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北固山下》教案(精选15篇)
《次北固山下》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了解作家、作品及律诗的相关知识;理解诗歌的内容,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和遣词造句的妙处;背诵并默写诗歌。
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的内容,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和遣词造句的妙处。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的内容,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和遣词造句的妙处。
教学准备:
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朗读视频。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古时交通不发达,一些旅居在外和外出做官的人常常会有故园之思,“乡愁”
渐渐地就成为了中国诗歌史上一个重要的创作主题。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诗就是写“乡愁”的。
二、解释题目:
《次北固山下》:“次”,停留的意思。泊舟停靠在北固山下。北固山:今在江苏省镇江市北边,三面临江,地势先要,被称为“天下第一江山”。
三、作家简介:
王湾,洛阳人。唐代诗人。玄宗先天年间进士,官洛阳尉。早有文名,往来吴、楚间,与綦毋潜友善。其诗流传不多。《河岳英灵集》称:“湾词翰早著,为天下所称最者不过一二。游吴中作《江南意》诗云‘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诗人已来少有此句。张燕公(说)手题政事堂,每示能文,令为楷式。”
四、整体感知:
1、学生跟着朗读视频读两遍,体会五言律诗朗读时的节奏和韵律。
2、学生自由读两遍,然后齐读一遍。
3、教师讲解有关律诗的知识,学生做相关笔记。
律诗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通常每首八句,以八句完成一个意思的表达,每二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律诗句子字数整齐划一,每句或五言,或七言,分别称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律诗字数固定,五律规定每句五字,全首共四十字;七律规定每句七字,全首共五十六个字,还有每句六字,全首四十八字的`,称六言律诗,传世作品极少。律诗歌讲究押韵平仄,一般情况下,偶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颔联和颈联讲究对仗,要求上下两句在意思、句法、词性、音律等方面相对,因此这两联又叫“工对”。
4、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歌大意,遇到不理解的地方予以标记,然后师生交流明确诗歌大意。
5、学生个性化表述诗歌大意,教师适时予以点评指导。
行人旅居的小路还在青山之外,我乘坐的小船在山前绿波上行驶。潮水上涨,两岸江面无比宽阔,顺风前进的白帆高高悬挂。海上的太阳在残夜里升起,江上的新春在旧年未尽时已至。我的家信该怎样寄回乡啊?希望北飞的鸿雁能给我带回洛阳。
6、学生再次齐读诗歌。
五、赏析探究:
师:你觉得这首诗歌哪一联写得最好,试着选择一个角度加以赏析。(学生四人一个小组,相互讨论交流,并推荐一个代表发言,其他小组成员补充。)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这是诗人的想像,表明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的地方去,已暗含旅途奔波之意,为下文的写景做了铺垫,也与尾联“乡书”、“归雁”相呼应。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这一联写船上所见景色,“平”“阔”“正”“悬”字炼得好,因为“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船帆才有悬空的态势。同时,“潮平”一语,又为颈联中的“江春”做了铺垫。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把“日”和“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象征进行强调,“生”和“入”运用拟人手法,赋予自然事物以人的意志和情思,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孕育在残夜之中,并将驱走黑暗;江春已潜入寒冬未尽的旧年,将赶走严冬。时序的交替是那样匆匆不可待,自然的规律不可阻挡。
师:大家想一想,“海日”和“江春”这两种景物跟诗人的乡愁有关吗?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一问一答,卒章显志,借鸿雁传书,诗情画意般的传达出了对家的深切思年,为全诗歌罩上了一层浓厚的乡思愁绪。同时,与首联遥相呼应,整首诗收放自如,整饬统一。
六、背诵诗文:
学生展开背诵竞赛,教师予以点评。
七、学生作业:
默写诗歌两遍,任意选取角度,鉴赏诗歌的颔联和颈联。
八、板书设计:
次北固山下
王湾
首联:铺垫下文,呼应结尾
颔联:炼字精当,铺垫下文
颈联:拟人手法,蕴含哲理
尾联:卒章显志,照应开头
《次北固山下》教案 篇2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 上册)第68页。
教材简析:《次北固山下》是千古传颂的名篇,其中“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是备受称赞的名句。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江南景象,但时近春节,头顶大雁,发出了“乡书何处达”的感叹。全诗意境优美,情景交融,抒发了诗人旅居外地时深切的思乡之情。
教学设想:以学生诵读为基础,通过对文本内容的感知、感受和感悟,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教学过程以“思乡”为主旨,紧紧抓住诗里流露出的思乡情感这一中心,通过朗读明义――感悟抒情――拓展达理――背诵体悟四个环节,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情及理进行学习活动,并由此而让学生了解和感受中国诗歌的思乡情感。
教学目标:
1.掌握诗歌的内容并背诵全诗。
2.品位诗歌意境,领悟诗歌主题。
3.感受中国诗歌的思乡旋律。
多媒体运用:电脑教学平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王湾是洛阳人,于先天元年,即公元712年,也就是杜甫出生那年中了进士。他曾往来于现在的江浙一带,在途经江苏省镇江市北固山时,写下了一首诗《次北固山下》。王湾是一个生卒年不详的唐朝诗人,今天我们还记得他的名字,就是因为他写下了这首千古传颂的诗歌,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人以诗传”呀。
(二)朗读明义
1.学生自由朗读。
2.听老师范读。
3.作朗读指导并齐读。
(提供舒缓背景音乐:马思聪的《思乡曲》)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参照注释,同桌互译诗句。
(老师巡视,帮助学生解决疑难)
投影:
①客路,当指驿道,是旅客来往所走的道路。镇江是当时水陆交通的枢纽,故以“客路”与“舟行”相对应。
②潮平,指潮与岸齐,因而两岸缘每砝 馐谴撼背跎 钡木跋蟆?br> ③风正,指顺风,且风力不大,所以帆是悬挂之形。
④残夜,夜将尽时分,太阳从东方升起,又因镇江跟东海相距不远,故称海日。
⑤旧年,相对于新年而言,旧年未尽而江上春潮已生,故谓“江春入旧年”。
⑥乡书即家书,指诗人寄给洛阳家中的信;旧谓鸿雁可以传递书信,故诗人有托书于归雁之意。
5.请一位学生讲述诗歌内容。
(原意保持不变,但允许想象加工)
(三)感悟抒情
1.氛围创设: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同学们能例举一些学过的写乡愁的诗歌吗?
(如李白的《静夜诗》、王安石的《泊船瓜州》等)
播放:欣赏配乐朗诵诗flash动画《静夜诗》。
2.《次北固山下》这首诗哪一句直接抒情?哪些句子属于写景?能说出来这是什么写作手法吗?
明确:第四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直接抒情,其他三句属于写景。先写景,再抒情,景为情设,情因景生,这是诗歌里常用的情景交融写作手法。
3.前面三句写景,各有特色,请问你最喜欢哪一句?说说你的感受和理由?
设想:分小组交流各自的感受与观点,然后请几位同学登台讲述。以鼓励为主,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世界、多元理解和独特感受。
参考理解:①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青山”指北固山,绿水指长江。此处加了“外”“前”两字,将北固山的位置,确定得不能用于别处,见得旅程介于水陆之间,因此和下联“两岸”“一帆”描写水陆发生密切关系。诗人以平实之笔开篇,犹如画家作画以前在纸上铺设的底色,为抒情言志创设出收缩自如的挥洒空间。诗人一落笔写自己岸上的旅途在望不到的青山之外,显然这里是诗人的想象,这就隐含了诗人并没有到达终点,可见旅途是艰辛的,而走得越远,离家乡也就越远,乡愁也就越浓,这为下面的抒情交待了缘由。此外,这里首句对仗工整,超出了一般律诗的要求,也是诗人的匠心独运,把“青山”和“绿水”分别镶嵌在诗句中,更显得色彩明亮,意境优美。
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完全是写景,其中“平”“阔”“正”“悬”都是诗眼。潮平两岸即阔,风正一帆正挂着,表明积雪已慢慢融化,因汇集了千山万壑雪化之水,长江的水量逐渐大了起来,江面因之愈发宽广,再加上江水中央一片船帆高高挂起,第二参照物的切入,使得长江两岸的距离愈显阔大。渐渐上涨的江水与恰到好处的正风吹拂二者相合,才有这“风正一帆悬”,句内的因果呼应,一是勾勒出壮美的大江行船图,二是承接首联、引发下联的巧妙过渡。江春悄悄闯入旧年,山才会青,水才会绿,才会有“潮平两岸阔。”这两句以白描的手法写出了江面的景象,构图精美,意境开阔,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陆地风光有异曲同工之妙
③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海日”两句从章法上看,有导出结尾一联的作用,这就是说,它跟诗人的乡愁有关。“生”和“入”的选用的第一妙处,在于诗人把个昼夜更替的壮观景象与新旧相接的时光荏苒描绘的传神入化,给人开辟出自由想象的无限空间。“生”和“入”二字的第二妙处,又在于诗人把“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与“一江春水向东流”相关联,道出流年似水、岁月暗换的人生感悟。“生”和“入”二字的第三妙处,又在于诗人把思归盼归的乡情暗暗融入这“海日、江春”之中,人在此昼夜更替、新旧相接之时萌发思归盼归的乡情是自然而然。“生”和“入”二字的第四妙处,还在于诗人借物言志:“海日”能冲破黎明前的黑暗喷薄而出,“江春”能跨越天堑奋力北上,人也应顺应天时在一元复始的大好春光中有所作为,只有如此,思归盼归乡情的萌生和付出才最有价值。这两句找到了更高层次的交汇点、碰撞点:天人两合,物我一理。整首诗才浑然一体,让人感到此二联去掉那一个,便都找不到最能都负载诗人此时此地心情的最佳景物。这一联在此诗中起转折作用,诗题为“次北固山下”,“次”当“停驻、停泊”讲,此联刚好写第二日早上又早起赶路,“海日”承上联“潮平两岸阔”而来,“生残夜”从将尽未尽的夜色中升起,“江春入旧年”一句写作者情绪陡转,眼前景色使作者乡情陡生,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无奈情绪便很自然的产生。
4.最后一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点名了诗的主题,你是怎么理解这种乡愁的?
(学生各抒己见,自由作答,参考理解要点:古代交通的限制,运用了雁的意象,乡愁人人有,人的情感归宿)
(四)拓展达理
1.思乡是中国文学的主题之一,无数的乡愁陪伴着无数的诗人,同时无数的诗人创造了无数的乡愁诗。乡愁丰富了我们的情感世界,乡愁诗丰富了我们的文学世界。思乡实际上已经成了一个“结”,一个套在炎黄子孙身上的“结”。在我们语文七年级下册里,还推荐了这样一首诗,是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让我们来感受一下大诗人笔下的乡愁吧。
投影: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诗的内容表述:喧哗了一日的都市中的各种喧嚣至此已经平静下来了,千家万户大大小小的灯盏,也渐次熄灭了,偌大的城市已经进入了睡梦。然而就在这个万籁俱寂的、灯火阑珊的时候,不知从什么地方突然传出了一阵玉笛之声。在一开始,诗人并没有注意到笛子吹奏的是什么曲调,但是慢慢地细听,这凄清婉转的笛声随着春风在夜幕中听得越来越清楚了,原来是一曲思乡怀家的《折杨柳》呀!诗人自己的心情便情不自禁地被《折杨柳》的情调所深深地感染,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了沉思,是谁人在这连空气中都蕴含着无限的情思的春夜,吹起这令人感伤的曲调呀!这笛声的演奏者只管一味地吹奏,把无限的离愁别绪洒向城中,洒向夜空,这就是“暗飞声”,是“随风潜入夜”,也许有的人会无动于衷,那是因为她或他,此时正在与家人同处一室,甚至已经安然入梦,当然无由听得,但是“满洛城”中,又有多少人是远离故园、客居他乡的人啊,这不期而遇却送入耳中的《折杨柳》,真的是在“暗中”拨动了许多游子的心弦,使得他们再也无法安眠。
李白这首诗写的是闻笛,但它的意义不限于描写音乐,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这才是它感人的地方。
自由问答:你是如何认识中国诗歌的思乡情感的?
