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人口
第一节 中国的人口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我国人口的数量、分布与增长,理解我国人口问题产生的原因及为此制定的基本国策。
2.使学生了解有关华侨及华人的知识。
3.培养学生使用“人口分布图”和“人口增长曲线图”等地理图表的能力,以及计算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对待人口问题的态度和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教学重点
我国人口在世界上的地位及其分布,人口问题及对策。
教学难点
人口发展要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承载量相协调的科学人口观的树立。
教学方法
谈话法,小组合作学习方法。
教学媒体
挂图“中国人口分布图”、“中国人口增长曲线”投影片、课本插图、有关图表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板书】 第二章 中国的人口和民族
第一节 中国的人口
【引入新课】 世界上有多少亿人口,我国有多少亿人口(1996年底)?中国人口占世界的百分比是多少?(学生分小组讨论后回答)
1996年底世界人口已达57.7亿,我国人口总数为12.2亿,我国占
【板书】 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学生活动】 阅读课本中“中国与俄罗斯、加拿大、美国的面积和人口比较图”(见下表),提出问题:将四国面积、人口相比较,能得出什么结论。
【结论】 中国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垃,但人口超过其它三个国家人口总数的2倍,与面积相差不多的加拿大、美国相比,我国人口是加拿大的47倍,是美国的4.7倍,可见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
【过渡】 人口大国的人口又是如何分布的呢?首先介绍一下人口密度的知识。
【学生活动】 12.2亿人/960亿平方千米=120人/平方千米。这一数字大约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30倍。
【板书】 二、人口分布不均
观察课本中的“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数量”图,找到江苏、山东、新疆、西藏的人口总数,参考课本“做一做”提供的上述省区的面积,计算四省区的人口密度并比较东部沿海两省与西部内陆两自治区人口密度的差异。
仔细观察课本中的“中国人口密度图”,思考以下问题:
(1)找到黑河—腾冲一线,对照图例观察线两侧东南部和西北部人口密度的差异。观察哪些省区人口密度大于 200人/平方千米,哪些省区人口密度小于10人/平方千米。
(2)阅读课本相关内容,了解该线两侧的面积、人口所占比例。
(3)确认该线东西两侧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原因。
学生分组讨论,代表发言,全班评议,由学生归纳:
黑河—腾冲一线东南部人口密度大于200人/平方千米,主要集中在东部的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浙江、江苏、四川东部等省,这些地区多为平原区,适于人们生产和生活。而西北部人口密度小于10人/平方千米,主要集中在西北部的内蒙古、新疆、青海和西藏等省区,这些地区多为高原和沙漠,不利于人们生产和生活。
【教师小结】 可见我国人口密度东部大于西部,平原大于高原和山区。这是由自然条件、社会经济以及开发时间的长短而决定的。
【板书】 三、乡村与城镇人口比重的差异
【过渡】 人口密度东西部存在差异,农村与城镇也存在差异,而且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扩大,这种差异也在变化。请看下表:
【教师设问】
(1)计算1994年(全国人口为12亿)城镇人口与乡村人口的数量
(2)世界平均城镇人口比重为41%,目前我国城镇人口的比重仍低于这个水平,你认为今后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城乡人口分布将出现什么问题?
(3)城乡人口怎样合理分布,才能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学生主要归纳出以下几点:(1)全国仍有8.5亿人口在乡村,乡村容纳不下这样多的劳力,应该就近建设新型城镇,以缩小城乡差别;(2)为保护大城市的环境,应限制大城市的规模,建设卫星城以缓解大城市的人口压力。
【板书】 四、华侨与华人
【过渡】 我国到海外的移民,大致分为华侨与华人两种,前者指长期侨居国外并具有中国国籍的中国人,后者指已定居国外并取得外国国籍的,又称为外籍华人。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 华侨和华人对国家热爱以及他们积极支援国家建设的典型事例,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师说明】 我国赞成与鼓励华侨根据自愿的原则选择自己的国籍。我国政府和人民十分关怀和重视保护海外华侨和华人的正当权益。
【教师小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中国人口在世界的地位,知道了我国人口的分布、乡村与城镇人口的差异,了解了华侨和华人的情况,这对我们学习中国的人口问题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复习巩固】 了解自己的家乡(乡村或城镇)人口密度与人口的迁移情况,分析其原因和解决的措施。
第二课时
【复习巩固】 复习我国人口在世界的地位及人口的分布特点,引出新课。
根据下表提供的我国人口增长数据,要求学生绘出1764年以来我国的人口增长曲线图,并观察我国的人口增长有什么待点?
通过观察,由学生分析自己得出结论:
(1)我国人口基数过大。1949年为5.4亿,1996年时就达到12.2亿。
(2)增长速度过快。由绘图可知,我国人口呈直线上升的趋势,仅用了47年时间,人口就增长了1.3倍,达到12.2亿。
【板书】 五、人口增长过快及其带来的问题
1.我国人口增长的突出特点
【教师设问】 如果人口自然增长率均为1.0%,10亿人口与1000万人口的两个国家每年各增加多少人口?
【学生回答】 前者每年增加1000万人口,后者每年增加10万人口。
【教师小结】 由于我国人口基数过大。形成了较高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庞大的人口总量
【板书】 2.新中国成立前后人口增长差异的原因
【教师设问】
(1)新中国成立以前为什么人口增长缓慢?
(2)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什么人口呈直线上升的趋势?
【学生活动】 学生分组讨论人口增长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懂得了由于旧中国经济落后,战争、灾荒频繁,疫病多、死亡率高,人口增长缓慢。而新中国成立以来,医疗卫生条件有所改善。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口出生率提高,死亡率下降。
【教师提问】 人口的增长会给我们带来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下表】
【板书】 3.我国的人口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1)我国人口增长过快带来哪些问题?
(2)我国实行计划生育遇到哪些困难和阻力?
(3)我国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有什么好处?
【学生活动】 学生分组讨论,充分发表个人意见,经过不同观点的辩论,使学生的思想达到一致。然后由小组代表归纳出来,再在全班进行评议。最后由教师小结。
【教师小结】
(1)人口的急剧增长,给我国带来的是环境的巨大压力,人口问题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巨大障碍,我国大多数资源和工农业产品,按人口的平均数都大大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
(2)由于几千年的传统封建意识的影响,特别是在农村还存在着多子多福、生男比生女好的思想,而且这种思想还根深蒂固,不易
改变。
(3)人口的控制可以提高人口素质,人民生活水平可以得到改善,环境质量可以得到提高。
【教师总结】 上述环境、资源、社会问题的产生都是由于人口过多、人口增长过快造成的。(对此我们应采取哪些对策呢?)
【板书】 六、人口问题的对策
我国政府将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之一。实行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人口政策。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这是控制人口的关键,也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前提。我们要积极地宣传这一基本国策,使我国的人口得以控制。
【总结】 这节课我们对我国的人口特点、人口问题及其对策进行了学习。努力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这是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有效措施。与此同时还应积极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与文化素质,改变人们的生育观,人口问题才能最终得到解决。
板书设计
第二章 中国的人口和民族
第一节 中国的人口
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二、人口分布不均
三、乡村与城镇人口比重的差异
四、华侨与华人
五、人口增长过快及其带来的问题
1.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
2.新中国成立前后人口增长差异的原因
3.我国的人口问题
六、人口问题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