之感,创造出云雾全然凝滞不动的静穆而奇妙的境界。

  这几个词写出山静中的动态,雾动中的表态。

  9.这几句写出雪天开阔的气象和明丽的色彩,虽寥寥几句,却将白雪、晚照、天际、城郭、山、水、云、雾写得历历在目,我们仿佛跟着作者置身于如诗如画的境界中,身居于云雾之上,紧接着上文读下来,不觉顿生遗世独立,飘飘欲仙之感。然而这不过是陪衬之笔,泰山夕照固然美,而最动人的景色却是“日观亭观日出”。

  10.诵读第一、二层

  (用说明的语气读,重音在“乘”“历”“穿”“越”“道”“越”“循”“至”上。第三层为描写语,诵读带点想象,有身临其境之感,读出作者的兴奋,喜悦,体会作者的心旷神怡。)

  四、第三段导读

  1.诵读中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什么?拟出小标题。

  泰山观日出。作者描绘了一幅无比壮丽的泰山日出图。如果说前一幅画面明净,色彩柔和,景象恬静,充满阴柔之美,那么这幅日出图则色泽炽烈,气势雄阔,充满勃勃生机,而且由于先写了日出前的白茫茫一片,在对比映衬之下,显得格外强烈,足见其阳刚之美。

  2.作者写了哪些自然景观?重点写了什么?

  作者用浓墨重彩,层次清晰地描绘了日出的壮丽奇观,写了大风、积雪、云雾、雪峰、朝霞、太阳、大海、远山,重点写日出时“极天”的变化。

  3.作者是怎样观察、怎样描写的?

  以日观亭为观察点,先写日观峰待日出的情景。时间是除夕日“五鼓”,气候环境是“大风扬雪击面”,作者调动视觉和触觉,突出风力的强劲,高处不胜寒,“足下皆云漫”,日观亭高耸于云雾弥漫的云天之下。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作者坐在日观亭这个至高点上面东而待,表现了等待日出的急切心情和豪情逸兴。接着写日出,按日将出,日正出,日已出的时间先后为序逐层添色加彩,由暗到明,由近到远,由东到西进行观察。日将出之时,“云中白若数十立者”,那些负雪的山峰披着一件比云更白的衣裳,微露于云海之中,星星点点,像几十颗白色的骰子似的。透过云层,依稀可见山峦。这是雪后初霁的泰山晨曦,是日出的前奏曲。日正出之时,先是云霞变化,从“一线异色”到“成五彩”,当天的尽处呈现出一线奇异的色彩,白茫茫的云雾瞬息变幻成斑斓缤纷的云霞。天空中升起一轮红彤彤的旭日,接着作者用“正赤如丹”正面描摹,把日的容颜,半姿和态势摹写入神。再以“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描出太阳冉冉上升,天空红光灿烂的独特景观。所有这一切无不在作者笔下跳跃、变化,从这一话的形象的塑造中,我们也分明感到,此时的姚鼐内心有多么激动,多么感奋!那“红光”何以动摇?“或曰:此东海也。”原来太阳是从天边波涛翻滚的东海上升起来的。好一幅海日映照的奇丽画面。至此,气势磅薄的日出奇观,只寥寥数语,就被描绘得宛然在目。最后写日已出,侧面落笔,转写山色和山态。回头西望,欣然望到日观以西诸峰,因“或得日或否”,所以呈现出“绛皓驳色”的万千景象。日观峰以西诸山,阳光照射到的,呈红色,照不到的,依然是白色,红白二色,陆离斑驳。而群山“皆若倭”,变腰曲背,晨光中红白错杂相间的群山,都似弯腰俯首,显得矮小,烘托出日观峰凌空俯瞰群峰的雄姿,正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诗意,形象地说明泰山的雄伟高峻。至此,作者穷形尽相地正面描摹出旭日升腾时灿烂的光彩和跳跃的欢态,使人想起诗仙李白在此观日出的诗句:“攀崖上日观,伏槛窥东溟。海色动远山,天鸡已先鸣。”

  观察顺序景观变化

  由暗到明稍见云中……→正赤如丹……

  同近到远白足下……→极天云一线异色

  由东到西亭东……→视日观以西峰

  描写顺序景观变化

  日出之前大风、积雪、云漫、云中白若数十立者

  日出之时一线异色、五彩、正赤如丹,红光动摇承之

  日出之后或得曰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倭。

  4.诵读。要求吐字清晰,节奏适可,读出层次,且心中要有“视象”,恍若亲见,“云漫”“白若”“一线异色”“正赤如丹”“动摇承之”“绛皓驳色”“若偻”诸语,可稍加重语气,呈现出日出过程。

  5.自由诵读,品味作者描写日出抓住哪些景物特征来写的。示例:

  写日出之前的情景,“大风扬积雪击面”,风雪交加,云雾弥漫,不但写出“风扬积雪”的视觉,而且写出了“击面”的触觉。“扬”“击”二字把劲急的风力描绘得十分突出。风力之急,气候之寒,积雪之多,使人感同身受。

  以比喻雪中的远山,拔地参天的山峰,竟然小如。作者抓住远山又白又小的形、色特点,显得十分贴切。再从这一判断句式来看,作者先写它的直觉(象何物),再进而判断出实际是什么(山也),完全符合观察的过程,显得十分真实。这是一幅云雾中的山静态图。

  写日出之时的景观,着重观察描绘日出前后色彩的变化。以静衬动,是一幅流动着色彩美的动态图。从“一线异色”到“须臾成五彩”到“正赤如凡”“红光动摇承之”,写出了倏怨万变的壮美景象。一个“承”字,把旭日写得仿佛有一双巨手轻托着徐徐上升,又以汹涌着、摇动着、充满无穷生命活力的红光为衬托,情景愈加显得奇丽。紧接一句“或曰:此东海也”,好像是谁突然发现,惊呼了一声,引发了我们对日出的壮观景象进行想象:原来太阳是从一片红光闪耀,涵澹澎湃的东海之中升起来的,难怪它是那样的绚丽,热烈、浑圆。读这一句,使人觉得那红光便是海波的跃动,辽阔的天际,万里的海疆,多么壮美的景色!但其实那并不是东海。我们禁不住要为作者的生华妙笔啧啧称赞,鼓掌喝采。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作者由东而西,由高到低,写晨曦中山峰绚丽多姿,是一幅奇异的立体风光图。没有一个字写冰雪,却使我们能够从它的形象中想象到。而“或得日,或否”的山峰,尽管色彩各有不同,而神态却是相同的,这就是所谓“皆若偻”。课文注释多说一句“引申为鞠躬致敬的样子”是有道理的,这里以群山有如臣服于下敬礼膜拜的姿态来反衬泰山的“五岳独尊”的巍峨气概,也使日出景象显得更加庄严。好一座雄峻的日观峰!

  五第四、五段导读

  1.在诵读中思考:第四段写了什么内容?拟出小标题。

  写泰山的人文景观,提到点缀于日观亭附近或下山路上的建筑和石刻等名胜古迹,可说是一幅日观峰古迹图。大凡作山水画,既要有山有水,还要有人物,又要点缀一些屋宇和其它,这里简要介绍一些泰山的建筑和古迹,既增强了游记的知识性,也有助于表现历史悠久的泰山的个性特征和整体风貌。

  2.在诵读中思考:第五段写了什么内容?拟出小标题。

  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作者以“三多”、“三少”“三无”,用简明的文字,扣住时令,概括出泰山石多松多的高山特色,同时也以此写出泰山之冬的特殊景观:石峰峻峭,青松苍劲,冰雪覆盖,鸟兽飞绝。这种静美,给我们以和谐的色调感。游览结束之时,作者又为我们勾勒了一幅泰山之冬的印象图,这幅图画,犹如风光影片的结尾,最后再给你一瞥全貌,虽无细部刻划,却给你留下了深刻的总体印象。

  3.诵读。语速宜缓,用说明口气。

  六、继续诵读全文,体会线索

  伴随整个游程,贯串全文主要景物的是雪,起笔于“风雪”,结笔于“冰雪”,“雪”构成连贯全文的一条线索,是映衬全文的主要色彩,起着重要的对比和渲染作用。“自京师乘风雪”,为这次登临泰山之行抹上了一层浑茫苍莽的色彩,衬示出此行的非同寻常。登上山顶之后,“苍山负雪,明烛天南”,青苍的山岭蒙上一层厚雪,发出晶莹的白光,照亮了南天,照出了作才高阔的视野。与高山雪光对照的则是“晚日照城廓,汶水,徂徕如画”。展现出一幅高山雪霁,斜阳染丹,城郭山水历历可见的壮丽景象,一切都笼罩在明确亮的雪光之中。而“大风扬积雪击面”,风能扬积雪,说明风力之大,积雪能够击面,进一步强化风力劲急,积雪之多。日出前的气侯之寒。而日出之后的山峰所呈现出的“绛皓驳色”,对比强烈,色彩鲜明。文章末尾的“积雪与人膝齐”,再一次突出日观峰的高耸凛寒,仿佛连空气也冻结了。一片晶莹的色彩融染始终,营造出一种高迥洁净的境界,而白雪的冰清玉洁,更映衬出作者内心的明净,不同凡谷的崇高襟怀和磊落情怀。

登泰山记 篇2

  唐检民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一、分析作者游览泰山的经过及登山的路线。

  二、教学有关字词了解有关字词的古今不同意义。

  三、了解有关特殊句式。

  教学重点:了解作者登山的路线。

  教学重点:

  一、了解有关特殊句式。

  二、了解有关字词的古今不同意义。

  教学过程 :

  一、复习巩固:

  抽学生背诵第一自然段关回答下列问题。

  1、词语的古今意义:阳

  2、了解词语的活用:西,东。

  3、了解特殊句式: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二讲授新课:

  抽学生朗读条二自然段并回答下列问题:

  本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记述登山经过,着力写登山的艰难和到达山顶后所见的景象,这是本文叙写的重点。(本段的行文思路:先写由京师到泰安,点明游览的时间和节令――再写登山的过程――再写所见的美景。)

  讲授有关字词:`世皆谓之天门云――云,语气助词。今一般用于名词,云层。句意――世人都有称之为“天门山”

  至于泰安――“至于”是动词,“至”与介词“于”的连用,不是今表示另提起一件事的连词,其义是到、到达。句意是:到达泰安。

  是月丁未――是,这、此。今常用作判断词。句意是:这月丁未。

  复循西谷――复、再、又之意。再沿着西面的山谷向上走。今常用义为:往复、重复等。崖限当道――――限:门槛,名词。当、挡住,动词。有高崖横在路上的地方。越长城之限――限,界限,名词。越过长城的界限。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二月(余:我,以:在。我在乾隆三十九年二月。)

  其级七千有余。(几,表示整数后面不定的余数。那台阶有七千多级)

  及既上(及:等到,介词。等到登上山顶。)今所经中岭 及山巅。(及:和,连词。现在经过的中岭和山巅)

  世皆谓之天门云。(云:语气助词,表示不肯定的语气。世人都称为天门山的。)

  特殊句式:余所不至也(也,表判断,句意为:我没有到达那里。)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用皆、表判断。句意为:亭东从脚下都是弥漫着云雾。)

  省略句:与子颖坐日观亭等日出(省略主语:余。句意:我同子颖坐在日观亭上等待日出。)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后一分句前承前一分句宾语省略主语:雪。“苍山”前面省略谓语:见。句意:青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烛:名词动用,照。)

  三、翻译第二段:

  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从京城出发,冒着风雪,经过齐河、长清,穿过泰山西地的山谷,越过长城的界限,到达了泰安。这月的二十八日,与朋友知府朱孝纯字子颖,从南面的山脚攀登。全程四十五里,路都有是石头砌的石阶,那台阶有七千多级。泰山的正南面有三条山谷。中间的那一条山谷绕着泰安城边流过,这就是郦道元所说的环水。我们一开始就沿着这条谷进了山,走了一小半路程,越过中岭 ,再沿着西面的山谷向上走,就到了它的顶峰。古时登山,沿着东面的山谷进山,天门就在道中。东面的山谷,古称它为天门溪水,是我们没有到达的地方。现在经过的中岭,和山顶有高崖横在路上的地方,世人都称为“天门山”。一路上云雾弥漫冰滑难走,台阶几乎无法攀登。等到登上山顶,青山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远望城郭,在夕阳的照耀下,汶水、徂徕好像一幅图画,半山腰停留的云雾,好像一条腰带似的。

  四、抽学生回答下列问题:

  (一)、登山的过程怎样?

  明确:由南麓登,始循(中谷)进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评:仅用十九个字便写出登山的全过程。)

  (二)、沿途和登上山顶以后见到了什么景色?

  明确:上了山顶,只见青山铺着白雪,雪光映着南天。远望夕阳下的照着的城郭,汶水和徂徕活像一幅山水画,半山腰还停留着雾气,像腰带似的。

  归纳:这一部分可分三层:一、写京师到泰安的旅程。二、写从泰山南麓到山颠的路线,三、写登上泰山山顶,极目远眺泰山南部的景色。(旅途远,登山难,景色秀)

  五;作业 设计:熟读课文

  六、板书设计 :

  一、写京师到泰安的旅程。                                                      旅途远,登山难,景色秀

  二、写从泰山南麓到山颠的路线。

  三、写登上泰山山顶,极目远眺泰山南部的景色。 作者邮箱: 

登泰山记 篇3

  一、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积累一定的文言实词,进而疏解文意。

  2.学生理清本文思路,体会描景特点。

  3.学生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品位形象而优美的语言,学习写作方法。

  二、教学设想

  1.安排两课时教学。

  2.学过程中,注重朗读环节,知道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理清思路。

  3.预习的效果教学,重点突出一些疑难字、词、句,采用课堂讨论的方式解决,教师适当点拨。

  4.结合练习一的回答,达到教学目的二、三,应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5.安排二课时。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  新课

  利用电视或电脑录放泰山风光与雄姿,并请去过泰山的同学说说自己是怎样登泰山的。那么古人是怎样登泰山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姚鼐的

  (二)作者介绍(投影)

  选自《惜抱轩诗文集》,作者姚鼐,字姬传,一字梦谷,清代桐城人,杰出的散文家,桐城派集大成者。他因室名惜抱轩而被人称为“惜抱先生”,著有《惜抱轩全集》,他所选编的《古文辞类纂》在近代是一部家传户诵的文章总集。

  桐城派:清代中叶影响最大的散文流派创始于方苞,经刘大、姚鼐的发展,形成完整的理论,三人并称“桐城三祖”,姚鼐被称为领袖,他秉承了“文道合一”的主张,讲究义理、考据、词章三者兼长,注重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写景散文尤有独特成就。

  (三)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1、教师范读课文,提示学生注意朗读节奏,依据节奏推知句意。

  2、默读全文,要求学生参阅注释,理解文章大意,并提出自己难以理解的词句,教师点拨,学生讨论,揣度词义,并将重点词语形成板书。

  泰山之阳――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这里指泰山的南面。

  其阴――阴:山的北面,水的南面,这里指泰山的北面。

  乘风雪――乘:趁,这里有“冒着”的意思。

  长城之限――限:界限,这里指城墙。

  遂至山巅――巅:顶峰,颠峰。

  半山居雾――居:停留。

  戊申晦――晦:阴历每月最后一天。

  极天云一线――极:尽,尽头。

  绛皓驳色――驳:杂,错杂。

  尽漫失――漫失:模糊、缺损。

  僻不当道者――僻:偏僻。

  明烛天南――烛:名词作动词用,照。

  3、指导学生准确理解课文内容,画出作者登山线路图,进行比较,看谁画得准确。

  (四)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

  1、全文有五段,每一段的内容要点是什么?学生发言、明确;

  第一段:总写泰山的地理形势,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观峰。

  第二段:记述登山经过,着力叙写登山的艰难和到达山巅后所见的景象。

  第三段:集中描写泰山日出的动人景象。

  第四段:介绍泰山的人文景观。

  第五段: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

  2、讨论:作者是从何地动身?登山的方位在何处?简述第一天行程和第二天所观之景。

  明确:作者从泰安动身,西南麓(日观峰之南)登山。

  第一天:从南麓循中谷入山,经天门,越中岭,再循西谷达到极顶,其时天色已晚。

  第二天:晨五鼓往日观峰日观亭观日出,然后参观名胜古迹,最后补记泰山极顶的景物特点。

  3、思路(板书)

  交代泰山位置――记述登山过程――描绘日出美景――返记人文景观――补写自然景观。循序渐进,一线贯穿

  综观全篇,文章紧紧围绕作者的游踪进行,叙述了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以精练的语言,生动地描写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象,写出了泰山的神秀壮丽,能唤起我们对泰山的向往,感觉到祖国山河的壮美。

  (五)布置作业 

  1、巩固重点字词,完成练习二。

  2、背诵课文。

  3、思考:作者是如何准确写出登山路径的?如何精彩描绘泰山日出美景的?

  第 二 课 时

  (一)导入  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领略了泰山的高峻、雄伟,那么作者是如何登上这“五岳独尊”,游是如何精彩地描绘险峰之上那“无限风光”的呢?

  (二)精彩片段分析

  讨论:1、第二段作者详写登山的过程,精读,说出作者的登山路线,写景特点。

  明确:(板书)

  先写:京师――泰安,点明时间和节令。

  再写:山麓――山顶。

  路程:四十五里(远)

  石级:七千有余(高)

  路线:中谷――西谷――山巅(险)

  最后顶景: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壮阔、上)――晚日照城,汶水、徂徕如画(雄浑、下)半山居雾若带然(高峻)――(远――近)

  2、文章通过景物变化写泰山顶上的日出,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景物变化的?描写了怎样的胜景?