理解参考:古代由于交通和通讯的不方便,出外做官或他乡游玩,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这使得那时人们的思乡意识很浓。乡情像亲情、友情和爱情一样,是人类自身正常而又独特的一种情感,但可以这么说,乡情是放大了的亲情,是加深了的友情,是变化了的爱情。
这种由乡情而转变成的乡愁,时时陪伴着远离故乡的中国诗人,于是他们很自然地用笔写下了一首首感情真挚、缠绵悱恻的思乡诗歌。这些诗歌超越时空传达了一种永恒的情感体验,同时也凭着它们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构成了中国诗歌的一道美丽风景线。
2.当历史的车轮转到了今天之后,我们有了火车、飞机,有了电话、网络,我们的神州五号也顺利“上天”了,地球已经变成地球村了,同学们有没有想过,我们的思乡情感又怎样呢?有还是没有?多还是少?淡还是浓?
现在我想让大家先欣赏一首著名诗人于光中先生写的现代诗,题目叫做《乡愁》
投影:
乡愁
于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呵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插播于光中的《乡愁》朗诵)
作者巧妙地借用“距离”让读者由远而近,再由近及远,远近间乡愁毕现,远近间体味出乡愁的无奈,远近间主题实现,远近间才真正品味出乡愁的内在。因为本诗真正要表现的不是缠绵悱恻,也不是儿女情长,而是作者一腔的悲壮爱国情怀。
如果没有四个精练的物象,我们难以感受到乡愁的存在;如果没有“距离”我们便无法体味到“乡愁”的真谛。
《乡愁》诗美,《乡愁》中的“距离”使得“乡愁”更美。
讨论:信息社会中的我们还拥有乡愁吗?
教师的理解:热爱故乡是一种崇高的感情,放大一点,它同爱国主义是相通的,再放大一点,它同人类的家园也是相通的。自己从小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作为祖国的一部分,作为地球的一部分,她的形象尤其难以忘怀。
乡愁依然存在我们现代人的心中,只不过不像古代那样,由于条件的限制,而变得单纯、狭窄和浓厚,作为现代信息社会中的一员,我觉得应该要树立“大家乡”意识,树立全球意识,树立人类意识,甚至树立宇宙意识,让乡愁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博大,更加宏伟。
(五)背诵体味
自由朗读背诵。
(附:音乐背景《送别》)
(六)拓展作业
到图书馆找一首表现思乡主题的诗,并把它背下来。
《次北固山下》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的内容,领会名句所包含的哲理意义。
2、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和谴词造句的妙处。
3、继续学习律诗的格律常识。
教学重难点
1、颈联中所包含的哲理意义。
2、本诗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诗以言志”,确实,在春秋战国时代,不会吟诗,意味着在任何社交场合你都无法表达自己的愿望,因为所有的人都必须吟唱《诗经》中的诗句来和对方交流。因此,在诗歌中自然而然流露出诗人的情志就一直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在唐朝,这种传统的表现形式一般以抒发诗人的情感、志向为主,到了宋朝,世人都崇尚讲究理趣的诗歌,所以这种古已有之的传统就主要体现于诗句所包含的哲理意义上了。
我们小学早已学过的《登鹳雀楼》就有很深的寓意。(幻灯片1:河、楼、太阳等。文字:《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谁来说说这首诗所包含的哲理含义?
学生发言。教师点拨:这里蕴含着这样的道理,如果一个人想要看得更远,那么他必须要站得更高。
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一首千古传颂的蕴含深刻哲理的诗。(幻灯片2:《次被孤山下》的封面。文字:《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音乐:陨。旋律:悠扬古典。)让我们合着悠扬的音乐一起来朗读这首诗吧。
二、学习律诗的格律常识
在学习诗歌之前,应先了解有关诗歌的常识。通常所说的诗歌包括古体诗、乐府诗、律诗、绝句、词、曲等。唐代以前出现的较少格律限制的诗体叫古体诗。如《观沧海》。而把唐朝新出现的律诗、绝句叫近体诗。如《钱塘湖春行》就是律诗,《登鹳雀楼》就是绝句。
律诗,因格律要求严格而得名,有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两种,;律诗的格律规定有三(《钱塘湖春行》中幻灯片5增加以下文字:“三、限制了对仗,八句可分为四联,中间两联必须两两对仗,是两对对偶句。”)
以《次北固山下》为例说明:(幻灯片2重现,增加一些文字。如下:)
首联:(1)客路青山外, (2)行舟绿水前。
颔联:(3)潮平两岸阔, (4)风正一帆悬。--对偶联
颈联:(5)海日生残夜, (6)江春入旧年。--对偶联
尾联:(7)乡书何处达? (8)归雁洛阳边。
三、鉴赏诗句
1、同学们先自己将这首诗朗读几遍,体会一下诗中包含的情感。然后说一说你的感觉。
学生发言。教师点拨: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七言律诗。诗人王湾因长江的风景引起旅途的乡愁,它既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愁,又写出来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和博大的胸襟。
2、如果说这首诗写了羁旅之愁,在首联中有没有体现?
分析:首联以对偶句发端,写诗人乘舟正朝着眼前的“绿水”前进,驶进“青山”驶向“青山”之外的遥远的客路(幻灯片3:小舟缓缓前行,周围是绿水青山。文字:“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此联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
3、此联写的是什么?古来很多人称赞这两句诗气势逼人,意境豪阔,你的感觉怎样?
分析:此联写春潮涌涨,江水浩淼,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齐了,船上之人的视野也随之开阔。“潮平两岸阔”,这一句写的恢弘阔大,下一句更是精彩,“悬”是端端正正地高挂着的样子,可见这是风顺且和,这样一艘小舟在能在大江中平稳航行,也是因为此地的长江正是平野开阔、大江直流、风平浪静的时候。
4、从字面上看,颔联所写之景全是大景致,似乎表现的是宽阔博大的情感,那么怎么理解此联与首联的联系?
分析:
此联最妙的地方在于它的构图,我们用简单的几何图形来表现这一联诗所写的景致,也许你就能理解了。如果我们将这两句诗所表现的景色看成一幅画,那么这副画的`构图如下:因为“潮”水涨满,几乎平了两岸,所以其实可以将“潮”与“岸”看成一条水平面,而这就是这副画中的主体--“面”,它几乎占据了画面的绝大部分(幻灯片4,文字:“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图片:出现江水和两岸);而“帆”其实是一叶扁舟,由于风的顺和正,所以帆取直线造型,不过这一条直线在茫茫大江中只能算一个点(幻灯片4:出现悬着的帆)。
同学们可以尝试想象,诗人正在这艘船上,他倚靠着船栏,极目远眺,四周全是一片江水,浩浩荡荡,茫无际涯,岸在很远的地方,而家乡更是杳无音讯,越发觉得自己在这个世间的渺小了,怎能不产生思家恋乡的漂泊之感呢?
5、最耐人寻味的是颈联,这一联诗到底蕴含着怎样的哲理呢?
分析:此时诗人想起正值岁暮腊残之时,而连夜行舟,天边太阳正微露曙光,不由得升起无限感慨。明代胡应麟说“海日”一联“形容景物,绝妙千古”:当残夜将尽未尽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幻灯片5:红日从江上升起,岸边有发芽的枯枝或其他表示春意的景物。文字:“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更替,而且是那样匆匆不可待,
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这两句还妙在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6、尾联是否与思乡有关?
分析:此联既是最后一联,则必须既总结全诗,呼应开头,又必须要留有余地,让人读完后浮想联翩,余味无穷。此联正是如此。这里写的是一群大雁正掠过晴空,雁儿正是要经过洛阳的啊!(幻灯片3中增加飞行的雁行。文字:“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诗人想起了“雁足传书”的传说,还是托雁儿捎个信吧:雁儿啊,烦劳你们飞过洛阳的时候,替我问候一下家里的人吧。这两句紧承第三联而来,遥应首联,使全篇都笼罩在一层淡淡的乡思的愁绪中。
四、总结
这是一首情景交融,哲理深刻的好诗,在这堂课的最后,让我们在陨的美妙音乐声中,背诵这首诗吧!(该课文封面出现,背景音乐是陨的乐曲)
课后习题
《次北固山下》教案 篇4
教学设想
教学目标:
1、 理解诗歌的内容,领会名句所包含的哲理意义。
2、 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和谴词造句的妙处。
3、 继续学习律诗的格律常识。
重难点分析:
1、 颈联中所包含的哲理意义。
2、 本诗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诗以言志”,确实,在春秋战国时代,不会吟诗,意味着在任何社交场合你都无法表达自己的愿望,因为所有的人都必须吟唱《诗经》中的诗句来和对方交流。因此,在诗歌中自然而然流露出诗人的情志就一直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在唐朝,这种传统的表现形式一般以抒发诗人的情感、志向为主,到了宋朝,世人都崇尚讲究理趣的诗歌,所以这种古已有之的传统就主要体现于诗句所包含的哲理意义上了。
我们小学早已学过的《登鹳雀楼》就有很深的寓意。(幻灯片1:河、楼、太阳等。文字:《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谁来说说这首诗所包含的哲理含义?
学生发言。教师点拨:这里蕴含着这样的道理,如果一个人想要看得更远,那么他必须要站得更高。
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一首千古传颂的蕴含深刻哲理的诗。(幻灯片2:《次被孤山下》的封面。文字:《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音乐:陨。旋律:悠扬古典。)让我们合着悠扬的音乐一起来朗读这首诗吧。
二、学习律诗的格律常识
在学习诗歌之前,应先了解有关诗歌的常识。通常所说的诗歌包括古体诗、乐府诗、律诗、绝句、词、曲等。唐代以前出现的较少格律限制的诗体叫古体诗。如《观沧海》。而把唐朝新出现的律诗、绝句叫近体诗。如《钱塘湖春行》就是律诗,《登鹳雀楼》就是绝句。
律诗,因格律要求严格而得名,有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两种,;律诗的格律规定有三(《钱塘湖春行》中幻灯片5增加以下文字:“三、限制了对仗,八句可分为四联,中间两联必须两两对仗,是两对对偶句。”)
以《次北固山下》为例说明:(幻灯片2重现,增加一些文字。如下:)
首联:(1)客路青山外, (2)行舟绿水前。
颔联:(3)潮平两岸阔, (4)风正一帆悬。――对偶联
颈联:(5)海日生残夜, (6)江春入旧年。――对偶联
尾联:(7)乡书何处达? (8)归雁洛阳边。
三、鉴赏诗句
1、 同学们先自己将这首诗朗读几遍,体会一下诗中包含的情感。然后说一说你的感觉。
学生发言。教师点拨: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七言律诗。诗人王湾因长江的风景引起旅途的乡愁,它既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愁,又写出来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和博大的胸襟。
2、 如果说这首诗写了羁旅之愁,在首联中有没有体现?
分析:首联以对偶句发端,写诗人乘舟正朝着眼前的“绿水”前进,驶进“青山”驶向“青山”之外的遥远的客路(幻灯片3:小舟缓缓前行,周围是绿水青山。文字:“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此联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
3、 此联写的是什么?古来很多人称赞这两句诗气势逼人,意境豪阔,你的感觉怎样?
