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特级教师、北京市光明小学校长刘永胜的评课艺术
课堂实录
(记者听的是北京市崇文区光明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我们的田野》。)上课开始,主讲老师赵欣问学生:“你心目中的田野是什么样子的?”一一评价之后,赵欣板书“我们的田野”,让学生齐读。接着,老师让学生自读课文,并找出生字、词。板书生字、词,注拼音,并分析字的结构。去掉拼音,让第三小组“开火车”——小组成员按先后顺序读完生词。第二小组再读,老师予以鼓励。
老师要求学生集体朗读课文,并要求学生带着问题(田野里有什么?)自读课文第一小节。点一名学生朗读第一小节,并回答问题。学生回答,田野里有稻田。老师问:“文中为什么说稻田像大海。”(多媒体展示稻田照片。)生答“大海和稻田都很大”、“稻田的起伏像大海的波涛”等。师问:“河水中有什么?”生答“荷花”、“鲤鱼”、“野鸭”等。(幻灯片出示相关照片)老师引导学生观察荷花是什么样的。(幻灯出示句式——有的……有的……还有的……)生1答:有的是红色的,有的是白色的;生2答:有的没有开,有的开了一半儿,还有的完全开了。老师没有给予即时评价,让其他学生补充荷花颜色。
老师让学生组成小组,讨论野鸭是什么样的?它们都在做什么?讨论结束。生答:有的在散步,有的在捉鱼,有的在休息,还有的在聊天。师:“你们说她回答得好不好?”生齐声:“好!”师:“用自己的方式评价一下!”生齐声:“好!”分组朗读课文,每读完一节,老师请一名学生分别唱出来,然后要求同学背诵课文,背不下去时可以看黑板。齐声背诵。通过幻灯片展示课文的另外三部分,与学生一起赏读。复习生字、词。老师布置作业,之后宣布下课。
刘永胜点评
在评价中,刘永胜从正反两方面入手。在成绩方面,他指出,在老师的引领下,学生在课堂上基本掌握了应掌握的知识,达到了预期的学习效果。而且,赵欣注意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体验出发,创造了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并充分运用手势形象地表现生词的内在涵义,这一点是值得其他老师借鉴的。
另一方面,在课堂练习中,赵欣讲解了生字的疏通笔顺和部首结构,使学生加深了对字词的记忆,而这往往是一些老师容易忽略的细节。“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处理好基础扎实与创新不足的关系。也就是说,课堂是否轰轰烈烈并不重要,关键是给学生留下了什么。此外,赵欣在讲课过程中,对课程资源运用得比较好。在新课程背景下,老师一定要有资源意识。其实,不仅教材是资源,学生、听课者、教室里的所有静物都可以作为课堂资源,甚至课外的东西也可以引入,而运用是否恰切从根本上体现了一个教师的意识和水平。”
至于不足之处,刘永胜认为,赵欣使用多媒体的方式虽然总体比较成功,但在表现稻田的起伏上,所用的幻灯片显然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这时候,用手势表达稻田起伏的状态,效果也可以很好。从中应该看出,多媒体是用来为教学服务的,用与不用关键在于其是否有效。如果不能有效地辅助教学,还不如不用。
“对于新课程的理解,赵欣还有一些陈旧的东西,即还是在为教案服务。”刘永胜说,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在提问学生“河里的荷花是什么样的?”这一细节时,第一名学生说了颜色,第二名学生说了形状,说得都很好。但是,老师没有即时评价,又将学生导向颜色,在把没有说出来的紫色说出来之后,才予以了肯定回答。事实上,这种反复无助于学生思维的开发,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也就是说,课堂应允许学生有各自不同的感悟和体验。课堂的预设与生成谁主谁辅一定要认清,毕竟任何课堂都是在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记者感悟
听刘永胜的评课,笔者想到一个故事:有一个技术高超的修理师,什么问题都难不倒他,不过他的收费也比较高。有一次,他去一家工厂修理机器。问了情况之后,他在机器旁这看看、那听听,然后在一个地方画了一个圈,并告诉厂长,问题就出在这里。厂长修理了画圈的地方之后,一试机器果然没问题了。作为报酬,厂长给了修理师1000美元。有人感到不服气,对他说:你画个圈就能赚了1000美元,太不公平了吧。修理师说:画一个圈其实只需要1美元,而找到需要画圈的地方则需要999美元。
应该说,任何课堂教学都有优点和不足。找出课堂的不足也许并不难,但在具有普遍性的问题“下手”,找出问题的根源所在,才更显评课者的“功力”。在这一点上,刘永胜很像前面提到的修理师,看似随随便便的几句点评,其实都是新课改老师需要注意和加深理解的地方,即现代教学理念的关键之处。经过巧妙地一点一拨,被评课者对自身的认识更到位,甚至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而点评一旦达到了这种层次,评课也就实现了效果的最大化。
 
; 给别人一杯水,自己要有一碗水。在做校长的16年中,刘永胜教了十多年的课。正因于此,一些老师出现“常规性”问题时,他才能马上指出来,使评课成为减少教学失误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在刘校长的心里,始终有把尺子,那就是课堂教学要让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习惯,具有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兴趣与能力,具有收集、处理和使用信息的意识与技巧,为他们日后走向社会、融入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事实上,这也是衡量评课优劣的无二法则。
评课重在点睛这一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