  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了日出前、日出时和日出后的不同景色,展现出一幅泰山日出迅速变化的换面。(板书)

  日出前: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云中白若数十立者,山也

  日出时: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日出后;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色彩点染――绚丽壮美

  3、全班齐读第三段,体会写法特点和感情。

  总结:通过描写山顶所见景观和日出胜景,表达出作者的喜悦心情,抒发了热爱祖国山河,赞美祖国山河的强烈感情。

  4、找出文中几处使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体会特点和作用。

  明确:

  (1)“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这是初登山顶时刹那间的感受,作者不言冰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负白雪,赋予静态的青山以人的动态,用语新颖、传神。进而说苍山上的雪像蜡烛一样照着天南,形象、生动地绘出了积雪的光彩。

  (2)“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这是在山顶上远望和俯视所得的画面。作者纵目远眺,夕阳照耀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画,而山腰间停留着的云雾好像飘带一般,使人感到那种特有的宁静气息,而且设喻新奇,给人以美的享受。

  (3)“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这一比喻写出了西海诸峰的特点,更显出日观峰的雄峻,且赋予山峰以人的情感,形象而生动。

  (三)写作特点

  讨论、交流、举例分析。

  明确:

  1、章法严明,剪裁得当。

  2、善于抓住景物特征,巧妙进行烘托。

  3、用笔简洁,词语精当。

  4、句式多变,用此灵活传神。

  归纳总结;

  本文无论从清晰的思路,还是简洁明净的语言,亦或是色彩鲜明、生动的描景,都可见桐城派古文家锤炼语言的功力,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四)齐背课文,进一步体会以上特点。

  (五)布置作业 

  1、熟练背诵课文。

  2、完成练习一(3)

  3、写一段冬季雪景片段,具体生动地写出景物特征。

  附:有关资料

  桐城派

  中国清代散文流派。创始人方苞。继承发展者虽众,影响最大的主要是刘大和姚鼐。因方、刘、姚都是安徽桐城人,世称桐城派,时在乾隆末期。桐城派的文论,以义法为中心,逐步丰富发展,成为一个体系。方苞谓“义”,即言有物,指文章的内容;“法”,即言有序,指文章的形式。他的义经法纬之说,是要求文章内容和形式统一,古文当以“雅洁”为尚,反对俚俗和繁芜。刘大发展了方苞关于“法”的理论,进一步探求散文的艺术性,提出了“因声求气”说。姚鼐是桐城派的集大成者,强调“义理、考证、文章”三者合一。桐城派的文章在思想上多为“阐道翼教”而作;文风上简明达意,条理清晰,清真雅正,颇具特色。方苞的《狱中杂记》、《左忠毅公逸事》,姚鼐的等,都是代表作品。桐城派在清代文坛上影响极大。对矫正明末清初的文风,促进散文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

  方苞(1668~1749)

  中国清代散文家。字凤九,一字灵皋,号望溪。安徽桐城人。康熙四十五年(1706)进士。五十年,被牵连进戴名世《南山集》案入狱。赦出后隶汉军旗籍,入直南书房。累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曾写《狱中杂记》,揭露当时司法制度的黑暗与残酷,具有现实意义。他是桐城派散文的创始人。提倡写古文要重“义法”,重“清真雅正”。他在行文时始终以此为宗旨,文章写得雅洁精练,没有支蔓芜杂的毛病,开创清代古文的新风貌。方苞尊奉程朱理学和唐宋散文,因而发表很多文章反对黄宗羲、颜元的反程朱理学的思想,在当时影响极大。著有《望溪先生文集》18卷,《集外文》10卷,《集外文补遗》2卷。

  刘大(1698~1779)

  中国清代散文家。字才甫,一字耕南,号海峰。安徽桐城人。桐城派散文代表作家之一。他极重文的神气。在布局谋篇、行文写作上喜欢铺张排比。辞藻气势,较方苞、姚鼐为盛,而雅洁淡远则不如。在描写山水、刻画景物的文章中,又以篇幅长大、描绘详尽取胜。代表作有《观化》、《息争》、《焚书辨》、《书荆轲传后》、《黄山记》等。著作有《海峰先生集》16卷,《论文偶记》1卷。

  《海峰先生诗文集》书影

  姚鼐(1732~1815)

  中国清代散文家。字姬传,一字梦,室名惜抱轩,人称惜抱先生。安徽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进士,曾任刑部郎中,充山东、湖南乡试考官,会试同考官。主持梅花、紫阳诸书院讲席共40年。姚鼐继承方苞、刘大、姚范的古文之学,成为桐城派散文的集大成者。他继承方苞的义法论和刘大的声气论,在理论上又有所发展。①提倡义理、考证、文章三者的合一以“相济”。②总结文章的“神理气味”、“格律声色”为八大要素。③概括文章的阳刚、阴柔两大类的风格,认为两者不能偏废。姚鼐的文章与欧阳修、曾巩相近,简洁清淡,纡徐要渺,雍容和易,一如其人,在桐城派诸家中,最富有情韵。实际上是偏于“阴柔”之美。他的议论文如《伍子胥论》、《李斯论》,序跋如《老子章义序》、《海愚诗抄序》,书信如《答翁学士书》,记传如,都可看出他的风格。其缺点是气力不能健举,规模不够阔大,缺少现实内容。他的诗清拔淡远,尤工近体,但为文名所掩。著有《惜抱轩全集》88卷,所辑文总集《古文辞类纂》,世以为精当,流传很广。

  姚鼐手书墨迹

登泰山记 篇4

  教学目的

  一、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积累一定的文言实词,进而疏解文意。

  二、指导学生理清本文思路,体会描景特点。

  三、指导学生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品位形象而优美的语言,学习写作方法。

  教学设想

  一、安排两课时教学。

  二、在教学过程 中,注重朗读环节,知道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理清思路。

  三、利用预习的效果教学,重点突出一些疑难字、词、句,采用课堂讨论的方式解决,教师适当点拨。

  四、结合练习一的回答,达到教学目的二、三,应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新课

  利用电视或电脑录放泰山风光与雄姿,并请去过泰山的同学说说自己是怎样登泰山的。那么古人是怎样登泰山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姚鼐的

  二、作者介绍(投影)

  选自《惜抱轩诗文集》,作者姚鼐,字姬传,一字梦谷,清代桐城人,杰出的散文家,桐城派集大成者。他因室名惜抱轩而被人称为“惜抱先生”,著有《惜抱轩全集》,他所选编的《古文辞类纂》在近代是一部家传户诵的文章总集。

  桐城派:清代中叶影响最大的散文流派创始于方苞,经刘大、姚鼐的发展,形成完整的理论,三人并称“桐城三祖”,姚鼐被称为领袖,他秉承了“文道合一”的主张,讲究义理、考据、词章三者兼长,注重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写景散文尤有独特成就。

  三、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1、教师范读课文,提示学生注意朗读节奏,依据节奏推知句意。

  2、默读全文,要求学生参阅注释,理解文章大意,并提出自己难以理解的词句,教师点拨,学生讨论,揣度词义,并将重点词语形成板书。

  泰山之阳――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这里指泰山的南面。

  其阴――阴:山的北面,水的南面,这里指泰山的北面。

  乘风雪――乘:趁,这里有“冒着”的意思。

  长城之限――限:界限,这里指城墙。

  遂至山巅――巅:顶峰,颠峰。

  半山居雾――居:停留。

  戊申晦――晦:阴历每月最后一天。

  极天云一线――极:尽,尽头。

  绛皓驳色――驳:杂,错杂。

  尽漫失――漫失:模糊、缺损。

  僻不当道者――僻:偏僻。

  明烛天南――烛:名词作动词用,照。

  3、指导学生准确理解课文内容,画出作者登山线路图,进行比较,看谁画得准确。

  四、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

  1、全文有五段,每一段的内容要点是什么?学生发言、明确;

  第一段:总写泰山的地理形势,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观峰。

  第二段:记述登山经过,着力叙写登山的艰难和到达山巅后所见的景象。

  第三段:集中描写泰山日出的动人景象。

  第四段:介绍泰山的人文景观。

  第五段: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

  2、讨论:作者是从何地动身?登山的方位在何处?简述第一天行程和第二天所观之景。

  明确:作者从泰安动身,西南麓(日观峰之南)登山。

  第一天:从南麓循中谷入山,经天门,越中岭,再循西谷达到极顶,其时天色已晚。

  第二天:晨五鼓往日观峰日观亭观日出,然后参观名胜古迹,最后补记泰山极顶的景物特点。

  3、思路(板书)

  交代泰山位置――记述登山过程――描绘日出美景――返记人文景观――补写自然景观。循序渐进,一线贯穿

  综观全篇,文章紧紧围绕作者的游踪进行,叙述了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以精练的语言,生动地描写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象,写出了泰山的神秀壮丽,能唤起我们对泰山的向往,感觉到祖国山河的壮美。

  五、布置作业 

  1、巩固重点字词,完成练习二。

  2、背诵课文。

  3、思考:作者是如何准确写出登山路径的?如何精彩描绘泰山日出美景的?

  第二课时

  导入  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领略了泰山的高峻、雄伟,那么作者是如何登上这“五岳独尊”,游是如何精彩地描绘险峰之上那“无限风光”的呢?

  二、精彩片段分析

  讨论:1、第二段作者详写登山的过程,精读,说出作者的登山路线,写景特点。

  明确:(板书)

  先写:京师――泰安,点明时间和节令。

  再写:山麓――山顶。

  路程:四十五里(远)

  石级:七千有余(高)

  路线:中谷――西谷――山巅(险)

  最后顶景: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壮阔、上)――晚日照城,汶水、徂徕如画(雄浑、下)半山居雾若带然(高峻)――(远――近)

  2、文章通过景物变化写泰山顶上的日出,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景物变化的?描写了怎样的胜景?

  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了日出前、日出时和日出后的不同景色,展现出一幅泰山日出迅速变化的换面。(板书)

  日出前: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云中白若数十立者,山也

  日出时: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日出后;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色彩点染――绚丽壮美

  3、全班齐读第三段,体会写法特点和感情。

  总结:通过描写山顶所见景观和日出胜景,表达出作者的喜悦心情,抒发了热爱祖国山河,赞美祖国山河的强烈感情。

  4、找出文中几处使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体会特点和作用。

  明确:

  (1)“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这是初登山顶时刹那间的感受,作者不言冰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负白雪,赋予静态的青山以人的动态,用语新颖、传神。进而说苍山上的雪像蜡烛一样照着天南,形象、生动地绘出了积雪的光彩。

  (2)“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这是在山顶上远望和俯视所得的画面。作者纵目远眺,夕阳照耀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画,而山腰间停留着的云雾好像飘带一般,使人感到那种特有的宁静气息,而且设喻新奇,给人以美的享受。

  (3)“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这一比喻写出了西海诸峰的特点,更显出日观峰的雄峻,且赋予山峰以人的情感,形象而生动。

  三、写作特点

  讨论、交流、举例分析。

  明确:

  1、章法严明,剪裁得当。

  2、善于抓住景物特征,巧妙进行烘托。

  3、用笔简洁,词语精当。

  4、句式多变,用此灵活传神。

  归纳总结;

  本文无论从清晰的思路,还是简洁明净的语言,亦或是色彩鲜明、生动的描景,都可见桐城派古文家锤炼语言的功力,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四、齐背课文,进一步体会以上特点。

  五、布置作业 

  1、熟练背诵课文。

  2、完成练习一(3)

  3、写一段冬季雪景片段,具体生动地写出景物特征。

  本文来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材(人教版)教案系列丛书《语文第二册教案》,本文署名马彦英。

  附:

  桐城派

  中国清代散文流派。创始人方苞。继承发展者虽众,影响最大的主要是刘大和姚鼐。因方、刘、姚都是安徽桐城人,世称桐城派,时在乾隆末期。桐城派的文论,以义法为中心,逐步丰富发展,成为一个体系。方苞谓“义”,即言有物,指文章的内容;“法”,即言有序,指文章的形式。他的义经法纬之说,是要求文章内容和形式统一,古文当以“雅洁”为尚,反对俚俗和繁芜。刘大发展了方苞关于“法”的理论,进一步探求散文的艺术性,提出了“因声求气”说。姚鼐是桐城派的集大成者,强调“义理、考证、文章”三者合一。桐城派的文章在思想上多为“阐道翼教”而作;文风上简明达意,条理清晰,清真雅正,颇具特色。方苞的《狱中杂记》、《左忠毅公逸事》,姚鼐的等,都是代表作品。桐城派在清代文坛上影响极大。对矫正明末清初的文风,促进散文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

  方苞(1668~1749)

  中国清代散文家。字凤九,一字灵皋,号望溪。安徽桐城人。康熙四十五年(1706)进士。五十年,被牵连进戴名世《南山集》案入狱。赦出后隶汉军旗籍,入直南书房。累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曾写《狱中杂记》,揭露当时司法制度的黑暗与残酷,具有现实意义。他是桐城派散文的创始人。提倡写古文要重“义法”,重“清真雅正”。他在行文时始终以此为宗旨,文章写得雅洁精练,没有支蔓芜杂的毛病,开创清代古文的新风貌。方苞尊奉程朱理学和唐宋散文,因而发表很多文章反对黄宗羲、颜元的反程朱理学的思想,在当时影响极大。著有《望溪先生文集》18卷,《集外文》10卷,《集外文补遗》2卷。

  刘大(1698~1779)

  中国清代散文家。字才甫,一字耕南,号海峰。安徽桐城人。桐城派散文代表作家之一。他极重文的神气。在布局谋篇、行文写作上喜欢铺张排比。辞藻气势,较方苞、姚鼐为盛,而雅洁淡远则不如。在描写山水、刻画景物的文章中,又以篇幅长大、描绘详尽取胜。代表作有《观化》、《息争》、《焚书辨》、《书荆轲传后》、《黄山记》等。著作有《海峰先生集》16卷,《论文偶记》1卷。

  《海峰先生诗文集》书影

  姚鼐(1732~1815)

  中国清代散文家。字姬传,一字梦,室名惜抱轩,人称惜抱先生。安徽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进士,曾任刑部郎中,充山东、湖南乡试考官,会试同考官。主持梅花、紫阳诸书院讲席共40年。姚鼐继承方苞、刘大、姚范的古文之学,成为桐城派散文的集大成者。他继承方苞的义法论和刘大的声气论,在理论上又有所发展。①提倡义理、考证、文章三者的合一以“相济”。②总结文章的“神理气味”、“格律声色”为八大要素。③概括文章的阳刚、阴柔两大类的风格,认为两者不能偏废。姚鼐的文章与欧阳修、曾巩相近,简洁清淡,纡徐要渺,雍容和易,一如其人,在桐城派诸家中,最富有情韵。实际上是偏于“阴柔”之美。他的议论文如《伍子胥论》、《李斯论》,序跋如《老子章义序》、《海愚诗抄序》,书信如《答翁学士书》,记传如,都可看出他的风格。其缺点是气力不能健举,规模不够阔大,缺少现实内容。他的诗清拔淡远,尤工近体,但为文名所掩。著有《惜抱轩全集》88卷,所辑文总集《古文辞类纂》,世以为精当,流传很广。

  姚鼐手书墨迹

登泰山记 篇5

  唐检民 

  教学目标 

  一、学习写游记要体现景物的地点特点和时令特点

  二、文章语句简练的特色。

  教学重点及难点

  一、学习写游记要体现景物的地点特点和时令特点

  二、以自读为主,因为文章语言浅显 。

  教学时数

  三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内容步骤

  一、作者简介

  姚鼐(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住室名惜抱轩,也称惜抱先生,清代著名的散文家。他是安徽桐城县人,又是桐城人刘大槐的学生,是清代著名文派“桐城派”的奠基人之一。曾任刑部郎中(记名御史、四库全书馆纂修竺职。辞官后,先后在江宁、扬州等书院讲学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全集》、《九经说》等书。他编选的《古文辞类纂》,从历代作品中精选各类文体的名作,作为学习古文的范本,流传很广。他的文笔雅洁、严谨,自成一格。

  “桐城派”是清代散文的主要流派,创始人是康熙时的方苞,方苞注重文章的“ 义法”,主张以“ 清真雅正”之文,载孔、孟、程 、朱之道,刘大魁师事方苞,并发展了他的理 论,强调“ 义理、书卷、 经济 ”,要求品阐发程、朱、理学,同时又主张在艺术形式上模仿古人 的/" 神气/" /" 音节 /" /"字句 /"。姚 鼐是 刘大木魁的弟子,他的口号是:/"义理、考据、辞章,三者不可偏废。/"实际上是 以/"考据 /" /"辞章 /"为手段来阐发儒家的 /"义理/"。 因为上述三人都是安徽桐城人,所以人们称他们为桐城派(但后来的桐城派作家 并不都桐 城人 )。  

  本文是姚鼐在1774年冬游泰山后所写的游记。文章紧扣深冬时令和泰山的特点,形象地描绘出峥嵘苍劲的泰山。体现出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文章的顺序是:总写泰山的位置,记述登山的过程,山顶看日出,返回记建筑和观石刻,补记自然景观,循序渐进,有如一线贯穿,引人入胜。文章写景用笔不多,但能传出景物之神。侧面烘托为本文的主要写法。

  二、全篇理路解说

  泰山山脉绵亘于山东省中部,从东平湖东岸向东北延伸至淄博市南,长约200公里;俗谓登泰山,指的是攀登它的主峰玉皇顶。玉皇顶则位于泰安市城北,古称东岳;亦称岱山、岱宗,主要景点有南天门、仙人桥、日观峰、舍身崖等,著名建筑有岱祠、碧韦元君祠等。这些都跟文章理路有关,所以先做交代。

  一般人游泰山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在日观峰看日出,因此,本文先以汶水和济水为参照物,指出泰山山脉的地理位置,再以古长城(齐长城)为参照物指出日观峰的位置,这就预示了作者将有登山之举。以下是文章的主体部分:

  按游踪写,分两大层:前一层记登山及观日出;后一层记泰山古建筑、石刻、地质状况及动杆物等,皆游中所见。在记游踪时也标明了时间,如登山是12月“丁未”日(28日),“望晚”到达山顶;观日出是“戊申”日(29日)“五鼓”,日出后再参观古建筑及石刻等。文章脉络十分清晰。

  《登泰山记》记述了作者同友人登泰山的两天游程,再现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是山水游记中一篇脍炙人口的杰作。