分析:此联写春潮涌涨,江水浩淼,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齐了,船上之人的视野也随之开阔。“潮平两岸阔”,这一句写的恢弘阔大,下一句更是精彩,“悬”是端端正正地高挂着的样子,可见这是风顺且和,这样一艘小舟在能在大江中平稳航行,也是因为此地的长江正是平野开阔、大江直流、风平浪静的时候。
4、 从字面上看,颔联所写之景全是大景致,似乎表现的是宽阔博大的情感,那么怎么理解此联与首联的联系?
分析: 此联最妙的地方在于它的构图,我们用简单的几何图形来表现这一联诗所写的景致,也许你就能理解了。如果我们将这两句诗所表现的景色看成一幅画,那么这副画的构图如下:因为“潮”水涨满,几乎平了两岸,所以其实可以将“潮”与“岸”看成一条水平面,而这就是这副画中的主体――“面”,它几乎占据了画面的绝大部分(幻灯片4,文字:“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图片:出现江水和两岸);而“帆”其实是一叶扁舟,由于风的顺和正,所以帆取直线造型,不过这一条直线在茫茫大江中只能算一个点(幻灯片4:出现悬着的帆)。同学们可以尝试想象,诗人正在这艘船上,他倚*着船栏,极目远眺,四周全是一片江水,浩浩荡荡,茫无际涯,岸在很远的地方,而家乡更是杳无音讯,越发觉得自己在这个世间的渺小了,怎能不产生思家恋乡的漂泊之感呢?
5、 最耐人寻味的是颈联,这一联诗到底蕴含着怎样的哲理呢?
分析:此时诗人想起正值岁暮腊残之时,而连夜行舟,天边太阳正微露曙光,不由得升起无限感慨。明代胡应麟说“海日”一联“形容景物,绝妙千古”:当残夜将尽未尽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幻灯片5:红日从江上升起,岸边有发芽的枯枝或其他表示春意的景物。文字:“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更替,而且是那样匆匆不可待,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这两句还妙在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6、 尾联是否与思乡有关?
分析:此联既是最后一联,则必须既总结全诗,呼应开头,又必须要留有余地,让人读完后浮想联翩,余味无穷。此联正是如此。这里写的是一群大雁正掠过晴空,雁儿正是要经过洛阳的啊!(幻灯片3中增加飞行的雁行。文字:“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诗人想起了“雁足传书”的传说,还是托雁儿捎个信吧:雁儿啊,烦劳你们飞过洛阳的时候,替我问候一下家里的人吧。这两句紧承第三联而来,遥应首联,使全篇都笼罩在一层淡淡的乡思的愁绪中。
四、总结
这是一首情景交融,哲理深刻的好诗,在这堂课的最后,让我们在陨的美妙音乐声中,背诵这首诗吧!(该课文封面出现,背景音乐是陨的乐曲)
《次北固山下》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掌握诗歌的内容并背诵全诗。
2.品位诗歌意境,领悟诗歌主题。
3.感受中国诗歌的思乡主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王湾,洛阳人,一个生卒年不详的唐朝诗人,但今天我们仍记得他的名字,就是因为他写下了《次北固山下》这首千古传颂的诗歌,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人以诗传”啊。
(二)朗读明义
1.学生自由朗读。
2.听老师范读。
3.作朗读指导并齐读。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参照注释,同桌互译诗句。
(老师巡视,帮助学生解决疑难)
投影:
⑴次:住宿,此指停泊,途中暂时停宿。
⑵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北,下临长江。
⑶客路,当指驿道,是旅客来往所走的道路。镇江是当时水陆交通的枢纽,故以“客路”与“舟行”相对应。
⑷青山:指北固山。
⑸行舟:乘船前行。
⑹绿水:长江。
⑺前:向前航行。
⑻潮平:指潮与岸齐,因而两岸显得宽阔,这是春潮初升时的景象。
⑼风正:指顺风,且风力不大,所以帆是悬挂之形。
⑽残夜:夜色已残,指天将破晓。夜将尽而未尽的时候。夜将尽时分,太阳从东方升起,又因镇江跟东海相距不远,故称海日。
⑾旧年:未尽的一年。相对于新年而言,旧年未尽而江上春潮已生,故谓“江春入旧年”。
⑿归雁:大雁每年秋天飞往南方,春天返回北方。古代有用大雁传递书信的传说。
⒀乡书:家书(家信),指诗人寄给洛阳家中的信。诗人有托书于归雁之意。
5.请一位学生讲述诗歌内容。
(原意保持不变,但允许想象加工)
(三)感悟抒情
1.氛围创设: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同学们能例举一些学过的写乡愁的诗歌吗?
(如李白的《静夜思》、王安石的《泊船瓜州》等)
2.《次北固山下》这首诗哪一句直接抒情?哪些句子属于写景?能说出来这是什么写作手法吗?
明确:第四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直接抒情,其他三句属于写景。先写景,再抒情,景为情设,情因景生,这是诗歌里常用的情景交融写作手法。
3.前面三句写景,各有特色,请问你最喜欢哪一句?说说你的感受和理由?
设想:分小组交流各自的感受与观点,然后请几位同学登台讲述。以鼓励为主,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世界、多元理解和独特感受。
参考理解:
①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青山”指北固山,绿水指长江。此处加了“外”“前”两字,将北固山的位置,确定得不能用于别处,可见得旅程介于水陆之间,因此和下联“两岸”“一帆”描写水陆发生密切关系。诗人以平实之笔开篇,犹如画家作画以前在纸上铺设的底色,为抒情言志创设出收缩自如的挥洒空间。诗人一落笔写自己岸上的旅途在望不到的青山之外,显然这里是诗人的想象,这就隐含了诗人并没有到达终点,可见旅途是艰辛的,而走得越远,离家乡也就越远,乡愁也就越浓,这为下面的抒情交待了缘由。此外,这里首句对仗工整,超出了一般律诗的要求,也是诗人的匠心独运,把“青山”和“绿水”分别镶嵌在诗句中,更显得色彩明亮,意境优美。
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完全是写景,其中“平”“阔”“正”“悬”都是诗眼。潮平两岸即阔,风正一帆正挂着,表明积雪已慢慢融化,因汇集了千山万壑雪化之水,长江的水量逐渐大了起来,江面因之愈发宽广,再加上江水中央一片船帆高高挂起,第二参照物的切入,使得长江两岸的距离愈显阔大。渐渐上涨的江水与恰到好处的`正风吹拂二者相合,才有这“风正一帆悬”,句内的因果呼应,一是勾勒出壮美的大江行船图,二是承接首联、引发下联的巧妙过渡。江春悄悄闯入旧年,山才会青,水才会绿,才会有“潮平两岸阔。”这两句以白描的手法写出了江面的景象,构图精美,意境开阔,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陆地风光有异曲同工之妙
③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海日”两句从章法上看,有导出结尾一联的作用,这就是说,它跟诗人的乡愁有关。“生”和“入”的选用的第一妙处,在于诗人把个昼夜更替的壮观景象与新旧相接的时光荏苒描绘的传神入化,给人开辟出自由想象的无限空间。“生”和“入”二字的第二妙处,又在于诗人把“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与“一江春水向东流”相关联,道出流年似水、岁月暗换的人生感悟。“生”和“入”二字的第三妙处,又在于诗人把思归盼归的乡情暗暗融入这“海日、江春”之中,人在此昼夜更替、新旧相接之时萌发思归盼归的乡情是自然而然。“生”和“入”二字的第四妙处,还在于诗人借物言志:“海日”能冲破黎明前的黑暗喷薄而出,“江春”能跨越天堑奋力北上,人也应顺应天时在一元复始的大好春光中有所作为,只有如此,思归盼归乡情的萌生和付出才最有价值。这两句找到了更高层次的交汇点、碰撞点:天人两合,物我一理。整首诗才浑然一体,让人感到此二联去掉那一个,便都找不到最能都负载诗人此时此地心情的最佳景物。这一联在此诗中起转折作用,诗题为“次北固山下”,“次”当“停驻、停泊”讲,此联刚好写第二日早上又早起赶路,“海日”承上联“潮平两岸阔”而来,“生残夜”从将尽未尽的夜色中升起,“江春入旧年”一句写作者情绪陡转,眼前景色使作者乡情陡生,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无奈情绪便很自然的产生。
4.最后一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点名了诗的主题,你是怎么理解这种乡愁的?
(学生各抒己见,自由作答,参考理解要点:古代交通的限制,运用了雁的意象,乡愁人人有,人的情感归宿)
(四)拓展达理
思乡是中国文学的主题之一,无数的乡愁陪伴着无数的诗人,同时无数的诗人创造了无数的乡愁诗。乡愁丰富了我们的情感世界,乡愁诗丰富了我们的文学世界。思乡实际上已经成了一个“结”,一个套在炎黄子孙身上的“结”。本册书还选录了这样一首诗,是王建的《十五夜望月》,让我们来感受一下诗人笔下的乡愁吧。
《次北固山下》教案 篇6
教学目的:
一、反复诵读,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感受中国诗歌中的思乡旋律,进行人文熏陶和情感教育;
二、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和再创造,再现诗歌中优美和谐的画面,体会即景抒情的写法。
教学重点:
理解全诗意思及诗中透露出来的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深切的思乡之情。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据我了解,我们班不少同学都是来自外地,有的已离别家乡多年,有的可能是今年才来到深圳;远离家乡的学子们,在夕阳西下的黄昏,在寂静的长夜里,你们可有思念家乡,想念家乡的亲人和朋友?我想不用你们回答,我已经知道答案了。是的,不仅你们,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都曾在作客他乡的日子里深切地思念着他们的故乡,并留下了不少千古传诵的名篇,如我们都学过的李白的《静夜思》,请同学们齐背一遍。其实,思乡是中国文学的重要主题之一,无数的乡愁陪伴着无数的诗人,同时无数的诗人创造了无数的乡愁诗。
乡愁丰富了我们的情感世界,乡愁诗丰富了我们的文学世界。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在旅途中思念家乡的名篇――《次北固山下》,我们一起来看看,诗人王湾的深情吟诵能否拨动你内心深处的那一根思乡之弦。
二、解题及简单介绍作者。
作者王湾,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洛阳人,因为这首诗使我们记住了他的名字。
三、朗读明义:
1、学生自由朗读;
2、学生齐读;
3、学生个别朗读;
(指导朗读: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教师范读;
5、参照注释,同桌互译诗句。(教师巡视,或参与一组)不能解决的难点在班上提出,由其他学生举手回答。(全班分成两组,互相提问,看哪组提的问题多,回答得好)
6、请同学讲述诗歌内容。(请一位同学读一句,同桌讲述一句。要求保持原意,允许想象加工)
四、感悟抒情:
1、在理清诗歌思路,把握诗歌大意的基础上,再次齐读课文。
2、朗读指导:把握“诗眼”(如“平”、“阔”、“正”、“悬”等)的重读和韵脚响亮、悠长(如每句最后一个字);
3、四人小组讨论下列问题:
A、你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诗中描绘的景象吗?
(提示:讲你最欣赏的一个画面。旨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再现诗歌中描绘的优美景象,进行美的熏陶和审美教育。)
B、这首诗哪些句子属于写景?哪一句直接抒情?这是一种什么写作手法?(提示:前三联写景,后一联直接抒情。即景抒情或情景交融)
C、
诗人为什么会起思乡之情?
(提示:1、时间临近春节;2、看到大雁;3、古代交通不便,久不得归。)
4、请将这首诗改写成散文或现代诗,看谁改得好。(要求忠实于诗歌的同时要有自己的想象和特点。)
五、拓展达理:
正如我们开头所说,思乡是中国文学的主题之一,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都曾留下思乡名篇。我们来回忆一下,我们还学过哪些思乡的诗歌?学生发言,并谈自己的理解和体会。我们再来看一些其他的思乡名句。
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重阳佳节刚过,我们来感受一下诗人在重阳节的时候的思想之情。
2、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夜里的春风吹动我归乡的梦,梦中的我又随着春风回到故乡洛阳。
3、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风又吹绿了长江南岸,明月什么时候照着我返回家园?
