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案设计 > 语文教案设计 > 五册30课诗词五首(通用2篇)

五册30课诗词五首(通用2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五册30课诗词五首(通用2篇)

五册30课诗词五首 篇1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体会教学点

  2、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能力训练点

  朗读诗歌做到以声传情,有表情地朗读。

  (三)德育渗透点

  学习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

  (四)美育渗透点

  感受诗歌语言的美。

  二学法引导

  诵读法(读―思一议―读)。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难点

  创作背景的介绍。

  3.疑点

  重点词句的理解。

  4.解决办法   

  课堂学习中注意贯穿朗读训练,以朗读带动理解,文学表现手法与修辞手法的运用由师生共同分析。背景知识,由学生课前查找资料,课堂简要介绍。四、课时安排3课时。五、教具学具准备录音机。磁带。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1.朗读诗歌。2.查找背景资料。介绍背景。3.讨论分析:(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2)<南园》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的异同。(3)<己亥杂诗>共四句,写了几种心境?4.展开想像,写片段作文,描绘这首词所表现出的意境。5.背诵诗歌。七、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一)明确目标学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写作背景介绍,“歌”的介绍。    ・2.描写,叙事、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3.朗读并背诵诗歌,体会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整体感知   

  这是一首抒情言志之作,杜甫身处漏雨茅屋,还存有忧国忧民的情思,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喊。

  (三)教学过穗

  1.检查预习情况

  (1)字词    .

  怒号(hao2)    三重(chong2)茅  挂(juan2)    布衾(qin1)    大庇(bi4)    突兀(wu4)

  (2)作家及创作背景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曾一度入剑南节度使严武幕府,以检校工部员外郎衔充任节度参谋,故世称杜工部。祖上曾从原籍京北(今陕西省西安市)迁往襄阳(今湖北省襄樊市),从他曾祖父起,移居巩县(今河南省巩县)。三十三岁时在洛阳与李白相遇,结下了深厚情谊。唐太宗大历三年(768),杜甫携家出峡,漂泊于江陵、公安、岳州、衡州一带江上。大历五年(770),贫病交加的诗人卒了湘水舟中。杜甫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杜甫生逢安史之乱前的全盛时期,又经历了唐皇朝衰落的开端。他饱经忧患的一生,是与这历史大转折时期的治乱盛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他的诗歌真实、深刻地再现了这一历史转折时期的社会现实,有着丰富的社会政治内容和浓郁的时代气息。强烈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是杜甫诗歌的基调,“沉郁顿挫”是其主要风格。他发扬了汉乐府民歌“缘事而发”的精神,开拓了“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创作途径,诸体兼备,’自成机杼。他的诗,在当时就获得了“诗史”的美称。著有《杜工部集》。

  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安史之乱,杜甫流寓成都,在浣花溪筑草堂。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当时安史之乱还未平定。诗中的茅屋即指草堂。

  “歌”一种文体,指铺叙,记述。

  2.听录音范读课文,学生跟读、注意读准字音、节奏。

  3.学生对照注释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1)扫清字词障碍,理解诗句的意思。

  (2)找出例句分析诗中’所用的表达方式。

  (3)说说杜甫在这首诗中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4.检查自读情况:

  (1)解释下列字词:

  秋高秋深)  三重茅(几层茅草)    洒(散落)    (挂)    忍能(这样)    俄顷(一会儿)  漠漠(灰蒙蒙的)    向昏黑(渐近,将近)    衾(被子)    丧乱(战乱,指安史之乱)    何由彻(彻晓,到天亮)    寒士(贫寒)    突兀(高耸的样子)    见(同“现”)

  (2)诗中采用了哪些表达方式?试举例说明。

  [明确]诗中采用的表达方式有:①描写,如第一段“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把秋风拟人化,写出了狂风肆虐的景象。“茅飞渡江洒江郊……下者飘转沉塘坳。”描绘了茅屋为秋风摧残的惨态,再如第3段“俄顷风定云墨色,秋风漠漠向昏黑。”写出了接近傍晚时的凄凉。