  全文共五段,以登山为线索,记叙了泰山的地理位置以及登山的时间、路程,有重点地描写了沿途所见的景物。

  第一段:总写泰山的地理形势,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观峰的地理位置。(作者采用由“面”到线再到点的写作手法:先写汶水和济水的分流,是面;再引出两水的分界线――古长城,是线:然后以古长城为参照物,点明泰山的最高峰――日观峰的位置,是点。这个点,为下文叙述登山路线和观日出作好了铺垫。

  第二段:记述登山经过,着力写登山的艰难和到达山顶后所见的景象,这是本文叙写的重点之一。先写由京师到泰安,点明游览的时间和节令;再写由山麓到山顶,详细地记述路程的远近、山路的石级、经由的路线,古人登山的情况以及相关的一些地理知识:最后写到山顶后所见的景象,由远及近,由上而下地写出了泰山的高峻、雄浑的壮阔。  

  第三段,主要描写泰山日出的动人景象,是文章描写的一个重点。作者是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了日出前、日出时和日出后的不同景色,展示给读者一幅泰山日出迅速变化的画面。 

  第四段:介绍泰山的人文景观。先以日观峰为参照物写其周围的高山建筑群,再写返回途中所见的道中石刻,表现了泰山的古老风貌。

  第五段,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这是作者游山之后对泰山的总体印象。以雪与人膝齐结束。

  三、讲授文章第一自然段。

  1、字词:

  古今异义:阳――阳谷皆入汶(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称阳,现无此意,今一般用于阳光,表面等。句意:泰山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汶水。)

  虚词:

  当:当其南北分者(在,在……的地方,介词。)

  词语活用:西、东――向西,向东,方位名词作状语。)

  句式: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者……也。判断句。)

  文段翻译:

  泰山的南面,汶(wei)水向西流;山的北面,济水向东流。泰山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汶水,泰山北面的水都流入济水,在南北面山谷的分界处,是古长城。最高处是日观峰,在城南十五里的地方。

  作业 设计:熟读课文。

  板书设计 :         登泰山记     ――       姚鼐

  讲授文章第一自然段。

  1、字词:

  古今异义:阳――阳谷皆入汶(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称阳,现无此意,今一般用于阳光,表面等。句意:泰山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汶水。)

  虚词:

  当:当其南北分者(在,在……的地方,介词。)

  词语活用:西、东――向西,向东,方位名词作状语。)

  句式: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者……也。判断句。)                        作者邮箱: 

登泰山记 篇6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积累“阴、阳、乘、烛、以、及”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并疏通文意。

  2.指导学生通过反复阅读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

  3.体会本文简明生动的语言风格。

  教学重点及难点

  1.积累相应实词、虚词。

  2.背诵全文。

  课时分配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

  中国版图上自古有五座大山最为有名,被称为“五岳”,它们分别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而其中的泰山又被誉为“五岳”之尊。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清代姚鼐的,领悟泰山的高峻雄伟。

  二、作家作品

  (参见课文注释及教师教学用书)

  三、整体把握

  1.朗读课文,正音。

  2.默读课文,结合书下注释疏通文意。

  补充注释: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古时称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

  当其南北分者:在,正。

  乘风雪:趁,冒着。

  余始循以入:相当于“而”,表顺承。

  及既上:到。

  苍山负雪:背负。

  明烛天南:名→动,照。

  戊申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稍见云中白若数十立者:依稀看见。

  绛皓驳色:或红或白,颜色相杂。

  尽漫失:模糊缺失。

  极天云一线经:尽。

  僻不当道者:偏僻。

  3.理清思路:

  问:全文共5段,每段要点是什么?

  学生默读,讨论,明确:

  第1段:总写地理环境,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观峰的位置。

  第2段:登临泰山,重点记叙登山的艰难及到达山顶后所见景象。

  第3段:重点描写泰山日出的美丽壮观。

  第4段:人文景观。

  第5段:补记自然景观。

  四、布置作业 :

  1.课后练习一、二。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  :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大体了解了文意,把握了作者的思路。作者如何详写登山过程以及泰山日出的美景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讨论的内容。

  二、登山过程和路线。

  问:作者如何详写登山路线和经过呢?

  默读课文,分析讨论

  明确:作者先从北京到泰安,历经齐河,长清,泰山西北谷,长城。

  作者登山的路线是:南麓、中谷、中岭、天门、西谷、山巅。

  最后见到了山顶的美景:“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半山居雾若带然。”

  学生用原文复述课文。

  三、泰山日出

  问:文章是怎样描写泰山日出的?

  明确:文章通过景物变化写泰山日出,以时间为序,依次写出了日出前后景物的变化,展现了一幅泰山日出的美景。

  例如写云,日出前是“足下皆云漫,”稍后是“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然后又有“红光动摇承之”。

  写山,日出前是“白若数十立”后是“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四、文中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

  1.“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这是初登山顶时刹那间的感受,作者不说冰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背负白雪,赋予静态的青山以动态,用语新颖、传神。然后说泰山上的雪像蜡烛一样照着天南,形象生动地绘出了积雪的光彩。

  2.“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这是在山顶上远望和俯视所得到的画面,作者纵目远,夕阳照耀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画,而山腰间停留的云雾好似飘带,使人感到那种特有的宁静气息,而且设喻新奇,给人以美的享受。

  3.“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这一比喻写出了日观以西诸峰的特点,更显日观峰的雄伟,且形象生动。

  五、总结

  本文充分体现了姚鼐的散文风格,尤以泰山日出一段最为精彩,极受人们推崇。通过对其它景物的描写,来烘托所要描写的景物,这种写作手法也很值得我们借鉴。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选取一观察点,描写日出。

  附:板书设计

  教学目标:

  1.鉴赏本文简练的语言。

  2.在反复诵读中了解泰山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

  教学过程和步骤:

  一、试读全文

  1.提示以下句子的音节组合:

  当其 / 南北分者

  与知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登

  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大风/扬积雪/击面

  稍见/云中/白若/数十立者

  极天/云/一线异色

  是日/观/道中石刻

  其远石刻/尽漫失

  至/日观/数里内/无树

  2.以下几处凡须连读以明确语意的,用底线标示:

  余始循以入

  磴几不可登

  望晚日照城郭

  极天云一线异色

  视日观以两峰或得日或否

  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

  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二、第一段导读

  1.汶水,济水怎样分流?诵读原文语句。

  “泰山之阳,……阳谷皆入济”。首先介绍泰山突兀于汶、济二水之间,山南有汶水潺潺西流,山北有济水淙淙东去,“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点出了万壑争流的壮美景观,名山傍水,分外壮观。

  2.古长城横亘于哪里?诵读原文语句。

  “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这句既点出古长城在泰山南北山谷的分界处,成为两水分界线,又写出泰山形势之险,依山筑城。

  3.怎样介绍日观峰?诵读原文语句?

  “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以古长城作为参照物,写日观峰,既点明泰山最高点,也为这次泰山之行树起了一块指路牌。

  4.小结:这幅泰山地理概貌图,犹如电影的远景镜头,又如绘画中的鸟瞰图面。作者系用由“面”(两水)到线(古长城)再到点(日观峰)的写法,为后文的叙述设下伏笔。

  5.诵读。要求层次分明,字音清晰。前两句重音在“阳”“阴”“阳谷”“阴谷”上;后两句,前句轻读,后句重读。

  三、第二段导读

  1.由三人分读第二段,并全段由几幅画组成?

  2.为第一层内容拟标题:旅游路线图?/p>

  3.划出自京师至泰安的有关动词,品味其作用。

  “乘”,好像风雪随作者驾驭,比“冒”“顶”多一份生动。“乘风雪”乃全文点睛之笔,作者悄悄埋下一条贯穿全文的伏线,为登山之难,览之豪兴创造了条件。

  “历”“穿”“越”“至”,一气读来感到作者不辞漫长的旅途和行程的艰辛,正顶着风雪由远而近,快速行进,以归返自然,纵情登山揽胜。其游兴之豪,向往之切溢于言表。

  4.为第二层内容拟标题:登临泰山图。

  5.划出自山麓至山顶的途径,品读登山之险。

  作者从南麓出发,取道泰安城下的中谷,半道经由中岭,复循西谷,到达山顶,重点表现一个“登”字。作者好像一个导游,引导我们一道攀登,突出“险”字。“成如容易却艰辛”,山高达四十五里,石级竟七千有余,从中岭到山巅,有不少山崖像门户一样挡着山路,人们称之为“天门”,峰峦险峻,雾重冰坚,攀行何其艰难,正如作者在《岁除与子颖登日峰观日出作歌》一诗中所写:“坚冰登滑澄如脂”“攀空险才到顶”,登山充满苦趣,但乐趣亦在其中。

  6.为第三层内容拟出标题:晚清文照图

  7.登山固然艰难,但登上极顶,那陡然呈现的泰山气象万千的景色,又激动着姚鼐的心。

  作者用落日、青山,流水,白雪,城郭组成一幅其妙无比的泰山夕照图,尺幅千里呼之欲出。你能把这幅瑰丽的风景画描述出来吗?学生自由朗读,描述画面。

  提示:

  座座青苍的山峰,身披皑皑的白雪,通明的银光照亮了南天,苍山与白雪相互衬托,雪光与日光交相辉映,凭高俯瞰,远处古老的泰安城郭恬静地沐浴着夕阳余辉,汶水和徂徕山相依拥抱,宛如自然天成的山水图画,环绕山间的云雾宛如轻柔的腰带在飘荡,朦朦胧胧,恍恍惚惚,似动非动,别具风味。当我们和作者一起沉浸在这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的审美氛围之中时,我们又禁不住问姚鼐,你说是画,又像哪一幅?作者没有回答,因为这群山的青色,积雪的白色,夕阳的余辉构成的场景只存在于每一个人想象的画面上。而这一明朗而开阔的画面,又正是自然景物使作者心花怒放的形象概括

  8.你认为这幅风景画中哪些词语用得精妙?

  苍山负雪:不言冰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背负着雪,承受着大自然撒下的雪景,由被动变为主动,赋静态的青山以人的动态,表现了冰雪之盛,使人想象到苍山宛如一位富有强大生命力的巨人,匍伏在那里,背上披着一层厚厚的银装,多么富有神韵。

  明烛天南:“烛”是一种光化反应。雨天的晴日,直射雪山,而雪山又把所吸收的光能反射天南,绘出积雪映照南面天空的夺目光彩,呈现出雪光与日光争辉的奇景。

  半山居雾:一个“居”字,不仅把动态的物写成静态,使人感受到那种特有的静谧气息,而且增强了山间云雾缭绕不绝的高峻之感,创造出云雾全然凝滞不动的静穆而奇妙的境界。

  这几个词写出山静中的动态,雾动中的表态。

  9.这几句写出雪天开阔的气象和明丽的色彩,虽寥寥几句,却将白雪、晚照、天际、城郭、山、水、云、雾写得历历在目,我们仿佛跟着作者置身于如诗如画的境界中,身居于云雾之上,紧接着上文读下来,不觉顿生遗世独立,飘飘欲仙之感。然而这不过是陪衬之笔,泰山夕照固然美,而最动人的景色却是“日观亭观日出”。

  10.诵读第一、二层

  (用说明的语气读,重音在 “乘”“历”“穿”“越”“道”“越”“循”“至”上。第三层为描写语,诵读带点想象,有身临其境之感,读出作者的兴奋,喜悦,体会作者的心旷神怡。)

  四、第三段导读

  1.诵读中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什么?拟出小标题。

  泰山观日出。作者描绘了一幅无比壮丽的泰山日出图。如果说前一幅画面明净,色彩柔和,景象恬静,充满阴柔之美,那么这幅日出图则色泽炽烈,气势雄阔,充满勃勃生机,而且由于先写了日出前的白茫茫一片,在对比映衬之下,显得格外强烈,足见其阳刚之美。

  2.作者写了哪些自然景观?重点写了什么?

  作者用浓墨重彩,层次清晰地描绘了日出的壮丽奇观,写了大风、积雪、云雾、雪峰、朝霞、太阳、大海、远山,重点写日出时“极天”的变化。

  3.作者是怎样观察、怎样描写的?

  以日观亭为观察点,先写日观峰待日出的情景。时间是除夕日“五鼓”,气候环境是“大风扬雪击面”,作者调动视觉和触觉,突出风力的强劲,高处不胜寒,“足下皆云漫”,日观亭高耸于云雾弥漫的云天之下。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作者坐在日观亭这个至高点上面东而待,表现了等待日出的急切心情和豪情逸兴。接着写日出,按日将出,日正出,日已出的时间先后为序逐层添色加彩,由暗到明,由近到远,由东到西进行观察。日将出之时,“云中白若数十立者”,那些负雪的山峰披着一件比云更白的衣裳,微露于云海之中,星星点点,像几十颗白色的骰子似的。透过云层,依稀可见山峦。这是雪后初霁的泰山晨曦,是日出的前奏曲。日正出之时,先是云霞变化,从“一线异色”到“成五彩”,当天的尽处呈现出一线奇异的色彩,白茫茫的云雾瞬息变幻成斑斓缤纷的云霞。天空中升起一轮红彤彤的旭日,接着作者用“正赤如丹”正面描摹,把日的容颜,半姿和态势摹写入神。再以“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描出太阳冉冉上升,天空红光灿烂的独特景观。所有这一切无不在作者笔下跳跃、变化,从这一话的形象的塑造中,我们也分明感到,此时的姚鼐内心有多么激动,多么感奋!那“红光”何以动摇?“或曰:此东海也。”原来太阳是从天边波涛翻滚的东海上升起来的。好一幅海日映照的奇丽画面。至此,气势磅薄的日出奇观,只寥寥数语,就被描绘得宛然在目。最后写日已出,侧面落笔,转写山色和山态。回头西望,欣然望到日观以西诸峰,因“或得日或否”,所以呈现出“绛皓驳色”的万千景象。日观峰以西诸山,阳光照射到的,呈红色,照不到的,依然是白色,红白二色,陆离斑驳。而群山“皆若倭”,变腰曲背,晨光中红白错杂相间的群山,都似弯腰俯首,显得矮小,烘托出日观峰凌空俯瞰群峰的雄姿,正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诗意,形象地说明泰山的雄伟高峻。至此,作者穷形尽相地正面描摹出旭日升腾时灿烂的光彩和跳跃的欢态,使人想起诗仙李白在此观日出的诗句:“攀崖上日观,伏槛窥东溟。海色动远山,天鸡已先鸣。”

  观察顺序       景观变化

  由暗到明       稍见云中……→正赤如丹……

  同近到远       白 足 下……→极天云一线异色

  由东到西       亭    东……→视日观以西峰

  描写顺序       景观变化

  日出之前       大风、积雪、云漫、云中白若数十立者

  日出之时       一线异色、五彩、正赤如丹,红光动摇承之

  日出之后       或得曰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倭。

  4.诵读。要求吐字清晰,节奏适可,读出层次,且心中要有“视象”,恍若亲见,“云漫”“白若”“一线异色”“正赤如丹”“动摇承之”“绛皓驳色”“若偻”诸语,可稍加重语气,呈现出日出过程。

  5.自由诵读,品味作者描写日出抓住哪些景物特征来写的。示例:

  写日出之前的情景,“大风扬积雪击面”,风雪交加,云雾弥漫,不但写出“风扬积雪”的视觉,而且写出了“击面”的触觉。“扬”“击”二字把劲急的风力描绘得十分突出。风力之急,气候之寒,积雪之多,使人感同身受。

  以比喻雪中的远山,拔地参天的山峰,竟然小如。作者抓住远山又白又小的形、色特点,显得十分贴切。再从这一判断句式来看,作者先写它的直觉(象何物),再进而判断出实际是什么(山也),完全符合观察的过程,显得十分真实。这是一幅云雾中的山静态图。

  写日出之时的景观,着重观察描绘日出前后色彩的变化。以静衬动,是一幅流动着色彩美的动态图。从“一线异色”到“须臾成五彩”到“正赤如凡”“红光动摇承之”,写出了倏怨万变的壮美景象。一个“承”字,把旭日写得仿佛有一双巨手轻托着徐徐上升,又以汹涌着、摇动着、充满无穷生命活力的红光为衬托,情景愈加显得奇丽。紧接一句“或曰:此东海也”,好像是谁突然发现,惊呼了一声,引发了我们对日出的壮观景象进行想象:原来太阳是从一片红光闪耀,涵澹澎湃的东海之中升起来的,难怪它是那样的绚丽,热烈、浑圆。读这一句,使人觉得那红光便是海波的跃动,辽阔的天际,万里的海疆,多么壮美的景色!但其实那并不是东海。我们禁不住要为作者的生华妙笔啧啧称赞,鼓掌喝采。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作者由东而西,由高到低,写晨曦中山峰绚丽多姿,是一幅奇异的立体风光图。没有一个字写冰雪,却使我们能够从它的形象中想象到。而“或得日,或否”的山峰,尽管色彩各有不同,而神态却是相同的,这就是所谓“皆若偻”。课文注释多说一句“引申为鞠躬致敬的样子”是有道理的,这里以群山有如臣服于下敬礼膜拜的姿态来反衬泰山的“五岳独尊”的巍峨气概,也使日出景象显得更加庄严。好一座雄峻的日观峰!