作业:课外搜集、阅读其他的思乡诗歌。
六、背诵体味: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后,主动背诵。
七、结束语:
乡情、乡愁时时陪伴着远离故乡的中国诗人,于是他们很自然地用生花妙笔写下了一首首感情真挚、缠绵悱恻的思乡诗歌,这些诗歌穿越千年,给我们传达了一种永恒的情感体验,同时也凭着它们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构成了中国诗歌史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们要去继承这些优秀的文化遗产,充实自己,提升自己的内涵。我们在一首歌曲中结束这堂课,请听根据诗人于光中的同名诗歌谱成的歌曲《乡愁》。
《次北固山下》教案 篇7
一、教材分析及学情分析
古典诗文,是中华文化的精华。随着新教材的使用,古典诗文在教材中所占的比值增大了。古典诗文以其超常而不俗的想象,新奇而巧妙的构思,启迪着,开拓着人们的思维,它对青少年学生的语言文字水平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正确地引导学生多读一些诗文佳作,可以使学生得到多方面的训练。所以,古典诗文的教学,在初中阶段占有重要的地位。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王湾的一首《次北固山下》。这一部分用一个课时完成。主要教学任务是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即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引导学生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知识与能力:学习律诗的格律常识。
过程与方法:理解诗歌内容,领会名句所包含的哲理意义。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情感,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重难点分析:
1、 颈联中所包含的哲理意义。
2、 本诗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三、教法积学法
1情境法(直观画面,音乐)2诵读法(反复诵读)3、讨论法(交流体验)4、竞赛法(提高兴趣)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诗以言志”,确实,在春秋战国时代,不会吟诗,意味着在任何社交场合你都无法表达自己的愿望,因为所有的人都必须吟唱《诗经》中的诗句来和对方交流。因此,在诗歌中自然而然流露出诗人的情志就一直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在唐朝,这种传统的表现形式一般以抒发诗人的情感、志向为主,到了宋朝,世人都崇尚讲究理趣的诗歌,所以这种古已有之的传统就主要体现于诗句所包含的哲理意义上了。
我们小学早已学过的《登鹳雀楼》就有很深的寓意。(幻灯片1:河、楼、太阳等。文字:《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谁来说说这首诗所包含的哲理含义?
学生发言。师点拨:这里蕴含着这样的道理,如果一个人想要看得更远,那么他必须要站得更高。
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一首千古传颂的蕴含深刻哲理的诗。让我们合着悠扬的音乐一来朗读这首诗吧。
二、学习律诗的格律常识
在学习诗歌之前,应先了解有关诗歌的常识。通常所说的诗歌包括古体诗、乐府诗、律诗、绝句、词、曲等。唐代以前出现的较少格律限制的诗体叫古体诗。如《观沧海》。而把唐朝新出现的律诗、绝句叫近体诗。如《钱塘湖春行》就是律诗,《登鹳雀楼》就是绝句。
律诗,因格律要求严格而得名,有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两种,;律诗的格律规定有三(《钱塘湖春行》中幻灯片5增加以下文字:“三、限制了对仗,八句可分为四联,中间两联必须两两对仗,是两对对偶句。”)以《次北固山下》为例说明:(幻灯片2重现,增加一些文字。如下:)
首联:(1)客路青山外, (2)行舟绿水前。
颔联:(3)潮平两岸阔, (4)风正一帆悬。――对偶联
颈联:(5)海日生残夜, (6)江春入旧年。――对偶联
尾联:(7)乡书何处达? (8)归雁洛阳边。
三、鉴赏诗句
1、 同学们先自己将这首诗朗读几遍,体会一下诗中包含的情感。然后说一说你的感觉。
学生发言。教师点拨: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七言律诗。诗人王湾因长江的风景引起旅途的乡愁,它既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愁,又写出来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和博大的胸襟。
2、 如果说这首诗写了羁旅之愁,在首联中有没有体现?
分析:首联以对偶句发端,写诗人乘舟正朝着眼前的“绿水”前进,驶进“青山”驶向“青山”之外的遥远的客路。此联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
3、 此联写的是什么?古来很多人称赞这两句诗气势逼人,意境豪阔,你的感觉怎样?
分析:此联写春潮涌涨,江水浩淼,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齐了,船上之人的视野也随之开阔。“潮平两岸阔”,这一句写的恢弘阔大,下一句更是精彩,“悬”是端端正正地高挂着的样子,可见这是风顺且和,这样一艘小舟在能在大江中平稳航行,也是因为此地的长江正是平野开阔、大江直流、风平浪静的时候。
4、 从字面上看,颔联所写之景全是大景致,似乎表现的是宽阔博大的情感,那么怎么理解此联与首联的联系?
分析: 此联最妙的地方在于它的构图,我们用简单的几何图形来表现这一联诗所写的景致,也许你就能理解了。如果我们将这两句诗所表现的景色看成一幅画,那么这副画的构图如下:因为“潮”水涨满,几乎平了两岸,所以其实可以将“潮”与“岸”看成一条水平面,而这就是这副画中的主体――“面”,它几乎占据了画面的绝大部分;而“帆”其实是一叶扁舟,由于风的顺和正,所以帆取直线造型,不过这一条直线在茫茫大江中只能算一个点。同学们可以尝试想象,诗人正在这艘船上,他倚靠着船栏,极目远眺,四周全是一片江水,浩浩荡荡,茫无际涯,岸在很远的地方,而家乡更是杳无音讯,越发觉得自己在这个世间的渺小了,怎能不产生思家恋乡的漂泊之感呢?
5、 最耐人寻味的是颈联,这一联诗到底蕴含着怎样的哲理呢?
分析:此时诗人想起正值岁暮腊残之时,而连夜行舟,天边太阳正微露曙光,不由得升起无限感慨。明代胡应麟说“海日”一联“形容景物,绝妙千古”:当残夜将尽未尽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更替,而且是那样匆匆不可待,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这两句还妙在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6、 尾联是否与思乡有关?
分析:此联既是最后一联,则必须既总结全诗,呼应开头,又必须要留有余地,让人读完后浮想联翩,余味无穷。此联正是如此。这里写的是一群大雁正掠过晴空,雁儿正是要经过洛阳的啊!诗人想起了“雁足传书”的传说,还是托雁儿捎个信吧:雁儿啊,烦劳你们飞过洛阳的时候,替我问候一下家里的人吧。这两句紧承第三联而来,遥应首联,使全篇都笼罩在一层淡淡的乡思的愁绪中。
四、总结
这是一首情景交融,哲理深刻的好诗,在这堂课的最后,让我们在陨的美妙音乐声中,背诵这首诗吧!(该课文封面出现,背景音乐是陨的乐曲)
《次北固山下》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了解律诗特点,读出韵味。
2、理解诗歌内容,读出情感。
3、品味意象,通过联想,感悟情境。
【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内容,读出情感。
【教学难点】
品味意象,通过联想,感悟情境。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师检测预习,请学生们齐读诗歌。(学生齐读)
师:大家没有读错字,节奏把握得还行。
二、了解学习目标。
幻灯片显示学习目标:
1、了解律诗特点,读出韵味。
2、理解诗歌内容,读出情感。
3、品味意象,通过联想,感悟意境。
(请一个学生大声朗读)
三、活动一:了解律诗,读出韵味。
老师在黑板上板书一个“律”字,请学生们组词。
生:律师、法律、严于律己……
师:《尔雅》中说:“律,法也。”律的本义是规定和法度。律诗又称格律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法度最为严谨的一种诗歌体裁。
幻灯片展示: 律诗的章法:篇有定字,句有定字。
字有定音,音分平仄。
(一)、篇有定字,句有定字:
师:请同学们齐读律诗的章法。(学生齐读)。律诗是“篇有定句”,大家以句号为单位,数一数律诗是几句?
生:八句。
师:不错,八句以上的律诗我们称之为“排律”。“句有定字”,再请一个同学来理解“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
生:“五言律诗”就是每一句是五个字的律诗;“七言律诗”是指每一句是七个字的律诗。
师:“五言律诗”简称为“五律”;“七言律诗”简称为“七律”;他们八句分为四联,请大家根据每一联的名称的意思,思考一下应该对应哪一联,连连线。
幻灯片展示: 第一二句 尾联
第三四句 首联
第五六句 颈联
第七八句 颔联(颔:下巴)
(学生回答:老师提示根据人身体的部位,由上到下的记忆: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师:现在我说哪一联,你们快速的读出诗中的句子。(师生共同完成活动:或齐答、或开火车。)
(二)、字有定音,音分平仄。
1、律诗的平仄:
师:“字有定音,音分平仄。”平仄是律诗中最重要的因素。律诗中有一套固定的平仄格式,八句中每一句的每一个字,该平该仄,必须逐字讲究,古音和今音略有不同,大概可以这样分:
幻灯片展示: 平声:约为今音的一二声 仄声:约为今音的三四声
例如: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师:平声声调漫长,有绵延之感;仄声短促有力,含顿挫之意。请同学们在读平声时,延长声调,一个平声缓缓的晃一圈头;读一个仄声时,晃半圈头。我们用这种“摇头晃脑法”把握韵律,还可以治疗颈椎。(生笑)
(活动练习:老师摇头晃脑的范读首联,学生各自模仿亦摇头晃脑的读,选一两个读得好的表演一下)
师:这样平仄相间,形成了诗歌均匀而多变的节奏,抑扬顿挫,婉转和谐,下面我们用“摇头晃脑法”将这整首诗的平仄读出来。大家看黑板的板书,为了方便大家区分把握平仄。老师用“─”表示平声,用“│”表示的仄声。
黑板板书展示: 客 路 青 山 外,行 舟 绿水 前。
│ │ ─ ─ │ ─ ─ │ │ ─
潮 平 两 岸 阔,风 正 一 帆 悬。
─ ─ ─ │ │ │ │ │ ─ ─
海 日 生 残 夜,江 春 入 旧 年。
│ │ ─ ─ │ ─ ─ │ │ ─
乡 书 何 处 达,归 雁 洛 阳 边。
─ ─ ─ │ │ │ │ │ ─ ─
(活动练习:学生各自模仿亦摇头晃脑的读,老师摇头晃脑的范读,然后学生单个、齐读表演。)
2、律诗的押韵:
师:律诗的音韵之美除了平仄婉转和谐之外,在诗歌的创作中,在某些句子的最后一个字,都是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这叫押韵。
幻灯片展示: 押韵:全首诗通押一韵,通常压平声韵。
一三五七不论,二四六八分明
师:现在请同学们在诗歌中找出押了韵的韵脚字是哪些。
生:应该是:前、悬、年、边。
师:看看韵脚字都在哪几句上?
生:在第二、四、六、八上。
师:对的,这就是押韵的一个规律即:一三五七不论,二四六八分明。请同学们在读韵脚字时,声音适当的延长,这样能使朗诵吟咏时,产生音韵和谐之感。
(学生活动:学生先自己体会读有韵脚字的诗句,然后加上平仄的“摇头晃脑法”,一起齐读诗歌。)
师:这一次的吟咏韵味十足,比课前的第一次读得棒多了,但感觉仍缺少些情感。下面我们进入到今天的第二个活动。
四、活动二:理解诗意,读出情感
1、谈初读感悟:
师:请同学们结合你的初读感悟,思考一下这首诗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生:对家乡的思念。
师:很棒,你把诗歌的大致意思读懂了。
2、知人论世:
师:读诗还讲究知人论世,请同学们阅读下面的资料,并结合诗人的情感,思考诗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幻灯片展示: 王湾,唐代诗人,洛阳人。一生中,“尝往来吴楚间”。写这首诗时,诗人经过镇江到江南一带去。
学生回答,教师点拨。
诗人的形象:一个漂泊羁旅、思念家乡的游子。
3、深入研读:
师:请找出体现诗人漂泊外地、思念家乡的字句,谈谈你的理解。
(学生活动:学生小组交流讨论,五分钟后交流答案。)
生:“次”是停泊之意,题目的意思是作者暂时停泊在北固山下。
师:是啊,这仅仅是诗人旅途中的一个驿站,不是最后的港湾。
生:诗人在绿水之上乘着“行舟”,驶向青山之外的“客路”,从这里可以看出诗人羁旅在外,车马劳顿。
师:你言简意赅,很好的诠释了首联的含义。
生:作者思念家乡,写了一封“乡书”,希望“归雁”能够帮他带回洛阳。
师:“鸿雁传书”是古诗歌中经常用的典故,同学们要把“归雁”和“小燕子”这两个“yàn”字区分开来。
师:这首诗写于什么时候?哪一句诗点明了写作的时令?