  ②叙事,如第二段,“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归来倚杖自叹息。”一个“自”字,总收一二两段。写出了诗人在茅草被抢之后的孤独、悲苦。再如第三段“布衾多年冷似铁,……长夜沾湿何由彻!”诗人从风雨飘摇的茅屋想到了国家的安危。

  ③抒情,如第四段“安得广厦千万间,……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表现了诗人奔放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

  (3)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

  [明确]诗歌篇末点题,“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乃是画龙点睛之笔,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5.生再读诗歌,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6.小组推荐一名成员参加感情朗诵诗歌竞赛。

  7.集体背诵诗歌。

  (四)总结、扩晨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自己的茅屋被秋风摧残后的窘况。在雨夜屋漏、长夜难眠之际,诗人心忧天下,想到的是普天下的受苦人,而宁可舍弃自己。这是多么高尚的情操啊!作者的不幸遭遇令人同情,而他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博大胸襟更令人肃然起敬。全诗语言浅显,却有极强的震撼力。

  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曾从洛阳回华州,途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根据自己目睹的事实,写了一组诗(“三吏”,“三别”,即《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请同学们课后找资料阅读,更好地感受杜甫诗的现实主义精神。

  (五)布置作业 

  朗读并背诵诗歌。

  (六)板书设计 

  写景

  茅屋为秋风所破

  叙事

  抒情――忧国忧民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学习《南园》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写作背景介绍。

  2.朗读并背诵诗歌,体会作者爱国的忧思。

  (=)整体感知

  这两首都是抒情言志之作,李贺怀才不遇,犹思弃文习武,为国立功;陆游以衰老多病之身,尚思为国戍边,梦赴战场。   

  (三)教学过程 

  1.检查预习情况

  (1)字词    戍(shu4)  阑(lan2)

  (2)作家及创作背景简介

  李贺(790一816),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县)人。他是唐宗室郑王之后,家境早已衰落。他才华出众,十几岁时已有诗名,受到韩愈等人的赏识和延誉。但因避父讳不能举进

  士,只做过一任职位卑微的奉礼郎。他不满于这个掌祭祀仪式的无聊官职,便以病辞官,在穷愁郁愤中度过了短暂的一生,死时仅二十七岁。李贺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政治上的失意和生活上的困顿,使他一生处于理想和现实的尖锐矛盾之中,同时也使他对社会的黑暗和统治集团的腐败荒淫,有比较清醒的认识。他一生中给我们留下了二百多首瑰奇的诗歌。在李贺的诗集中,抒写个人怀才不遇和愤懑不平的作品很多,写得也很有特色。他还写了一些揭露黑暗现实,反映劳动人民疾苦的诗篇。他的诗歌想像丰富奇特,构思新巧精当,语言瑰丽奇峭,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李贺诗歌的缺点在于反映生活的面比较狭窄,有些诗格调比较低沉,在艺术上有过于追求奇险而流于幽僻晦涩的毛病。他的诗歌对后世颇有影响。有《李长吉歌诗》传世o

  <南园>十三首是李贺乡居时的即兴之作。今天要学的这一首反映作者愿意弃文就武、为国效力的抱负。辞意显豁,情怀激越,代表李贺词风的又一方面。南园,李贺福昌故居的田园.

  陆游(1125一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是我国南宋时著名爱国诗人。他生在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亲友爱国思想的熏陶,立志报国。他一生在政治上坚决主张抗金,充实军备,增强国防力量,以期恢复中原,所以屡次受投降派秦桧等的嫉恨和压制,但诗人爱国的斗志始终不改,孝宗乾道八年(1172)在四川投身军旅,在王炎、范成大处理军务。66岁后被罢斥回故乡山阴,闲居至死。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陆游一生创作的诗歌很多,《剑南诗稿》收集了九千三百余首诗,加上遗稿,共有一万余首。诗歌的内容极为丰富,但爱国主义是其最突出的主题。他的诗大部分风格雄浑豪放,其中有些诗篇或驰骋想像,或寄意梦境,显现出浪漫主义的色彩。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是陆游被罢斥家居时所作;“十一月四日”是指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十一月四日,这时诗人已经68岁了。作起。本题共二首,课文选的是其二。

