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木兰诗》原创教学设计
一、文本细读及学情分析
《木兰诗》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做官,但求回家团聚的故事。诗中热情赞扬了这位奇女子勤劳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英勇战斗的精神,以及端庄从容的风姿。全诗风格明朗生动,质朴刚健,堪称北方民歌中的杰出作品。它代表了北朝乐府民歌杰出的成就。全诗采用的是顺叙手法,按事件发展的顺序,繁简得当,构思精巧。作品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出征前,第二部分是从军生活,第三部分是立功归来。作者在这三个部分中没有平均用力,而是有详有略,重点在第一和第三部分。而本单元文章的学习要求主要是: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操,并揣摩精彩段落和关键语句,学习语言运用的技巧。显然,这些教学要求对课标中三维目标都有明确体现,对于《木兰诗》这篇课文来说,以上几方面的学习要求都十分恰当。七年级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古诗词学习经验,具备了初步的朗读和赏析古诗文的能力,而且学生大多对“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有所了解,对学生来说,在此前提下学习这样一首乐府诗歌,不论从学习兴趣、情感期待还是从基本方法上都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不得不指出,当前普遍存在的现实是,学生不会读诗,尤其不会诵读古典诗文,这一点在农村学校表现尤为突出。因此,本节课我的教学重点之一便是引导学生学会诵读诗歌,要通过诵读感悟出古典诗歌内在的“美”,通过诵读让木兰这一形象从文字中“站起来”。同时,针对学生读书不爱质疑,不敢质疑的弊病,我将在学生对诗歌的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之后,在他们充分诵读、深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在课堂最后安排一个学生自主质疑的环节,让学生的个性解读和体验有一个展示的平台。因为我认为,所谓学生不爱质疑,不敢质疑,根本原因还在教师,在于教师的引导不到位。萨特说过,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学生没有建立起和文本的深度沟通和情感交流,怎么可能去做创造性的解读呢?
二、教学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诗歌学习的有关要求主要有:“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这些要求中突出强调了诵读在诗歌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也强调了学生阅读学习中与文本“对话”以及个性体验和解读相结合的学习方式的重要性。
我关注到课文导读中有这样一句概括性很强的话,值得教学者思考,“全诗明朗刚健、质朴生动,具有浓郁的民歌情味”。从文学欣赏的角度评价这首诗歌显然不适合作为七年级学生的学习目标,但通过反复的诵读、品味,让学生在学习这首诗歌之后对人物形象有一个比较深刻的感性认识,对诗歌的语言风格有一点粗浅的理性感悟,我以为还是本课教学目标的题中应有之义的。
结合以上认识,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为以下几点:一、让学生学会用准确的语音、恰当的语速和语调,熟练朗读以至能当堂背诵诗歌,要能读出诗歌不同部分的情绪变化;二、通过赏析精彩语句,学生能概括、评价出木兰这一人物形象的品质和性格特点,并学习其身上表现出的美好品质;三、学习、了解互文等修辞手法,体会它们在文中的表达效果。教学的重点在第一个目标,也就是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掌握基本的读古诗文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能背诵全文。为此,我将不断变换朗读引导的方式方法,通过教师范读、学生模仿读、个人自由读、男女生分段读、全班齐读等方式,全面调动学生的朗读兴趣,让课堂上充满朗朗的读书声。而互文修辞手法的学习以及结合诗文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的品质和性格特点则是这节课的难点。
新课标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自主探究学习理论认为,只有学会的,没有教会的。学习的基础是自主,学习的关键也是自主。因此,这节课我设计了这样一个主导性的问题:尽管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给我们最直接的感受是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英雄”的形象,但本文其实主要还是把木兰作为一个女性形象来刻画的,这从诗中哪些描写能表现出来呢?这个问题把学生头脑中建立在民间故事基础上的木兰形象和诗歌中的木兰形象一下联系了起来,使抽象的人物有了语言描写的依托,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搭建了思维的桥梁。当然,这个问题离开对诗文的深入品读是难以解答到位的,这就在无形中将教学的主体地位还给了学生,我也将重点放在了激发学生质疑、辨疑的意识,引导他们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方面,给学生充分的自由活动和空间,让他们想说敢说,寻求个性的'解读和情感体验,并要反观自身,把学习的收获和体验用于指导自身生活。
具体教学环节的设计是这样的:
一、故事导入。
由木兰替父从军的民间故事和美国迪士尼动画大片《花木兰》引入,让学生谈为什么千百年来人们喜欢木兰这一形象,你认为她身上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这一环节恰恰是课后练习四所提出的问题,把它放在课前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先建立对木兰形象的感性的粗放认识,学生的阅读期待被激发起来,为接下来通过诗歌文字对人物的二度解读做好了铺垫。学生可能会说出诸如勇敢坚强、聪明机智、善良孝顺、善解人意等品质)
二、初读诗歌。
承接上面的对话,让学生结合书上注释,自由朗读一遍诗歌,然后试着复述一下故事情节。同时让学生说说故事分为哪几个部分。
(复述的方式是:先让学生同桌互相复述,然后检查个别学生复述情况)
三、美读诗歌。