生:“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结合注释看,这首诗应该是写于年末春初,黎明之前。
师:是啊,这个时候一般的人家都是亲人团聚,其乐融融。而诗人却孤身漂泊在外,且时序交替,匆匆不可待,怎叫人不顿生思乡之情?
五、活动三:品味意象,联想意境。
1、师:诗歌一般来说是“诗中有画”,你觉得哪一联最有画面感?
(学生七嘴八舌的回答,用简单的语言勾勒诗歌的图画。)
2、师:现在请发挥你的想象,描述“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情景。
生:江面潮水涨起来了,风吹着船帆鼓鼓的。
师:是这样的吗?同学们,要描述诗歌的情景,还是有规律可循的。首先,请同学们找出这句诗写了哪些景物?
生:潮、两岸、风、帆
师:根据诗人的描述,想象一下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回答,老师点拨:两岸阔是潮平的结果,我们可以感悟到潮水涌涨,江水浩渺。风 “正”, “正”应该理解为“和、顺”,微风和顺;帆“悬”,“悬”是端端直直的高挂着,可见波平浪静。
师:那么看到这样的景物,诗人的心情会是怎样?
生:应该是心胸开阔,心情愉快。
师:对的,这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
3、总结提升:
师:现在,我们归纳总结,如何品味诗歌意象,描绘情景。
幻灯片展示: 品味诗歌意象,描绘情景
第一步:找景物――品特点――悟情感
第二步:发挥想象,缀连成文。
六、学以致用:(课后作业)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发挥你的想象,描绘颔联的情景。
七、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通过三个活动,吟咏诗歌的韵味,品味诗歌的情景,有方法,有规律,希望同学们能将所学,应用到以后的诗歌学习中去,谢谢大家!
《次北固山下》教案 篇9
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及古代诗歌体裁的有关知识。
2.朗读并背诵诗歌,感受诗歌中蕴含的丰富情感。(重难点)
能力目标,体味各首诗歌中作者所创设的意境,理解情景交融的写法。
情感目标,感受诗歌中蕴含的丰富情感,领会诗歌中所表达的感情和生活情趣。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次北固山下》,体会叙事写景的哲理美。
2.学习《天净沙・秋思》,理解诗歌的优美意境,感受主人公的思乡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就是一首写乡愁的诗,且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一联而闻名于天下。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诗。
二、教学新课
(一)常识简介
1.作者简介。
王湾,唐代诗人。生卒年、字号均不详。洛阳(今属河南)人。
2.写作背景。
次北固山下,意思是泊舟停宿于北固山下。作者家住洛阳,旅于江南,在这座山下停泊,被这里开阔秀丽的景色所吸引,写下了这首诗。
3.文章体裁。
《次北固山下》是五言律诗。律诗共八句,一二两句为首联,三四两句为颔联,五六两句为颈联,七八两句为尾联;每句有五个字,叫五言。
(二)朗读指导
1.学生听读,把握五言律诗的诵读节奏。
2.教师正音解词,学生自读。(可以播放课文朗读的视频或音频文件)
3.理解大意。
翻译:我要走的道路,正从青青北固山向远方伸展,江上碧波荡漾,我乘船向前。潮水上涨,与岸齐平,江面变得开阔,水上的风吹拂着,一叶白帆高高悬挂。红日从东海上诞生了,冲破残夜,驱尽大地的黑暗,大江弥漫着温暖的气息,春天提早进入了旧年。我多么思念故乡,书信早已写好,如何寄回家园?掠过天空的北归鸿雁啊,拜托你们,把信捎到洛阳那边。
(三)合作探究
1.这首诗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明确:初春。青山、绿水、潮平、风正、江春。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
明确:思念故乡。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想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如果你身临其境将会有怎样的感受?
明确:“阔”是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似乎江面与岸齐平,船上人视野也因之开阔。“悬”是端直高挂的样子,风“正”表明顺风,同时又是和风,因此帆便端直高挂了。
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请选一个角度,做简要分析。
明确:
(1)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
(2)表现了时光匆匆,光阴荏苒。
(一)常识简介
1.作者简介。
马致远(约1251―1321以后),号东篱,一说字千里,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他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
2.文体简介。
从诗歌的体裁看,《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天净沙”是曲牌名,相当于可以填词歌唱的乐谱;“秋思”是题目,意思是秋天的思绪。
马致远的散曲,以小令《天净沙・秋思》最为有名,被誉为“秋思之祖”。七百多年来,人们说起“乡愁”,就会想到这篇作品。因为它仅用28个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乡愁。
(二)朗读指导
1.划分这首散曲的诵读节奏。
明确: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教师范读,学生齐读,整体感知大意。
翻译:干枯的藤、衰老的树,树上栖息着黄昏归巢的乌鸦。小小的桥、潺潺的流水,近处坐落着几处人家。古旧的道路、萧瑟的秋风,走来一匹疲惫不堪的瘦马。夕阳已经朝西方落下,思家怀乡的漂泊人还远在天涯。
(三)合作探究
1.《天净沙・秋思》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明确: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些都是凄清、悲凉、感伤之景。
2.哪句道出了游子的情怀,可以作为点睛之笔?
明确:断肠人在天涯。
3.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通过凄清、悲凉、感伤的秋景描写,表现羁旅游子的孤苦寂寞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4.根据诗歌内容展开想象,写一段描述性的文字,150字左右。
明确:深秋,夕阳西下。古道上,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正踽踽独行,陪伴他的唯有那匹衰瘦的老马。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将要归巢的乌鸦在树梢上盘旋;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之上的小桥,看到溪水流经的几户人家,炊烟袅袅,充满幸福温馨,而他此刻却有家难归,眼看太阳就要落山了,自己今夜又要投宿在何处呢?独自承受漫漫长夜,怎能不悲从中来,肝肠寸断。
(四)比较阅读
《次北固山下》与《天净沙・秋思》在主旨方面有何异同?
明确:《次北固山下》和《天净沙・秋思》都抒发了游子的乡愁,但作者流露的情绪不完全一致。《次北固山下》描写诗人在船上的所见所思,表达了他在异地他乡热切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思乡之情。《天净沙・秋思》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真切地表现出沦落异乡的游子的孤寂之情。
三、板书设计
次北固山下
天净沙・秋思
可取之处,在开始时把这四首诗的阅读放在古诗的写作背景下去读,不为教诗而教;能够结合曹操的背景加深学生对曹操在《观沧海》中的豪迈之情的理解,而不是简单地向学生介绍强调;在学习《天净沙・秋思》时能够进行比较阅读。学生学习气氛比较浓,课堂思维活跃。不足之处,课容量安排太大,课堂各环节之间时间安排不科学、不精确,导致授课时间紧张。今后在教学中应该增加学生的课中自由探讨时间,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次北固山下》教案 篇10
【教学目的】
1、理解诗的内容,领会其中抒发的感情和表现的生活情趣。
2、体味诗词情景交融的特点和遣词造句的妙处。
3、学习一点诗的韵律知识。
【教学设想】
1、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体味各首诗中作者所创造的意境,难点是作品中表达的感情和生活情趣的领会。
2、以多种形式加强诵读,在熟读的基础上适当分析、点拨,加深对诗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古代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有很多佳作,不仅语言隽美,而且意境深远;它们有的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有的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因此千百年来广为传诵,成了流传千古的名篇。我们中学生学一点优秀的古代诗词,不仅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语言水平,而且能陶冶我们的思想情操。所以我们要认真学习和努力掌握一定数量的古代诗词。今天,我们学习五首古代诗词,主要是领会古人融情于景表达襟怀和讲究炼字炼句亦即炼意的手法。
二、学习课文
1、解题:题目是什么意思?“沧海”的“沧”字怎么解释?题目能不能换成“观大海”?
明确:沧,是暗绿色。“沧海”有色彩,比“大海”形象,所以不能换。
2、教师范读后学生诵读。
3、理解内容:
提问:开头两句交代了什么情况?“东临碣石”的“临”作何解释?
明确:交代了作者所处的地方和来此的目的。“临”作“登临”讲。
提问:根据这个开头我们可以判断,下文将要写什么内容了?
回答:写观海所见的情景。
提问:下文到哪一句为止是写作者所见的情景?
回答:到“洪波涌起”为止。(如有同学答到“若出其里”为止,就要引导学生明白:以下四句并非作者眼前所见的实景。)
提问:实写观海的诗句一共有6句,所写的内容和角度有什么不同?
明确:“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是总写全景,其中前一句写海波动荡,后一句写山岛巍然耸立。接着两句写岛上的草木,“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一派生机勃勃。这两句是紧扣上文“山岛竦峙”展开。下面两句“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写出了海上景象的变化,表现了大海的雄伟气势。“洪”,大的意思。很明显,这两句是照应上文“水何澹澹”而写的。这一层6句诗,结构非常严密,可见作者构思的精心。
提问:“日月之行”等4句是什么意思?这是不是作者眼前看到的景象?作者是写什么内容?
明确:这4句的意思是:日月的起落,好像是在沧海中运行;夜空中灿烂的银河,好像是沧海里映上去的。很明显,这不是作者眼前所见的实景,而是他看到波涛汹涌的大海所产生的奇特想象。
启发:作者写观海的内容到这里结束了,我们可以展开自己的想象来回味一下:作者在诗中描绘了怎样的景象?作者笔下的沧海有怎样的特点?再联系作者写这首诗的背景,我们想一想,诗歌中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通过想象,我们不难体会,作者笔下的沧海气势雄伟,胸襟开阔。根据“阅读提示”我们知道,作者写这首诗的时候,是他刚刚平定乌桓,回师中原,这正是他踌躇满志的时候。面对着波澜壮阔的大海,作者情不自禁地抒发了建功立业,统一天下的豪迈情怀。特别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几句诗,更是形象地反映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千百年来成了脍炙人口的名句。
解释:最后两句是一般的结束句。
4、分析韵律:
本诗为四言乐府诗,韵脚为“峙”“起”“里”“志”等字,可见押的是“i”韵。
5、齐读、背诵。
《次北固山下》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1.有节奏地朗读课文,通过反复朗读感知诗歌思乡情感; 2.分析诗歌中的景物描写,把握诗人复杂的心理活动;
3.领悟“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所蕴含的哲理,学习诗人乐观积极的进取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讲《三国演义》第五十五回: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故事。
这就是著名的“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故事”的故事。同学们注意到“甘露寺”,这座寺庙坐落在某座山上,这座山,可以说是三国山,充满着英雄豪气,素以“天下第一江山”闻名于世,这座山叫做“北固山”,这座山,还成就了一位诗人,他就是王湾。
王湾是唐代诗人,他流传至今最有名的诗歌就是《次北固山下》,相传这首诗得到当时的宰相张说的极度赞赏,并亲自书写悬挂于宰相政事堂上,让文人学士作为学习的典范。唐末诗人郑谷还说“何如海日生残夜,一句能令万古传”。
到底《次北固山下》是一首怎样的诗歌,竟有如此大的魅力呢,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题解
同学们看题目,北固山我们知道是一座山名,这个次字怎么理解呢?(是量词一次两次呢,还是说是“仅次”呢还是“次品”的次呢?)我们还知道哪些题目中饱含景点的古诗词啊?(望庐山瀑布、登鹳雀楼)这里的望、登都是作动词解释,所以,次也可能是动词解释,看注释,对,是动词“停靠”的意思。
解了题目,我们进入诗歌的内容。请同学们对照注释,读懂诗歌的内容。有不懂的请做好记录。
同学们,遇到难题了吗?请提出来。
(请学生回答,老师辅助)
并补充学生没有注意到的问题。
三、朗读
1凭印象初读:请同学们在理解字面意思的基础上,齐读一遍,读出自己的体会。
同学们读完了,你能说说你刚才读的时候,是用怎么样的情感去朗读的?并说说原因。
2教师范读:老师也想以朗诵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请同学们听听,给老师点评点评。(教师除了要注意情感部分,更要突出语气语速停顿重音等等)
学生点评:
1节奏韵律
2情感表达
3教师指导:既然大家都觉得老师读得好,那我就把我的小窍门告诉大家。
4领会后再读:同学们琢磨了几分钟,一定有所收获了吧!不如来展示展示,谁愿意?