  2.师朗读诗歌,学生跟读,注意读准字音,节奏。

  3.学生对照注释自由朗读诗歌,要求:

  (1)扫清字词障碍,理解诗句的意思。

  (2)能够比较两首诗。.4.检查自读情况

  (1)解释下列字词:

  ①吴钩(刀名,刃稍弯。)    ②关山五十州(泛指当时藩镇割据地区。)    ③凌烟阁(楼阁名,在唐朝首都长安,这是唐太宗为表彰功臣所建的殿阁。唐太宗贞观十七年643年,在阁上画了24位开国功臣的像。)    ④若个(哪个)    ⑤万户侯(食邑万户的侯,指很高的爵位。)  ⑥不自哀(即不为自己悲哀。)    ⑦戍(守卫。戍轮台。戍守边疆。轮台,轮古地名,在今新疆轮台东南。汉武帝时曾派兵在这里屯田驻守。这里借指我国北方边疆。)

  ⑧夜阑(深夜。阑,尽,指夜深。)    ⑨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    ⑩冰河(泛指北方冰冻的河流。这里指寒冷的北国战场。)  ⑩入梦(指进入梦境,梦见。)

  (2)指名赏析《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明确]①②句:我虽然年迈力衰困居在孤独、荒凉的小村里,可是并不为自己不受重用而感到悲哀,还时刻想着率领千军万马为祖国戍守边疆。

  这两句述志,写诗人忠心报国的情思。   

  ③④句:夜深了,躺在床上听到风吹雨打的声音,我不由得梦见自己骑着身披铁甲的战

  马,奔向冰天雪地的战场。

  这两句诗记梦,写因关心国事而形成的戎马征战的梦幻,从而以梦的形式再现了“戍轮台”的志向。“入梦来”反映了政治现实的可悲:诗人有心报国却遭排斥而无由杀敌,一腔御侮之情只能形诸梦境。但是诗人一点也“不自哀”,报国杀敌之心却更强烈了。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因此,“铁马冰河”的梦境,使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得到了更充分的展现。

  (3)比较:《南园》与《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①相同点:都饱含着爱国忧思。李贺愿意弃文就武,为国效力。《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通过僵卧孤村,夜听风雨及梦思为国征战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

  ②不同点:两诗在格调上有所不同:李诗辞意显豁,情怀激越。而陆诗则巧借自然界的风雨,把现实与梦境联系起来,使“铁马冰河”的梦境和“为国戍轮台”的壮志巧妙地融合起来,使诗歌的主题得到了更完满的表现。

  5.学生自由朗读直至能背诵诗歌。

  6.指名背诵后集体背诵。

  (四)总结、扩晨

  这两首诗都表现了诗人的爱国忧思,课后阅读《南园》的另十二首及《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的另一首更好地体会,学习诗人的爱国主义精神。

  (五)布置作业 

  朗读并背诵诗歌。

  (六)板书设计     .,    .    南园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愿弃文就武,为国效力一爱国忧思一梦思为国征战

  第三课时

  (一)明确目标

  学习《己亥杂诗》和《忆江南》

  1.写作背景介绍。

  2.朗读并背诵诗歌,体会诗歌表现的思想感情。

  (二)整体感知

  《己亥杂诗》是抒情言志作,龚自珍载着“浩荡离愁”辞官还乡,仍思为国效力。温庭筠的小词,绮丽清新,描摹出江南女儿的相思之情。

  (三)教学过程 

  1.检查预习情况

  字词    吟鞭(yin2)  脉脉(mo4)

  2.学习《己亥杂诗》

  (1)作家及创作背景简介

  龚自珍(1792一1841)字尔玉,又字瑶人;更名易简,字伯定;又更名巩祚,号定庵。又号羽山民。清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近代思想家,文学家,他对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认识深刻,提出不少政治改革建议,是近代思想启蒙的先驱。出身于有深厚文化造诣的官僚家庭。祖父龚提身,父亲龚丽正皆长于史学,母亲是著名文字学家段玉裁的女儿。他自幼便受到良