教师检查学生朗读情况,及时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读诗方法,包括准确的语音,恰当的语速、语调,变换的节奏等,要读出不同故事情节所表现出的情绪变化。朗读的方式要多样,通过方式的不断变化增强学生的朗读兴趣,激发朗读的欲望。
(古人说:“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功夫兴味长”,教师的朗读指导不仅在于方法指引,更在于兴趣的引导。因此本课的朗读方式将是多样的,主要有教师范读、学生模仿读、教师领读、学生自由读、男女生分段读、全班齐读等,为了增强朗读的趣味性,增加学生对诗歌韵律的体验,教师可以提供配乐)
四、品读诗歌。
在以上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学生对诗歌内容有比较深入的了解,此时再让学生谈谈:反复读诗之后,印象中的木兰和原先故事中的木兰形象是否有所不同了?此刻你印象最深的又是木兰的哪一种形象和品质?让学生结合具体的诗文谈自己的理解。这一过程中,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思考:诗歌中的木兰形象和我们原先民间传说甚至美国动画大片中木兰的“英雄”形象似乎有些距离,诗歌为什么没有着力去表现她“英雄”形象这一点呢?顺势引导学生思考诗歌对情节详略的剪裁处理的用心所在,即思考:为什么对木兰去参军和回家乡两部分内容写得详细,而对战争的过程却写得很简略呢?得出结论:显然本诗主要是从突显木兰的女性形象的角度来刻画的。接下来安排学生从文中找出这样的诗句,并说说是如何突显其女性特点的。同时,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发言,及时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体会诗歌语言的特点。(包括互文、对偶、排比、比喻、夸张等大量修辞手法以及重复、排比、连锁、重叠等句式的利用,甚至民歌语言韵律和谐富于变化等特点,都可能涉及。当然,教学过程是建立在师生平等对话的前提下的,因此,教学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学习了解互文、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这几种修辞中又以互文为主,这从教材课后练习二的设计便能看出编者意图,其他内容均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意向、知识和能力基础来定,教师不必强行引导)
(这个环节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亲近文本语言,透过语言挖掘隐含在其背后的情感和价值判断,对于木兰女性形象的突显这一点进行的分析,其实已经在不知不觉中上升到了文学欣赏的层面,这一活动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贴近学生的探究兴趣,在不知不觉中不但使木兰这一形象“站立”起来,也使学生受到启示、熏染和教育。)
五、“我爱诗歌”。
主要进行两项活动,一是鼓励学生针对学习过程中的疑惑大胆质疑,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大家共同商讨解决;二是进行当堂诗歌背诵比赛,学生可以选取自己最喜欢的诗歌部分进行背诵展示,看看谁背得熟练,背得最有味道。教师顺势结课并布置作业。作业形式为:试着用第一人称,以木兰的口吻将诗歌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本环节的两项活动,旨在培养学生读书敢于质疑、善于质疑的品质和热爱吟诵古典诗文的美好感情。古人说,读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爱因斯坦也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价值。”罗素则说:“被动地接受老师的智慧,这种习惯对一个人的未来生活是一种灾难。”课标中明确提出:要让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因此,我认为一堂课上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是十分重要的,这种思维应该成为教师的习惯。以背诵的方式结束本课学习,是想让诵读贯穿课堂始终,以此给学生强化这样一种认识:要学好诗歌,就应该反复吟诵,舍此别无良策。)
教后反思:
这首诗教完之后,有一个苦恼始终萦绕在我的心头,也可以说,是一个一直逼迫我追问的一个问题,而这节课更促发了我对这个问题的深入思考,这个问题就是:如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或者更明确一点说,如何在提高课堂容量的前提下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之所以有这样的困惑,不仅仅因为那个长期以来困惑我们语文教师的老大难问题:语文教学的高耗低效,还因为心里十分钦慕许多语文教育大家高超的语文课堂教学艺术——他们往往在一堂课内,既能紧扣文本,让学生在语言的大海中畅游,还能巧妙地、不露声色地引导着学生的思绪和情感在与文本建立的对话过程中纵横捭阖、潜滋默染。可是再看看自己的课堂,总是顾此失彼、捉襟见肘,三维目标的达成总让人遇到鱼和熊掌不能兼得的尴尬。往往重视了语文知识的教学就淡化了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语言品析得多了又有肢解文本之嫌,教师引导得多了容易贻人不重学生主体的口实,环节涉计得多了难免留人课堂零碎不整的遗憾。就拿这节课来说吧!作为一篇精读课文,我又想在一节课内通过深入品读语言来品析人物,又不想放弃对学生朗读诗歌的指导,两个方面都是需要大块时间重锤敲击的教学环节,但从实际的教学效果来看,我越是想两者兼得,越是两个都没有抓牢,这是遗憾之一;培养学生读书质疑的能力,一直是我教学理念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这节课显然也成了一个并不漂亮的“尾巴”,这是遗憾之二。从教学目标的确立来看,渴望让学生在并不算长的时间内,从通过准确的语音、恰当的语速语调和节奏的变化到读出不同内容传达出的不同情绪,这个愿望显然有点理想化了,只有一部分学生能够达成这样的目标;“品读诗歌”环节,原先设计的赏析突显木兰女性性格和品质特点诗句的环节,应该是本课的一个亮点,然而由于前面朗读部分耗时太多而没有展开,这成为了我这节课最大的遗憾。我想,下次再教这样的诗文,如果把预习的工作做好,课上平衡时间,我会引导学生在这一环节品出精彩的。
教学真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也正因为遗憾,它才吸引我不断前行,不断追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