4全班齐读:请同学们再齐读一遍。
四、分析
同学们通过反复朗读,体会到了诗人的浓浓的思乡之情,这种思想之情是在什么情况下被激发出来的呢?作者传达的是单一的乡愁吗?我们对诗歌进行分析理解,找到答案。
1、理解首联和颔联中诗人的感情,品味颔联。
作者乘着一叶扁舟在绿水中前进,他要驶向青山,而思绪已飘向青山之外遥远的客路。诗人为什么要写他的道路还在青山之外呢?提示: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途中天气如何?你从哪些诗句中知道的?
提示:和风吹拂,春意融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春潮涌涨,江水浩淼,两岸之间的水面显得很宽阔。和顺的风吹得船帆端端直直地高挂着。清代的王夫之赞这句“以小景传大景之神”,你觉得它写出了什么样的大景?
提示: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
置身在青山绿水中,眼见潮平岸阔,风正帆悬,到处都是春天的气息,诗人此时该是怎样的心情?
愉快,舒畅
请带着愉快的心情,深吸一口气,扩张心胸,朗诵前四句。
2、品味颈联
不知不觉,已到残夜。作者见到了什么景象?齐读,“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有人说这两句诗“形容景物,妙绝千古”,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两句诗的意境。
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
作者在这两句诗中流露出什么感情?
提示:感慨时间过得太快,白天和夜晚,旧年和新春,为何这般匆匆啊?
请带着无限的感慨朗读这两句诗。语调要深沉舒缓。
诗人在这两句诗中表达的不仅是对时光易逝的感慨,请听老师读,注意声调、重音。强调生,入。为什么不用“升”?
使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
提示: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海日江春人的意志和情思,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美好的新生的事物必将取代旧的事物,光明必将取代黑暗。
所以,这句诗还流露了诗人什么样的情绪?提示:乐观积极向上的情绪,朗读时声调可高一些。
请用这种情绪朗读。
男女重读,女感慨,男乐观。
你能从这两句诗中知道这是一年中的什么日子吗?知道具体的时间吗?
提示:岁末腊残之夜,岁末,正是旅人归家的时间,夜晚,正是在家中安眠的时候,此时的诗人却停泊在北固山下,遥望着“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正因为彻夜未眠呀。
他在想什么?想像诗人此时的`内心活动
请学生回答。
提示:想家中妻儿父母;想一年又一年,一日又一日,不知何时能回家;想写信……
请再带着这种思念朗读,语调要忧伤一点。
3.品味尾联:
请北归的大雁捎个信吧!
齐读最后两句诗,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这是多么无奈的希望啊,这是多么惆怅的希望啊,请用惆怅而又无奈的语气朗读后两句诗。
大雁飞过,诗人会说些什么。
提示:诗人倾吐的句句是思念,是乡愁,是归意。
带着这样的感情朗读,男女重读,男略高,女低
五、小结
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千古流传,寓情于景,景中含理,打动人的不仅仅是他深深的思乡之情,还有他乐观积极的情绪,每当我们处于低谷的事情,不要气馁,想想王湾告诉我们的: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美好的新生的事物必将取代旧的事物,光明必将取代黑暗!下课。
六、板书设计
次北固山下
王湾
首联:羁旅
颔联:以小景传大景之神寓情于景,景中含理
颈联:理
尾联:情
【教学总结】
这节课为了体现课程标准改革精神,主要围绕课程标准的三个维度目标进行设计,全面考虑了学生在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接受的教育,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案体现了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以生为本”的课改思想。
2、积极实施教学评价,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习习惯。
3、创设的诗歌学习情景,增强感悟。
4、合理引导学生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5、注重对诗歌进行感悟教学,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融为一体。
《次北固山下》教案 篇12
教学目标:
1、 理解诗歌的内容,领会名句所包含的哲理意义。
2、 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和谴词造句的妙处。
3、 继续学习律诗的格律常识。
重难点分析:
1、 颈联中所包含的哲理意义。
2、 本诗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诗以言志”,确实,在春秋战国时代,不会吟诗,意味着在任何社交场合你都无法表达自己的愿望,因为所有的人都必须吟唱《诗经》中的诗句来和对方交流。因此,在诗歌中自然而然流露出诗人的情志就一直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在唐朝,这种传统的表现形式一般以抒发诗人的情感、志向为主,到了宋朝,世人都崇尚讲究理趣的诗歌,所以这种古已有之的传统就主要体现于诗句所包含的哲理意义上了。
我们小学早已学过的《登鹳雀楼》就有很深的寓意。(幻灯片1:河、楼、太阳等。文字:《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谁来说说这首诗所包含的哲理含义?
学生发言。教师点拨:这里蕴含着这样的道理,如果一个人想要看得更远,那么他必须要站得更高。
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一首千古传颂的蕴含深刻哲理的诗。(幻灯片2:《次被孤山下》的封面。文字:《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音乐:陨。旋律:悠扬古典。)让我们合着悠扬的音乐一起来朗读这首诗吧。
二、学习律诗的格律常识
在学习诗歌之前,应先了解有关诗歌的常识。通常所说的诗歌包括古体诗、乐府诗、律诗、绝句、词、曲等。唐代以前出现的较少格律限制的诗体叫古体诗。如《观沧海》。而把唐朝新出现的律诗、绝句叫近体诗。如《钱塘湖春行》就是律诗,《登鹳雀楼》就是绝句。
律诗,因格律要求严格而得名,有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两种,;律诗的格律规定有三(《钱塘湖春行》中幻灯片5增加以下文字:“三、限制了对仗,八句可分为四联,中间两联必须两两对仗,是两对对偶句。”)
以《次北固山下》为例说明:(幻灯片2重现,增加一些文字。如下:)
首联:(1)客路青山外,(2)行舟绿水前。
颔联:(3)潮平两岸阔,(4)风正一帆悬。――对偶联
颈联:(5)海日生残夜,(6)江春入旧年。――对偶联
尾联:(7)乡书何处达?(8)归雁洛阳边。
三、鉴赏诗句
1、 同学们先自己将这首诗朗读几遍,体会一下诗中包含的情感。然后说一说你的感觉。
学生发言。教师点拨: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七言律诗。诗人王湾因长江的风景引起旅途的乡愁,它既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愁,又写出来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和博大的胸襟。
2、 如果说这首诗写了羁旅之愁,在首联中有没有体现?
分析:首联以对偶句发端,写诗人乘舟正朝着眼前的“绿水”前进,驶进“青山”驶向“青山”之外的遥远的客路(幻灯片3:小舟缓缓前行,周围是绿水青山。文字:“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此联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
3、 此联写的是什么?古来很多人称赞这两句诗气势逼人,意境豪阔,你的感觉怎样?
《次北固山下》教案 篇13
教学目标:
1.掌握诗歌的内容并背诵全诗。
2.品位诗歌意境,领悟诗歌主题。
3.感受中国诗歌的思乡主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王湾,洛阳人,一个生卒年不详的唐朝诗人,但今天我们仍记得他的名字,就是因为他写下了《次北固山下》这首千古传颂的诗歌,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人以诗传”啊。
(二)朗读明义
1.学生自由朗读。
2.听老师范读。
3.作朗读指导并齐读。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参照注释,同桌互译诗句。
(老师巡视,帮助学生解决疑难)
投影:
⑴次:住宿,此指停泊,途中暂时停宿。
⑵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北,下临长江。
⑶客路,当指驿道,是旅客来往所走的道路。镇江是当时水陆交通的枢纽,故以“客路”与“舟行”相对应。
⑷青山:指北固山。
⑸行舟:乘船前行。
⑹绿水:长江。
⑺前:向前航行。
⑻潮平:指潮与岸齐,因而两岸显得宽阔,这是春潮初升时的景象。
⑼风正:指顺风,且风力不大,所以帆是悬挂之形。
⑽残夜:夜色已残,指天将破晓。夜将尽而未尽的时候。夜将尽时分,太阳从东方升起,又因镇江跟东海相距不远,故称海日。
⑾旧年:未尽的一年。相对于新年而言,旧年未尽而江上春潮已生,故谓“江春入旧年”。
⑿归雁:大雁每年秋天飞往南方,春天返回北方。古代有用大雁传递书信的传说。
⒀乡书:家书(家信),指诗人寄给洛阳家中的信。诗人有托书于归雁之意。
5.请一位学生讲述诗歌内容。
(原意保持不变,但允许想象加工)
(三)感悟抒情
1.氛围创设: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同学们能例举一些学过的写乡愁的诗歌吗?
(如李白的《静夜思》、王安石的《泊船瓜州》等)
2.《次北固山下》这首诗哪一句直接抒情?哪些句子属于写景?能说出来这是什么写作手法吗?
明确:第四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直接抒情,其他三句属于写景。先写景,再抒情,景为情设,情因景生,这是诗歌里常用的情景交融写作手法。
3.前面三句写景,各有特色,请问你最喜欢哪一句?说说你的感受和理由?