  好的文化教养。道光九年(1829)进士,先后任内阁中书,礼部主事。道光十九年(1839)因触犯时忌而愤然辞官南归。道光二十一年(1841)暴卒于江苏丹阳书院。龚自珍才华横溢,他的性格和思想在那个时代颇有独特性。他对封建正统的经籍既熟读而又不满,交游重气息相投而不趋炎附势。这种不受传统束缚的精神使他仕途不得志,却使他的诗文具有激动人心的艺术力量。龚自珍的诗着眼于现实政治和社会形势,发抒感慨,纵横议论。他以深刻的思想性和独创的艺术性开创了近代诗的新风貌。今存诗词近800首,文300余篇,见于《龚定庵全集》。

  《己亥杂诗》是作者于道光十九年(己亥,1839,48岁)辞官南归,后又北上迎接家眷的往返途中作的大型组诗共三百五十首,均为七言绝句(其中有些是古绝)。这组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既是作者对前半生生活经验的形象总结,又是当时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多咏怀和讽喻之作,选的这首诗原为组诗的第五首。

  (2)指名学生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节奏。

  (3)学生对照注释自由朗读诗歌,要求:

  ①扫清字词障碍,理解诗句的意思。

  ②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③古代诗人咏叹落花的作品很多,其中也不乏俊爽昂扬者。但像龚自珍这样歌颂和肯定落花的名作尚不多见。“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二句的构思,境界如何请谈谈你的理解。

  (4)检查自读情况:

  ①解释下列字词

  吟鞭(诗人的马鞭。吟,指吟诗。)    落红(落花)

  ②指名赏析:

  [明确]①句:在无边无际的离愁中,眼看夕阳又西下了。

  作者自幼居住北京,祖父和父亲都曾在北京做官,他从二十九岁起在北京任官职,和许多有革新思想的朋友交往。对他来说,北京可称第二故乡。如今壮志未酬,行将远离,不能不勾起无限的愁思。

  ②句:这句化用唐刘禹锡“莫道两京非远别,春明门(长安东门)外即天涯”诗意,说自己离开京师回南方,马鞭东指,从此便同朝廷远隔了。    东指:作者当日从北京外城东面的广渠门出城。    .

  这首诗的前两句,用楚辞庄忌《哀时命》“处卓卓而日远兮,志浩荡而伤怀”的诗意,表现作者关心国事而又志不得伸的愁苦感情。

  落红二句说,落红并不是无情的东西,它怀恋大自然,即使委落尘埃,也要化作春泥,护育新花生长,作者以落花自比,寄托了要培植人才,为国家和社会竭尽余力的怀抱。

  (5)学生自由朗读直至能背诵。

  (6)指名背诵后集体的背诵。

  3.学习《忆江南》

  (1)作家及创作背景简介

  温庭筠(约812~866),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州)人。唐宣宗大中初(850年左右)应进士考,屡试不第。他才思敏捷,八叉手而成八韵考试律赋一首,人称“温八叉”。但不为人看重,终身潦倒。温庭筠兼工诗词,诗今存三百余首,与李商隐齐名,称“温李”.词今

  存七十余首,与韦庄齐名,称“温韦”。温庭筠是文人中第一个大量作词的人,又被<花间集》置于首位。对词的发展影响极大,被称为“花间鼻祖”。温词多写妇女生活,但所写妇女类型很广泛,不仅有贵族少妇,闺阁千金,还有思妇、商妇、宫女、歌妓、采莲女子以至女道士,真可称得上写妇女的圣手。温词裱丽绵密,精艳绝人,然不出绮怨。温庭筠极善于通过环境和物态的描写来烘托人的动态和心理活动,极其细腻传神;亦能自如地运用白描手法写词。

  梦江南,词牌名,又名“望江南“忆江南”“江南好”。

  (2)指名学生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节奏。

  (3)学生对照注释自由朗读这首词,要求:

  ①扫清字词障碍,理解词句的意思。    。

  ②你是怎样理解《忆江南》中“斜晖脉脉水悠悠”一句的意蕴的?展开想像,写片段作文,描绘这首词所表现出的意境。

  (4)检查自读情况:

  ①解释下列字词:

  斜晖(夕阳的斜光。)    脉脉(静默的样子。指含情之状。)    悠悠(娴静的样子)肠断(形容极为伤心。)白洲(开满白色花的水中小块陆地。古代诗词中常用以代指分别的地方。)

  ②指名赏析

  [明确]斜晖句的意思说:对着夕阳欲下,以含情而视,但终不见来船,只见一片江水悠悠。

  肠断句:因过尽千帆皆非所欲观者,所以遥看白洲而为之极度伤心。    .

  “斜晖脉脉水悠悠”一句,使读者字视野陡然开阔,感受到寄情于景之时,有一种情思荡漾、空中传恨之感,形成绵远悠扬的风致。而结旬的“肠断白洲”,则又令人从“惟见分手处,白满芳洲”的联想中,使感情落在实处,有一种“加重?“倍增”的效果。二句相连,可谓虚实并列。

  (5)学生自由朗读直至能背诵。

  (6)指名背诵后集体背诵。

  (四)总结、扩晨

  《己亥杂诗》写作者辞官离京,远去天涯的无边愁思,表达了诗人政治理想至在不变的执着态度。作者以“落红”自喻,含意深刻,耐人寻味。

  《忆江南》主要描摹了――江南好的相思之梦。

  课后请同学们阅读其余的《己亥杂诗》《忆江南》,比较它们在内容与艺术上的异同。

  (五)布置作业 

  朗读并背诵诗歌。  

  (六)板书设计 

  已亥杂诗

  一二句写浩荡离愁,黯淡宦情      以“落红”自现

  三四句写不甘退伏,憧憬未来     寄予爱国情怀

  梦江南

  “斜晖脉脉冰悠悠”(虚)    表明思妇

  “肠断白洲”     (实)    的相思之苦   

五册30课诗词五首 篇2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进一步了解诗歌朗读的技巧,并运用朗读知识反复诵读五首诗歌。

  2.通过咀嚼诗歌的语言,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3.掌握一定的体裁常识。

  (=)能力训练点

  1.通过对诗词常识的了解,和语言文字的推敲品味,既培养一定的阅读能力,也为学生遣词造句提供经验。    ’

  2.通过对诗歌意境的再加工,培养学生~定的想像能力以及鉴赏诗句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1.通过诗歌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和平的思想感情。

  2.通过领会诗歌的语言,培养学生对祖国文学的感情。

  【四)美育渗透点

  1.通过诗歌的诵读,培养提高对语言美的感知能力。

  2.通过品味诗歌的意境美、韵律美,以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创造美的能力。

  二、学法引导

  诵读品味、点拨引导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通过反复吟咏,领会我国古代诗歌的优美韵律和意境,并做到通畅地背诵诗歌,为加深体会诗歌感情内容提供可靠的基础。

  2.五首诗中,《行路难》艺术境界较难把握。《饮酒》艺术成就很高,故安排重点理解,其他三首相对浅显,稍加点拨即可。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具学具准备学生课前准备:四人小组讨论诗文内容,发挥想像,绘出反映诗歌意境的画图。

  六、师生互动活动1.朗读训练:模仿广播电视播音员的朗读,尽量读出平仄。平缓、仄急,并评出前三名。2.课前布置学生:任选一名诗人,收集他的诗文并尽量多地背诵该诗人诗文名句,教师略评诗人的风格。七、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一)明确目标1.在了解一定的诗歌朗读技巧后朗读本课五首诗。诗有平仄、平声、缓仄声急,读得很缓时并不是平板的拖长,也应注意感情注入。