  五 第四、五段导读

  1.在诵读中思考:第四段写了什么内容?拟出小标题。

  写泰山的人文景观,提到点缀于日观亭附近或下山路上的建筑和石刻等名胜古迹,可说是一幅日观峰古迹图。大凡作山水画,既要有山有水,还要有人物,又要点缀一些屋宇和其它,这里简要介绍一些泰山的建筑和古迹,既增强了游记的知识性,也有助于表现历史悠久的泰山的个性特征和整体风貌。

  2.在诵读中思考:第五段写了什么内容?拟出小标题。

  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作者以“三多”、“三少”“三无”,用简明的文字,扣住时令,概括出泰山石多松多的高山特色,同时也以此写出泰山之冬的特殊景观:石峰峻峭,青松苍劲,冰雪覆盖,鸟兽飞绝。这种静美,给我们以和谐的色调感。游览结束之时,作者又为我们勾勒了一幅泰山之冬的印象图,这幅图画,犹如风光影片的结尾,最后再给你一瞥全貌,虽无细部刻划,却给你留下了深刻的总体印象。

  3.诵读。语速宜缓,用说明口气。

  六、继续诵读全文,体会线索

  伴随整个游程,贯串全文主要景物的是雪,起笔于“风雪”,结笔于“冰雪”,“雪”构成连贯全文的一条线索,是映衬全文的主要色彩,起着重要的对比和渲染作用。“自京师乘风雪”,为这次登临泰山之行抹上了一层浑茫苍莽的色彩,衬示出此行的非同寻常。登上山顶之后,“苍山负雪,明烛天南”,青苍的山岭蒙上一层厚雪,发出晶莹的白光,照亮了南天,照出了作才高阔的视野。与高山雪光对照的则是“晚日照城廓,汶水,徂徕如画”。展现出一幅高山雪霁,斜阳染丹,城郭山水历历可见的壮丽景象,一切都笼罩在明确亮的雪光之中。而“大风扬积雪击面”,风能扬积雪,说明风力之大,积雪能够击面,进一步强化风力劲急,积雪之多。日出前的气侯之寒。而日出之后的山峰所呈现出的“绛皓驳色”,对比强烈,色彩鲜明。文章末尾的“积雪与人膝齐”,再一次突出日观峰的高耸凛寒,仿佛连空气也冻结了。一片晶莹的色彩融染始终,营造出一种高迥洁净的境界,而白雪的冰清玉洁,更映衬出作者内心的明净,不同凡谷的崇高襟怀和磊落情怀。

登泰山记 篇7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积累“阴、阳、乘、烛、以、及”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并疏通文意。

  2.指导学生通过反复阅读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

  3.体会本文简明生动的语言风格。

  教学重点及难点

  1.积累相应实词、虚词。

  2.背诵全文。

  课时分配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

  中国版图上自古有五座大山最为有名,被称为“五岳”,它们分别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而其中的泰山又被誉为“五岳”之尊。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清代姚鼐的,领悟泰山的高峻雄伟。

  二、作家作品

  (参见课文注释及教师教学用书)

  三、整体把握

  1.朗读课文,正音。

  2.默读课文,结合书下注释疏通文意。

  补充注释: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古时称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

  当其南北分者:在,正。

  乘风雪:趁,冒着。

  余始循以入:相当于“而”,表顺承。

  及既上:到。

  苍山负雪:背负。

  明烛天南:名→动,照。

  戊申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稍见云中白若数十立者:依稀看见。

  绛皓驳色:或红或白,颜色相杂。

  尽漫失:模糊缺失。

  极天云一线经:尽。

  僻不当道者:偏僻。

  3.理清思路:

  问:全文共5段,每段要点是什么?

  学生默读,讨论,明确:

  第1段:总写地理环境,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观峰的位置。

  第2段:登临泰山,重点记叙登山的艰难及到达山顶后所见景象。

  第3段:重点描写泰山日出的美丽壮观。

  第4段:人文景观。

  第5段:补记自然景观。

  四、布置作业 :

  1.课后练习一、二。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  :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大体了解了文意,把握了作者的思路。作者如何详写登山过程以及泰山日出的美景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讨论的内容。

  二、登山过程和路线。

  问:作者如何详写登山路线和经过呢?

  默读课文,分析讨论

  明确:作者先从北京到泰安,历经齐河,长清,泰山西北谷,长城。

  作者登山的路线是:南麓、中谷、中岭、天门、西谷、山巅。

  最后见到了山顶的美景:“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半山居雾若带然。”

  学生用原文复述课文。

  三、泰山日出

  问:文章是怎样描写泰山日出的?

  明确:文章通过景物变化写泰山日出,以时间为序,依次写出了日出前后景物的变化,展现了一幅泰山日出的美景。

  例如写云,日出前是“足下皆云漫,”稍后是“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然后又有“红光动摇承之”。

  写山,日出前是“白若数十立”后是“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四、文中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

  1.“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这是初登山顶时刹那间的感受,作者不说冰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背负白雪,赋予静态的青山以动态,用语新颖、传神。然后说泰山上的雪像蜡烛一样照着天南,形象生动地绘出了积雪的光彩。

  2.“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这是在山顶上远望和俯视所得到的画面,作者纵目远,夕阳照耀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画,而山腰间停留的云雾好似飘带,使人感到那种特有的宁静气息,而且设喻新奇,给人以美的享受。

  3.“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这一比喻写出了日观以西诸峰的特点,更显日观峰的雄伟,且形象生动。

  五、总结

  本文充分体现了姚鼐的散文风格,尤以泰山日出一段最为精彩,极受人们推崇。通过对其它景物的描写,来烘托所要描写的景物,这种写作手法也很值得我们借鉴。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选取一观察点,描写日出。

  附:板书设计 

  教学目标 

  1.鉴赏本文简练的语言。

  2.在反复诵读中了解泰山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

  教学过程 和步骤:

  一、试读全文

  1.提示以下句子的音节组合:

  当其 / 南北分者

  与知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登

  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大风/扬积雪/击面

  稍见/云中/白若/数十立者

  极天/云/一线异色

  是日/观/道中石刻

  其远石刻/尽漫失

  至/日观/数里内/无树

  2.以下几处凡须连读以明确语意的,用底线标示:

  余始循以入

  磴几不可登

  望晚日照城郭

  极天云一线异色

  视日观以两峰或得日或否

  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

  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二、第一段导读

  1.汶水,济水怎样分流?诵读原文语句。

  “泰山之阳,……阳谷皆入济”。首先介绍泰山突兀于汶、济二水之间,山南有汶水潺潺西流,山北有济水淙淙东去,“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点出了万壑争流的壮美景观,名山傍水,分外壮观。

  2.古长城横亘于哪里?诵读原文语句。

  “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这句既点出古长城在泰山南北山谷的分界处,成为两水分界线,又写出泰山形势之险,依山筑城。

  3.怎样介绍日观峰?诵读原文语句?

  “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以古长城作为参照物,写日观峰,既点明泰山最高点,也为这次泰山之行树起了一块指路牌。

  4.小结:这幅泰山地理概貌图,犹如电影的远景镜头,又如绘画中的鸟瞰图面。作者系用由“面”(两水)到线(古长城)再到点(日观峰)的写法,为后文的叙述设下伏笔。

  5.诵读。要求层次分明,字音清晰。前两句重音在“阳”“阴”“阳谷”“阴谷”上;后两句,前句轻读,后句重读。

  三、第二段导读

  1.由三人分读第二段,并全段由几幅画组成?

  2.为第一层内容拟标题:旅游路线图?/p>

  3.划出自京师至泰安的有关动词,品味其作用。

  “乘”,好像风雪随作者驾驭,比“冒”“顶”多一份生动。“乘风雪”乃全文点睛之笔,作者悄悄埋下一条贯穿全文的伏线,为登山之难,览之豪兴创造了条件。

  “历”“穿”“越”“至”,一气读来感到作者不辞漫长的旅途和行程的艰辛,正顶着风雪由远而近,快速行进,以归返自然,纵情登山揽胜。其游兴之豪,向往之切溢于言表。

  4.为第二层内容拟标题:登临泰山图。

  5.划出自山麓至山顶的途径,品读登山之险。

  作者从南麓出发,取道泰安城下的中谷,半道经由中岭,复循西谷,到达山顶,重点表现一个“登”字。作者好像一个导游,引导我们一道攀登,突出“险”字。“成如容易却艰辛”,山高达四十五里,石级竟七千有余,从中岭到山巅,有不少山崖像门户一样挡着山路,人们称之为“天门”,峰峦险峻,雾重冰坚,攀行何其艰难,正如作者在《岁除与子颖登日峰观日出作歌》一诗中所写:“坚冰登滑澄如脂”“攀空险才到顶”,登山充满苦趣,但乐趣亦在其中。

  6.为第三层内容拟出标题:晚清文照图

  7.登山固然艰难,但登上极顶,那陡然呈现的泰山气象万千的景色,又激动着姚鼐的心。

  作者用落日、青山,流水,白雪,城郭组成一幅其妙无比的泰山夕照图,尺幅千里呼之欲出。你能把这幅瑰丽的风景画描述出来吗?学生自由朗读,描述画面。

  提示:

  座座青苍的山峰,身披皑皑的白雪,通明的银光照亮了南天,苍山与白雪相互衬托,雪光与日光交相辉映,凭高俯瞰,远处古老的泰安城郭恬静地沐浴着夕阳余辉,汶水和徂徕山相依拥抱,宛如自然天成的山水图画,环绕山间的云雾宛如轻柔的腰带在飘荡,朦朦胧胧,恍恍惚惚,似动非动,别具风味。当我们和作者一起沉浸在这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的审美氛围之中时,我们又禁不住问姚鼐,你说是画,又像哪一幅?作者没有回答,因为这群山的青色,积雪的白色,夕阳的余辉构成的场景只存在于每一个人想象的画面上。而这一明朗而开阔的画面,又正是自然景物使作者心花怒放的形象概括

  8.你认为这幅风景画中哪些词语用得精妙?

  苍山负雪:不言冰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背负着雪,承受着大自然撒下的雪景,由被动变为主动,赋静态的青山以人的动态,表现了冰雪之盛,使人想象到苍山宛如一位富有强大生命力的巨人,匍伏在那里,背上披着一层厚厚的银装,多么富有神韵。

  明烛天南:“烛”是一种光化反应。雨天的晴日,直射雪山,而雪山又把所吸收的光能反射天南,绘出积雪映照南面天空的夺目光彩,呈现出雪光与日光争辉的奇景。

  半山居雾:一个“居”字,不仅把动态的物写成静态,使人感受到那种特有的静谧气息,而且增强了山间云雾缭绕不绝的高峻之感,创造出云雾全然凝滞不动的静穆而奇妙的境界。

  这几个词写出山静中的动态,雾动中的表态。

  9.这几句写出雪天开阔的气象和明丽的色彩,虽寥寥几句,却将白雪、晚照、天际、城郭、山、水、云、雾写得历历在目,我们仿佛跟着作者置身于如诗如画的境界中,身居于云雾之上,紧接着上文读下来,不觉顿生遗世独立,飘飘欲仙之感。然而这不过是陪衬之笔,泰山夕照固然美,而最动人的景色却是“日观亭观日出”。

  10.诵读第一、二层

  (用说明的语气读,重音在 “乘”“历”“穿”“越”“道”“越”“循”“至”上。第三层为描写语,诵读带点想象,有身临其境之感,读出作者的兴奋,喜悦,体会作者的心旷神怡。)

  四、第三段导读

  1.诵读中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什么?拟出小标题。

  泰山观日出。作者描绘了一幅无比壮丽的泰山日出图。如果说前一幅画面明净,色彩柔和,景象恬静,充满阴柔之美,那么这幅日出图则色泽炽烈,气势雄阔,充满勃勃生机,而且由于先写了日出前的白茫茫一片,在对比映衬之下,显得格外强烈,足见其阳刚之美。

  2.作者写了哪些自然景观?重点写了什么?

  作者用浓墨重彩,层次清晰地描绘了日出的壮丽奇观,写了大风、积雪、云雾、雪峰、朝霞、太阳、大海、远山,重点写日出时“极天”的变化。

  3.作者是怎样观察、怎样描写的?

  以日观亭为观察点,先写日观峰待日出的情景。时间是除夕日“五鼓”,气候环境是“大风扬雪击面”,作者调动视觉和触觉,突出风力的强劲,高处不胜寒,“足下皆云漫”,日观亭高耸于云雾弥漫的云天之下。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作者坐在日观亭这个至高点上面东而待,表现了等待日出的急切心情和豪情逸兴。接着写日出,按日将出,日正出,日已出的时间先后为序逐层添色加彩,由暗到明,由近到远,由东到西进行观察。日将出之时,“云中白若数十立者”,那些负雪的山峰披着一件比云更白的衣裳,微露于云海之中,星星点点,像几十颗白色的骰子似的。透过云层,依稀可见山峦。这是雪后初霁的泰山晨曦,是日出的前奏曲。日正出之时,先是云霞变化,从“一线异色”到“成五彩”,当天的尽处呈现出一线奇异的色彩,白茫茫的云雾瞬息变幻成斑斓缤纷的云霞。天空中升起一轮红彤彤的旭日,接着作者用“正赤如丹”正面描摹,把日的容颜,半姿和态势摹写入神。再以“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描出太阳冉冉上升,天空红光灿烂的独特景观。所有这一切无不在作者笔下跳跃、变化,从这一话的形象的塑造中,我们也分明感到,此时的姚鼐内心有多么激动,多么感奋!那“红光”何以动摇?“或曰:此东海也。”原来太阳是从天边波涛翻滚的东海上升起来的。好一幅海日映照的奇丽画面。至此,气势磅薄的日出奇观,只寥寥数语,就被描绘得宛然在目。最后写日已出,侧面落笔,转写山色和山态。回头西望,欣然望到日观以西诸峰,因“或得日或否”,所以呈现出“绛皓驳色”的万千景象。日观峰以西诸山,阳光照射到的,呈红色,照不到的,依然是白色,红白二色,陆离斑驳。而群山“皆若倭”,变腰曲背,晨光中红白错杂相间的群山,都似弯腰俯首,显得矮小,烘托出日观峰凌空俯瞰群峰的雄姿,正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诗意,形象地说明泰山的雄伟高峻。至此,作者穷形尽相地正面描摹出旭日升腾时灿烂的光彩和跳跃的欢态,使人想起诗仙李白在此观日出的诗句:“攀崖上日观,伏槛窥东溟。海色动远山,天鸡已先鸣。”

  观察顺序       景观变化

  由暗到明       稍见云中……→正赤如丹……

  同近到远       白 足 下……→极天云一线异色

  由东到西       亭    东……→视日观以西峰

  描写顺序       景观变化

  日出之前       大风、积雪、云漫、云中白若数十立者

  日出之时       一线异色、五彩、正赤如丹,红光动摇承之

  日出之后       或得曰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倭。

  4.诵读。要求吐字清晰,节奏适可,读出层次,且心中要有“视象”,恍若亲见,“云漫”“白若”“一线异色”“正赤如丹”“动摇承之”“绛皓驳色”“若偻”诸语,可稍加重语气,呈现出日出过程。

  5.自由诵读,品味作者描写日出抓住哪些景物特征来写的。示例:

  写日出之前的情景,“大风扬积雪击面”,风雪交加,云雾弥漫,不但写出“风扬积雪”的视觉,而且写出了“击面”的触觉。“扬”“击”二字把劲急的风力描绘得十分突出。风力之急,气候之寒,积雪之多,使人感同身受。

  以比喻雪中的远山,拔地参天的山峰,竟然小如。作者抓住远山又白又小的形、色特点,显得十分贴切。再从这一判断句式来看,作者先写它的直觉(象何物),再进而判断出实际是什么(山也),完全符合观察的过程,显得十分真实。这是一幅云雾中的山静态图。

  写日出之时的景观,着重观察描绘日出前后色彩的变化。以静衬动,是一幅流动着色彩美的动态图。从“一线异色”到“须臾成五彩”到“正赤如凡”“红光动摇承之”,写出了倏怨万变的壮美景象。一个“承”字,把旭日写得仿佛有一双巨手轻托着徐徐上升,又以汹涌着、摇动着、充满无穷生命活力的红光为衬托,情景愈加显得奇丽。紧接一句“或曰:此东海也”,好像是谁突然发现,惊呼了一声,引发了我们对日出的壮观景象进行想象:原来太阳是从一片红光闪耀,涵澹澎湃的东海之中升起来的,难怪它是那样的绚丽,热烈、浑圆。读这一句,使人觉得那红光便是海波的跃动,辽阔的天际,万里的海疆,多么壮美的景色!但其实那并不是东海。我们禁不住要为作者的生华妙笔啧啧称赞,鼓掌喝采。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作者由东而西,由高到低,写晨曦中山峰绚丽多姿,是一幅奇异的立体风光图。没有一个字写冰雪,却使我们能够从它的形象中想象到。而“或得日,或否”的山峰,尽管色彩各有不同,而神态却是相同的,这就是所谓“皆若偻”。课文注释多说一句“引申为鞠躬致敬的样子”是有道理的,这里以群山有如臣服于下敬礼膜拜的姿态来反衬泰山的“五岳独尊”的巍峨气概,也使日出景象显得更加庄严。好一座雄峻的日观峰!