设想:分小组交流各自的感受与观点,然后请几位同学登台讲述。以鼓励为主,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世界、多元理解和独特感受。
参考理解:①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青山”指北固山,绿水指长江。此处加了“外”“前”两字,将北固山的位置,确定得不能用于别处,可见得旅程介于水陆之间,因此和下联“两岸”“一帆”描写水陆发生密切关系。诗人以平实之笔开篇,犹如画家作画以前在纸上铺设的底色,为抒情言志创设出收缩自如的挥洒空间。诗人一落笔写自己岸上的旅途在望不到的青山之外,显然这里是诗人的想象,这就隐含了诗人并没有到达终点,可见旅途是艰辛的,而走得越远,离家乡也就越远,乡愁也就越浓,这为下面的抒情交待了缘由。此外,这里首句对仗工整,超出了一般律诗的要求,也是诗人的匠心独运,把“青山”和“绿水”分别镶嵌在诗句中,更显得色彩明亮,意境优美。
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完全是写景,其中“平”“阔”“正”“悬”都是诗眼。潮平两岸即阔,风正一帆正挂着,表明积雪已慢慢融化,因汇集了千山万壑雪化之水,长江的水量逐渐大了起来,江面因之愈发宽广,再加上江水中央一片船帆高高挂起,第二参照物的切入,使得长江两岸的距离愈显阔大。渐渐上涨的江水与恰到好处的正风吹拂二者相合,才有这“风正一帆悬”,句内的因果呼应,一是勾勒出壮美的大江行船图,二是承接首联、引发下联的巧妙过渡。江春悄悄闯入旧年,山才会青,水才会绿,才会有“潮平两岸阔。”这两句以白描的手法写出了江面的景象,构图精美,意境开阔,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陆地风光有异曲同工之妙
③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海日”两句从章法上看,有导出结尾一联的作用,这就是说,它跟诗人的乡愁有关。“生”和“入”的选用的第一妙处,在于诗人把个昼夜更替的壮观景象与新旧相接的时光荏苒描绘的传神入化,给人开辟出自由想象的无限空间。“生”和“入”二字的第二妙处,又在于诗人把“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与“一江春水向东流”相关联,道出流年似水、岁月暗换的人生感悟。“生”和“入”二字的第三妙处,又在于诗人把思归盼归的乡情暗暗融入这“海日、江春”之中,人在此昼夜更替、新旧相接之时萌发思归盼归的乡情是自然而然。“生”和“入”二字的第四妙处,还在于诗人借物言志:“海日”能冲破黎明前的黑暗喷薄而出,“江春”能跨越天堑奋力北上,人也应顺应天时在一元复始的大好春光中有所作为,只有如此,思归盼归乡情的萌生和付出才最有价值。这两句找到了更高层次的交汇点、碰撞点:天人两合,物我一理。整首诗才浑然一体,让人感到此二联去掉那一个,便都找不到最能都负载诗人此时此地心情的景物。这一联在此诗中起转折作用,诗题为“次北固山下”,“次”当“停驻、停泊”讲,此联刚好写第二日早上又早起赶路,“海日”承上联“潮平两岸阔”而来,“生残夜”从将尽未尽的夜色中升起,“江春入旧年”一句写作者情绪陡转,眼前景色使作者乡情陡生,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无奈情绪便很自然的产生。
4.最后一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点名了诗的主题,你是怎么理解这种乡愁的?
(学生各抒己见,自由作答,参考理解要点:古代交通的限制,运用了雁的意象,乡愁人人有,人的情感归宿)
(四)拓展达理
1.思乡是中国文学的主题之一,无数的乡愁陪伴着无数的诗人,同时无数的诗人创造了无数的乡愁诗。乡愁丰富了我们的情感世界,乡愁诗丰富了我们的文学世界。思乡实际上已经成了一个“结”,一个套在炎黄子孙身上的“结”。本册书还选录了这样一首诗,是王建的《十五夜望月》,让我们来感受一下诗人笔下的乡愁吧。
投影: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诗的内容表述: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象铺了一层霜雪。萧森的树荫里,鸦鹊的聒噪声逐渐消停下来,它们终于适应了皎月的刺眼惊扰,先后进入了睡乡。由于夜深,秋露打湿庭中桂花。明月当空,难道只有诗人独自在那里凝神注望吗?普天之下,有谁不在低回赏月,神驰意远呢?不知那茫茫的秋思会落在谁的一边。
诗人写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二字,却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之感,使人不由会联想起李白的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沉浸在清美的意境之中。“树栖鸦”,主要应该十五夜望月是听出来的,而不是看到的。因为即使在明月之夜,人们也不大可能看到鸦鹊的栖宿;而鸦鹊在月光树荫中从开始的惊惶喧闹(周邦彦《蝶恋花》词有句“月皎惊乌栖不定”,也就是写这种意境)到最后的安定入睡,却完全可能凭听觉感受出来。“树栖鸦”这三个字,朴实、简洁、凝炼,既写了鸦鹊栖树的情状,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
“冷露无声湿桂花”。这是暗写诗人望月,正是全篇点题之笔。诗人在万籁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凝想入神,丝丝寒意,轻轻袭来,不觉浮想联翩,那广寒宫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湿了桂花树吧?这样,“冷露无声湿桂花”的意境,就显得更悠远,更耐人寻思。你看他选取“无声”二字,那么细致地表现出冷露的轻盈无迹,又渲染了桂花的浸润之久。而且岂只是桂花,那树下的白兔呢,那挥斧的吴刚呢,那“碧海青天夜夜心”的嫦娥呢?诗句带给我们的是多么丰富的美的联想。
于是,水到渠成,吟出了“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第三句才明点望月,而且推己及人,扩大了望月者的范围。但是,同是望月,那感秋之意,怀人之情,却是人各不同的。诗人怅然于家人离散,因而由月宫的凄清,引出了入骨的相思。他的“秋思”必然是最浓挚的。然而,在表现的时候,诗人却并不采用正面抒情的方式,直接倾诉自己的思念之切;而是用了一种委婉的疑问语气:不知那茫茫的秋思会落在谁的一边(“谁家”,就是“谁”,“家”是语尾助词,无实义)。明明是自己在怀人,偏偏说“秋思落谁家”,这就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似乎秋思唯诗人独有,别人尽管也在望月,却并无秋思可言。这真是无理之极,然而愈显出诗人情痴,手法确实高妙。在炼字上,一个“落”字,新颖妥贴,不同凡响,它给人以动的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
这首诗意境很美,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
自由问答:你是如何认识中国诗歌的思乡情感的?
理解参考:古代由于交通和通讯的不方便,出外做官或他乡游玩,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这使得那时人们的思乡意识很浓。乡情像亲情、友情和爱情一样,是人类自身正常而又独特的一种情感,但可以这么说,乡情是放大了的亲情,是加深了的友情,是变化了的爱情。
这种由乡情而转变成的乡愁,时时陪伴着远离故乡的中国诗人,于是他们很自然地用笔写下了一首首感情真挚、缠绵悱恻的思乡诗歌。这些诗歌超越时空传达了一种永恒的情感体验,同时也凭着它们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构成了中国诗歌的一道美丽风景线。
2.当历史的车轮转到了今天之后,我们有了火车、飞机,有了电话、网络,我们的神州五号也顺利“上天”了,地球已经变成地球村了,同学们有没有想过,我们的思乡情感又怎样呢?有还是没有?多还是少?淡还是浓?
现在我想让大家先欣赏一首诗人余光中先生写的现代诗,题目叫做《乡愁》
投影:
乡愁
于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呵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插播余光中的《乡愁》朗诵)
作者巧妙地借用“距离”让读者由远而近,再由近及远,远近间乡愁毕现,远近间体味出乡愁的无奈,远近间主题实现,远近间才真正品味出乡愁的内在。因为本诗真正要表现的不是缠绵悱恻,也不是儿女情长,而是作者一腔的悲壮爱国情怀。
如果没有四个精练的物象,我们难以感受到乡愁的存在;如果没有“距离”我们便无法体味到“乡愁”的真谛。
《乡愁》诗美,《乡愁》中的“距离”使得“乡愁”更美。
讨论:信息社会中的我们还拥有乡愁吗?
教师的理解:热爱故乡是一种崇高的感情,放大一点,它同爱国主义是相通的,再放大一点,它同人类的家园也是相通的。自己从小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作为祖国的一部分,作为地球的一部分,她的形象尤其难以忘怀。
乡愁依然存在我们现代人的心中,只不过不像古代那样,由于条件的限制,而变得单纯、狭窄和浓厚,作为现代信息社会中的一员,我觉得应该要树立“大家乡”意识,树立全球意识,树立人类意识,甚至树立宇宙意识,让乡愁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博大,更加宏伟。
(五)背诵体味
自由朗读背诵。
(六)拓展作业
课外找一首表现思乡主题的诗,并把它背下来。
《次北固山下》教案 篇14
教材简析:《次北固山下》是千古传颂的名篇,其中“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是备受称赞的名句。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江南景象,但时近春节,头顶大雁,发出了“乡书何处达”的感叹。全诗意境优美,情景交融,抒发了诗人旅居外地时深切的思乡之情。
教学设想:以学生诵读为基础,通过对文本内容的感知、感受和感悟,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教学过程以“思乡”为主旨,紧紧抓住诗里流露出的思乡情感这一中心,通过朗读明义--感悟抒情--拓展达理--背诵 体悟四个环节,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情及理进行学习活动,并由此而让学生了解和感受中国诗歌的思乡情感。
教学目标:
1.掌握诗歌的内容并背诵全诗。
2.品位诗歌意境,领悟诗歌主题。
3.感受中国诗歌的思乡旋律。
多媒体运用:电脑教学平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王湾是洛阳人,于先天元年,即公元712年,也就是杜甫出生那年中了进士。他曾往来于现在的江浙一带,在途经江苏省镇江市北固山时,写下了一首诗《次北固山下》。王湾是一个生卒年不详的唐朝诗人,今天我们还记得他的名字,就是因为他写下了这首千古传颂的诗歌,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人以诗传”呀。
(二)朗读明义
1.学生自由朗读。
2.听老师范读。
3.作朗读指导并齐读。
(提供舒缓背景音乐:马思聪的《思乡曲》)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参照注释,同桌互译诗句。
(老师巡视,帮助学生解决疑难)
投影:
①客路,当指驿道,是旅客来往所走的道路。镇江是当时水陆交通的枢纽,故以“客路”与“舟行”相对应。
②潮平,指潮与岸齐,因而两岸显得宽阔,这是春潮初升时的景象。
③风正,指顺风,且风力不大,所以帆是悬挂之形。
④残夜,夜将尽时分,太阳从东方升起,又因镇江跟东海相距不远,故称海日。
⑤旧年,相对于新年而言,旧年未尽而江上春潮已生,故谓“江春入旧年”。
⑥乡书即家书,指诗人寄给洛阳家中的信;旧谓鸿雁可以传递书信,故诗人有托书于归雁之意。
5.请一位学生讲述诗歌内容。
(原意保持不变,但允许想象加工)
(三)感悟抒情
1.氛围创设: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同学们能例举一些学过的写乡愁的诗歌吗?
(如李白的《静夜诗》、王安石的《泊船瓜州》等)
播放:欣赏配乐朗诵诗flash动画《静夜诗》。
2.《次北固山下》这首诗哪一句直接抒情?哪些句子属于写景?能说出来这是什么写作手法吗?
明确:第四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直接抒情,其 他三句属于写景。先写景,再抒情,景为情设,情因景生,这是诗歌里常用的情景交融写作手法。
3.前面三句写景,各有特色,请问你最喜欢哪一句?说说你的感受和理由?