  2.体会每首诗的感情,品味真意境。

  (二)整体感知

  这五首古代诗词,形式不同,风格各异,都是千古传诵,脍炙人口的名篇。

  (三)教学过程 

  诗歌是诗人生命的冲动,感情的倾诉。“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诗词是语言的精华。首先让学生不停地反复地朗读诗歌。古诗词讲究韵律,乐感极强,平声,仄声交错组合,跌宕起伏,节奏鲜明。首先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而一首诗就是一幅画或多幅画,是由众多意象组合起来的画。莱新曾说“诗是动的画,画是动的诗”诗歌是启发学生想像,培养学生悟性、灵性、创造性的极好教材,所以要让学生反复诵读,读中诗中学,诗中物,使学生步入诗境,达到与诗人心灵沟通、感情交融。

  (1)本诗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本诗着力抒发了作者归隐之后悠闲恬静的欢快心情,意在言在,诗人鄙视争名逐利的官场生活还是不难察觉的。

  (2)诗中哪些词、句突出作者这份情感的?

  诗歌通过自问自答道出了诗人身处人境而能没有车马喧嚣的烦恼(“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在于“心远地自偏”从精神上摆脱了环境的干扰。接着,诗人描绘了他归隐之后自己的精神世界已与自然景物浑然契合的那种悠然自得的神态。(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并且从大自然中领悟到人生的意趣,表露了“欲辨已忘言”的纯任自然的恬淡心情。

  (3)赏析“采菊…・一相与还”四句:

  这四句以“东篱下…‘采菊”为起点,诗人漫不经心,远方的“南山”扑入眼帘。“悠然”既是诗人的神态,也点出“东篱”与“南山”这段空间相距较远。由“南山”生发出“山气”、再由“日夕’’引出“飞鸟相与还”的农村黄昏的幽静景色,“佳”字的含意也就有了着落:这四句浑然一体,情景交融。清人王国维曾举例,誉为“无我之境”,意即“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4)品评、诗作品高超的艺术,以及作者矛盾心理。

  本诗写学、抒情、谈理三者浑然融合。

  这首诗在“静穆”的外衣下,也含有“猛志固常在”的积极反抗因素,只是表现形式不同于‘‘刑天舞干戚”之类作品罢了。这种表现形式与陶潜既要全志又要全身远离的矛盾的心理有关。而在写景抒情中流露出来的老庄思想也是消极的。当然,这些都与当时诗人所处的历史环境有关。

  在理解了诗歌的思想内容后再加以吟咏咀嚼,稍作小结转入学习,《望洞庭潮赠张丞相》。

  认真朗读,细细品味,老师点拨。

  诗人以望洞庭起兴,委婉而巧妙地向张九龄(题目中的张丞相)表达了不甘山林寂寞,寻求引援的迫切心情。尽管这只是一首干谒求仕的诗,却写得气势宏伟,不亢不卑,别具一格。因而传诵至今。这主要在于前四句的写景把洞庭秋色描绘得雄浑壮阔。“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一联更足与杜甫“关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登岳阳楼》)比美,成为千古以来咏洞庭的名句。

  (四)总结、扩晨

  陶诗,平易朴实,清峻自然,淳厚有味。有的诗也写得豪放有力。语言真切、朴素、简洁明确,通俗而又精练,深入浅出,形成他的独创风格。

  试比较《读(山海经)》与《饮酒》的艺术风格不同之处和思想内容的相近之处。

  读《山海经》

  陶渊明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没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参考答案]    -

  本诗豪放有力,属于“金刚怒目”’式(鲁迅语)的诗;而《饮酒》则显的清新自然,悠闲恬静。    。

  内容上两诗,都表现了作者不愿与黑暗现实同流合污的情感。

  (五)布量作业 

  1.课后进一步诵读诗歌体会意境美,并能熟背。

  2.预习另外三首诗,力争概括每首诗的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

  (六)板书设计 

  饮酒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陶渊明(东晋)                       孟浩然(唐)采菊东篙下,悠然见南山。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写景、抒情、谈理相结合――情景交融     (写景,雄浑壮阔)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求仕,不亢不卑)

  第二课时    ’

  (一)明确目标

  通过学习另外三首诗进一步体会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之美。掌握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感情。