  五 第四、五段导读

  1.在诵读中思考:第四段写了什么内容?拟出小标题。

  写泰山的人文景观,提到点缀于日观亭附近或下山路上的建筑和石刻等名胜古迹,可说是一幅日观峰古迹图。大凡作山水画,既要有山有水,还要有人物,又要点缀一些屋宇和其它,这里简要介绍一些泰山的建筑和古迹,既增强了游记的知识性,也有助于表现历史悠久的泰山的个性特征和整体风貌。

  2.在诵读中思考:第五段写了什么内容?拟出小标题。

  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作者以“三多”、“三少”“三无”,用简明的文字,扣住时令,概括出泰山石多松多的高山特色,同时也以此写出泰山之冬的特殊景观:石峰峻峭,青松苍劲,冰雪覆盖,鸟兽飞绝。这种静美,给我们以和谐的色调感。游览结束之时,作者又为我们勾勒了一幅泰山之冬的印象图,这幅图画,犹如风光影片的结尾,最后再给你一瞥全貌,虽无细部刻划,却给你留下了深刻的总体印象。

  3.诵读。语速宜缓,用说明口气。

  六、继续诵读全文,体会线索

  伴随整个游程,贯串全文主要景物的是雪,起笔于“风雪”,结笔于“冰雪”,“雪”构成连贯全文的一条线索,是映衬全文的主要色彩,起着重要的对比和渲染作用。“自京师乘风雪”,为这次登临泰山之行抹上了一层浑茫苍莽的色彩,衬示出此行的非同寻常。登上山顶之后,“苍山负雪,明烛天南”,青苍的山岭蒙上一层厚雪,发出晶莹的白光,照亮了南天,照出了作才高阔的视野。与高山雪光对照的则是“晚日照城廓,汶水,徂徕如画”。展现出一幅高山雪霁,斜阳染丹,城郭山水历历可见的壮丽景象,一切都笼罩在明确亮的雪光之中。而“大风扬积雪击面”,风能扬积雪,说明风力之大,积雪能够击面,进一步强化风力劲急,积雪之多。日出前的气侯之寒。而日出之后的山峰所呈现出的“绛皓驳色”,对比强烈,色彩鲜明。文章末尾的“积雪与人膝齐”,再一次突出日观峰的高耸凛寒,仿佛连空气也冻结了。一片晶莹的色彩融染始终,营造出一种高迥洁净的境界,而白雪的冰清玉洁,更映衬出作者内心的明净,不同凡谷的崇高襟怀和磊落情怀。

登泰山记 篇8

  河南 丁亚宏  

  ------------------------------------------------------------

  【 自 读 要 求 】 

  1.了 解 姚 鼐 及 " 桐 城 派 " 。 

  2.结 合 注 释 通 译 课 文 , 积 累 文 言 基 础 知 识 。 

  3.反 复 朗 读 , 整 体 理 解 , 达 到 背 诵 。 

  4.学 习 本 文 烘 托 、 动 静 结 合 的 写 景 方 法 。 

  5.积 累 一 点 古 文 化 常 识 。 

  【 自 读 程 序 】 

  1.结 合 注 释 ① 和 教 师 的 讲 解 , 了 解 姚 鼐 及 " 桐 城 派 " 。 

  2.借 助 注 释 自 读 课 文 , 找 出 文 言 知 识 点 , 并 口 头 翻 译 课 文 。 

  3.用 原 文 句 子 回 答 下 列 问 题 , 深 入 理 解 课 文 内 容 。 

  ① 由 课 文 的 哪 些 句 子 可 以 推 断 出 泰 山 和 泰 山 日 观 峰 的 地 理 位 置 ? 

  ② 作 者 是 如 何 从 京 城 到 泰 安 的 ? 

  ③ 叙 述 作 者 登 山 的 过 程 。 

  ④ 登 上 山 顶 后 , 作 者 按 照 由 高 到 低 的 顺 序 描 写 了 " 望 晚 " 时 的 哪 些 景 物 ? 

  ⑤ 文 章 通 过 景 物 变 化 来 写 泰 山 顶 上 的 日 出 , 分 别 写 了 哪 些 景 物 ?这 些 景 物 是 按 什 么 顺 序 排 列 的 ? 

  ⑥ 作 者 还 写 了 泰 山 的 哪 些 人 文 景 观 和 自 然 景 观 ? 

  (解 说 : 此 设 计 旨 在 训 练 学 生 的 文 言 文 自 读 能 力 , 让 学 生 在 熟 悉 课 文 的 基 础 上 理 解 字 词 的 含 义 和 用 法 。 做 思 考 题 时 强 调 字 不 离 句 , 句 不 离 篇 , 一 方 面 使 字 词 知 识 得 以 巩 固 , 一 方 面 从 整 体 上 把 握 课 文 思 路 , 初 步 扫 除 文 字 和 理 解 上 的 障 碍 。 ) 

  【 自 读 点 拨 】 

  1.姚 鼐 和 " 桐 城 派 " 

  姚 鼐 (1731- 1815), 字 姬 传 , 一 字 梦 谷 , 安 徽 桐 城 人 。 乾 隆 39年 辞 官 后 , 曾 在 江 宁 、 扬 州 等 地 书 院 讲 学 四 十 余 年 。 治 学 以 经 为 主 , 兼 及 子 、 史 、 诗 文 。 作 品 多 为 书 序 、 碑 传 之 类 。 有 以 其 室 名 命 名 的 《 惜 抱 轩 全 集 》 。 

  " 桐 城 派 " 是 清 代 散 文 的 主 要 流 派 , 创 始 人 是 康 熙 时 的 方 苞 。 方 苞 注 重 文 章 的 " 义 法 " , 主 张 以 " 清 真 雅 正 " 之 文 , 载 孔 、 孟 、 程 、 朱 之 道 。 刘 大 木 魁 师 事 方 苞 , 并 发 展 了 他 的 理 论 , 强 调 " 义 理 、 书 卷 、 经 济 " , 要 求 作 品 阐 发 程 朱 理 学 , 同 时 又 主 张 在 艺 术 形 式 上 模 仿 古 人 的 " 神 气 " " 音 节 " " 字 句 " 。 姚 鼐 是 刘 大 木 魁 的 弟 子 , 他 的 口 号 是 : " 义 理 、 考 据 、 辞 章 , 三 者 不 可 偏 废 。 " 实 际 上 是 以 " 考 据 " " 辞 章 " 为 手 段 来 阐 发 儒 家 的 " 义 理 " 。 因 为 上 述 三 人 都 是 安 徽 桐 城 人 , 所 以 人 们 称 他 们 为 桐 城 派 (但 后 来 的 桐 城 派 作 家 并 不 都 是 桐 城 人 )。 

  2.基 础 知 识 重 难 点 解 析 

  ① 通 假 字 

  A.成 五 采 (" 采 " 通 " 彩 " ) 

  B.多 平 方 , 少 圜 (" 圜 " 通 " 圆 " ) 

  C.其 级 七 千 有 余 (" 有 " 通 " 又 " ) 

  ② 词 性 活 用 

  A.汶 水 西 流   济 水 东 流 (名 词 作 状 语 ) 

  B.明 烛 天 南 (名 词 作 动 词 ) 

  C.山 多 石 , 少 土 ; 多 平 方 , 少 圜 ; 少 杂 树 , 多 松 (形 容 词 作 动 词 ) 

  ③ 积 累 并 掌 握 " 当 " " 余 " " 以 " " 及 " 等 一 词 多 义 现 象 。 

  ④ 文 言 名 量 表 示 法 

  文 言 文 中 名 词 与 量 词 的 位 置 与 现 代 汉 语 不 同 , 是 先 名 词 后 量 词 。 如 " 数 十 " " 云 一 线 " 在 现 代 汉 语 中 应 为 " 数 十 " " 一 线 云 " 。 

  3.学 一 点 古 文 化 常 识 

  ① 关 于 " 阴 " " 阳 " 。 

  ② 关 于 " 朔 " " 晦 " " 望 " " 既 望 " 。 

  ③ 古 代 纪 年 、 月 、 日 、 时 方 法 。 

  4.课 文 内 容 重 难 点 把 握 

  全 文 分 五 段 , 第 1段 点 出 泰 山 及 日 观 峰 的 位 置 , 第 2段 写 登 山 经 过 , 第 3段 观 泰 山 日 出 , 第 4段 介 绍 泰 山 古 迹 , 第 5段 介 绍 泰 山 冬 季 景 色 。 其 中 , 第 2段 和 第 3段 为 课 文 重 点 。 

  第 2段 写 登 山 经 过 , 可 分 为 三 个 层 次 : 一 是 由 北 京 到 泰 安 , 二 同 从 山 麓 到 山 顶 , 三 是 到 山 顶 以 后 所 见 到 的 景 物 。 

  第 3段 是 全 文 重 点 中 的 重 点 , 也 是 写 得 最 精 彩 的 部 分 。 作 者 按 时 间 顺 序 依 次 写 了 待 日 出 、 日 将 出 、 日 正 出 和 日 出 后 的 情 景 , 以 云 天 、 东 海 和 群 峰 为 陪 衬 , 表 现 了 泰 山 日 出 的 万 千 气 象 。 写 等 日 出 , 着 意 写 了 当 时 的 环 境 和 氛 围 , 以 " 大 风 扬 积 雪 击 面 " 形 容 风 力 的 强 劲 , 以 " 足 下 皆 云 漫 " 显 示 日 观 亭 高 耸 于 云 天 之 上 。 在 这 样 的 环 境 中 等 待 日 出 , 内 心 自 然 是 充 满 豪 情 。 写 日 将 出 , 则 集 中 表 现 东 方 天 际 的 变 化 , 最 初 是 被 白 雪 覆 盖 的 山 峦 微 微 显 露 出 来 , 接 着 天 际 出 现 了 一 条 " 异 色 " 云 带 , 一 转 眼 又 变 成 了 五 彩 斑 斓 的 云 霞 。 这 一 层 全 是 写 景 之 笔 , 但 从 " 稍 见 " " 须 臾 " 这 两 个 词 语 也 可 以 看 出 作 者 全 神 贯 注 进 行 观 察 的 情 状 。 写 日 出 , 只 有 两 句 , 但 " 下 有 红 光 动 摇 承 之 " 却 是 泰 山 日 出 的 特 有 景 象 。 最 后 写 日 出 后 日 观 亭 以 西 诸 峰 的 " 绛 皓 驳 色 " , 另 有 一 番 妖 娆 之 态 , 又 用 一 个 拟 人 化 的 比 喻 " 若 偻 " 来 烘 托 日 观 峰 凌 空 俯 瞰 群 峰 的 雄 姿 。 

  5.表 现 手 法 

  ① 抓 住 景 物 特 征 从 旁 烘 托 

  本 文 写 景 状 物 主 要 采 取 抓 住 景 物 特 征 从 旁 烘 托 的 写 法 。 例 如 写 泰 山 的 高 峻 , 先 用 " 其 级 七 千 有 余 " 暗 暗 点 出 , 然 后 借 人 在 山 顶 俯 视 所 见 " 半 山 居 雾 " 的 形 象 和 人 在 日 观 亭 时 " 足 下 皆 云 漫 " 的 图 景 来 进 行 烘 托 。 又 如 写 " 雪 " , 除 " 冰 雪 " " 雪 与 人 膝 齐 " 等 正 面 描 写 外 , 又 以 " 明 烛 天 南 " " 白 若 " " 绛 皓 驳 色 " 等 来 从 旁 烘 托 。 作 者 是 在 严 寒 中 登 山 的 , 而 文 中 不 着 一 个 " 寒 " 字 , 但 从 " 大 风 扬 积 雪 击 面 " " 冰 雪 , 无 瀑 水 , 无 鸟 兽 迹 " 等 句 中 都 可 以 想 见 气 候 的 严 寒 。 

  ② 动 静 结 合 

  动 静 结 合 是 本 文 写 景 的 又 一 特 色 。 如 " 及 既 上 , 苍 山 负 雪 , 明 烛 天 南 , 望 晚 日 照 城 廓 , 汶 水 、 徂 徕 如 画 , 而 半 山 居 雾 若 带 然 。 " 皑 皑 白 雪 , 覆 盖 青 山 , 银 色 雪 光 , 映 亮 南 天 , 本 是 一 片 静 景 , 但 作 者 用 拟 人 化 的 " 负 " 与 用 如 动 词 的 " 烛 " , 将 静 寂 的 远 景 变 为 一 幅 视 野 开 阔 、 气 势 宏 大 的 动 景 , 让 人 一 洗 寒 冬 游 客 寥 落 的 孤 寂 之 感 , 平 添 阳 春 盎 然 之 意 。 汶 水 河 一 息 不 停 、 徂 徕 城 辞 旧 迎 新 , 作 者 " 如 画 " 一 笔 , 又 将 动 景 绘 为 一 帧 静 态 水 墨 。 " 半 山 居 雾 若 带 然 " 更 是 化 动 为 静 的 神 妙 之 笔 , 缕 缕 云 雾 , 时 聚 时 离 , 飘 浮 不 定 ; 作 者 仅 以 " 带 " 绘 形 , " 居 " 字 描 态 , " 半 山 " 定 位 , 以 静 写 动 , 寥 寥 数 语 , 将 画 面 开 阔 、 气 象 万 千 的 丽 色 风 光 展 现 给 读 者 , 让 人 怦 然 心 动 , 登 临 绝 顶 , " 一 览 众 山 小 " 的 豪 情 , 超 乎 俗 众 的 意 境 悠 然 于 笔 外 。 

  ③ 叙 事 简 练 , 语 言 形 象 

  全 文 只 有 六 百 多 字 , 却 充 分 表 现 了 雪 后 泰 山 的 特 殊 情 趣 , 给 读 者 留 下 深 刻 印 象 。 文 中 叙 事 简 练 , 如 从 京 师 到 泰 安 的 途 程 , 只 用 " 自 京 师 乘 风 雪 , 历 齐 河 、 长 青 , 穿 泰 山 西 北 谷 , 越 长 城 之 限 , 至 于 泰 安 " 几 句 就 完 整 地 表 现 出 来 了 。 其 中 " 乘 " " 历 " " 穿 " " 越 " 四 个 动 词 都 很 形 象 。 

  【 自 读 思 考 】 

  1.下 面 各 句 中 加 点 字 与 " 明 烛 天 南 " 中 " 烛 " 的 用 法 相 同 的 一 项 是 ( ) 

  A.腰 白 玉 之 环 

  B.孔 子 师 郯 子 、 苌 弘 、 师 襄 

  C.其 阴 , 济 水 东 流 

  D.后 世 之 谬 其 传 而 莫 能 名 者 

  2.下 面 各 句 括 号 内 所 填 省 略 的 词 语 错 误 的 一 项 是 ( ) 

  A.苍 山 负 雪 , (雪 )明 烛 天 南 

  B.余 始 循 (之 )以 入 

  C.中 谷 绕 (以 )泰 安 城 下 

  D.少 杂 树 , 多 松 , 生 (于 )石 罅 

  3.对 下 面 句 子 理 解 有 误 的 一 项 是 ( ) 

  A.苍 山 负 雪 , 明 烛 天 南 。 

  青 山 上 覆 盖 着 白 雪 , (雪 )光 照 亮 了 南 面 的 天 空 。 

  B.泰 山 之 阳 , 汶 水 西 流 。 

  泰 山 的 北 面 , 汶 水 向 西 流 去 。 

  C.或 得 日 , 或 否 , 绛 皓 驳 色 。 

  有 的 得 到 阳 光 照 射 , 有 的 没 有 被 照 到 , 或 红 或 白 , 颜 色 错 杂 。 

  D.山 多 石 , 少 土 。 

  山 上 多 有 石 头 , 少 有 土 。 

  4.将 《 登 泰 山 记 》 的 第 3段 扩 写 成 描 写 冬 天 泰 山 日 出 壮 丽 景 象 的 文 字 , 不 少 于 500字 。 

  参 考 答 案 1.A 2.C 3.B 4.略  

登泰山记 篇9

  唐检民  

  教学目的:

  一、分析文章的结构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

  二、掌握有关文言字词和特殊句式。

  教学重点:对文章思想内涵的了解

  教学难点 :掌握有关文言字词和特殊句式。

  教学过程 :

  一、复习巩固:抽学生朗读文章的第二自然段。

  二、讲授新课:

  1、抽学生朗读文章的第三自然段。

  2、窜讲文章的第三自然段:

  提问:文章的第三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主要描述泰山日出的动人景象,是文章描写的一个重点。作者是按照时间顺序写出了日出前、日出时和日出后的不同景色,展示给读者一幅泰山日出迅速变化的画面。

  三、窜讲有关重点字词:

  戊申晦(晦,农历每月最后的一天。今常用义为:昏暗,夜晚。)

  稍见雪中白若樗   数十立者(“稍”,逐渐,渐渐。今常义为:稍微,略微。句意为:渐渐看见云雾中数十个白色的骰子似的,那是山呀。)

  与子颖坐日观亭而待日出――省略句,省略了主语“余”其句意为:我与子颖坐在日观峰上的亭子里等待日出。极天云一线异色――天边有一条云带呈现出奇异的颜色。亭东自足下皆云漫――亭东从脚下都有是弥漫的云雾。(云:云雾,名词。漫:弥漫,布满,动词。判断句用皆表判断。)

  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东海也。太阳升起来,纯红如朱砂的颜色,太阳下面有红光,跳动地承托着它。有的人说:这就是东海。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日,绛缟驳色,而皆如偻――回头看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有的得到了阳光的照谢,有的得不到。红白两种颜色相错杂,都好像俯身曲背的样子。

  总结:这一部分描写日出的情景。按时间顺序写,依次写了待日出,日将出,日正出和日出后的景色。(第三段是按照时间的推移描写景物的变化。

  待日出: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

  日将出:稍见――云中白若樗 数十立者,山也。须臾――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日正出: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

  日出后: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如偻。

  讲解第四自然段

  抽学生朗读第中自然段

  向学生回答第四然段段落大意。

  第四自然段主要介绍了泰山的人文景观,行以日风峰为参照物写其周围的高山建筑群,再写返回途中的道中石刻,表现了泰山的古老风貌。

  讲解有关字词:自唐显庆以来。“以”连词连接“来”。句意为从唐朝显庆年间以来。

  不当道者。当:在。不在路上的石刻。皆不及往――都有来不及去看。

  翻译:日观亭的西面有祭示泰山之神的东岳大帝的庙宇,又有一座碧霞元君祠。历代皇帝行宫在碧霞行君祠的东边。这天我们还观看了路上的的石刻,从盲显庆以来,那些远古的石刻的字迹全都磨损不清楚或缺失。偏僻的,不在路旁的石刻,都来不及看。

  (介绍古迹,表现泰山古老的风貌)

  讲解第五自然段:

  抽学生回答:第五然段主要写了什么?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这是作者游山之后对泰山的总体印象。以雪与人膝齐结束。

  讲解有关字词和句式:生石罅(生的前面省略主语:树。生后面省略介词于。句意为:树生在石头的缝隙中。)至石观数里内无树。(至:距离。至石观峰的几里内没有树。)(少圜:圜通假字通圆,很少有圆的)

  翻译:山上石头多,土少,石头是青黑色的,大多是方方正正的,很少有圆的。杂树少,松树多,松树长在石头的缝隙中,都是平顶。遍地冰雪,没有瀑布,没有鸟兽的声音和踪迹。到石观峰的几里以内没有树,而积雪很厚,和人的膝盖平齐。桐城人姚鼐记。

