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建议
一、思想主题与戏剧冲突
选场是全剧故事的开端部分,揭露了封建剥削制度的残酷,反映了劳动人民淳朴而真挚的友情,歌颂了被压迫人民奋勇反抗的精神。
选场中展现的戏剧冲突的实质是恶霸地主与地方官吏相互勾结,残酷勒索苛捐杂税,加重封建剥削,从而激起人民反抗的怒火。
二、结构内容
课文部分以逼税为线索,情节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开始至“桂英遵命。”),打鱼。这部分写萧恩父女由于生计所逼,以渔为业。萧恩不顾年迈,早出晚归,打鱼江下。
第二部分(“李俊、倪荣(内)‘走哇!’”至“(桂英取酒具放好,三人席地而坐)”),聚会。这部分写李俊、倪荣江边出游,遇见萧恩的小舟,好汉巧重逢,三人船上共饮酒。
第三部分(“(丁郎上)”至“丁郎……(跑下)”),惩恶。这部分写丁郎向萧恩催讨渔税,李俊、倪荣仗义帮萧恩打抱不平,合力惩治丁郎。
第四部分(“李俊、倪荣萧兄为何这等懦弱?”至结束),话别。这部分写李俊、倪荣二人对萧恩慷慨相助,赠送纹银白米,兄弟情深终别离。萧恩对桂英称赞李、倪二人,桂英喜爹所交之友是英雄豪杰。
三、巧妙的情节安排
这场戏中,李俊、倪荣二人与萧恩的聚会,实为精心的安排。如果只有萧恩父女和丁郎出场,戏剧冲突就无法展开。作者安排李俊、倪荣二人上场,通过他们的相互关系,透露了萧恩非凡的生平,表现了萧恩、李俊、倪荣休戚与共、肝胆相照的深厚情谊;用他们的交谈,交待了桂英的婚事;更重要的是,揭露了渔税银子的非法剥削性质,从而引起了后面的戏剧冲突。李俊和倪荣为朋友仗义相助,又说明了萧恩不是孤立的,为他日后反抗剥削、反抗压迫的斗争作了铺垫。
四、鲜明的人物形象和个性化的语言
出场的人物个个性格鲜明,各有特色。萧恩这个当年副上梁山造反的“人间刚直汉”,如今只求平平静静地度过晚年,对恶霸地主的勒索不予反抗,对李俊、倪荣与丁郎的斗争一再劝阻,他是一个认清了封建统治者的残酷本性而将仇恨的烈火隐忍在心的垂暮英雄。而李俊、倪荣浪迹江湖、行侠仗义,受不得半点欺凌,面对恶霸地主的走狗,先是“呔”的一声怒喝,接着愤然质问,随着直呼其主子之名,给其以严厉的警告。他们的口吻言辞,充满正气,充满轻蔑,快人快语,锋芒逼人,充分表现了二人疾恶如仇,不畏强暴的个性特点。桂英灵巧能干,语言温顺乖巧。丁郎虚张声势、欺软怕硬、狗仗人势,语言油腔滑调,表现出奴才和无赖的本性。
五、映衬手法的运用
萧恩的思想性格在李俊、倪荣的映衬下显得十分深沉;萧恩起初的不反抗,更能反衬封建剥削和压迫的不义,反衬地主恶霸和官府的残酷;萧恩由起初的不反抗到后来的奋起反抗杀死恶霸也是相辅相成、互相映衬的。
六、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教学方法建议
让学生自读后说出本场戏中,出场的人物都有哪些,你最喜爱的人物是哪个,并把他们的对白绘声绘色地朗读几遍,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准备分角色朗读课文。
扫除文字上的障碍,然后分角色朗读。角色都应是学生自己喜爱的人物,并要求他们在朗读时,尽力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读后,师生共同评议。评议的过程不仅能帮助学生加深对人物性格的了解,从而较好的理解课文内容,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和口头表述的能力。为了使讨论能够集中,可参照下面的问题进行评议:你认为他们的朗读好吗?为什么?如有不足,你认为应该怎样朗读才好,并请你朗读一遍。评议的重点(也是课文的难点),应放在李俊和倪荣与萧恩相聚时的对白上,特别是三个人对丁员外勾结贪官吕子秋勒索渔税银子时的表现。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体会:三个人物对白,突出表现了萧恩什么样的性格特点,这对揭露封建剥削和压迫有什么作用。
通过讨论,师生共同概括戏中主要人物性格特征。(略)有条件的,还可以讨论一下他们的不同性格特征形成的原因。
九年级语文教案《打渔杀家(节选)》这一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