设想:分小组交流各自的感受与观点,然后请几位同学登台讲述。以鼓励为主,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世界、多元理解和独特感受。
参考理解:①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青山”指北固山,绿水指长江。此处加了“外”“前”两字,将北固山的位置,确定得不能用于别处,见得旅程介于水陆之间,因此和下联“两岸”“一帆”描写水陆发生密切关系。诗人以平实之笔开篇,犹如画家作画以前在纸上铺设的底色,为抒情言志创设出收缩自如的挥洒空间。诗人一落笔写自己岸上的旅途在望不到的青山之外,显然这里是诗人的想象,这就隐含了诗人并没有到达终点,可见旅途是艰辛的,而走得越远,离家乡也就越远,乡愁也就越浓,这为下面的抒情交待了缘由。此外,这里首句对仗工整,超出了一般律诗的要求,也是诗人的匠心独运,把“青山”和“绿水”分别镶嵌在诗句中,更显得色彩明亮,意境优美。
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完全是写景,其中“平”“阔”“正”“悬”都是诗眼。潮平两岸即阔,风正一帆正挂着,表明积雪已慢慢融化,因汇集了千山万壑雪化之水,长江的水量逐渐大了起来,江面因之愈发宽广,再加上江水中央一片船帆高高挂起,第二参照物的切入,使得长江两岸的距离愈显阔大。渐渐上涨的江水与恰到好处的正风吹拂二者相合,才有这“风正一帆悬”,句内的因果呼应,一是勾勒出壮美的大江行船图,二是承接首联、引发下联的巧妙过渡。江春悄悄闯入旧年 ,山才会青,水才会绿,才会有“潮平两岸阔。”这两句以白描的手法写出了江面的景象,构图精美,意境开阔,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陆地风光有异曲同工之妙
③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海日”两句从章法上看,有导出结尾一联的作用,这就是说,它跟诗人的乡愁有关。“生”和“入”的选用的第一妙处,在于诗人把个昼夜更 替的壮观景象与新旧相接的时光荏苒描绘的传神入化,给人开辟出自由想象的无限空间。“生”和“入”二字的第二妙处,又在于诗人把“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与“一江春水向 东流”相关联,道出流年似水、岁月暗换的人生感悟。“生”和“入”二字的第三妙处,又在于诗人把思归盼归的乡情暗暗融入这“海日、江春”之中,人在此昼夜更替、新旧相接之时萌发思归盼归的乡情是自然而然。“生”和“入”二字的第四妙处,还在于诗人借物言志:“海日”能冲破黎明前的黑暗喷薄而出,“江春”能跨越天堑奋力北上,人也应顺应天时在一元复始的大好春光中有所作为,只有如此,思归盼归乡情的萌生和付出才最有价值。这两句找到了更高层次的交汇点、碰撞点:天人两合,物我一理。整首诗才浑然一体,让人感到此二联去掉那一个,便都找不到最能都负载诗人此时此地心情的景物。这一联在此诗中起转折作用,诗题为“次北固山下”,“次”当“停驻、停 泊” 讲,此联刚好写第二日早上又早起赶路,“海日”承上联“潮平两岸阔”而来,“生残夜”从将尽未尽的夜色中升起,“江春入旧年”一句写作者情绪陡转,眼前景色使作者乡情陡生,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无奈情绪便很自然的产生。
4.最后一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点名了诗的主题,你是怎么理解这种乡愁的?
(学生各抒己见,自由作答,参考理解要点:古代交通的限制,运用了雁的意象,乡愁人人有,人的情感归宿)
(四)拓展达理
1.思乡是中国文学的主题之一,无数的乡愁陪伴着无数的诗人,同时无数的诗人创造了无数的乡愁诗。乡愁丰富了我们的情感世界,乡愁诗丰富了我们的文学世界。思乡实际上已经成了一个“结”,一个套在炎黄子孙身上的“结”。在我们语文七年级下册里,还推荐了这样一首诗,是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让我们来感受一下大诗人笔下的乡愁吧。
投影: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诗的内容表述:喧哗了一日的都市中的各种喧嚣至此已经平静下来了,千家万户大大小小的灯盏,也渐次熄灭了,偌大的城市已经进入了睡梦。然而就在这个万籁俱寂的、灯火阑珊的时候,不知从什么地方突然传出了一阵玉笛之声。在一开始,诗人并没有注意到笛子吹奏的是什么曲调,但是慢慢地细听,这凄清婉转的笛声随着春风在夜幕中听得越来越清楚了,原来是一曲思乡怀家的《折杨柳》呀!诗人自己的心情便情不自禁地被《折杨柳》的情调所深深地感染,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了沉思,是谁人在这连空气中都蕴含 着无限的情思的春夜,吹起这令人感伤的曲调呀!这笛声的演奏者只管一味地吹奏,把无限的离愁别绪洒向城中,洒向夜空,这就是“暗飞声”,是“随风潜入夜”,也许有的人会无动于衷,那是因为她或他,此时正在与家人同处一室,甚至已经安然入梦,当然无由听得,但是“满洛城”中,又有多少人是远离故园、客居他乡的人啊,这不期而遇却送入耳中的《折杨柳》,真的是在“暗中”拨动了许多游子的心弦,使得他们再也无法安眠。
李白这首诗写的是闻笛,但它的意义不限于描写音乐,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这才是它感人的地方。
自由问答 :你是如何认识中国诗歌的思乡情感的?
理解参考:古代由于交通和通讯的不方便,出外做官 或他乡游玩,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这使得那时人们的思乡意识很浓。乡情像亲情、友情和爱情一样,是 人类自身正常而又独特的一 种情感, 但可以这么说,乡情是放大了的亲情,是加深了的友情,是变化了的爱情。
这种由乡情而转变成的乡愁,时时陪伴着远离故乡的中国诗人,于是他们很自然地用笔写下了一首首感情真挚、缠绵悱恻的思乡诗歌。这些诗歌超越时空传达了一种永恒的情感体验,同时也凭着它们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构成了中国诗歌的一道美丽风景线。
2.当历史的车轮转到了今天之后,我们有了火车、飞机,有了电话、网络,我们的神州五号也顺利“上天”了,地球已经变成地球村了,同学们有没有想过,我们的思乡情感又怎样呢?有还是没有?多还是少?淡还是浓?
现在我想让大家先欣赏一首诗人于光中先生写的现代诗,题目叫做《乡愁》
投影:
乡愁
于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呵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插播于光中的《乡愁》朗诵)
作者巧妙地借用“距离”让读者由远而近,再由近及远,远近间乡愁毕现,远近间体味出乡愁的无奈,远近间主题实现,远近间才真正品味出乡愁的内在。因为本诗真正要表现的不是缠绵悱恻,也不是儿女情长,而是作者一腔的悲壮爱国情怀。
-ト绻没有四个精练的物象,我们难以感受到乡愁的存在;如果没有“距离”我们便无法体味到“乡愁”的真谛。
-ァ断绯睢肥美,《乡愁》中的“距离”使得“乡愁”更美。
讨论:信息社会中的我们还拥有乡愁 吗?
教师的理解:热爱故乡是一种崇高的感情,放大一点,它同爱国主义是相通的,再放大一点,它同人类的家园也是相通的。自己从小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作为祖国的一部分,作为地球的一部分,她的形象尤其难以忘怀。
乡愁依然存在我们现代人的心中,只不过不像古代那样,由于条件的限制,而变得单纯、狭窄和浓厚,作为现代信息社会中的一员,我觉得应该要树立“ 大家乡”意识,树立全球意识,树立人类意识,甚至树立宇宙意识,让乡愁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博大,更加宏伟。
《次北固山下》教案 篇15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的内容,领会名句所包含的哲理意义。
2、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和谴词造句的妙处。
3、继续学习律诗的格律常识。
教学重难点
1、颈联中所包含的哲理意义。
2、本诗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诗以言志”,确实,在春秋战国时代,不会吟诗,意味着在任何社交场合你都无法表达自己的愿望,因为所有的人都必须吟唱《诗经》中的诗句来和对方交流。因此,在诗歌中自然而然流露出诗人的情志就一直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在唐朝,这种传统的表现形式一般以抒发诗人的情感、志向为主,到了宋朝,世人都崇尚讲究理趣的诗歌,所以这种古已有之的传统就主要体现于诗句所包含的哲理意义上了。
我们小学早已学过的《登鹳雀楼》就有很深的寓意。(幻灯片1:河、楼、太阳等。文字:《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谁来说说这首诗所包含的哲理含义?
学生发言。教师点拨:这里蕴含着这样的道理,如果一个人想要看得更远,那么他必须要站得更高。
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一首千古传颂的蕴含深刻哲理的诗。(幻灯片2:《次被孤山下》的封面。文字:《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音乐:陨。旋律:悠扬古典。)让我们合着悠扬的音乐一起来朗读这首诗吧。
二、学习律诗的格律常识
在学习诗歌之前,应先了解有关诗歌的常识。通常所说的诗歌包括古体诗、乐府诗、律诗、绝句、词、曲等。唐代以前出现的较少格律限制的诗体叫古体诗。如《观沧海》。而把唐朝新出现的律诗、绝句叫近体诗。如《钱塘湖春行》就是律诗,《登鹳雀楼》就是绝句。
律诗,因格律要求严格而得名,有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两种,;律诗的格律规定有三(《钱塘湖春行》中幻灯片5增加以下文字:“三、限制了对仗,八句可分为四联,中间两联必须两两对仗,是两对对偶句。”)
以《次北固山下》为例说明:(幻灯片2重现,增加一些文字。如下:)
首联:(1)客路青山外, (2)行舟绿水前。
颔联:(3)潮平两岸阔, (4)风正一帆悬。--对偶联
颈联:(5)海日生残夜, (6)江春入旧年。--对偶联
尾联:(7)乡书何处达? (8)归雁洛阳边。
三、鉴赏诗句
1、同学们先自己将这首诗朗读几遍,体会一下诗中包含的情感。然后说一说你的感觉。
学生发言。教师点拨: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七言律诗。诗人王湾因长江的风景引起旅途的乡愁,它既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愁,又写出来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和博大的胸襟。
2、如果说这首诗写了羁旅之愁,在首联中有没有体现?
分析:首联以对偶句发端,写诗人乘舟正朝着眼前的“绿水”前进,驶进“青山”驶向“青山”之外的遥远的客路(幻灯片3:小舟缓缓前行,周围是绿水青山。文字:“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此联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
3、此联写的是什么?古来很多人称赞这两句诗气势逼人,意境豪阔,你的感觉怎样?
分析:此联写春潮涌涨,江水浩淼,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齐了,船上之人的视野也随之开阔。“潮平两岸阔”,这一句写的恢弘阔大,下一句更是精彩,“悬”是端端正正地高挂着的样子,可见这是风顺且和,这样一艘小舟在能在大江中平稳航行,也是因为此地的长江正是平野开阔、大江直流、风平浪静的时候。
4、从字面上看,颔联所写之景全是大景致,似乎表现的是宽阔博大的情感,那么怎么理解此联与首联的联系?
分析: 此联最妙的地方在于它的构图,我们用简单的几何图形来表现这一联诗所写的景致,也许你就能理解了。如果我们将这两句诗所表现的景色看成一幅画,那么这副画的构图如下:因为“潮”水涨满,几乎平了两岸,所以其实可以将“潮”与“岸”看成一条水平面,而这就是这副画中的主体--“面”,它几乎占据了画面的绝大部分(幻灯片4,文字:“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图片:出现江水和两岸);而“帆”其实是一叶扁舟,由于风的顺和正,所以帆取直线造型,不过这一条直线在茫茫大江中只能算一个点(幻灯片4:出现悬着的帆)。同学们可以尝试想象,诗人正在这艘船上,他倚靠着船栏,极目远眺,四周全是一片江水,浩浩荡荡,茫无际涯,岸在很远的地方,而家乡更是杳无音讯,越发觉得自己在这个世间的渺小了,怎能不产生思家恋乡的漂泊之感呢?
5、最耐人寻味的是颈联,这一联诗到底蕴含着怎样的哲理呢?
分析:此时诗人想起正值岁暮腊残之时,而连夜行舟,天边太阳正微露曙光,不由得升起无限感慨。明代胡应麟说“海日”一联“形容景物,绝妙千古”:当残夜将尽未尽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幻灯片5:红日从江上升起,岸边有发芽的枯枝或其他表示春意的景物。文字:“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更替,而且是那样匆匆不可待,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这两句还妙在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6、尾联是否与思乡有关?
分析:此联既是最后一联,则必须既总结全诗,呼应开头,又必须要留有余地,让人读完后浮想联翩,余味无穷。此联正是如此。这里写的是一群大雁正掠过晴空,雁儿正是要经过洛阳的啊!(幻灯片3中增加飞行的雁行。文字:“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诗人想起了“雁足传书”的传说,还是托雁儿捎个信吧:雁儿啊,烦劳你们飞过洛阳的时候,替我问候一下家里的人吧。这两句紧承第三联而来,遥应首联,使全篇都笼罩在一层淡淡的乡思的愁绪中。
四、总结
这是一首情景交融,哲理深刻的好诗,在这堂课的最后,让我们在陨的美妙音乐声中,背诵这首诗吧!(该课文封面出现,背景音乐是陨的乐曲)
课后习题
抄写并背诵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