  全文五段以登山为线索,记叙了泰山的地理位置以及登山的时间,路程,有重点地描写了沿途所见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

  作业 设计:课后第二、三大题

  板书设计 :           登泰山记

  总写泰山地理形势   泰山地理位置

  周围山川形势

  记叙登泰山的经过    时间   路径

  山顶所见

  描写泰山日出       日出前―――风、雪、云

  日出时――形、色、光

  日出后――色

  介绍泰山人文景观     建筑

  古迹 

  介绍泰山自然景观

  补充:天干地支的计算方法:

  某年的天干就是这个年份的个位数所对应的天干,地支就是这个年份除以12所余数的对应的地支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4、  5、 6 、7、 8、 9、 0  1、 2 、3

  地支:子、丑、寅、卯、 辰、 巳、 午、未、 申 酉、 戍 、亥

  4   5   6    7    8   9    10   11   0   1   2   3

  作者邮箱: 

登泰山记 篇10

  姚鼐

  教学目的:

  1.理解常用文言词语“阴”“始”“望”“坐”“视”“或”的用法。

  2.理解词类活用现象:西、东、道、阴、烛

  3.辨别通假字:采、圜

  4.理解文章记叙的内容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

  教学重点及难点:本文详略恰当的特点;侧面烘托的手法

  教学方法:“读――讲――析――结”四步阅读法

  教学课时:2课时

  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五岳”都是哪些山吗?对了,是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五岳”之中,泰山是“三山五岳”之首,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泰山的地理位置和美丽如画的泰山日出。

  二.介绍作者、作品。

  姚鼐。清代散文家,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进士,曾任刑部郎中,充山东、湖南乡试考官,会试考官。主讲于梅花、紫阳等书院40余年。是桐城派散文的集大成者。其散文简洁精练,温润清新,有文采,形象性强。

  本文是一篇冬日登泰山的游记,重点记登山路径和泰山的景色,观日出一段尤其精彩,泰山,亦称岱山、岱宗。泰山山脉绵亘于山东省东部,主峰玉皇顶在山东省泰安市城北,海拔1524米。山峰突兀峻拔,雄伟壮丽,有南天门、日观峰、经石峪、黑龙潭等名胜古迹。记,文体名,即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一类的文章,是古文中运用最广泛的一种文体。

  一、补充注音:

  汶(w en)水 南麓(lu) 石磴(deng) 山颠(dian)

  徂(cu)徕(lai)岱(dai)祠 行(xing)宫 姚鼐(nai)解释加点的字

  二、补充释字

  泰山之阳――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这里指泰山的南面。 

  其阴――阴:山的北面,水的南面,这里指泰山的北面。 

  乘风雪――乘:趁,这里有“冒着”的意思。 

  长城之限――限:界限,这里指城墙。 

  遂至山巅――巅:顶峰,颠峰。 

  半山居雾――居:停留。 

  戊申晦――晦:阴历每月最后一天。 

  极天云一线――极:尽,尽头。 

  绛皓驳色――驳:杂,错杂。 

  尽漫失――漫失:模糊、缺损。 

  僻不当道者――僻:偏僻。 

  明烛天南――烛:名词作动词用,照。 

  三、理清课文结构

  写泰山地理形势   泰山地理位置

  周围山川形势

  记叙登泰山的经过    时间   路径

  山顶所见

  描写泰山日出       日出前―――风、雪、云

  日出时――形、色、光

  日出后――色

  介绍泰山人文景观     建筑

  古迹 

  介绍泰山自然景观

  四、.说明游踪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领略了泰山的高峻、雄伟,那么作者是如何登上这“五岳独尊”,游是如何精彩地描绘险峰之上那“无限风光”的呢? 

  二、精彩片段分析 

  讨论:1、第二段作者详写登山的过程,精读,说出作者的登山路线,写景特点。 

  明确:(板书) 

  先写:京师――泰安,点明时间和节令。 

  再写:山麓――山顶。 

  路程:四十五里(远) 

  石级:七千有余(高) 

  路线:中谷――西谷――山巅(险) 

  最后顶景: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壮阔、上)――晚日照城,汶水、徂徕如画(雄浑、下)半山居雾若带然(高峻)――(远――近) 

  2、文章通过景物变化写泰山顶上的日出,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景物变化的?描写了怎样的胜景? 

  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了日出前、日出时和日出后的不同景色,展现出一幅泰山日出迅速变化的换面。(板书) 

  日出前: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云中白若数十立者,山也 

  日出时: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日出后;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色彩点染――绚丽壮美 

  3、全班齐读第三段,体会写法特点和感情。 

  总结:通过描写山顶所见景观和日出胜景,表达出作者的喜悦心情,抒发了热爱祖国山河,赞美祖国山河的强烈感情。 

  4、找出文中几处使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体会特点和作用。 

  明确: 

  (1)“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这是初登山顶时刹那间的感受,作者不言冰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负白雪,赋予静态的青山以人的动态,用语新颖、传神。进而说苍山上的雪像蜡烛一样照着天南,形象、生动地绘出了积雪的光彩。 

  (2)“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这是在山顶上远望和俯视所得的画面。作者纵目远眺,夕阳照耀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画,而山腰间停留着的云雾好像飘带一般,使人感到那种特有的宁静气息,而且设喻新奇,给人以美的享受。 

  (3)“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这一比喻写出了西海诸峰的特点,更显出日观峰的雄峻,且赋予山峰以人的情感,形象而生动。 

  三、写作特点 

  讨论、交流、举例分析。 

  明确: 

  1、章法严明,剪裁得当。 

  2、善于抓住景物特征,巧妙进行烘托。 

  3、用笔简洁,词语精当。 

  4、句式多变,用此灵活传神。 

  归纳总结; 

  本文无论从清晰的思路,还是简洁明净的语言,亦或是色彩鲜明、生动的描景,都可见桐城派古文家锤炼语言的功力,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四、布置作业   

  1、完成《学案》中的练习题

  2、写一段冬季雪景片段,具体生动地写出景物特征。 

  [1]

登泰山记 篇11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积累“阴、阳、乘、烛、以、及”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并疏通文意。

  2.指导学生通过反复阅读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

  3.体会本文简明生动的语言风格。

  教学重点及难点

  1.积累相应实词、虚词。

  2.背诵全文。

  课时分配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

  中国版图上自古有五座大山最为有名,被称为“五岳”,它们分别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而其中的泰山又被誉为“五岳”之尊。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清代姚鼐的,领悟泰山的高峻雄伟。

  二、作家作品

  (参见课文注释及教师教学用书)

  三、整体把握

  1.朗读课文,正音。

  2.默读课文,结合书下注释疏通文意。

  补充注释: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古时称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

  当其南北分者:在,正。

  乘风雪:趁,冒着。

  余始循以入:相当于“而”,表顺承。

  及既上:到。

  苍山负雪:背负。

  明烛天南:名→动,照。

  戊申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稍见云中白若数十立者:依稀看见。

  绛皓驳色:或红或白,颜色相杂。

  尽漫失:模糊缺失。

  极天云一线经:尽。

  僻不当道者:偏僻。

  3.理清思路:

  问:全文共5段,每段要点是什么?

  学生默读,讨论,明确:

  第1段:总写地理环境,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观峰的位置。

  第2段:登临泰山,重点记叙登山的艰难及到达山顶后所见景象。

  第3段:重点描写泰山日出的美丽壮观。

  第4段:人文景观。

  第5段:补记自然景观。

  四、布置作业 :

  1.课后练习一、二。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  :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大体了解了文意,把握了作者的思路。作者如何详写登山过程以及泰山日出的美景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讨论的内容。

  二、登山过程和路线。

  问:作者如何详写登山路线和经过呢?

  默读课文,分析讨论

  明确:作者先从北京到泰安,历经齐河,长清,泰山西北谷,长城。

  作者登山的路线是:南麓、中谷、中岭、天门、西谷、山巅。

  最后见到了山顶的美景:“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半山居雾若带然。”

  学生用原文复述课文。

  三、泰山日出

  问:文章是怎样描写泰山日出的?

  明确:文章通过景物变化写泰山日出,以时间为序,依次写出了日出前后景物的变化,展现了一幅泰山日出的美景。

  例如写云,日出前是“足下皆云漫,”稍后是“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然后又有“红光动摇承之”。

  写山,日出前是“白若数十立”后是“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四、文中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

  1.“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这是初登山顶时刹那间的感受,作者不说冰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背负白雪,赋予静态的青山以动态,用语新颖、传神。然后说泰山上的雪像蜡烛一样照着天南,形象生动地绘出了积雪的光彩。

  2.“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这是在山顶上远望和俯视所得到的画面,作者纵目远,夕阳照耀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画,而山腰间停留的云雾好似飘带,使人感到那种特有的宁静气息,而且设喻新奇,给人以美的享受。

  3.“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这一比喻写出了日观以西诸峰的特点,更显日观峰的雄伟,且形象生动。

  五、总结

  本文充分体现了姚鼐的散文风格,尤以泰山日出一段最为精彩,极受人们推崇。通过对其它景物的描写,来烘托所要描写的景物,这种写作手法也很值得我们借鉴。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选取一观察点,描写日出。

  附:板书设计

  第 1 2 页  

登泰山记 篇12

  三棵槐树   电子邮箱:   

  教学目的

  一、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积累一定的文言实词,进而疏解文意。

  二、指导学生理清本文思路,体会描景特点。

  三、指导学生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品位形象而优美的语言,学习写作方法。

  教学设想

  一、安排两课时教学。

  二、在教学过程 中,注重朗读环节,知道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理清思路。

  三、利用预习的效果教学,重点突出一些疑难字、词、句,采用课堂讨论的方式解决,教师适当点拨。

  四、结合练习一的回答,达到教学目的二、三,应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新课

  利用电视或电脑录放泰山风光与雄姿,并请去过泰山的同学说说自己是怎样登泰山的。那么古人是怎样登泰山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姚鼐的《登泰山记》

  二、作者介绍(投影)

  《登泰山记》选自《惜抱轩诗文集》,作者姚鼐,字姬传,一字梦谷,清代桐城人,杰出的散文家,桐城派集大成者。他因室名惜抱轩而被人称为“惜抱先生”,著有《惜抱轩全集》,他所选编的《古文辞类纂》在近代是一部家传户诵的文章总集。

  桐城派:清代中叶影响最大的散文流派创始于方苞,经刘大、姚鼐的发展,形成完整的理论,三人并称“桐城三祖”,姚鼐被称为领袖,他秉承了“文道合一”的主张,讲究义理、考据、词章三者兼长,注重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写景散文尤有独特成就。

  三、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1、教师范读课文,提示学生注意朗读节奏,依据节奏推知句意。

  2、默读全文,要求学生参阅注释,理解文章大意,并提出自己难以理解的词句,教师点拨,学生讨论,揣度词义,并将重点词语形成板书。

  泰山之阳――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这里指泰山的南面。

  其阴――阴:山的北面,水的南面,这里指泰山的北面。

  乘风雪――乘:趁,这里有“冒着”的意思。

  长城之限――限:界限,这里指城墙。

  遂至山巅――巅:顶峰,颠峰。

  半山居雾――居:停留。

  戊申晦――晦:阴历每月最后一天。

  极天云一线――极:尽,尽头。

  绛皓驳色――驳:杂,错杂。

  尽漫失――漫失:模糊、缺损。

  僻不当道者――僻:偏僻。

  明烛天南――烛:名词作动词用,照。

  3、指导学生准确理解课文内容,画出作者登山线路图,进行比较,看谁画得准确。

  四、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

  1、全文有五段,每一段的内容要点是什么?学生发言、明确;

  第一段:总写泰山的地理形势,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观峰。

  第二段:记述登山经过,着力叙写登山的艰难和到达山巅后所见的景象。

  第三段:集中描写泰山日出的动人景象。

  第四段:介绍泰山的人文景观。

  第五段: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

  2、讨论:作者是从何地动身?登山的方位在何处?简述第一天行程和第二天所观之景。

  明确:作者从泰安动身,西南麓(日观峰之南)登山。

  第一天:从南麓循中谷入山,经天门,越中岭,再循西谷达到极顶,其时天色已晚。

  第二天:晨五鼓往日观峰日观亭观日出,然后参观名胜古迹,最后补记泰山极顶的景物特点。

  3、思路(板书)

  交代泰山位置――记述登山过程――描绘日出美景――返记人文景观――补写自然景观。循序渐进,一线贯穿

  综观全篇,文章紧紧围绕作者的游踪进行,叙述了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以精练的语言,生动地描写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象,写出了泰山的神秀壮丽,能唤起我们对泰山的向往,感觉到祖国山河的壮美。

  五、布置作业 

  1、巩固重点字词,完成练习二。

  2、背诵课文。

  3、思考:作者是如何准确写出登山路径的?如何精彩描绘泰山日出美景的?

  第二课时

  导入  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领略了泰山的高峻、雄伟,那么作者是如何登上这“五岳独尊”,游是如何精彩地描绘险峰之上那“无限风光”的呢?

  二、精彩片段分析

  讨论:1、第二段作者详写登山的过程,精读,说出作者的登山路线,写景特点。

  明确:(板书)

  先写:京师――泰安,点明时间和节令。

  再写:山麓――山顶。

  路程:四十五里(远)

  石级:七千有余(高)

  路线:中谷――西谷――山巅(险)

  最后顶景: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壮阔、上)――晚日照城,汶水、徂徕如画(雄浑、下)半山居雾若带然(高峻)――(远――近)

  2、文章通过景物变化写泰山顶上的日出,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景物变化的?描写了怎样的胜景?

  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了日出前、日出时和日出后的不同景色,展现出一幅泰山日出迅速变化的换面。(板书)

  日出前: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云中白若数十立者,山也

  日出时: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日出后;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色彩点染――绚丽壮美

  3、全班齐读第三段,体会写法特点和感情。

  总结:通过描写山顶所见景观和日出胜景,表达出作者的喜悦心情,抒发了热爱祖国山河,赞美祖国山河的强烈感情。

  4、找出文中几处使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体会特点和作用。

  明确:

  (1)“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这是初登山顶时刹那间的感受,作者不言冰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负白雪,赋予静态的青山以人的动态,用语新颖、传神。进而说苍山上的雪像蜡烛一样照着天南,形象、生动地绘出了积雪的光彩。

  (2)“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这是在山顶上远望和俯视所得的画面。作者纵目远眺,夕阳照耀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画,而山腰间停留着的云雾好像飘带一般,使人感到那种特有的宁静气息,而且设喻新奇,给人以美的享受。

  (3)“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这一比喻写出了西海诸峰的特点,更显出日观峰的雄峻,且赋予山峰以人的情感,形象而生动。

  三、写作特点

  讨论、交流、举例分析。

  明确:

  1、章法严明,剪裁得当。

  2、善于抓住景物特征,巧妙进行烘托。

  3、用笔简洁,词语精当。

  4、句式多变,用此灵活传神。

  归纳总结;

  本文无论从清晰的思路,还是简洁明净的语言,亦或是色彩鲜明、生动的描景,都可见桐城派古文家锤炼语言的功力,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四、齐背课文,进一步体会以上特点。

  五、布置作业 

  1、熟练背诵课文。

  2、完成练习一(3)

  3、写一段冬季雪景片段,具体生动地写出景物特征。

  本文来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材(人教版)教案系列丛书《语文第二册教案》,本文署名马彦英。

  附:

  桐城派

  中国清代散文流派。创始人方苞。继承发展者虽众,影响最大的主要是刘大和姚鼐。因方、刘、姚都是安徽桐城人,世称桐城派,时在乾隆末期。桐城派的文论,以义法为中心,逐步丰富发展,成为一个体系。方苞谓“义”,即言有物,指文章的内容;“法”,即言有序,指文章的形式。他的义经法纬之说,是要求文章内容和形式统一,古文当以“雅洁”为尚,反对俚俗和繁芜。刘大发展了方苞关于“法”的理论,进一步探求散文的艺术性,提出了“因声求气”说。姚鼐是桐城派的集大成者,强调“义理、考证、文章”三者合一。桐城派的文章在思想上多为“阐道翼教”而作;文风上简明达意,条理清晰,清真雅正,颇具特色。方苞的《狱中杂记》、《左忠毅公逸事》,姚鼐的《登泰山记》等,都是代表作品。桐城派在清代文坛上影响极大。对矫正明末清初的文风,促进散文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

  方苞(1668~1749)

  中国清代散文家。字凤九,一字灵皋,号望溪。安徽桐城人。康熙四十五年(1706)进士。五十年,被牵连进戴名世《南山集》案入狱。赦出后隶汉军旗籍,入直南书房。累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曾写《狱中杂记》,揭露当时司法制度的黑暗与残酷,具有现实意义。他是桐城派散文的创始人。提倡写古文要重“义法”,重“清真雅正”。他在行文时始终以此为宗旨,文章写得雅洁精练,没有支蔓芜杂的毛病,开创清代古文的新风貌。方苞尊奉程朱理学和唐宋散文,因而发表很多文章反对黄宗羲、颜元的反程朱理学的思想,在当时影响极大。著有《望溪先生文集》18卷,《集外文》10卷,《集外文补遗》2卷。

  刘大(1698~1779)

  中国清代散文家。字才甫,一字耕南,号海峰。安徽桐城人。桐城派散文代表作家之一。他极重文的神气。在布局谋篇、行文写作上喜欢铺张排比。辞藻气势,较方苞、姚鼐为盛,而雅洁淡远则不如。在描写山水、刻画景物的文章中,又以篇幅长大、描绘详尽取胜。代表作有《观化》、《息争》、《焚书辨》、《书荆轲传后》、《黄山记》等。著作有《海峰先生集》16卷,《论文偶记》1卷。

  《海峰先生诗文集》书影

  姚鼐(1732~1815)