  (二)整体感知

  《行路难》这是一首交织着忧郁悲愤和乐观自信的抒情歌曲,主旋律始终是昂扬激越的。

  《观刈麦》诗歌描写了农民冒着暑热辛勤割麦的情景,并借贫妇人的诉说,反映了当时租

  税剥削的惨重和农民生活的困苦。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同情。

  《渔家傲》诗歌细腻地描绘了边塞的军旅生活和战士久戍不归的思乡情绪,也表达了一位守边将军的责任感。全诗苍凉悲壮,斌挚感人。

  (三)教学过程 

  《行路难》通过分析解答以下几个问题,掌握诗作内容,作者感情。

  1.了解诗歌写作背景:《行路难》是李白遭受谗毁初离长安南下时写的一组诗(共三首)这是其中第一首。“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歌辞》旧题。诗中写世路艰难,充满着政治上遭遇挫折后的抑郁不平之感。

  2.是什么原因使得诗人面对“金樽清酒”“玉盘珍羞”不能食?(联系背景)

  因浓重的忧郁和深沉的悲愤,使诗人“酒”人能咽,“羞”不能食。因奸佞之闭塞贤路,使}诗人悲愤、忧郁。

  3.赏析“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这两句用了比喻的修辞,即照应诗题“行路难”也抒写诗人在长安经历仕途风波的深体‘验和事与愿违的痛苦心情。

  4.诗中借用历史故事的作用

  借用吕尚垂钓的碧溪,伊尹梦舟日边的典故,梦想着自已有朝一日能像古人一样,为统

  治者信任重用,建立一番伟大的功业。

  5.诗歌的最后一句表达感情怎样的志向?

  哪怕面前的道路,险峭而多歧,诗人却相信终有一天将乘长风万里浪,渡过大海,直达理

  想的彼岸。突出表现了他准备冲破一切阻力,去施展自己抱负的豪迈气概和乐观精神。

  6.讨论本诗如何体现李白浪漫主义诗风的?

  ①巧用历史故事

  ②夸张的描写,形象的比喻

  ③跳跃式的结构    、

  总之,全诗基调是昂扬激越的,是乐观向上的。  、

  老师小结后,转入学习自居易《观刈麦》。

  《观刈麦》让学生根据前面几首诗的评价方法自己分析该诗,老师略作指点:自居易诗歌主题专一明确;叙事和抒情议论相结合,语言通俗,平易近人。

  《渔家傲》

  这酋词约写于宋仁宗康定元年至庆历五年(1045-1045)问。当时作者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今陕西延安)防御西夏。

  该词分为上下两阕。

  上阕扣准“异’’字,极写秋日边塞的风光景物。。

  “雁去”紧承“秋来”,“衡阳雁去”即“雁去衡阳”。“四面边声连声起”写四处回荡的音响。“干嶂里”点明“孤城”的位置坐落于群山之中;“长烟…‘落日”写“孤城”的景色;一个“闭”字写出“孤城”的冷落,警戒气氛。这三句围绕着“孤城”描绘了一幅迥异于中原乡土的“塞下秋来”的荒凉画面:    ’

  下阕“浊酒~杯家万里”句转入抒情。在羌笛悠悠、寒霜满地的边塞,人们夜不能寐,将军头发自了,战士流下思乡的眼泪。

  全词苍凉悲壮,表达了作者破敌立功的决心和思念家乡的矛盾心情。

  (四)总结、扩晨

  范仲淹的诗词文章都有名篇传诵于世。《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写出了中国古代文人的志向和抱负,现今仍为我们所学习称道。记《蝶恋花》中‘‘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写出了对远人的深深怀念之情。

  (五)作业     ・

  1.完成课后练习。

  2.整理写边塞风光的诗句并制成卡片。

  3.背诵五首诗歌,能默写。

  (六)板书

  行路难

  李白(唐)   

  “停杯”“不食”“拔剑”“茫然”――忧郁悲愤

  冰塞黄河,雪满天山(比喻)――应题“行路难”

  长风破浪,云帆济海――乐观自信   

  (昂扬激越,豪迈乐观)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宋)   

  上阕:极写秋日边塞的风光景物――荒凉

  下阕:抒写边塞军旅生活和战士久戍不归思乡之情――悲壮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五册30课诗词五首(通用2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