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羚羊木雕》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1.积累“逮、攥、怦怦、寒颤、形影不离”等词语;
2.体会并评价人物的思想感情;
3.学会与父母沟通;
4.教育学生学习“我”与万芳珍惜友情的可贵品质。
教学重点:
1.朗读表演;2.体会与评价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学会与父母沟通;2.学习珍惜友情的可贵品质。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及其步骤:
(一)组织教学:鼓励学生,调动情绪。
(二)激趣导入:巧用唱歌,创设情境。
借用歌曲《朋友》(周华健)创设情境:这首歌表达了朋友间无比珍贵的友情。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知心朋友。那我问大家,你们送过什么礼物给朋友吗?请说说。
今天,我也想送一份珍贵的礼物给在座的每一份朋友,那就是--羚羊木雕。(嘘,在哪儿呢?)对了,这不是一件具体的事物,而是当代作家张之路的一篇文章《羚羊木雕》,为什么我要把它当作一件珍贵的礼物送给大家呢?因为它里面包含着一种特珍贵的感情,这是什么呢?现在就请大家和我一起走进张之路的《羚羊木雕》,好吗?
(三)我来自查:检查预习情况。
1.字词教学
①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犄角( ) 怦怦( ) 寒颤( ) 树杈( )
攥着( ) 脸颊( ) 反悔( ) 无可挽回( )
②根据词义写出词语
像身体和影子一样不可分离,形容关系密切。( )
不跟别人商量,按自己的见解决定。( )
对以前答应的事后悔或不承认。( )
2.整体感知,思考作答。
①文中的这只羚羊是怎样的一件东西?
(明确:爸爸从非洲带回来 的,黑色硬木雕成的,贵重的)
②文中主要涉及到了哪些人?
(明确:爸爸、妈妈、我、万芳)
③围绕“羚羊木雕”,这些人之间各发生了什么事?
(明确:略)
④从这些事情中可以看出,爸妈、我、万芳分别是怎样的人?
爸妈:重财轻义;“我”:珍惜友情;万芳:仗义明理。
(四)我来表演:分角色朗读表演,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1.准备活动
①四人一组,一个人做听众,三个人分角色朗读(爸、妈、我);
②注意每人的神态语气心理性格(应怎样说,为什么这样说);
③注意人物出场先后顺序,该怎样安排?
④要用上什么道具,请准备简易道具。
2.实践活动:我来表演,你来评。
①注意人物的个性;
②注意人物的神态语言(重音语速语气);
③评出谁是“最佳演员”。
(五)我来研讨:分组,逐一讨论作答,要求同学们畅所欲言。
这究竟怪谁呢?我们来看看直接与羚羊木雕有关的人:
①爸妈有错吗?
②“我”呢?
③万芳就没错吗?
(六)我来体验:希望同学们都能踊跃地各抒己见。
1.我会这样处理:
①如果你是文中的“我”,你会怎样处理这件事更合适呢?会去要回来吗?为什么?
②你遇到过类似的烦心事吗?请说说。
2.我会这样分析: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发生矛盾的双方往往各有各的理由,又不能洞悉自己的不足,你能帮文中的“我”及父母分析分析各自的.理由和不足吗?
(七)我来小结:
1.刚才我们认真分析了课文,知道了文中人物是如何处理这件事,也阐述了我们自己怎样处理这样的事。现在回过头来看看作者是怎样的态度倾向?倾向于谁不对呢?这样写的目的意义是什么?
(明确:倾向于父母不对;赞美了小朋友们真诚无私的友爱,含蓄地批评了父母重财轻义的行为,告诫父母亲要理解孩子的心,尊重他们纯真的感情。总之,一句话,作者是在呼唤真诚,呼唤友情!)
2.你从文中学到了什么?请说说。
略
(八)我来创作:课外作业。
续写片断:文中结尾写到“我”已经把羚羊木雕要回来了,此时父母又会有怎样的反应呢?注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描写,请同学们写一个二三百字的片断文字。
(九)送歌一曲:《永远是朋友》
送话一句:童心结朋友,人间见真情--让我们成为永远的朋友
《羚羊木雕》教学反思
这是一堂开放的、生动的、以学生为主的、令人回味的语文课。
整个课堂非常活跃,超出了我的想象。我认为这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分不开的。
新课改标准所倡导的自主探究就是要求给予学生更广阔的自由空间,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很好的把握全文,不仅仅是要求教师更新观念、转变思想,更主要的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改变以往教师“要我学”为“我要学”,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自主探究时,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给学生提供所需的资料及提示相关信息,起着活动的辅助者和组织者的作用。自主学习是基础,如果没有学习的热情和学习的兴趣,是无法做到的。所以,我在教学中尽力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做到乐学、爱学、会学。合作探究也是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方式。通过在自学、自悟基础上的各种有效的合作学习,可以引导学生互相启发、共同探究,在合作中学习,发掘学生潜能,学生从中不仅能够发现一个个美丽奇妙的世界,还能发现一个个世界中所蕴藏的真谛。
教师更要尊重学生,要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要给学生表达的权利、选择学习方式及学习伙伴的权利。比如,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我从不同的角度给予了肯定,没有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也没有死死的固定一个答案;在选择合作伙伴时,都是让他们自由组合。
另外,教学时借助情境的创设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如临其境,能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引起他们的高度注意。在分角色朗读时,让学生演一演,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那种场面真是精彩极了,学生不仅理解了课文的内容,体会角色的思想,还能生动形象的表演出来,课堂上不仅师生对话,学生对话,还和文本作者对话。这样就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把学语文,变成了一件带有乐趣的一件很轻松的事情。
当然,我这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在“品一品”这个环节应多花些时间让学生去体会,更好的理解人物。