  中国清代散文家。字姬传,一字梦,室名惜抱轩,人称惜抱先生。安徽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进士,曾任刑部郎中,充山东、湖南乡试考官,会试同考官。主持梅花、紫阳诸书院讲席共40年。姚鼐继承方苞、刘大、姚范的古文之学,成为桐城派散文的集大成者。他继承方苞的义法论和刘大的声气论,在理论上又有所发展。①提倡义理、考证、文章三者的合一以“相济”。②总结文章的“神理气味”、“格律声色”为八大要素。③概括文章的阳刚、阴柔两大类的风格,认为两者不能偏废。姚鼐的文章与欧阳修、曾巩相近,简洁清淡,纡徐要渺,雍容和易,一如其人,在桐城派诸家中,最富有情韵。实际上是偏于“阴柔”之美。他的议论文如《伍子胥论》、《李斯论》,序跋如《老子章义序》、《海愚诗抄序》,书信如《答翁学士书》,记传如《登泰山记》,都可看出他的风格。其缺点是气力不能健举,规模不够阔大,缺少现实内容。他的诗清拔淡远,尤工近体,但为文名所掩。著有《惜抱轩全集》88卷,所辑文总集《古文辞类纂》,世以为精当,流传很广。

  姚鼐手书墨迹

登泰山记 篇13

  姚鼐

  教学目的:

  1.理解常用文言词语“阴”“始”“望”“坐”“视”“或”的用法。

  2.理解词类活用现象:西、东、道、阴、烛

  3.辨别通假字:采、圜

  4.理解文章记叙的内容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

  教学重点及难点:本文详略恰当的特点;侧面烘托的手法

  教学方法:“读――讲――析――结”四步阅读法

  教学课时:2课时

  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五岳”都是哪些山吗?对了,是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五岳”之中,泰山是“三山五岳”之首,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泰山的地理位置和美丽如画的泰山日出。

  二.介绍作者、作品。

  姚鼐。清代散文家,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进士,曾任刑部郎中,充山东、湖南乡试考官,会试考官。主讲于梅花、紫阳等书院40余年。是桐城派散文的集大成者。其散文简洁精练,温润清新,有文采,形象性强。

  本文是一篇冬日登泰山的游记,重点记登山路径和泰山的景色,观日出一段尤其精彩,泰山,亦称岱山、岱宗。泰山山脉绵亘于山东省东部,主峰玉皇顶在山东省泰安市城北,海拔1524米。山峰突兀峻拔,雄伟壮丽,有南天门、日观峰、经石峪、黑龙潭等名胜古迹。记,文体名,即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一类的文章,是古文中运用最广泛的一种文体。

  一、补充注音:

  汶(w en)水 南麓(lu) 石磴(deng) 山颠(dian)

  徂(cu)徕(lai)岱(dai)祠 行(xing)宫 姚鼐(nai)解释加点的字

  二、补充释字

  泰山之阳――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这里指泰山的南面。 

  其阴――阴:山的北面,水的南面,这里指泰山的北面。 

  乘风雪――乘:趁,这里有“冒着”的意思。 

  长城之限――限:界限,这里指城墙。 

  遂至山巅――巅:顶峰,颠峰。 

  半山居雾――居:停留。 

  戊申晦――晦:阴历每月最后一天。 

  极天云一线――极:尽,尽头。 

  绛皓驳色――驳:杂,错杂。 

  尽漫失――漫失:模糊、缺损。 

  僻不当道者――僻:偏僻。 

  明烛天南――烛:名词作动词用,照。 

  三、理清课文结构

  写泰山地理形势   泰山地理位置

  周围山川形势

  记叙登泰山的经过    时间   路径

  山顶所见

  描写泰山日出       日出前―――风、雪、云

  日出时――形、色、光

  日出后――色

  介绍泰山人文景观     建筑

  古迹 

  介绍泰山自然景观

  四、.说明游踪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领略了泰山的高峻、雄伟,那么作者是如何登上这“五岳独尊”,游是如何精彩地描绘险峰之上那“无限风光”的呢? 

  二、精彩片段分析 

  讨论:1、第二段作者详写登山的过程,精读,说出作者的登山路线,写景特点。 

  明确:(板书) 

  先写:京师――泰安,点明时间和节令。 

  再写:山麓――山顶。 

  路程:四十五里(远) 

  石级:七千有余(高) 

  路线:中谷――西谷――山巅(险) 

  最后顶景: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壮阔、上)――晚日照城,汶水、徂徕如画(雄浑、下)半山居雾若带然(高峻)――(远――近) 

  2、文章通过景物变化写泰山顶上的日出,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景物变化的?描写了怎样的胜景? 

  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了日出前、日出时和日出后的不同景色,展现出一幅泰山日出迅速变化的换面。(板书) 

  日出前: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云中白若数十立者,山也 

  日出时: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日出后;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色彩点染――绚丽壮美 

  3、全班齐读第三段,体会写法特点和感情。 

  总结:通过描写山顶所见景观和日出胜景,表达出作者的喜悦心情,抒发了热爱祖国山河,赞美祖国山河的强烈感情。 

  4、找出文中几处使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体会特点和作用。 

  明确: 

  (1)“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这是初登山顶时刹那间的感受,作者不言冰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负白雪,赋予静态的青山以人的动态,用语新颖、传神。进而说苍山上的雪像蜡烛一样照着天南,形象、生动地绘出了积雪的光彩。 

  (2)“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这是在山顶上远望和俯视所得的画面。作者纵目远眺,夕阳照耀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画,而山腰间停留着的云雾好像飘带一般,使人感到那种特有的宁静气息,而且设喻新奇,给人以美的享受。 

  (3)“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这一比喻写出了西海诸峰的特点,更显出日观峰的雄峻,且赋予山峰以人的情感,形象而生动。 

  三、写作特点 

  讨论、交流、举例分析。 

  明确: 

  1、章法严明,剪裁得当。 

  2、善于抓住景物特征,巧妙进行烘托。 

  3、用笔简洁,词语精当。 

  4、句式多变,用此灵活传神。 

  归纳总结; 

  本文无论从清晰的思路,还是简洁明净的语言,亦或是色彩鲜明、生动的描景,都可见桐城派古文家锤炼语言的功力,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四、布置作业   

  1、完成《学案》中的练习题

  2、写一段冬季雪景片段,具体生动地写出景物特征。 

登泰山记 篇14

  梁万年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注音

  汶wèn水 石蹬dèng 姚鼐nài

  若偻lǚ 膝xī盖 岱dài宗 徂cú来

  石罅xià 山麓lù 樗chū蒲 降皓hào 瀑pù水

  填空

  姚鼐,清代著名-----家。因室名-----轩,故号-----,安徽-----人。是清代-----派的奠基人。在文学理论上,主张-----、-----、-----三者结合。

  课文结构

  1、简介泰山的位置、形势――按方位(面)、分界(线)、日观峰(点)的位置描写,为下文做铺垫。

  2、登泰山的经过

  交代从京城到泰安的旅程。“十二月”“乘风雪”,点明时令是冬季,为下文登山张本。

  描写登山过程。先总写登山日期、同伴和出发地点,然后写七千余石级,显示泰山高峻;接着写登山路线,介绍三谷,中间插入郦道元、古人、世人的记述、传闻;介绍沿途名胜,显示泰山是古老名山。

  描写山顶夕照俯视所见。落日、白雪、青山、流水、城郭,尽受眼底,是一幅绚丽壮观的夕照图。

  3、描写观日出的情景。

  等待日出:客观环境――大风扬积雪击面

  主观心情――足下皆云漫。高耸于云端之上,内心充满自豪感。

  日出的三个阶段:日将出――稍见山峦微露,转眼成五彩

  日正出――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日已出――西峰“降皓驳色”

  4、介绍泰山的古迹:建筑群――岱祠、碧霞祠、行宫

  刻石

  5、综述泰山冬季特点:三多、三少、三无、雪与人膝齐。

  课外阅读

  西湖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是春天是月下。一日之盛,为朝烟早晨烟雾迷蒙,为夕岚向晚的山光。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抑制,与杏桃相次开发一个接一个地开放,尤为奇观。

  石篑数屡次为余言:“傅金吾圆中梅,张功甫家故物原有的东西也,急往观之应该赶紧去看。”余时为桃花所恋迷住,竟不忍去离开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绿柳红桃,颜色浓艳,弥漫二十余里,歌吹唱歌奏乐为风,粉汗年轻妇女的汗为雨,罗纨指贵妇人家的装束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艳丽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湖水成为绿色之工巧妙,山岚设色用颜色描画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夕阳未下,始极其浓媚把它的浓媚姿态发挥到极点。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花的姿态,柳的情调,山的容颜,水的意境,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享受,安可为俗士为利禄奔走的人道哉。

  作者邮箱:

登泰山记 篇15

   教学目标 :⒈理清本文思路,体会描景特点。

  ⒉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品位形象而优美的语言,学习写作方法。 教学时数:1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二、解题介绍作者和“桐城派”三、整体感知⒈听课文录音,跟读课文⒉质疑解难,并归纳文言知识点四、具体分析㈠导语 激趣:

  我们都有过旅行的经历,山光水色,美不胜收,可我们常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感;人文风物,丰富灿烂,可我们又有“身在宝山不识宝”之憾。这时,我们便想到了导游。导游,能带领我们探幽发微,得自然之精妙;能引导我们寻根问祖,得文化之精髓。导游之功在于“导”,阅读《登泰山记》,请你也当一回导游,带领我们去领略泰山的山水之美,文化之美。㈡广告激兴根据课文第一段内容,参考有关资料,写一段介绍泰山的文字,为泰山作广告,激起游客的兴趣。

  示例:   

  泰山,古称岱山,又称岱宗。位于山东省中部,总面积426平方公里。主峰玉皇顶,海拔1532.8米。泰山的南北面,各有一条大河。南面,有向西流走的汶水;北面,有向东流去的济水。南北水域的分界处有春秋战国时齐国所筑的长城遗址。泰山的最高处是日观峰。

  泰山雄伟壮丽,气势磅礴,有拔地通天之势,擎天捧日之姿,历来有“五岳独尊”之誉。泰山自然景观独步天下,旭日东升、晚霞夕照、黄河玉带、云海玉盘被称为泰山四绝。泰山受到历代帝王的尊崇,把它当作江山永固的象征;泰山受到历代文人的礼赞,山上留有上千处题咏刻石,泰山是我国文化艺术的宝库。

  杜甫有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登山泰山极顶,能识尽泰山真面目,无限风光尽眼收。

  ㈢设计线路

  根据课文第二段内容,让游客从南面登山,设计好登山线路。

  明确: ⒈中谷登山:

  泰安城――中谷――中岭――西谷――山巅(全程四十五里)

  ⒉东谷登山:

  泰安城――东谷――天门

  ㈣安排游程

  根据课文内容,为游客安排好冬季二日游。

  明确: 第一天:从泰安城出发,登山至南天门,观赏泰山晚霞夕照, 宿   山顶。

  第二天:五鼓起身,在日观亭看泰山日出,上午游岱祠、碧霞 元君祠、皇帝行宫。下午返程途中观道中石刻及泰山松。

  ㈤重点景观介绍

  根据课文内容,向游客介绍泰山的重点景观。要求解说得诗情画意,让游客陶醉,让游客留连忘返。

  明确:⒈ 苍山负雪图(泰山夕照图)

  ①课文描述: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②请学生用现代散文的语言描述这种奇观。

  示例:

  登上山顶,极目远望,群山背负着白雪,苍茫圣洁;虬枝上挂满了银条,粉妆玉砌。山的连绵增添了雪的气势,雪的洁白增添了山的明净。雪光折射到西南天空,给暮色增添了明亮;晚霞映照着群峰,给白雪覆上了一层淡红的轻纱。红妆素裹,分外妖娆。半山的云雾丝丝缕缕,缠绕山间,像粉妆女子轻歌曼舞。山水雪雾相融合,日光城郭相交织,形成一幅壮丽优美的山水画。

  ⒉ 泰山日出图

  ①课文描述: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②请学生用现代散文语言描述日出奇观。

  示例:

  冬日清晨,天色刚泛出鱼肚白。一行人便搀扶着登上日观峰,脚下云雾漫漫,耳畔松涛阵阵,坐在日观亭上,有腾云驾雾之感。远方的山峦在雾气中隐现,似海市蜃楼,近处的山峰在云涛中出没,似博戏争赌。注目东方,海天之间浮出一条彩线,顷刻时,彩线扩大了它的范围,变为绚丽的彩带,彩带慢慢扩大为红色的海洋,红光汹涌着,摇荡着。太阳像是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从海中升起。一刹那间,这深红的东西,便发出令人目眩的光亮,云彩被染红了,雪峰被染红了,日观峰上的游人也沐浴在红色的朝阳中。

  ㈥返程谈感受旅游,“除了你的脚印,什么也不要留下;除了你的回忆,什么也不要带走”,作别泰山,你留下什么样的美好回忆呢?谈谈个人的感受。明确:   泰山地理图雄俊         泰山路线图险俊         泰山日出图壮丽㈥质量回馈   旅游回来后,旅游公司搞了个旅游质量回访调查,请你对该公司的导游提出看法和建议,并写上理由。提示:对导游景观的介绍进行评价。五、总结全文这是一篇山水游记,叙述作者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文章以精练的语言,生动地描写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色,写出了泰山的神秀壮丽,唤起了我们对泰山的向往,感受到了祖国山河的壮美。 

登泰山记 篇16

  教学目标 

  一、学习写游记要体现景物的地点特点和时令特点

  二、文章语句简练的特色。

  教学重点及难点

  一、学习写游记要体现景物的地点特点和时令特点

  二、以自读为主,因为文章语言浅显 。

  教学时数

  三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目标 

  作者介绍;诵读第一段。

  教学重点及难点

  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步骤

  一、作者简介

  姚鼐(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住室名惜抱轩,也称惜抱先生,清代著名的散文家。他是安徽桐城县人,又是桐城人刘大槐的学生,是清代著名文派“桐城派”的奠基人之一。曾任刑部郎中(记名御史、四库全书馆纂修竺职。辞官后,先后在江宁、扬州等书院讲学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全集》、《九经说》等书。他编选的《古文辞类纂》,从历代作品中精选各类文体的名作,作为学习古文的范本,流传很广。他的文笔雅洁、严谨,自成一格。

  本文是姚鼐在1774年冬游泰山后所写的游记。文章紧扣深冬时令和泰山的特点,形象地描绘出峥嵘苍劲的泰山。体现出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文章的顺序是:总写泰山的位置,记述登山的过程,山顶看日出,返回记建筑和观石刻,补记自然景观,循序渐进,有如一线贯穿,引人入胜。文章写景用笔不多,但能传出景物之神。侧面烘托为本文的主要写法。

  二、全篇理路解说

  泰山山脉绵亘于山东省中部,从东平湖东岸向东北延伸至淄博市南,长约200公里;俗谓登泰山,指的是攀登它的主峰玉皇顶。玉皇顶则位于泰安市城北,古称东岳;亦称岱山、岱宗,主要景点有南天门、仙人桥、日观峰、舍身崖等,著名建筑有岱祠、碧韦元君祠等。这些都跟文章理路有关,所以先做交代。

  一般人游泰山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在日观峰看日出,因此,本文先以汶水和济水为参照物,指出泰山山脉的地理位置,再以古董长城(齐长城)为参照物指出日观峰的位置,这就预示了作者将有登山之举。以下是文章的主体部分:

  按游踪写,分两大层:前一层记登山及观日出;后一层记泰山古建筑、石刻、地质状况及动杆物等,皆游中所见。在记游踪时也标明了时间,如登山是12月“丁示”日(28日),“望晚”到达山顶;观日出是“戊申”日(29日)“五鼓”,日出后再参观古建筑及石刻等。文章脉络十分清晰。

  记述了作者同友人登泰山的两天游程,再现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是山水游记中一篇脍炙人口的杰作。

  全文共五段,以登山为线索,记叙了泰山的地理位置以及登山的时间、路程,有重点地描写了沿途所见的景物。

  第一段,交代泰山地理位置。

  先从大处写泰山的全貌,再分写泰山南北有汶、济二水及其流向,引出古长城高踞泰山的南北分界之处,最后点出最高处日观峰的位置。重在写是日观峰高出群山之上,可使读者油然而生登高望远之意,并凭借想象置身于泰山四周广阔的天地之中,而襟怀顿开。

  第二段,写作者与友人登泰山的路程和沿途所见的景物。

  这一层分为三层。

  第一层,从开头至“至于泰安”。写京师到泰安的旅程。这是登山前奏,“自京师乘风雪”,兴致勃勃来到泰山脚下的时间、路程。兼为下文“道中迷雾冰滑”“苍山负雪”等语设伏。这一段写得极为简洁,虽然行程非止一日,但作者是兼程到达,因此用“自、历、穿、越、至于”几个词,写出兼程赶路,略无耽搁的浓厚兴致。同时为下文的写景规定了突出时令特点的要求。

  第二层,从“是月丁未”至“磴儿不可登”。写从泰山南麓上山颠的路线。先交代登山的时间、游伴、路程。接着总说登上的全程“四十五里”(里数),石级“七千有余”(高度),具体写路。据此,则攀登之难尽在不言中矣。如此之法何等简练!然后写登山有两条路线,以作者登山路线为主,穿插介绍另一条路线。文章先用“泰山正南有三谷”这句提挈下文。这决非闲笔,因为作者的登山路线是由中谷入,越中岭后,复循西谷登上顶峰。末了,再补充交代东谷乃古时登山之路。这正是“用虚实相济”之法写登山,内容很全面。

  最后回顾登山途中艰难情景。按:作者循中谷而入,当经一天门、二天门;至中岭,经中天门;再循西谷,经云步桥、升仙坊至南天门。文中仅以“崖限当道才,世皆谓之天门云”一句带过,也是省笔之法。“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与前面的“道皆砌石为磴”相照应,山高路险,突出游兴。

  第三层,从“及既上”至全段结尾。写登上山顶,极目远眺泰山南部的景色。上了山顶,只见青山铺着白雪,雪光映着南天。远望夕阳着的城郭,汶水和徂徕活像一幅山水画,半山腰还停留着雾气,像条腰带似的。这层是写雪景。“苍山负雪”,把苍山拟人化,写活了,表明雪很厚,仿佛很沉重似的;“明烛天南”,形容雪光亮如烛光,把“烛”这个名词用作动词。这两句是写高处之景。而“汶水、徂徕如画”这个比喻,写出山川景色的美丽,这句是写低处之景;“半山居雾若带然”这个比喻,写出半山凝聚的云雾的形态,十分确切。“居”字又写出了云雾的动中有静的情态。这是写山腰之景。这三者都是俯视所见。这是泰山雪后晚晴所独有的奇丽动人景象。这一层写得非常的好,以动写静,有形有色,有光有神,写出莽莽苍山奇丽雄伟的山区特点和冰封雪盖,漫天皆白的时令特点。城郭、汶水与开头一段照应,半山云带与“道中迷雾”照应,不虚此行之意溢于笔端。

  第二教时

  教学目标 

  诵读第三、四、五段。

  教学重点及难点

  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步骤

  第三段,写日观峰日出的壮观。这是全文的重点。

  先具体交代观日出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雪中待日出的情景。“大风“二句渲染待日出时的氛围。哪怕风雪迎面扑来,脚下大雾弥漫,也要坐看日出,可见冒雪观日出的兴致极高。接着,按时间顺序写日出的奇观。“稍见”一句写曙光初现,是隐约看见云海之中的白色的雪山顶。日观峰下负雪的群峰,好象“白    ”,这个比喻十分新颖,“白”字还是在写雪。“极天”二句写亮度增大,这是日将出之时,先是天边一线异色的云,很快变成五彩颜色,“日上”四句写日初出之时,接着就看到红得像朱砂的太阳升起来了。下边还有红光托着。虽然只有简洁的几笔,却写得有色彩,有动态,使读者看到了瞬息万变的鲜艳色彩和日出的动态。“回视”以下四句写日既出之时,由于山的高低不等,有的山峰被阳光照射得成都市绛紫色,有的山峰没被阳光照射到,仍然一片雪白。“皆若偻”,写出日观峰以西山峰的矮小,反衬出日观峰是“最高”的。这段描写,重墨浓彩,尽为渲染,却又要言不每繁,恰到好处。这一幅幅画面都异常逼真、生动,而作者仅用了67字。

  第四段,写日观亭周围的名胜古迹。

  泰山的祠宫、石刻不少,写泰山不能不提到这些古迹,但作者这次登泰山主要的目的是观日出,因而所见的古迹也多在日观亭附近。“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作者择其要者,简要地介绍了岱祠、碧霞元君祠和皇帝行宫,石刻也写了一、二句。这几处名胜也正是泰山著名的古迹,很能代表泰山。这这些古建筑和道中石刻用于显示泰山的古老面面貌,不作细致描写,亦省笔之法。

  第五段,综述泰山景物的特征。写出地质特征和动植物。

  这是作者游山后对泰山的总印象。字了日观峰的土、石、松、雪的特点。冬季泰山的特征有三多:山多石,(石)多平方,多松;三少:(山)少土、(石)少圆、少杂树;三无:无瀑水、无鸟兽音迹、(日观峰)无树。这就把泰山不同于其他山的特点简要地表现出来了。最后写“雪与人膝齐”,不仅写出了泰山积雪之厚,而且用它结束全文,与前面“乘风雪”相呼应。然后是作者的署名,为当时体式。

  泰山是我国著名的游览胜地之一。自十以来,多少名家曾经饱览胜境,挥洒折墨,留下赞颂的篇章。再说泰山的名胜比比皆是,很难一一言尽。本文作者抓住了泰山气势雄伟,瑰丽壮观的特点,以游踪为线索,以游兴为统帅,有重点地描写了极顶览胜和日出壮观,配以宫祠古刻,怪石奇松的描述,加上语言简洁,描写生动,繁简得体,仅用四百余字,便将泰山苍劲雄姿,磅礴气势跃然纸上。此

  此外,本文注意抓住时令的待征,写出深冬季节泰山的景象,冰雪封山,劲风击面,,山路艰险。“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半山居雾若带然”,“雪与人世间膝齐”等等。这些,使本文成为泰山游记散文中别具一格的优秀篇章。

  总写泰山地理形势   泰山地理位置

                     周围山川形势

  记叙登泰山的经过    时间   路径

                      山顶所见

  描写泰山日出       日出前―――风、雪、云

                     日出时――形、色、光

                    日出后――色

  介绍泰山人文景观     建筑

                      古迹 

  介绍泰山自然景观

  [1]

登泰山记 篇17

  【 自 读 要 求 】 

  1.了 解 姚 鼐 及 " 桐 城 派 " 。 

  2.结 合 注 释 通 译 课 文 , 积 累 文 言 基 础 知 识 。 

  3.反 复 朗 读 , 整 体 理 解 , 达 到 背 诵 。 

  4.学 习 本 文 烘 托 、 动 静 结 合 的 写 景 方 法 。 

  5.积 累 一 点 古 文 化 常 识 。 

  【 自 读 程 序 】 

  1.结 合 注 释 ① 和 教 师 的 讲 解 , 了 解 姚 鼐 及 " 桐 城 派 " 。 

  2.借 助 注 释 自 读 课 文 , 找 出 文 言 知 识 点 , 并 口 头 翻 译 课 文 。 

  3.用 原 文 句 子 回 答 下 列 问 题 , 深 入 理 解 课 文 内 容 。 

  ① 由 课 文 的 哪 些 句 子 可 以 推 断 出 泰 山 和 泰 山 日 观 峰 的 地 理 位 置 ? 

  ② 作 者 是 如 何 从 京 城 到 泰 安 的 ? 

  ③ 叙 述 作 者 登 山 的 过 程 。 

  ④ 登 上 山 顶 后 , 作 者 按 照 由 高 到 低 的 顺 序 描 写 了 " 望 晚 " 时 的 哪 些 景 物 ? 

  ⑤ 文 章 通 过 景 物 变 化 来 写 泰 山 顶 上 的 日 出 , 分 别 写 了 哪 些 景 物 ?这 些 景 物 是 按 什 么 顺 序 排 列 的 ? 

  ⑥ 作 者 还 写 了 泰 山 的 哪 些 人 文 景 观 和 自 然 景 观 ? 

  (解 说 : 此 设 计 旨 在 训 练 学 生 的 文 言 文 自 读 能 力 , 让 学 生 在 熟 悉 课 文 的 基 础 上 理 解 字 词 的 含 义 和 用 法 。 做 思 考 题 时 强 调 字 不 离 句 , 句 不 离 篇 , 一 方 面 使 字 词 知 识 得 以 巩 固 , 一 方 面 从 整 体 上 把 握 课 文 思 路 , 初 步 扫 除 文 字 和 理 解 上 的 障 碍 。 ) 

  【 自 读 点 拨 】 

  1.姚 鼐 和 " 桐 城 派 " 

  姚 鼐 (1731- 1815), 字 姬 传 , 一 字 梦 谷 , 安 徽 桐 城 人 。 乾 隆 39年 辞 官 后 , 曾 在 江 宁 、 扬 州 等 地 书 院 讲 学 四 十 余 年 。 治 学 以 经 为 主 , 兼 及 子 、 史 、 诗 文 。 作 品 多 为 书 序 、 碑 传 之 类 。 有 以 其 室 名 命 名 的 《 惜 抱 轩 全 集 》 。 

  " 桐 城 派 " 是 清 代 散 文 的 主 要 流 派 , 创 始 人 是 康 熙 时 的 方 苞 。 方 苞 注 重 文 章 的 " 义 法 " , 主 张 以 " 清 真 雅 正 " 之 文 , 载 孔 、 孟 、 程 、 朱 之 道 。 刘 大 木 魁 师 事 方 苞 , 并 发 展 了 他 的 理 论 , 强 调 " 义 理 、 书 卷 、 经 济 " , 要 求 作 品 阐 发 程 朱 理 学 , 同 时 又 主 张 在 艺 术 形 式 上 模 仿 古 人 的 " 神 气 " " 音 节 " " 字 句 " 。 姚 鼐 是 刘 大 木 魁 的 弟 子 , 他 的 口 号 是 : " 义 理 、 考 据 、 辞 章 , 三 者 不 可 偏 废 。 " 实 际 上 是 以 " 考 据 " " 辞 章 " 为 手 段 来 阐 发 儒 家 的 " 义 理 " 。 因 为 上 述 三 人 都 是 安 徽 桐 城 人 , 所 以 人 们 称 他 们 为 桐 城 派 (但 后 来 的 桐 城 派 作 家 并 不 都 是 桐 城 人 )。 

  2.基 础 知 识 重 难 点 解 析 

  ① 通 假 字 

  A.成 五 采 (" 采 " 通 " 彩 " ) 

  B.多 平 方 , 少 圜 (" 圜 " 通 " 圆 " ) 

  C.其 级 七 千 有 余 (" 有 " 通 " 又 " ) 

  ② 词 性 活 用 

  A.汶 水 西 流   济 水 东 流 (名 词 作 状 语 ) 

  B.明 烛 天 南 (名 词 作 动 词 ) 

  C.山 多 石 , 少 土 ; 多 平 方 , 少 圜 ; 少 杂 树 , 多 松 (形 容 词 作 动 词 ) 

  ③ 积 累 并 掌 握 " 当 " " 余 " " 以 " " 及 " 等 一 词 多 义 现 象 。 

  ④ 文 言 名 量 表 示 法 

  文 言 文 中 名 词 与 量 词 的 位 置 与 现 代 汉 语 不 同 , 是 先 名 词 后 量 词 。 如 " 数 十 " " 云 一 线 " 在 现 代 汉 语 中 应 为 " 数 十 " " 一 线 云 " 。 

  3.学 一 点 古 文 化 常 识 

  ① 关 于 " 阴 " " 阳 " 。 

  ② 关 于 " 朔 " " 晦 " " 望 " " 既 望 " 。 

  ③ 古 代 纪 年 、 月 、 日 、 时 方 法 。 

  4.课 文 内 容 重 难 点 把 握 

  全 文 分 五 段 , 第 1段 点 出 泰 山 及 日 观 峰 的 位 置 , 第 2段 写 登 山 经 过 , 第 3段 观 泰 山 日 出 , 第 4段 介 绍 泰 山 古 迹 , 第 5段 介 绍 泰 山 冬 季 景 色 。 其 中 , 第 2段 和 第 3段 为 课 文 重 点 。 

  第 2段 写 登 山 经 过 , 可 分 为 三 个 层 次 : 一 是 由 北 京 到 泰 安 , 二 同 从 山 麓 到 山 顶 , 三 是 到 山 顶 以 后 所 见 到 的 景 物 。 

  第 3段 是 全 文 重 点 中 的 重 点 , 也 是 写 得 最 精 彩 的 部 分 。 作 者 按 时 间 顺 序 依 次 写 了 待 日 出 、 日 将 出 、 日 正 出 和 日 出 后 的 情 景 , 以 云 天 、 东 海 和 群 峰 为 陪 衬 , 表 现 了 泰 山 日 出 的 万 千 气 象 。 写 等 日 出 , 着 意 写 了 当 时 的 环 境 和 氛 围 , 以 " 大 风 扬 积 雪 击 面 " 形 容 风 力 的 强 劲 , 以 " 足 下 皆 云 漫 " 显 示 日 观 亭 高 耸 于 云 天 之 上 。 在 这 样 的 环 境 中 等 待 日 出 , 内 心 自 然 是 充 满 豪 情 。 写 日 将 出 , 则 集 中 表 现 东 方 天 际 的 变 化 , 最 初 是 被 白 雪 覆 盖 的 山 峦 微 微 显 露 出 来 , 接 着 天 际 出 现 了 一 条 " 异 色 " 云 带 , 一 转 眼 又 变 成 了 五 彩 斑 斓 的 云 霞 。 这 一 层 全 是 写 景 之 笔 , 但 从 " 稍 见 " " 须 臾 " 这 两 个 词 语 也 可 以 看 出 作 者 全 神 贯 注 进 行 观 察 的 情 状 。 写 日 出 , 只 有 两 句 , 但 " 下 有 红 光 动 摇 承 之 " 却 是 泰 山 日 出 的 特 有 景 象 。 最 后 写 日 出 后 日 观 亭 以 西 诸 峰 的 " 绛 皓 驳 色 " , 另 有 一 番 妖 娆 之 态 , 又 用 一 个 拟 人 化 的 比 喻 " 若 偻 " 来 烘 托 日 观 峰 凌 空 俯 瞰 群 峰 的 雄 姿 。 

  5.表 现 手 法 

  ① 抓 住 景 物 特 征 从 旁 烘 托 

  本 文 写 景 状 物 主 要 采 取 抓 住 景 物 特 征 从 旁 烘 托 的 写 法 。 例 如 写 泰 山 的 高 峻 , 先 用 " 其 级 七 千 有 余 " 暗 暗 点 出 , 然 后 借 人 在 山 顶 俯 视 所 见 " 半 山 居 雾 " 的 形 象 和 人 在 日 观 亭 时 " 足 下 皆 云 漫 " 的 图 景 来 进 行 烘 托 。 又 如 写 " 雪 " , 除 " 冰 雪 " " 雪 与 人 膝 齐 " 等 正 面 描 写 外 , 又 以 " 明 烛 天 南 " " 白 若 " " 绛 皓 驳 色 " 等 来 从 旁 烘 托 。 作 者 是 在 严 寒 中 登 山 的 , 而 文 中 不 着 一 个 " 寒 " 字 , 但 从 " 大 风 扬 积 雪 击 面 " " 冰 雪 , 无 瀑 水 , 无 鸟 兽 迹 " 等 句 中 都 可 以 想 见 气 候 的 严 寒 。 

  ② 动 静 结 合 

  动 静 结 合 是 本 文 写 景 的 又 一 特 色 。 如 " 及 既 上 , 苍 山 负 雪 , 明 烛 天 南 , 望 晚 日 照 城 廓 , 汶 水 、 徂 徕 如 画 , 而 半 山 居 雾 若 带 然 。 " 皑 皑 白 雪 , 覆 盖 青 山 , 银 色 雪 光 , 映 亮 南 天 , 本 是 一 片 静 景 , 但 作 者 用 拟 人 化 的 " 负 " 与 用 如 动 词 的 " 烛 " , 将 静 寂 的 远 景 变 为 一 幅 视 野 开 阔 、 气 势 宏 大 的 动 景 , 让 人 一 洗 寒 冬 游 客 寥 落 的 孤 寂 之 感 , 平 添 阳 春 盎 然 之 意 。 汶 水 河 一 息 不 停 、 徂 徕 城 辞 旧 迎 新 , 作 者 " 如 画 " 一 笔 , 又 将 动 景 绘 为 一 帧 静 态 水 墨 。 " 半 山 居 雾 若 带 然 " 更 是 化 动 为 静 的 神 妙 之 笔 , 缕 缕 云 雾 , 时 聚 时 离 , 飘 浮 不 定 ; 作 者 仅 以 " 带 " 绘 形 , " 居 " 字 描 态 , " 半 山 " 定 位 , 以 静 写 动 , 寥 寥 数 语 , 将 画 面 开 阔 、 气 象 万 千 的 丽 色 风 光 展 现 给 读 者 , 让 人 怦 然 心 动 , 登 临 绝 顶 , " 一 览 众 山 小 " 的 豪 情 , 超 乎 俗 众 的 意 境 悠 然 于 笔 外 。 

  ③ 叙 事 简 练 , 语 言 形 象 

  全 文 只 有 六 百 多 字 , 却 充 分 表 现 了 雪 后 泰 山 的 特 殊 情 趣 , 给 读 者 留 下 深 刻 印 象 。 文 中 叙 事 简 练 , 如 从 京 师 到 泰 安 的 途 程 , 只 用 " 自 京 师 乘 风 雪 , 历 齐 河 、 长 青 , 穿 泰 山 西 北 谷 , 越 长 城 之 限 , 至 于 泰 安 " 几 句 就 完 整 地 表 现 出 来 了 。 其 中 " 乘 " " 历 " " 穿 " " 越 " 四 个 动 词 都 很 形 象 。 

  【 自 读 思 考 】 

  1.下 面 各 句 中 加 点 字 与 " 明 烛 天 南 " 中 " 烛 " 的 用 法 相 同 的 一 项 是 ( ) 

  A.腰 白 玉 之 环 

  B.孔 子 师 郯 子 、 苌 弘 、 师 襄 

  C.其 阴 , 济 水 东 流 

  D.后 世 之 谬 其 传 而 莫 能 名 者 

  2.下 面 各 句 括 号 内 所 填 省 略 的 词 语 错 误 的 一 项 是 ( ) 

  A.苍 山 负 雪 , (雪 )明 烛 天 南 

  B.余 始 循 (之 )以 入 

  C.中 谷 绕 (以 )泰 安 城 下 

  D.少 杂 树 , 多 松 , 生 (于 )石 罅 

  3.对 下 面 句 子 理 解 有 误 的 一 项 是 ( ) 

  A.苍 山 负 雪 , 明 烛 天 南 。 

  青 山 上 覆 盖 着 白 雪 , (雪 )光 照 亮 了 南 面 的 天 空 。 

  B.泰 山 之 阳 , 汶 水 西 流 。 

  泰 山 的 北 面 , 汶 水 向 西 流 去 。 

  C.或 得 日 , 或 否 , 绛 皓 驳 色 。 

  有 的 得 到 阳 光 照 射 , 有 的 没 有 被 照 到 , 或 红 或 白 , 颜 色 错 杂 。 

  D.山 多 石 , 少 土 。 

  山 上 多 有 石 头 , 少 有 土 。 

  4.将 《 登 泰 山 记 》 的 第 3段 扩 写 成 描 写 冬 天 泰 山 日 出 壮 丽 景 象 的 文 字 , 不 少 于 500字 。 

  参 考 答 案 1.A 2.C 3.B 4.略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登泰山记(通用17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